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家长们稀碎的钢琴梦

朋友的女儿上二年级,昨天下班回到家时,听到小姑娘正在和奶奶叫板:“我就算是能弹好这首曲子我也会故意不好好弹,谁让你们非得逼着我学钢琴?”听完这句话,朋友顿时热血上涌,有股冲上去掐死孩子的冲动。

我听完她的诉说忍不住插了句嘴,既然孩子已经厌恶钢琴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为何不暂时放弃呢?

朋友立刻掰着手指和我算经济账,她家娃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钢琴,到现在3年的时间,包括买钢琴的钱,目前已经花费了近10万元。

我咂咂嘴,难怪学钢琴是中产阶级的专利。虽说现在钢琴已经身处乐器类的鄙视链最底端,人家好多家长早就将目光投向大提琴、单簧管等更稀缺的乐器,我等工薪阶层仍然负担不起昂贵的学钢琴费用。

朋友早在女儿学钢琴的初期就已经替她规划好了未来,到小学六年级时把业余10级拿下,初中以后将精力集中在学业上,钢琴就可以暂时搁置了。

但孩子不是精密运行的机械表,她的主观意志也很重要。

小女孩刚一接触到钢琴,就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三年过去了,她仍然没对钢琴产生任何兴趣,只要提起“钢琴”这两个字,小眉头立刻皱的宛如喜马拉雅山。

中产阶级家长们稀碎的钢琴梦_第1张图片

感觉现在的家长都挺拧巴,包括我在内也是如此。我们一边喊着要给娃幸福的童年,一边拼命鸡娃,如此折腾究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还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朋友的回答是她两点全占。她一直很向往那种双手在琴键上翻飞的优雅,但自己是音痴,陪女儿上了好几年课也不会识五线谱。

无奈之下,她将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孩子学会弹钢琴后,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可以用音乐来调节心情。

我们单位有个24岁的小姑娘,也是从小学钢琴出身,如今干着与艺术类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文秘工作,每天倒是乐乐呵呵。

我问她周末的时候会不会弹弹琴听听唱片啥的陶冶情操,她瞪大眼睛惊奇地望向我,坚决回答:“才不会呢!”

她就是典型的被压迫太狠后出现反弹的例子。小姑娘虽说是个开朗的女孩子,但只要看到钢琴的黑白琴键,她就会觉得手心出汗大脑空白,可能是当年练琴留下的后遗症。

我挺替朋友担心的,她家小女孩也许将来会辜负老妈的期望,对钢琴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家长们通常都抱着付出就要看到回报的思想,希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旦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便立刻发飙:“为了给你交学费,我几乎花钱花到破产。”

看到一组统计数据,1000名孩子中才能出现一个学霸,其余999位都只是资质平平的普通人而已。

可999位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天赋异禀,我也是其中之一,朋友也是。

早点认清自己的孩子成不了爱迪生,成不了朗朗也许并不是坏事。

隔壁部门同事听到我在办公室高谈阔论有关学钢琴的事情,匆匆赶来告诉我,因为女儿死活不肯考级,他家那台钢琴已经闲置许久。

这台钢琴当初花了6万多块,要是需要的话他8000块钱转给我,搬运费他包了,只求赶快给家里腾个地方。

我连连摆手:“消受不起,还是算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产阶级家长们稀碎的钢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