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线索
城市中的贫困不是由于城市带来的,相反,城市能够容纳更多的贫困人口,是这个城市包容、大度、自信的标志。一个城市里有贫困人口并不是件丢人的事情,相反,那些没有办法接受贫困人口的城市才是失败的。
知识内容
1.为什么城市里会有贫民窟?
如果你有机会到印度或是巴西旅游,你一定会发现,在现代化的高楼旁边,或是在美丽的海滩旁边,居然会有一大片凌乱、破烂的棚屋。这样触目惊心的城市贫困,会让人非常震惊。我们心目中的城市,应该是管理良好、整洁卫生的,这些贫民窟、棚户区,似乎象征着城市的失败。一个好的城市,似乎应该是彻底消灭了贫民窟、棚户区的。
真的是这样的吗?
城市中存在的贫困现象由来已久,柏拉图在2500年前说过:“任何一座城市,不论它的规模有多小,其实都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穷人的城市,另一部分则是富人的城市。”你不要只看到现在的发展中国家,就是原来的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也一样有贫民窟和棚户区的。
纽约的曼哈顿岛上,有个地方叫“地狱厨房”,你不要害怕,这是一个非常时尚的地方,根本不像阴森森的地狱,但在过去,这里曾是贫困的爱尔兰移民居住的贫民窟。曼哈顿上东区现在是高尚社区所在之地,但从第59街到96街,以及在第五大道与东河之间的区域,也曾经是爱尔兰移民的简陋棚屋。
如果你去看过城市里的贫民窟和棚户区,你可能会为那里的居民的生活条件感到非常难过。但是,对于生活在这些贫民区的人们来说,他们已经觉得自己能够来到城市里,就算很幸运了。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居住着100多万人,他们的生活条件是很糟糕,但要是跟巴西农村地区的农民相比,他们的收入水平已经算很高了。
尼日利亚的拉各斯看上去根本不像个城市,这里只有3/4的市民可以喝上安全的饮用水。但是,在尼日利亚的其它地方,能够喝上安全的饮用水的人数比例不超过30%。印度的加尔各答有11%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但在附近的农村地区,贫困率为24%,10%的人口面临着食品短缺的问题。
格莱泽提醒我们,虽然有的城市充满了贫困人口,但并非是城市让人们变得更加贫困,恰恰相反,城市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最好办法。只有通过城市的发展,才能有效地减轻农村贫困。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既然这些城市新移民在城里的生活如此窘迫,那还不如让他们回到农村呢。
这些新移民来到城市之后,可能会暂时被迫承受贫困的生活,如果你让他们回到了农村,他们就只能世世代代陷入贫困的陷阱,哪一种办法才是真心要帮助穷人?
你可不要低估了这些生活在贫民窟和棚户区里的人们的潜能。事实上,从农村到城里的这些人,都是乡村里最有能力、最愿意吃苦、最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他们来到城市,是因为城市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你不能看到他们这一代人生活困窘,就认为他们注定生活在底层。还记得我们在讲到遗传作用的时候,说到过一个诺贝尔精子库的故事吗?诺贝尔精子库的工作人员去找一个诺贝尔奖得主要精子,结果遇到一番抢白。这个科学家说,你们要想找到能够培养出得诺贝尔奖得主的精子,那应该去找我爸爸,我爸爸是个生活在贫民窟里的小裁缝!在贫民窟里涌现出来的无数奋斗、创业的故事,才是一个城市里最令人赞叹的传奇。
2.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
所以,我们该换一种城市管理的思路了。如果我们看到城中村和棚户区,该怎么办呢?很多人会很自然地想:拆掉。这么破烂肮脏的地方,就像城市的“皮肤病”一样,太难看了,得赶紧把它们统统拆掉。
但是,我想请你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假如我们把城市想象成生态系统,好比是一个森林。在森林里,有高大的乔木,也有低矮的灌木,还有苔藓和地衣,甚至还有很多死掉的树。你可能只喜欢高大的乔木,不喜欢那些苔藓、地衣,更不喜欢肮脏的、死掉的树。那怎么办?能不能把苔藓、地衣、死掉的树,都消灭掉?
德国人曾经干过这样的事情。德国的环保主义者觉得森林里面有很多死掉的树,太脏太乱。他们就做好事,把这些树拖出去,把森林清理得干干净净,结果过了几年,发现森林死掉了。后来,他们才发现,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看似卑微的、死掉的树也有它的作用。它为土壤提供了肥力,为小动物提供了容身的场所,如果你把这些卑微的东西都清理掉了,整个生态系统也就遭到了破坏。
很多地方政府本能地希望留下来高素质的人才。比如说,很多城市都出台政策,只有那些拿到了博士学位的人,最好是拿诺贝尔奖的高端人才才能进来,那些低端的人才是不受欢迎的。那么,你能够想象出来一个清一色都是博士的城市吗?在这个全部都是博士组成的城市里,谁来打扫卫生、谁来当保姆、谁来卖早点?
我们必须认识到,城市是个生态系统,所有的人才都是需要的。农民工进入到城市之后,城中村的功能很可能是降低他们进入城市的门槛,而且是他们进入城市之后的第一个跳板。
这些刚刚进城的穷人最懂得成本收益核算,他们非常清楚为什么要住在破烂的城中村里:
第一,城中村的地理位置比较好,他们可以更方便地在城里找到工作。如果你把城中村搬到很偏僻的郊区,附近的工作机会更少,即使郊区的居住条件更好、房租更便宜,这些农民工也不愿意去的。
第二,在城中村里,社会地位相似的人可以一起交流信息,自发地形成互相帮助的机制,有了这种伙伴的支持,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到城市。
第三,农民工的收入本来就低,他们不愿意把太多的收入用来交房租,他们宁肯住得差一点。省下来的这些钱可以用在更有用的地方,比如拿来投资子女教育。从长远来看,从宏观来看,这其实对于社会是更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