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贾楠妹妹的一封回信
贾楠妹妹:
你好!
收到你的反馈,我感到有点惊讶,但读完之后我很开心,因为你是我人生中遇到一位难得的诤友。
你敢于说出自己心中的话,表达自己的态度,从中,我真的受益良多。
回想,我们是2019年在合肥召开的新中国70周年文化学术会议上认识的,那时的你还在中国社科院大学读研,从北京赶来参加会议,从你的发言中,我已感受到你作为学术新生力量的潜力。
会议结束后,我们一起合影,互加了好友。一年多来,彼此默默关注,我能从你发的不多的朋友圈信息,看到你为学术奋斗的身影和硕果。
你是奋发有为的青年,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在学校是优秀学生代表,你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青年一代中的翘楚,是未来的学术人才,值得人钦佩。
今天你给我发来长长的一段文字,我真没想到,但我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和用心。
我觉得你对我提的读书的建议非常好,我也借此机会和你交流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我为什么而读书呢?其实,在两年前,我是一个切切实实不读书的人。
你的信息中也提到很多伟人读书的故事,很激励人心。我知道敬爱的周总理,他读书时曾立下读书志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还有很多伟人、有远大目标的人都为国家、民族、人民,为改造世界和社会而读书,在实践中,他们的确做出了伟大的事业和功绩,令人敬仰。
但说实话,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再平凡的人,在最近一两年,在身边朋友影响下,才开始读书,所以现在也是处于读书习惯养成阶段,朋友圈发的内容主要是监督和提醒自己,如果有人受益,那是意外的收获。
至于你说的我读书推荐的书目是否合适学生群体?这的确是个问题,如果为自己读书,当然根据自己兴趣、心情、需要来读,但一旦荐书,的确需要更多考虑他人的需要。
这一方面需要提升个人的读书眼光,还有更多考虑他人的需要,但我觉得一个前提是自己觉得自己受益的东西才能分享,再想着去影响他人。
所以,目前我读的书基本还是以自我需要为主,如果自己无法去读的一些书,不能从内心去喜欢和吸收,只是为了推荐而推荐,那也就失去一定的温度和感染。
其次,你说的读书内容。 你建议要多经典书籍,这个建议是很好的,我也觉得的确如此。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书?读了以后该如何践行?
之前接触过《道德经》、现在在学习《论语》,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古人的智慧于无声处让人浸润其中,你的思维、精神、心灵以至行为都会得到滋润校正,它不会给你带来直接的物质,但却教你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
引用潘麟先生在《以心传心》中的一句话 “通过读圣贤之书把你全身业障清理掉,把你的贪、嗔、痴、慢、疑读掉,把你全身的小我、自私读掉,把你全身气脉读开,把你与生俱来的上帝般的智慧读回来,这就叫读书,这就叫知识瑜伽。”
很喜欢这样一段文字,因为我也深刻感受到读书对我思想、觉悟、身心的毒素一点点清理的过程,这也是我读书的最大的乐趣,它让我感到自己生命慢慢开始变得轻盈,从混沌中醒来。
至于怎样读书会更好?我一直在探索,这也是我进一步的功课。读经典、多分享、善链接、懂倾听,打开自己,与他人更多思想碰撞,努力提高内在涵养,在周围发挥自己的一点点带动作用。
正如你所说,我的读书群体主要是大学生,过去我关注管理、个人成长类书籍比较多,今后我会关注他们的需要,多关注有益于青年人价值观养成的书籍,多了解他们的需要,以此来做更适合的推荐书目。
从你的文字中,我收获最大的是突然明白“小我”与“大我”的区别,即使读书分享,也学着从更多利他的角度出发,才能有更大价值。过去的我只一个人读书,现在的我试着去影响身边更多的人一起来读好书。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价值融入他人的需要,才是人生的意义。感谢你给我的提醒和建议,让我对自己未来读书的方向有了新的思考。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地生活两个月。”
我想说:你真诚的话语和善意的建议,让我有了一个更深刻地思考和提升的机会。
你的反馈,价值百万,我会收藏在心!愿你可以成为我永远的诤友,我也愿意和你进行更多的思想的交流。
最后,新的一年里,祝福你在学术道路上前程似锦,生活开心幸福,感恩相遇!
江江
2021.1.30
附:2019年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