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所了解的宝妈们带娃情况,全职妈妈算是少数群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老人追求贡献,很难退休。
有老人们的热情付出,年轻人本就需要顾及事业和自我发展,半是无奈半是庆幸有老人帮忙。
每当有人问我:你自己一个人照顾孩子啊?语气里是满满的同情。不管口头上如何应承,其实我心里只有默默地一句话:干你屁事。
如我等一人一肩挑的全职妈妈,等于母亲+妻子+保姆三位一体,白加黑站岗,7*24小时不休息,无论是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元旦,所有的节目只有一个,那就是带娃带娃带娃。
陪伴孩子成长,甜蜜与痛苦夹杂,幸福与眼泪齐飞,若论我目前最渴望拥有的,那就是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空间。
除去妈妈的身份,我还是我呀!生活满满地被娃占据,内心的自我很是需要新鲜空气呀!
那么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带娃生活进行时间管理,从中挤出属于我的空间,以下就我的经验分享一位全职妈妈是如何无所不用其极,重塑自我空间。
1
找到彼此舒服的生活方式
国外家庭养育孩子的一个特点是:让孩子适应成年人的生活。所以国外会有专门摇篮自行车,专为爱好骑车的父母,骑着自行车遛娃。还有专为爱好跑步的父母设计的婴儿车。
国内家庭养育孩子的普遍情况是:所有的人围着孩子转。老人为了照顾孩子换城市搬家已是常事。
作为独自带娃的妈,完全让孩子适应我的生活也有点不现实,因为他休息了我才能休息。因此目前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阶段的特点,调整出我们彼此都舒服的生活方式。
比如尽量保证他规律的作息,玩耍时间充分的放电,这样我就能为自己挣得属于自己的时间。
比如带着他一起做家务,这样他锻炼了精细运动,满足了好奇心,我也得以解放一部分时间。
带娃的生活琐碎、平凡、重复,耐心自不必多言,更需要耍一些小心机,让生活细节也可以双赢。
2
碎片化时间完成碎片化任务
上个洗手间也会被娃在门外呼喊,是所有当妈的人都有过的经历。你在做的事情,时刻都会被打断,注定我们的时间会变得碎片化。
如果把任务拆解得当,碎片化的时间也会发挥出很大价值。
我会在晚上入睡前回顾今天写的文章哪里可以改进;早上睁开眼趁娃没醒的时候构思今天写什么主题找什么素材;带娃出门遛弯的时候拿出半小时左右时间听课;中午娃睡觉的时候看文章找素材;晚上娃睡觉后立马开写。
一天的时间完美穿插,每完成一项都小有成就感有木有。
在特定的时间段做特定的事情,形成习惯以后,每天你不用再花时间思考:我该做点什么。一思考,选择就变多,本就碎碎的时间就没有啦!
3
高质量陪伴
高质量陪伴是娃身心健康、安全感满满的基石。
但是要一天到晚都关注娃的一举一动,对每一个眼神、表情都及时予以回应那也是不现实。
因此我会分时段,在早中晚各自安排时间高质量陪伴,放下手机杂事各种心情,眼里心里只有宝贝。
其它时间,只要我们各自都很愉快,我不会那么关注他在做什么,自己也会发发呆,组织素材,构思文章,想想金句和惹眼的标题。
4
精力管理,深度放松
在他人看来带娃的工作似乎很轻松,不外是吃饭、玩耍、睡觉,只有自己带过娃的才会知道这有多么累身累心。每天的时间、事情、心情都要让位,每晚娃入睡后唯一想要的事情就是葛优瘫。
说到底全职妈妈的时间管理其实是精力管理,我们要想办法变被动为主动,在带娃工作告一段落后不要仅仅是躺着刷手机,那样并不能得到休息。
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比如运动、读书、听音乐、冥想等,转换心情,让自己和带娃生活拉开一点距离,这样才能得到有质量的、深度的放松。
这四条时间管理方法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都!是!被!逼!的!
我也曾忧心自己会不会与社会脱节,也对自己将来的道路一片迷茫。孩子会长大,他会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到时候会不那么需要我。
我不能借口全职带娃,就放弃自我成长。我不为自己负责,我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局限。
为了完成每日的写作打卡,我想方设法的为自己找时间。每写完一篇,都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阅读量急需提升。阅读本身又开始促进我其它方面的变化。
每晚的写作时间,我开始审视、反思自身,客观观察我的生活。写出来的未必有多精彩,但是通过一点一滴的构思,完全属于我的、可以恣意沉浸其中的自我空间开始建立。
如果有一天,我既能带娃又能赚钱,那岂不是美哉!
愿每一位全职妈妈,都能建立充沛的自我空间,这样孩子也会得到更丰富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