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上一次发文章已经过去三周了,远远落后于我当初发刊时设想的速度——每周一篇。
过去三周我一直在写,写的内容主要是自己的思考,更多是自我对话。遗憾的是,在这期间我并没有挖掘出一篇我可能“对别人有用”的文章,所以一直没发文章。
前两天,有朋友跟我说,我可以分享一下学习的思路。也许在朋友眼里,我有很多货可以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但我深知,现在我自己的自我学习与成长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与高效的套路,自己都没做到,怎么能指望写出一篇“有用”的文章去影响别人呢?
不过,我想就我自己“写作”这件事情聊聊我的思路,我觉得也许会有一两点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在我发了几篇文章后,一位老人给了我一些忠告。这位老人是我妈的老朋友,是一个传奇作家,他和我家里关系甚好,虽无血缘关系但胜似亲人,所以他给我的忠告相当中肯。一辈子与文字打交道的老人自称自己是”伪文人“,他说,走写作这条路很难,非常难,而且写作这件事情很看天赋,看有一个人有没有写作的天赋,看他写的几篇东西就能很快感觉得到。简而言之,就是我在城外看城里热闹,老人在城里告诉我城里荒唐。
我很感谢老人的忠告,也很赞同老人的看法,我相信事实也一定是老人所说的那样,这碗饭吃起来不容易,吃到了你不一定觉得好吃,何况你还没天赋能吃得上。
我看待写作这事儿,其实并没有说想要吃这碗饭,反倒和看待平时跑步锻炼身体更像一点。我没有妄想过自己哪天能成为跑步运动员,我有胳膊有腿,不需要天赋就能跑,只要跑起来,它就会给我自己带来好处与愉悦。
我现在的写作,可以分为“写给自己看”和“写给别人看”两大类。经过这一个多月,我从“自我对话”这种类型的写作(先姑且称之为写作吧)里,确实能获得很多好处。在“自我对话”的过程中,这是感受最大的好处与愉悦是,写作帮我显著的提高了思考的质量。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绪就像一团乱麻互相缠绕,打了无数个结。在没有看清“线头”在哪里时就着急着发力,只会越用力,越紧绷。当你在“码”字时,你的思绪会自然而然地减慢速度,从而能先仔细看看这团乱麻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然后再开始抽丝剥茧。你会找到真正的“心结”在哪里,长什么样,线头相互之间的关系。渐渐的,也许你就能解开这团乱麻了。
这种类型的写作,总体来说还是很顺畅的,因为你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只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从头到尾你都只要考虑自己就好,需要顾虑和担心的问题很少。
然而,当要“写给别人看”的时候,那就是另一幅场景了。写给别人看,必然要生成对别人有用的内容,不然没意义嘛!想达到“有用”的水平,难度不言而喻,这必然需要一个尝试、反馈、调整的过程,如此往复,慢慢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阻力拖着你往复不起来。我一直在观察自己被哪些阻力拉扯着,慢慢发现,绝大多数阻力都源于自己的思考不到位。
比如说,一开始写的东西,质量一定会很差,差到你觉得发出去会很丢人,有损“个人品牌形象”,所以你就不乐意发,想到别人看到自己的文章会撅嘴就很受打击。同时,又有那么多人水平很高,相比之下,自己发的东西这么差,就显得更丢人了。
同样的心理一定也会出现在尝试学习一个技能、培养一个习惯等类似的事情上。
这时,你不妨这样想:
首先,一开始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很差的,你不用去担心它质量如何,它就是差,很差,而且应该很差,也只能很差,不要有一蹴而就、一炮而红的妄想。
其次,确实有很多人比你做的好,但不要用现在的自己和现在的别人做比较。因为比你厉害的人,他们也一定是经过痛苦的过程,才学习、进步、成长到现在的水平的,你这么比,实际是对自己不公平,你还没经历过磨炼的过程呢!你可以用现在、刚起步的自己,和过去、刚起步的别人相比较,这才相对更公平一点嘛!同时,你要放眼到未来,试着用未来、努力过的自己,和现在、优秀的别人做比较。
接下来,你需要变得不要脸一点。其实不是自己不要脸,而是事实上根本就没几个人给你脸啊!就拿之前跑步的事情举例子,你在街上跑步,总感觉有人在关注你,但事实是,你那么肥,又不那么美,没几个人会看你啊!而且,即便一开始自己跑的很丑,看在眼里的、被“辣”到眼睛的、受到伤害的也是别人啊!
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努力到需要拼天赋时就已经放弃了。如果哪一天,我真的需要思考前文中老人所说的问题,那时我一定是真的努力过,并且达到一定水平了。相比现在,那会是多么幸福的烦恼啊!所以,即便现在的我写的很差,我也要继续写,继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