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谈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真的能帮助孩子吗?

现在大家都在谈挫折教育。其实,真正的挫折,是那些让你为自己的决定和所作所为付出的真实代价。

上个月,我女儿朵拉参加了一场英语比赛的北京地区决赛。这项比赛是今年年初开始的,经过初赛、复赛和地区决赛,选出了北京赛区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选手。

首先要说的是这项比赛并没有高大上的评委或者超高的曝光率,其初赛和复赛和大部分比赛也没什么区别。但是到了北京地区决赛,无论是赛事还是赛制都画风突变。我第一次作为家长全程观摩这类比赛,也大开眼界。

虽然很多和小升初相联系的奥数比赛因为禁赛令(注:2017年11月12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其中规定:“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试,不以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学生入学或升学的依据。”)销声匿迹,但素质类比赛依然很多。很多学生家长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参加什么样的比赛,如何准备比赛,才能让孩子获得最大的收获?大部分比赛,其目的不外乎选拔人才或者展示自己现有的优势。如果是为了升学,那么目标很明确——参加学校招生时举办的比赛即可。为了进一个好学校,那必须得千方百计去赢得胜利。如果想提升孩子自信,就参加孩子优势明显的比赛。

但是这之外呢?这轮观摩下来,我觉得还有第三种目标——不在于展示自己的优势,也不一定执着于发掘自己的潜力,而是让孩子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并开启对自己和生活的反思。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比赛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俞敏洪:谈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真的能帮助孩子吗?_第1张图片

不确定性才会给你真实的反馈

大部分比赛都有很强的确定性。也就是说,参赛选手可以做充分的事前准备。

以英语比赛为例,大赛会提供指定比赛参考书、指定演讲和表演主题等等,并给选手足够的时间准备。选手们在家背得滚瓜烂熟了,到了比赛现场表演一番。看上去花团锦簇,显得水平很高,其实比的是背书功力。

这种做法实际是很受欢迎的。一方面,孩子为了得个好名次而努力学习,实际上提高了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因为准备充分而发挥出色,孩子也增加了自信。对比赛组织方来说,选手有准备,比赛过程也更好看。

但这类赛事本质上就是刷题。学生只要临阵磨枪即可,难以看出平时的积累,也难以获得真实的反馈。学生生涯要是都靠刷题过的,工作以后可能会比较痛苦。因为真正的人生不是这样的呀——生活往往会在你猝不及防的时候给你一个痛击。

所以比赛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孩子体会并学习管理不确定性。这意味着要选择合适的比赛,并且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应对这样的比赛。

不按牌理出牌的即兴问答

即兴问答就是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项目,我女儿朵拉在初赛和复赛中遇到两个即兴问题,就很有意思。

初赛的问题是:你长大想当什么?她的回答是:I want to become Mommy, because Mommy is the queen of our family.

复赛的时候,她被要求问现在是几点几分。这个题目有难度,因为她没带手表,需要先去找个钟表或者手机,然后再用英文说出几点几分。如果经过简单的培训,肯定能回答,但是她还不会看时间,所以她的回答是:I don’t know. But who cares?

这样的即兴回答可以考验选手平时的积累。但是必须是在选手不知道题型或者题目的情况下。现在很多比赛会有培训班,并提前告知题型并给与提示。经过培训的孩子肯定能够回答这些题目。但是答案也可能像流水线上的产品,没有辨识度。我女儿因为没有参加培训,完全按照平时的交流方式来回答。她的答案就显得比较特别,我估计这是她轻松过关的原因之一。

团队项目——考验情商、运气


俞敏洪:谈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真的能帮助孩子吗?_第2张图片

但是不确定性最大的是团队项目。比赛中的团体赛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固定团队,比如学校组队或者地区组队,这种团队一般会事先磨合一阵,培养默契。第二种就比较有挑战性,即临时组队。

我女儿参加的英语比赛,就遇到了临时组队:几个6到8岁的孩子,临时被抽签组成了一个团队,准备情景剧表演。第一次给了两三个小时准备表演。第二次只给10分钟。我当时想,这怎么可能呢?

但是孩子们居然都完成了。导演、编剧、演员,自己分工,自己分配角色。虽然磕磕碰碰的,但至少演完了。

团体赛的好处很多。首先就是提供了孩子和同龄人深度接触的机会。中国学生平时上课都以老师为中心,下课后又一个个去各种课外班补习,其实没多少时间和同学在学习中深度沟通。人和人真正有质量的交流,往往是为了解决共同的问题。比赛中的团队项目时间虽短,却恰恰营造了深度交流的环境。

第二个好处就是考察了学科之外的能力——包括领导力、沟通、共情能力等等。有时候,还需要一点运气。比如你能不能抱上一条大腿——遇见一个好的领导人。当团队是混龄的时候,年龄最大的孩子自然成为团队的领导与核心,一般都是由她来决定表演的内容、角色分配等等。可以说年龄最大的孩子决定了整个团队的成败。

我女儿参加的比赛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项目,都是按照个人表现单独给分的。所以选手在团队项目中的展现,以及团队整体成绩都非常关键。我女儿在所有个人项目里表现都很好,但是一到团队项目劣势就非常明显。她是组里年龄最小的选手,在团队中没什么发言权,台词也不多。至于团队整体表现则主要看这个小组年龄最大的孩子。如果这个孩子能力强,一般团队就表现好;如果最大的孩子能力弱,就没啥机会了。

她的第一轮团体赛遇上了一个“狼性”领导人。大家准备得热火朝天,以中等成绩成功入选。到了第三轮,却遇上一个“佛系”领导。别人都是想出十八般武艺去表演,但是他们组随便唱首歌就对付着过去了,成绩当然不怎么样。

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啊!你的成功不完全靠你自己,而是靠平台、靠团队,靠领头人。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孩子,这也算混了一次社会啦。

跨区域比赛能开拓视角

比赛最好是跨区域的,因为区域越大,能够遇到比你强的人,或者和你不一样的人的可能性越大。

别说孩子,这次比赛让我也有机会和北京不同区的家长聊天,感觉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一样。原来一个城市的学校竟如此不同:有的学校要求学生一年级就得背出三字经,熟读弟子规、千字文;也有的学校非常宽松,孩子回家基本没有作业,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有的家长非常重视比赛,对于各类赛事都如数家珍,提了好多意见和建议。我还有幸见到了著名的永远不脱掉校服的某中学学生。

我也第一次发现,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远远超出了我的认知。即兴表演中,有的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说唱(rap)、摇滚、诗歌和古琴伴奏轮番上阵,用英语表演,让大家都很服气。

这只是北京的区域赛,我相信到了全国比赛,会有更多的高手出现。参加这样的比赛,能够让人看到自己的不足,也发现世界的广大。

管理不确定性


俞敏洪:谈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真的能帮助孩子吗?_第3张图片

和选择比赛同样重要的就是如何准备和参加。或者说,如何科学地管理不确定性。

首先,要谨慎选择少数几项比赛。现在的比赛时间跨度都很长,少则几个月,长则半年。一般来说即兴项目比较多,或团体赛多的比赛难度也相对高。孩子要真正全身心投入去参加是很费时间的。所以我建议不要贪多,以便能更好地安排时间。

其次,尽量让孩子自己准备比赛。很多比赛是可以提前准备的,比如演讲题目早就事先告知了。还有的比赛就算有即兴问答,也会在比赛自己办的培训班里事先告知学生题型。

我的建议是,家长可以督促或者指导孩子,但是没有必要包办。比如演讲稿之类,可以让孩子自己写,问答也可以自己准备。如果孩子水平尚可,也不必参加培训班。当然,孩子练习的时候家长可以陪着孩子,鼓励孩子,提供精神支持。

第三,家长需要学习管理孩子和自己的预期。在参赛准备过程中,家长往往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尽量鼓励,甚至包办各种准备,怕孩子输了失去信心。还有一种是实话实说,让孩子直面人生。

我采取中间态度,即尽量说实话,但是说话口气逐步从委婉到直白。初赛和复赛阶段,当孩子问我比赛结果会是什么,我会用,“你获得了参加下一届比赛的资格”,这种外交辞令来回答。到了决赛,我就直接回答:“要么晋级要么走人。”

在比赛过程中,我和孩子的承受挫折能力也在逐步增加。一开始还关心胜负,后来已经完全不在乎了。我对她说:“如果你输,我们心悦诚服。你过关了,只能说你人品爆发。”

这样的比赛,真像浓缩的人生。个人能力也许可以送你到起点,但真正决定胜负的是你的情商、团队、平台,再加那么一点点运气。在短短三天,我们从最开始的胸有成竹到遭逢“一波三折”。在团体赛中,她所在的组从中游到下游,最后以入选者中倒数第二的姿势,吊车尾冲到全国总决赛。

这也让我感慨:现在大家都在谈挫折教育,似乎非得找个荒郊野外让孩子吃糠咽菜才是吃苦。其实,为了给孩子一个体验而创造的“吃苦”,包括电视节目中流行的“交换人生”充其量只是另一种“农家游”罢了。真正的挫折,是那些让你为自己的决定和所作所为付出的真实代价。

当然,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父母总是难以放手的。那么比赛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父母可以放手,让孩子去面对未知的世界和真实的历练。

你可能感兴趣的:(俞敏洪:谈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真的能帮助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