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含冤3000年,一代明君始得昭雪》读后1

《中国通史·上》(北京燕山出版社)读到两晋了,想着总该记点儿什么。早上偶然看见网上的一篇文章,从题目即可看出是颠覆传统史家对商纣王2暴君形象而作的。其实为帝辛“平反”,古今皆有其人:子贡(墙倒众人推篇):“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郭沫若(鹊巢鸠居篇):“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恶莫须有。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看来周武对帝辛的泼黑不是“莫须有”的。

(一)文章结构

在《商纣含冤昭雪》一文中,由帝辛的兄弟、叔伯反对他谈起,从商纣王行为、武王和伯夷行为以及古今论述、民间故事三个方面,分析了帝辛自继位后便面临一个内部四分五裂、外部群强环伺的局面,说明了殷商覆灭绝非帝辛一世之罪,揭示了真实的帝辛乃一代明君的事实。

——《商纣王含冤3000年,一代明君始得昭雪》读后1_第1张图片
《商纣王含冤3000年,一代明君始得昭雪》

(二)赞同文章结论及部分论据

1.由纣王征东夷用的是征讨加安抚的战略,看出帝辛并非昏庸凶残只知征伐的暴君。并且飞廉统帅的东征大军宁可冒死寻找新大陆新生活,也不投降周人,可以看出帝辛在军队中的威望和士兵们对他的拥护。

2.从伯夷叔齐叩马谏伐:“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上一些有名望的人对武王伐纣的行动在道德和宗法上都是持反对态度的。

3.关于纣王牧野兵败的原因,《左传·宣公》:恃才与众,亡之道也。主观上看,帝辛恃才傲物,刚愎自用;而在客观上,周武伐纣适逢殷商主力不在,纣王又无戒备之心,可以说是一个偷袭的好时机。

4.周武编写历史可信度低。第一次盟津会盟,“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其实只是武王因道德和实力上的惧怕而找的托词。“殷之太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表面看来是微子和太师、少师识时务,实际则是政治斗争失败后,转为出卖国家利益的“内奸”而已。

5.宋人罗泌在《桀纣事多失实论》中认为,桀的罪恶纣都有,桀没有的纣亦有。在周武们眼中,帝辛就是夏桀V2加强版。郭沫若:“百克东夷身致殒,统一神州肇此人。中原文化殷创始,商人鹊巢周鸠居。”彻底为帝辛翻案。

(三)矫枉过正,不赞同文章对《牧誓》的解读

武王伐纣时喊的口号中陈述了帝辛三大罪过:

1.牝鸡司晨。

文中主张男女平等,并认为“纣王思想进步,对妇女的正确意见加以采纳。”我们现在主张“男女平等”再正常不过,可在三千年前那个时代,这就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了。至于对“正确意见加以采纳”,难道指的是炮烙之法吗?

2.肆祀不答。

文中认为纣王“鬼神观念淡薄,不怀疑放弃鬼神,社会如何进步?”这也是把现代人的观点强加给古人了。现代人可能认为没有按时祭祀没什么,但在帝辛那时,这么做就有违传统礼法,会给人留下话柄。

3.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

这其实是殷商末年政治斗争的结果,文中则认为“殷纣王是解放奴隶第一人”。帝辛继位时就面临着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王权与贵族之间的斗争已积重难返,帝辛只有提拔外姓人才。被触动了利益的旧贵族们,一致表现出对帝辛的反对甚至背叛。

(四)对帝辛的认识

综上,鉴于优良传统,史书中对帝辛的抹黑应确有其事。真实历史中的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但也因此而“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

另一方面,帝辛时商军与东夷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消耗战后百废待兴,而在消化战果国力空虚之时正逢内忧外患,最后周人得以坐享其成。帝国衰亡必是各种势力相互作用的结果,非一人之力可扶大厦挽狂澜。无怪后人以崇祯与帝辛相比:比起前任都要聪慧、英武,可惜生不逢时做了亡国之君。

(五)后记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3。”刚看到《商纣含冤昭雪》一文时,我的反应是:哎,这事儿正史里不早有定论了么,古代暴君典型莫非夏桀商纣,为啥是他俩呢,因为这哥俩早啊!再联想到小时候《封神演义》里纣王的嘴脸,不禁一阵恶寒。后来抱着“索性再写一篇逐条驳斥它”的想法看了下去,再后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如此想来,有时人连发生在眼前的事尚且分辨不清,要想从故纸堆的蛛丝马迹里对千年以前的人物故事加以评判,是该慎之又慎的。


1.本文主要参考资料:《史记·殷本记》、《史记·周本记》、《尚书·商书》、《尚书·周书》

2.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谥号纣,世称商纣王。

3.出自《孟子·尽心下》。该句言指《尚书·武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商纣王含冤3000年,一代明君始得昭雪》读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