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万籁俱寂的冬夜,我打开尘封已久的书橱,看着里面整整齐齐地摆着这些年我读过的书,虽然一个一个的书名依然记忆犹新,但书中的情节很多都已经模糊,唯独路遥的《人生》,却把我的目光紧紧地锁定了下来。
我从挤得很紧的书橱里抽出了这本书,几乎以“久旱逢甘霖”的激动,挑灯夜战地重读了一遍。夜已深,但我的思绪却久久不能平静。面对人生浮沉,我们怎样才能从容淡定地走过这一生?
01
懂得珍惜,才配拥有
看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说再多,若少了应答,心情总会慢慢低落;一颗心爱再深,若缺了回应,感情难免悄悄淡化。
高加林从公社开完教师会后,几乎是一路小跑着进了村子里,那时的他浑身大汗淋漓,就像刚刚遭遇了一场倾盆大雨一样。
走进了家门,老父老母见到儿子回来甭提有多高兴,父亲满含深情地看着他,母亲则张罗着给他炒鸡蛋、烙白面饼,原木满满的烟火味,却被他的一句话瞬间凝固了:“妈,你别做饭了,我什么也不想吃。”
忐忑不安的老父老母看着满脸沮丧的儿子,就像猜谜语一样问长问短,良久,他才开口说:“我的书教不成了……”
就是这句话,如晴天霹雳一样,让两个老人张开的嘴巴半天都合不拢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高加林原本好好的干着村里的民办教师,却硬是被村支书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下来,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高加林在被人顶替了民办教师的职务后,面对生活的残酷,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如梦魇般体验着不得志的生活,曾经那些美好的幻想和希望彻底破灭了,唯有用汗水去浇灌那片黄土地上,才是最现实的生活。
在高加林人生最痛苦的时刻,只有一家人相互鼓励着逆流而行,村里的其他人早都不关心他的事了。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同村“二能人”刘立本的女儿刘巧珍似乎在有意跟他接近,用最淳朴、最真诚的方式给予了他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抚慰。
书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在一个静悄悄的夜晚,繁星密布,月光朦胧,高加林和刘巧珍心有灵犀地会面了,似乎那个月夜下沙沙的脚步声都是甜蜜的。
刘巧珍手里提着一个花布提包,里面装着四个煮熟的鸡蛋,一包蛋糕。她一边给他剥鸡蛋皮,一边跟他说着浓浓的情话,巨大的感情潮水在高加林的心里汹涌澎湃。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刘巧珍的爱陪伴着高加林度过人生的至暗时刻,支撑着他走出人生的低谷。在正常人的眼里,高加林应当用一生的付出去爱、去报答刘巧珍。
然而,面对老同学黄亚萍的主动表白,高加林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刘巧珍,选择了出身更好的城市姑娘黄亚萍。
当看到这一幕时,想必很多读者对高加林这个“白眼狼”痛恨的咬牙切齿,狠狠地捶一顿都不解恨。
世间,惟有懂得珍惜,才配拥有;知道感恩,才能长久!
02
时间识人,落难知心
高加林虽然没有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却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准备。在他的骨子里,始终坚定地认为:十几年拼命读书,就是为了不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
就在高加林死心塌地的认命接受自己成为农民的现实时,却迎来了人生的转折,获得了从农村到城市的机会。
当高加林去县城当了通讯干事后,如饥似渴般地对待工作,白天参加抗洪救险、采访,晚上熬通宵赶稿,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人怕出名猪怕壮。没多长时间,帅气而又努力的高加林很快就成了县里的名人。曾经的高中同学黄亚萍,原本就对高加林有好感,在县广播站工作,播报了高加林的文章之后,重新燃起了对高加林的爱慕。
书中这样写道:
她走在返回广播站的小路上,心情又激动又难受。她现在看见加林变得更加潇洒了:瘦削坚毅的脸庞,眼睛清澈而明亮,有点像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保尔•柯察金的插图肖像;或者更像电影《红与黑》中的于连•索黑尔。
黄亚萍这样对高加林说:“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在大城市里就会有大发展。我回去可能在省广播电台当播音员;我一定让父亲设法通过关系,让你到省电台去当记者。”
就在高加林还在村里当民办教师的时候,他这样想:虽然这几年当民办教师,但这个职业对他来说还是充满希望的。几年以后,通过考试,或许会转为正式的国家教师。到那时,他再努力,争取做他认为更好的工作。
没错,尽管他没有如愿以偿地考上大学,但他对文学的那种执着和追求是刻骨铭心的,还经常在区报上发表文章呢。
黄亚萍的这个完美设想,不正是高加林日思梦想的目标吗?对他来说,真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更加坚定了他跟黄亚萍走到一起的信念,用甜蜜的爱情来撬动他心中美好的理想。
在跟高加林陷入热恋之前,黄亚萍早已经与同班同学张克南有了很深的交往。他的出现,让张克南立即相形见绌。张克南的母亲因为无法接受儿子被一个乡下的“泥腿子”欺负,而举报了高加林“走后门”的事实,高加林也因此被撤职,再一次丢掉工作,成为一个农民。
当黄亚萍得知县委撤销了高加林的工作和城市户口,送回所在大队的消息后,她在心里喊叫着:“完了!完了!一切都晚了……”她揪扯着自己的头发,在床上打滚,无法接受这个打击多带来的痛苦。
其实,她内心深处痛苦的焦点是:她真诚地爱高加林,但她也真诚地不情愿高加林是个农民!她正是为这个矛盾而痛苦!
是啊!人的一生中,没有谁能做到事事顺心。当高加林来到黄亚萍家,向她做最后的告别时,黄亚萍居然坚决地提出:不工作了,也不跟着父亲到南京去,而是跟着高加林去当农民!黄亚萍要做出这样崇高的牺牲,真的令人动容,也许她的这些话并不全是感情用事。
而此时的高加林,头脑似乎更加清醒,也更加理智,他一口接一口地吸着烟,说道:“我一直非常喜欢你,但现在才深切地感到,从感情上来说,我实际上更爱巧珍,尽管她一个字也不识……”
黄亚萍突然惊讶而绝望地看着高加林,一下子震惊地发呆了。过了好长时间,她缓缓地说:“如果是这样,那么……我祝你们幸福……”
高加林握住她的手,说:“巧珍已经和别人结婚了……现在让我来真诚地祝福你和克南幸福吧!”至此,这段轰轰烈烈的“高黄恋”以分手而告终。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因此,也不必再去推演“高黄恋”的多种可能性,最好的答案高加林已经给出。
03
跌倒简单,爬起来难
柳青在《创业史》里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在高三星把高加林的铺盖行李捎回村里的当天晚上,高家村的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件事。全村人都很感慨,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落了这么个下场。
天还没亮,高加林就赤手空拳地悄然地离开了县委。他匆匆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步履踉跄,神态麻木,高挑的个子没有平时那么笔直,就像一个打了败仗的溃兵一样,无精打采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当他走到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时,忍不住停下来脚步,忧伤地看了一眼他熟悉的家乡。就在那时,村民们就像事前约好的一样,从庄稼地里钻了出来,围着他问长问短,真诚地安慰着他。
高加林听着父老乡亲们暖心的安慰,忍不住热泪盈眶。他深深地感到:他们在一个人走运的时候,也许对你躲得很远;但当你跌了跤的时候,众人却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来帮扶你。
当德顺爷爷见到他时,他正坐在一块石头上痛哭流涕。德顺爷爷像一个热血沸腾的老诗人,又像一个哲学家,语重心长地宽慰他、激励他,让他那一双失去光彩的眼睛里重新飘荡起两点火星。
高加林担心高明楼和刘立本往后会找他的麻烦,这些事在他到来之前,德顺爷爷都已经给他疏通了,就连刘巧珍也央求高明楼,让他去公社做做工作,让他继续在村里教书呢!
德顺爷爷最后说道:“你不要担心,书教不成没什么,好好重新开始活你的人吧……”
杨绛先生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失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个人精神上失败了,那才是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