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仇之绝唱

《赵氏孤儿》在我看来绝对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被这个时代暂时性错误评价的沧海遗珠。就如《小城故事》,出品当时默默无闻,现在也未见得拥有多大的大众知名度有多少人知道,但其在中国影史中后知后觉地盖棺论定的价值,是极高的。

这部电影,以前只隐隐约约听过其名,似乎口碑、瞩目度和市场反应皆欠佳。留下的片鸿印象,只是“陈凯歌作品”这一特征。

但在不期然间,我偶然看到了它在电影频道重映。静静地开始看,不知不觉间被故事吸引住,看得入迷。一气呵成地看完,最大的感受是震撼——这样一部好电影,怎被如此淹没?剧本上毫无刻意痕迹的严丝合缝、严谨设计,几位中青年戏骨不动声色间透出的沉稳甚至堪称伟大的表演功力,整部影片基调上隐然、低调实则昭然显现的大气与奢华,影片叙事风格与导演力上的行云流水与完整。在所有这些方面达到的高度,将整部片子打造成了以平和、黑白的色调稳稳地、低声部地讲述积淀于人性深处的爱与仇大主题的一部及其耐看的好电影。

第一次偶然间看完这部片子的感觉就是这样。毫无预料的震撼。这绝对是大师级水平的大片啊!影评家、观众的鉴赏力哪里去了?他们怎么会集体性缺失了鉴赏力,漏失掉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在这样一个中国电影业集体沦陷、佳作鲜见、虚假繁荣而尴尬的大时代里?在我的评价里,它甚至可称一部当得起“伟大”二字的佳作!

之后,冷静下来,我理性思考,这部片子之所以给我这么大的冲击力,是否有一部分是由“未曾预料”而来的惊喜成分呢?就如同读名著、访名胜,不管多有名的,如果事先怀了太大的预期与盼望,就会因期待值过高,而令实时观看时的满足感削弱不少,甚至失望。在这部电影来说,是否就因为我事前没有任何期待,所以反倒给我带来了远超实际价值的感受了呢?这个因素也必然存在。我虽然心内有如此想法,但也没有再刻意地找来重看、验证这一想法。一切刻意的东西,必然有其造作和不纯粹的一面,顺其自然更好。

直到之后又一晚,手握遥控器随意转换频道之间,瞥到一个台正在放映这部片子。正演到屠岸贾杀了赵家满门,正带兵全城搜查赵氏孤儿的场景。于是锁定了这个频道,心下也有一点正好就此验证之前想法的心思和意图。

然后……就如同上一次,静静地、沉浸于剧情,整个眼光、思绪就被故事的发展牵引了去。像上一次一样的专注,完全没有一般第二次看同一部片子时通常有的那种因重复、已知而来的急不可耐和难入其境。虽然没有头次看时那么强烈的震撼(毕竟是第二次,故事的发展、结局已经知道了,这样的反应是自然的),但看第二次,仍能如此专注地被牵引至结尾,对我这样一个资深影迷来说,实在算得上少有甚至是奇迹了。而且,在这第二次的观影中,我得以更细致地注意到、观察到一些第一次看时未能留意的细节,比如片尾的处理和一些场景中的音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音乐,以那样一种悲凉、怆然而又洋溢着英雄豪气的基调,回荡在影片很多场景中,以音乐的力量辅助视觉的力量,立体而层叠性地深化了影片贯穿始终、无处不在的那个深埋、纠缠于人性间的“爱与仇”大主题。

爱与仇,便是这部片子穷其之功力欲揭示的主题。这部片子,便是一部荡气回肠的人性爱与仇的史诗、悲歌与绝唱!

又及:关于陈凯歌的导演功力

通过这部片子(而非声名远著于之的《梅兰芳》《搜索》《无极》等片),陈凯歌的导演功力、深度才华才真正得以揭示和展现。看这部片子,我终于见识到了,他绝非浪得虚名。他的格调,他对人性深度的挖掘与展现功力,他作为导演的掌控功力,真的至少已达准大师级水平。至少在这部片子上,我毫无预料地成了他的铁杆粉!

又及:关于人性展现

这种人性,不装而作英雄状。出于朴素,带着人性初始的那种平实和自我维护的本色。却又因人性的本质,而能够因时日久长的耳磨厮鬓、互相依恋爱护而步步深入,最终由有目的的爱至纯粹的爱,爱成为压倒性、绝对无法割舍了断的存在力量。这就是“生不如死”的终极涵义——带着至深的爱与感情而互戗、残杀,带给人的才是真正至深的痛苦与绝望!能够领会这种生不如死,至少说明不论影片中正面人物如程婴一干人,甚至最大的反派屠岸贾,都是最终回归了人性本质的,有血肉、感情的人之同类。其实临近结尾,正反面人物之间有一次相互和解、融合于同一对象——对那个男孩儿的爱——的机会,但终究还是出于揭示全片主题的用意,而最终以互戗的悲剧结尾收场。这是否也隐喻着,人类之间很多看似近乎融合、和平的瞬间,注定了永远只能定格于那些片刻瞬间,人类生存的本质,还是永无休止的纷争、纠葛和残杀的爱与仇之绝唱呢?

这种生不如死的爱与仇,构成了这部片子要表达的意义上的伟大。形、神的表达皆能达到这样的高度,这样的影片,注定是一部将为后世重新审视、认识的遗珠佳作!

ing: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o

羸弱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对立。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与仇之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