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跟大家说一个故事: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教授威廉孔拉德伦琴做实验中,发现一种穿透力极强的电磁波,它甚至能够穿透装底片的袋子!
伦琴叫这种电磁破命名为X光。(X在数学上是未知数)。X光具有穿透性,对不同密度的物质有不同的穿透能力。
如果伦琴没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他不会发现X光。
阅读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没有X光的透视眼,无法中看到柔软表皮下那套骨架。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阅读的第三层次----分析阅读第一阶段吧。
分析阅读,也可以称分析阅读。
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优质的阅读。在无限时间内,是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作者提及如果是只获得资讯的,没必要进行分析阅读。
我们来看看看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或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4个规则
一. 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作者提醒我们,我们要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一类书,并且越早知道越好,最好在我们开始阅读之前就知道。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可以知道哪一类的书带给我们指导,还要知道是用什么方法指导的。
例如历史与哲学的书,提供的知识与启发方式是不一样的。
作者建议我们,一开始我们先用检视阅读浏览一次,例如读书名、副标题、目录,看序言、摘要介绍及索引。
1. 书名:阅读书名,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之前,获得一些基本资讯。
2. 序言:作者想让读者知道他写的是哪一类书
3. 前言:说明作者整体内容的设计
4. 分类:要知道这个分类的书籍到底在谈些什么
二. 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说些什么
作者建议,我们要尽量简短地说出整本书的内容是什么,说出整本书在干什么的主题。
找出一本书在干什么,也就是在发现这本书的主题或重点。
三. 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
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份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作者认为,一本好书就像一栋楼,每个部份都有秩序地排列起来。
可读性最高的作品是作者达到了建筑学上最完美的整体架构。最好的书都有最睿智的架构。
作者提醒我们2件事:
1. 作者经常想要帮助我们整理出他书中的重点。
2. 不要把作者提供给欠的重点摘要,当作它们绝对又唯一的说明。
四. 找出作者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有一个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而这本书的就是一个答案或许多答案。
作者认为,身为读者有责任精确把这些问题找出来。
如何找出作者的问题?作者列出几个简短的公式给我们:
1.某件事存在吗?
2.是什么样的事情?
3.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会这件事的存在?
5.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6.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7.特性及特征是什么?
8.与其他类似的事件,或不相同的事件的关联是什么?
9.这件事是如何进行?
10.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
11.应该采取什么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
12.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什么顺序?
13.怎么样才更好?
14.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好一些?
1-9项是理论问题。10-14项是属于实用的问题。
这4个规则,帮助我们找出整本书的主题,以及作者是如何运用一些根本性的次要主题或议题,按部就班来发展这个主题。
@粤读时空,读到这里,我想跟大家讨论一下: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建议,我们要尽量简短地说出整本书的内容是什么,说出整本书在干什么的主题。找出一本书在干什么,也就是在发现这本书的主题或重点。
我觉得这个步骤 需要我们:问正确的问题
在《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问正确的问题”是指在讨论或调研的过程中,管理者能够根据具体上下文深入探究关键信息点的作用,通过问相关问题能加深
对问题本身的理解,并最终产生商业洞见的一种能力。
例如:苹果砸到牛顿的头上,牛顿追问才能后来的理论
例如:埃德温兰德听到3岁女儿问:“为什么照相要等相片呢?”所以就设计出宝丽来快速成像的灵感。
在职场上,如果我们接到新任务时,我们要向领导问正确的问题,例如:这个任务有什么要求?什么时间需要完成等等。这可以减少重做的可能性。
在阅读上,我们问正确的剖一,我们更快能了解作者意图或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