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三定律

克拉克基本定律,是英国著名科幻作家亚瑟·查理斯·克拉克积累有关科学文化方面的经验提出的:

定律一:如果一个年高德劭的杰出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几乎就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很可能是错误的;

定律二: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可能跑到不可能中去;

定律三:在任何一项足够先进的技术和魔法之间,我们无法做出区分。

这里面最有名的是定律一。用大白话说,就是:

假如一个权威对某件事情说“是”,那么他很可能是对的;假如他对某件事情说“不”,那他很可能是错的。

类似的观点,说得更狠的是普朗克:

新科学真理的胜利通常不是靠着让反对者信服和领悟;而是反对者终于都死了,熟悉这真理的新一代成长了起来。

普朗克是一个冷静理智的人,却大胆提出了量子假设。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不仅是物理学界,就是整个科学和哲学界都认为,一切自然过程都是连续的。

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兹(G. W. F. von Leibniz, 1646- 1716) 曾经说道:“自然界不会突变。如果要对此提出疑问,那么世界将会出现许多间隙,这就迫使我们去乞求神灵来解释自然现象了。间断性同科学格格不入。”

以上信条使普朗克惶惑。

因为,他首次指出了热辐射过程中能量变化的非连续性。

普朗克的理论足够疯狂,前无古人。

他对儿子说,自己的发现“要么是荒诞无稽的,要么也许是牛顿以来物理学最伟大的。”

然而,普朗克自己也会成为“老科学家”。后来,他拒绝接受由玻尔、维尔纳·海森堡和泡利在20世纪20年代末提出的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

同样反对哥本哈根诠释的还有薛定谔和马克斯·冯·劳厄,爱因斯坦此时也成为了保守派。

作为“旧量子论”的奠基人,爱因斯坦拒绝接受量子的非决定论,他一直在寻找一个解释从而能够不遵守不确定性原理。

确切来说,爱因斯坦并非克拉克调侃的那种“老科学家”,“他对于量子力学的持续而有力的批评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它迫使量子力学的支持者们加深了他们对量子力学的科学和哲学意义的理解。”

即使如此,爱因斯坦还是自我嘲讽:“为惩罚我对权威的蔑视,命运也把我变成了权威。”

你可能感兴趣的:(克拉克三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