读书:《生活十讲》01 新价值

蒋勋老师这本《生活十讲》,我已经读到了第五讲,但总是心欠欠的,不能光是看别人的文字,划几个重点句段就了事,还是得自己输出点东西才行,不然老是看了忘,忘了看,效率过低。

蒋勋﹙1947年-﹚,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福建长乐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没搞懂,怎么又说他是台湾知名画家,又说是福建长乐人?)

《生活十讲》源自蒋老在台湾主持的电台节目“文化广场”,经由联合文学的玉昌和晴惠整理成文。“文化广场”这个节目每周用约一小时的时间,结合一周的社会现象,谈一些有关文化的东西。蒋老是这么解释他对“文化”二字的理解的:“......不觉得广义的文化不应该局限在狭窄的艺术范围。相反的,社会里许多与人的生活相关的现象,常常比艺术更能反映出文化的本质......文化往往不是呈现在上层的礼教中,却点点滴滴渗透在生活不知不觉的行为之中。”

在长期的唯考试导向的教育体制中,我们是允许学生升学科目的满分,在道德、人格、感情培养的部分,根本可以是零分。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那位女医学生“完美的”避开要害部位,刺伤劈腿男友的新闻。

我们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考上好大学? 要我来说,因为那时同龄人都在准备参加高考,我和我的父母从来没有考虑过别的打算,总是一心觉得只有考上了好大学才有出路,我爸更是认定了大学的名牌就是将来找工作最有力的敲门砖。说到底,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现在的社会体制就是“惟利是图”的,所以当某些所谓的异类要去抗衡这样一种惯性,拒绝随大流,而是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时,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一方面要承受那些大人们的指指点点,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另一方面,心理上压力会比较大,毕竟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能不能走得下去,未知因素太多,没法参考。这对人是否有足够的勇气要求很高。

知识完全不等于智慧,也完全没有办法转换成智慧。

知识型教育站的比例太重,尤其是理科生。文科生还或多或少接触了一些文学作品,老师的“人气”相对足点儿;理科生,哎,要是你是个没有阅读习惯的,也极少看有艺术情趣的影视作品,又不懂得生活,只是一味地学专业知识,埋头钻在考试里,很容易变成机器人的。

蒋老是这么评价他那些曾经成绩好,但现在过得不快乐的同学:

对于人性和真正的自我,他们始终没有机会触碰,因为考试不会考。

蒋老年少时,曾为人生的疑问所困扰,但他向文学求助,削减苦闷,尝试去解答自己从何而来,要到哪里去,我是什么,这些难以解答的问题。即使因为看课外书而落下学校课程,考试亮红灯,被老师家长指责成坏孩子,在那样一种极其容易真的变成坏孩子的时候,他没有堕落,所幸有文学拯救了他。

知识分数越高的人,自己越要特别小心,因为你将来要面对的生活难题,都不在这些分数里。

记住上面这句话,无论你是不是这类人,大家一样以后步入社会了,面临的问题都大同小异。生活不是老师出的考卷,重点都在书上,你永远不知道生活会给出你什么样题,从现在起保持平和心态,各方面武装自己,充实能力,方能即使身陷危机,也临危不乱,喊上就上。

为了不成为圈养考试机器的学校,蒋老的建议是:

应该给予孩子最好的音乐,最好的文学,最好的电影,让他在里面自然地熏陶。而这些,是不能考试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现在努力的输入,阅读,看电影的原因,可能现在还很幼稚,不过,时间会给我答案,只要我够拼,够死磕。不疯魔,不成活。

譬如说我虽然很矮,但我在另一方面很高大。我很期盼有这样一种社会,这样的文化出现,让每个人有他自己不同的价值。

这段话隐约的意思应该是,现有的社会,现有的文化,是在制约每个人拥有与众不同的价值的。这点我们在校生深有体会:老师常说,教学大纲都规定好了,你们在这里待四年,我们要把你们培养成什么样的学生,上面写的清清楚楚。体制中老师们,总让人不愿与之亲近。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每一个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定位,有他不同的定位过程,每个人都能够满足于他所扮演的角色。重视生命的价值,他们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与别人的比较之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生活十讲》01 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