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环游记》的编剧知道《月亮与六便士》吗?

前几天,朋友送了我几张电影票,月底就要过期,又问了朋友有何好看的电影推荐,他推荐动画片《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的编剧知道《月亮与六便士》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动画片?我第一反应是问他这部动画片皮克斯创作的吗?然而他并不知道皮克斯。

简单说一下皮克斯

皮克斯的前身是乔治·卢卡斯电影公司的电脑动画部。

1979年,由于《星球大战》电影大获成功,卢卡斯电影公司成立了电脑绘图部,请了艾德文·卡特姆负责设计电子编辑和特效系统。

1984年,刚刚离开迪士尼的约翰·拉赛特(John Lasseter)加入卢卡斯电脑动画部,成为后来皮克斯的重要人物,他是皮克斯创造力的驱动者。

1986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以1000万美元收购了乔治·卢卡斯的电脑动画部,成立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2006年,皮克斯被迪士尼以74亿美元收购,成为华特迪士尼公司的一部分。

我个人认为乔布斯对皮克斯的影响深远,他对品质的苛刻要求,让皮克斯的骨髓里留着把动画做到极致的精神,所以皮克斯创作出很多经典。

扯远了,言归正传。

影片一开始,米格的家人就禁止他接触音乐,反对他学音乐。

原来是因为他的太太爷爷因为音乐离开了家,不管不顾妻子和他的女儿,这一下让我联想到了一部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难道编剧也读过这部小说不成?

有必要说一说《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

《寻梦环游记》的编剧知道《月亮与六便士》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

《月亮与六便士》作为经典小说,其故事环环相扣,紧紧吸引住读者眼球。但故事的结尾并非如大多数小说那样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悲惨的结局令人心感失落,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本身令人感慨和抑郁,让人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是追求自己的爱好而不顾一切还是为了家人而牺牲自我,这是千百年来永远争论不休的话题,没有谁对谁错,都对也都错,只是要看现在不同的立场。要是能既顾得上“月亮”又看得到脚下的“便士”,那就好了。

《寻梦环游记》不一样,它的结尾是令人喜悦的,米格最开始崇拜的那位歌神原来是杀害他太太爷爷的凶手,让他太太爷爷无法在每年的“亡灵节”与家人相聚,通过阴阳两个世界的穿越,让米格知道了所有的一切。通过他的努力,让家族人心中的疙瘩得以化解。


《月亮与六便士》经典句子

艺术是感情的表露,艺术使用的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但是我承认,艺术评论家如果对技巧没有实际知识,是很少能作出真正有价值的评论的。

制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

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

如果他为了一个女人离开你,你是可以宽恕他的;如果他是为了一个理想离开你,你就不能了,对不对?你认为你是前者的对手,可是同后者较量起来,就无能为力了。

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另一个人的精神走进一个人的躯体里,把他自己的赶了出去。人的灵魂在躯体内很不稳定,常常会发生神秘的变化。如果在过去,人们会说克兰德是魔鬼附体勒。

有人说灾难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尚行动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更狭小、报复心更强。

为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就能够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

《寻梦环游记》经典台词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可以不需要原谅,但不应该被遗忘

一个活着的人,需要带着逝去亲人的祝福才能活下去。

而一个死去的魂魄,也依赖在世的人的记忆而存在。

这说的,就是亡灵节的意义。

也是我们站在墓碑前祭祀的意义。

在爱的记忆消失以前,请记住我。

记忆,是一张连接阴阳两个世界的船票。

我会一直记得你,直到在另一个世界,再次找到你。

其实,很多年轻人,都像片中的小男孩米格一样,认为所谓的祭祖,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仪式。

祭坛上的那些照片,只是一张张陌生而遥远的脸,就像一个个空洞无聊的符号。

人的意义,好像就从“死亡”那一刻起,就完全消失了。

以致于,人们向来畏惧“死亡”。

但其实,人真正害怕的,并不是肉体的消亡。

而是畏惧“被遗忘”。

所以,千百年来,所有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存在过的证明。君王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寝,学者著书立说传承思想,艺术家留下作品洞见自然与文明。

这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

但是一个普通人,他平平凡凡的一生,该怎么被记住呢?

作为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多少人来了又走,匆匆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梦环游记》的编剧知道《月亮与六便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