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得道与水到渠成

      开悟得道是学佛修道之人梦寐以求的头等大事。但是,参禅悟道与世间学问用功特点迥然不同,不是死使劲或乱用功就能解决问题,除了理论和方法正确,悟道往往是“紧了绷,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

      为不使说清这个问题枯燥无味,我们介绍几位中国古代禅师的悟道因缘。因为古贤悟道不是我们文中的主旨,故只截取其中最精彩的片段。

      先看百丈怀海禅师悟道因缘:

      有一天,百丈怀海禅师陪同马祖道一在野外行脚。这时恰好有一群野鸭子从附近飞过。马祖问:“是甚么?”

怀海禅师道:“野鸭子。”

马祖问:“甚处去也?”

怀海禅师道:“飞过去也。”

      马祖突然转过身,使劲地拧怀海禅师的鼻子。怀海禅师疼得失声大叫。

马祖道:“又道飞过去也!”

      怀海禅师言下恍然大悟。

      我们被老师使劲柠一下鼻子能不能开悟呢?不见得开悟!这是师徒之间师资道合、神交已久之故。这也是老师的过人之处,看到弟子“秋麦已熟”,用一种特别的方法止住妄想,并将其“沉梦唤醒”。

      次看香严智闲禅师悟道因缘:

      香严智闲禅师与沩山灵祐禅师为百丈怀海禅师同门弟子。百丈怀海禅师圆寂了,他便改参师兄沩山灵祐禅师。

      沩山禅师问道:“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

      智闲禅师被沩山禅师这突兀一问,一时语塞,茫然无对。

    “父母未生时……是什么样子?”智闲禅师思悟良久,没有结果。回去翻遍经书,一直未果。

      于是,智闲禅师便屡次去方丈室,乞请沩山禅师为他说破。但是,遭到沩山禅师的拒绝。沩山禅师道:“我若说似汝,汝以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

      追问不成,只好再参:父母未生时……?父母未生时……?……这也是沩山禅师的慈悲,如果跟智闲禅师说破了,就不会再有悬疑(不是怀疑)了。这就是所谓的“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后来,智闲禅师在农田除草时,在地里铲出一块石头,顺势将这块石头扔到地边的一片竹林里,石头砸到竹子发出了响声,使他豁然大悟。

      事后,智闲禅师悟得一首流传至今的偈颂: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再看洞山良价禅师的悟道因缘:

   虽经云岩禅师点拨,洞山良价禅师此时仍然对云岩禅师的“只这是”一语,存有疑惑。

  离开云岩后,一天过河的时候,洞山良价禅师无意间朝水中一看,发现了自己的影子,遂大悟前旨。作偈曰: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这首偈颂,给后来参禅悟道者最为宝贵的指示,以保证修行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这几个禅宗公案非常有代表性:“拧鼻子”是为截断大脑妄想,“听竹音”是“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看水中倒影”是典型的回光返照。

    无论是百丈怀海禅师被“拧鼻子”开悟得道,香严智闲禅师“闻竹音”开悟得道,洞山良价禅师“看水影”开悟得道,还是因祖师的“德山棒”、“洞山喝”而开悟得道,都不是偶然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由平日的苦修,才换得那精彩的瞬间。他们都是已经达到了悟道的点,皆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所以,平常心是道,不缓不急,顺其自然,谨遵道偈所示:修行路途多坎坷,只问耕耘不管获;要问何时成正果,不要问我问弥陀。弥陀是谁?是你自己!年老体衰的同修在迟疑什么?让宋代大臣张无尽回答您: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梅已成熟的同修在纠结什么?让唐代无尽藏比丘尼回答您: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还想问什么?让宋代诗人陆游回答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尊阿弥陀佛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清净海众

感恩佛法僧以及一切善知识

感恩明空老师的审阅

开悟得道与水到渠成_第1张图片
水到渠成


开悟得道与水到渠成_第2张图片
回向偈①


开悟得道与水到渠成_第3张图片
回向偈②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悟得道与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