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关心的是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富有同情心且心理健康的 人, 那么就必须意识到本文中各种“有条件养育”——“爱的撤回”、“逼向成功”、“罚惩”和“正面 强化”, 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
逼向成功
有研究显示,家长过度专注学习成绩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抑郁和“ 适应不良性完美主义” 迹象,而家长更关心孩子“ 幸福感” 而非“ 学习成绩” 的学生则较少出现这种情况。请注意这两个目标不仅完全不同,甚至有时扯向截然相反的方向。心理学家埃里希· 弗洛姆(《 爱的艺术》作者,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不无悲哀地说道:“鲜有家长具备勇气和独立性,做到更关心孩子的幸福,而非孩子的成功。”
在极端情况下,家长的“ 催逼成功” 能达到狂热状态,孩子的“现在” 被完全抵押给了“未来”,任何有意义、有乐趣的活动都牺牲给了准备考取名牌大学的无休止的努力。
这种成绩压力感在许多家庭极为普遍,孩子在行为上表现完美,从不给家长或老师添麻烦,尤其是那些高度成功的家长( 这里是指金钱富有,有一定的社区地位的家长,但作为家长则不一定成功),更可能会给自己的后代施加强烈且往往不切实际的要求。 那份针对 11 ~ 12岁儿童的研究报告题目发人深省:“优越还是压力?—— 富足家庭青少年之研究”,作者之一以前就曾发现,家庭相对富裕的青少年要比市中心青少年更容易滥用药物和产生焦虑感。(于注,这是美国的研究数据。中国的情况可能会稍后不同)。
另外,如果压力在于不仅要优秀、 而且要在同学中出类拔萃,其后果对( 任何收入水平、任何种族种族背景的) 孩子来说尤具毁灭性。 这样的孩子会认为身边的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通往成功的阻碍,其可预知的后果包括不合群、好斗、妒忌(优胜者)和轻视(落后者), 其自我评价通常也会因人际关系而变差。 毕竟,如果你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完全取决于是否战胜他人, 那么你充其量只会在某些时候消除疑虑和信心满满。因为没有人会永远胜利。
回溯至20 世纪80 年代,曾有两位心理学家对800多名高中生展开调查, 发现那些求胜心切的学生“ 独特之处在于他们更依赖建立在外界评价和行为表现基础上的个人价值评估”。也就是说,他们的自我评价完全 取决于他们在某项任务中的表现如何以及别人如何看待他们。竞争让人类的自我评价变得有条件和不稳定,无论是获胜者还是失败者,概莫能外。更重要的是,这种影响还不仅限于“ 过度” 竞争中,相反,只要孩子感觉处于一种“ 你死我活” 的对立状态 下, 就必定要付出心理代价。
孩子是否会在其无法令人钦佩时(“失败时”、“遇到挑战和挫折时”),还依然坚信自己是被爱的。 只有如此,一个人(无论成人还是孩子)才会勇于真的去尝试新事物,才会勇于真的去活自己。
这是值得所有家长深思的。
是以“ 高分” 为目标还是以“ 解决问题” 或“ 理解内容” 为目标, 二者存在很大差别。
爱的撤回和暂停(大棒)
“ 撤回爱”以不同形式、 不同强度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最轻微的表现方式是:面对孩子的某些行为,家长会不动声色地撤出“阵地”,变得冷漠、缺乏温情——或许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而最强烈的表现形式则是,家长会直截地当地宣称“你那样做我就不爱你了”,或“你做那样的事,我都不想跟你在一起了”。
还有的家长会选择在身体上与孩子隔离, 其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家长要么会走开( 往往孩子会哭泣或惊恐地大喊“ 妈妈!回来!回来!”), 要么将孩子一个人留在房间或其他家长不在的地方。这就是爱的“ 暂停”。当你将孩子赶走,无异于屏蔽了你的存在、关心和爱;
(问题是这是家长要求和命令的?还是孩子自愿的选择的?)
最需要家长思考的问题是:我们 应该 以 控制 模式 为基础 来养 育 孩子 吗?
即使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看起来有效(暂时孩子的顺从)。
但我们必须质疑:“ 什么叫做有效?”—— 我们还必须要在孩子行为的暂时改变与其对孩子造成长期深远的负面影响之间作衡量。倾向于“ 让孩子陷入比打屁股还要更久的精神不适”(深深的恐惧感,被抛弃的焦虑。更容易自卑,更不容易相信他人,更容易滑向犯罪。会比同龄人更容易陷入抑郁。这种的感受通常长大后依然在,只能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才可能慢慢健复)。其负面影响参见《有条件养育的代价》。
惩罚
惩罚孩子就是给他们制造不愉快,或阻止他们感受愉快,目标往往在于改变他们的未来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