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开源社区目前发展势头很好,但同时也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 开放原子基金基金会主席,堵俊平
2020 中国开源年会 (COSCon'20) 将于 10月24-25日由开源社举办,SegmentFault 思否社区为本次大会的战略合作媒体,并将进行独家的线上直播。
本次年会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长沙五城联动,11 个分会场,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开源、了解本次 COSCon'20,SegmentFault 思否特别采访了本次大会的嘉宾堵俊平老师。
堵俊平老师是开放原子基金基金会 TOC 主席,LF AI 基金会董事,Apache 基金会 Member,Hadoop 等项目的 Committer 以及 YuniKorn、TubeMQ 等项目的导师,也是华为的高级专家、云与计算 BG 的开源业务总经理,负责华为在云与计算领域整体的开源工作。
以下为 SegmentFault 思否对堵俊平老师的访谈内容:
1、网上有很多关于您的资料介绍,您一般倾向于如何介绍自己?
一个开源社区的长期贡献者,这是我最骄傲的身份。
2、能否谈一下您对开源的理解?您认为开源的核心和精髓是什么?
开源这个话题很大。对开源的一个通常的误解就是公布源代码,其实开源远不止如此。
首先,代码公开可获得并不是开源的充分条件,业界有个组织叫 OSI 专门来定义开源,一个真正的开源项目除了代码公开可获得,还需要满足代码可修改,可分发等要求。
其次,开源界有个基本共识,就是社区远大于代码,或者说由人来构成的开源社区远远比代码重要的多。基于代码,构建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追求创新、有温度的技术社区,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基于此,我所理解的开源本质是“人与人基于代码的联结”。这样看来,之前 GitHub 被人戏称为全球最大的同性社交平台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3、能否分享一下您对国内开源技术和产品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开源技术是无国界的,开源代码从公开的那一刻起就是属于全世界的共同财富。正因为开源技术的这种利他性,破除了很多创新的壁垒,让我们的创新工作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有很多的开源项目缺乏原创性,并没有明显的技术或者应用优势,感觉是为了开源而开源。其实开源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有些公司和组织在开源项目和宣传上偏重数量而非质量,这显然有一定的误导性。
当然,相对于几年之前,国内的开源氛围和成果已经进步了很多,一是高层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很多企业,比如华为、腾讯等都建立了公司级的组织机构,并把开源列为公司级发展战略,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开源领域的头部创新公司都踊跃来参与;
二是开源的人才和项目蓬勃发展,我在 7 年前成为国内第一个 Hadoop 项目的 Committer 的时候,那个时候国内的 Committer 和开源贡献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到后来经历了以开源为主的云计算(openstack), 大数据(Hadoop, Spark),云原生(K8s),AI (TensorFlow, PyTorch) 等一波又一波的技术浪潮的洗礼,越来越多的贡献者了解并参与到开源的大家庭里来。
当然,从项目维度上看,我们也取得了很不错的进展,从 Kylin 项目开始,我们已经累积有 20 多个项目捐献给 Apache 基金会;在 Linux 基金会方面,除了项目捐献,我们今年有两个项目分别是源自腾讯的 TARS, 和源自华为的 SODA 项目在 Linux 旗下成立了子基金会,发展了很多全球的会员加入到社区贡献。
AI 是公认的 IT 技术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这两年国内开源的几个新兴的框架型项目,比如 MindSpore,Angel 等,都是有独到技术特色的优秀项目。有企业大力度的投入资源,也有优秀的人才以及项目积累,国内出现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开源项目和产品只是时间问题。
4、您认为什么样的开源项目算是优质的开源项目?有没有一些评判标准?
对于优质或者说成功的开源项目,业界其实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有些观点倾向于结果性指标:比如项目的用户量(下载量,部署量,引用量等),在业界的技术影响力,产生的商业价值等等;有些倾向于过程性指标:比如社区的健康度(贡献者数量、分布以及活跃度)等。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评价一个开源项目当前是否优秀可以参考的因素。但我更看重的是,项目背后的社区是否能支持项目持续发展。
这些因素包括:社区的信息和讨论是否公开、透明,从而营造出一个可信赖的工作氛围;社区是否鼓励创新创造,不断的吸引有想法,有能力,有意愿的贡献者来加入;社区治理机制是否完善,是否充分考虑到开发者、使用者、生态拓展者等各个角色的利益和意愿等等。
这些因素决定了一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潜力,也就是能走多远。
5、您和您的团队在开源的整体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在企业内部做开源,最大的挑战之一是解释清楚开源相关的工作与业务的关系。企业不是慈善团体,做任何决策往往都从自身的商业利益出发。只有解释清楚了,才能赢得高层的支持以获得相关的资源投入到开源工作。
由于开源天生具有利他属性,通过把握好这一点,让开源项目真正为用户和合作伙伴的利益服务,培养信任以及共同的利益,自然也能助力业务上的突破。
在基金会里做开源,由于很多公司彼此间有一定的业务冲突,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让大家能坐下来谈合作,而不是各玩各的,是很有挑战的。
我们开放原子 TOC 团队的共识是以技术的客观性为共同的判断依据,最大程度的发挥技术中立的原则,来构建充分信任和合作的平台,让开源项目成为各家普惠的工具而非独家垄断的武器。
6、开源社区应该如何协调与商业宣传的关系?
首先,开源与商业并不是矛盾的关系,我们近年来看到很多主流的开源许可证,例如 Apache v2 都是商业友好型的 license。这类许可证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促进商业推广,从而造就了开源的空前繁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开源与商业有某种意义上的相互配合的关系。
但从另外的角度而言,两者的区别也比较明显,商业宣传会着重面向付费客户,尤其是头部客户,宣传的口径和场景也会为重点客户而量身订造;而开源社区的推广主要是面向最终用户和开发者,着重覆盖最广泛人群,而不大会关心人群背后的商业属性。
开源社区作为一个包容性的群体,应该允许商业化组织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工作,但要避免商标被侵权和滥用,以及由可能的夸大事实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7、商业公司应该如何拥抱开源?
如上面所说,商业和开源不但不矛盾,而且在很多场景下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就商业公司而言,想清楚为什么开源以及找到适合自己业务的开源商业模式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找到开源与核心业务的本质联系之后,如何做好开源就成为下一步的问题。
公司可以基于自身的特性和业务场景,将一些有技术竞争力的优秀项目开源,同时加强项目的运营能力,从而构建起开发者与合作伙伴的繁荣生态。如果开源项目对公司的战略有重大影响,就更应该组建专业化的开源团队对项目进行独立运营与推广,尤其对牵涉范围比较广,有机会成为事实标准的潜力型项目而言。
如果业务需求仅仅是用好开源,发挥好公司在开源社区里用户的角色即是至关重要的:提供差异化的场景输入,以及社区解决方案的落地与反馈等,对于开源的项目发展以及实现自身的业务增长往往能达成双赢的结果。
8、在您的观察中,国内的开源社区发展到了什么阶段?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上面也提到,经过几年的蓬勃发展,国内的开源社区目前发展势头很好,但同时也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一方面,由于很多同质化的项目出现,造成了特定场景用户的分流,比较难形成资源的积聚效应;另外一方面,开源项目商业成功的案例在国内还比较少见,开源商业模式在国内的最佳方案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现阶段,我们希望涌现出来的优秀或者说有潜质的项目通过开放治理和运营等手段,真正团结起最广大的开发者来加入贡献与创造;同时,商业公司在开源的商业推广路径上做更多的尝试,帮助开源社区的项目尽快落地推广,发挥业务价值;最后,我们也希望开源的组织尤其是基金会能尽快完善组织级能力,更好的服务和支撑优秀项目社区的各项活动。
作为长期活跃于开源社区和开发者社区的一名开源布道师,在本次的开源年会中,堵俊平老师将在 10 月 24 日的主会场中以《终于来了, 开放原子101: 从组织到项目》为主题进行分享。
届时堵俊平老师将重点介绍开放原子基金会的技术监督委员会组成以及将起到的作用,并介绍当前已经在孵化阶段的各个项目,以及目前基金会所处的发展阶段。
以下为10月24日主会场日程概览
☟☟☟
*更多主题信息以会议当天内容为准
报名方式 & 直播链接
对 COSCon'20 内容感兴趣的你,可以通过下方的链接或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报名,期待你的参与!除了在线上观看直播外,本次峰会将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长沙五城展开线下聚会,审核通过后即可免费报名参加~
会议报名链接: https://www.bagevent.com/even...
线上直播链接: https://segmentfault.com/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