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1.20今日腊八喜逢大寒//七言古风·大寒·冬景·冬意(三)

周勇//1.20今日腊八喜逢大寒//七言古风·大寒·冬景·冬意(三)_第1张图片

七言古风·腊八节食腊八粥咏怀二十韵

传统腊节腊八粥,野史传自古天竺。

牧女献食意诚笃,佛祖成道倚树图。

承袭故事虔尼僧,感动天下老少身。

家家腊八福禄寿,户户四九赤橙青。

巧手七宝羹调和,佳艺五味香气氲。

民间用以供祀祝,百姓籍之求福音。

因而浮屠多好义,也常踵事增华饰。

乡村此风得承续,时遇歉岁尚沿袭。

沿袭腊八渊源深,秦代盛兴五谷飧。

枣柿栗桃甜粥美,芝麻糯米共酙樽。

心求福禄祈盛世,又祭农耕听佛论。

大寒梅开春将至,讯传文化万年存。

今晨妻女早起忙,橱柜翻拣选杂粮。

细水淘沙冲五谷,满室渐有扑鼻香。

案台叮当文火煮,时有欢声笑语长。

玉碗堂前饱口福,倾杯醉饮乐朝阳。

男女相见互问讯,老少话节意趣盎。

隆冬巧添温馨画,岁节迎来福寿康。

周勇//1.20今日腊八喜逢大寒//七言古风·大寒·冬景·冬意(三)_第2张图片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喝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习俗,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等)。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清《房县志》卷十一《风俗》称,“腊八日,以米和麦豆及诸蔬果作粥,谓之腊八粥。果木有不实者,以斧斫树著粥于穴,问曰:‘结不结,枝压折。’谓之‘喂树’。”

历史由来———

      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的。因此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年轻时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奶与谷物共煮而成)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所以说腊八节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腊八也就成了佛祖的成道日。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也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钵,沿街化缘,将收集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大家认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贫穷人家称它“佛粥”。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满足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信众需要。有些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养佛陀的粥吉祥,不仅自己食用,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由此在我国北方地区逐渐形成了过“腊八节”的风俗。

          2021.01.20

周勇//1.20今日腊八喜逢大寒//七言古风·大寒·冬景·冬意(三)_第3张图片


周勇//1.20今日腊八喜逢大寒//七言古风·大寒·冬景·冬意(三)_第4张图片


周勇//1.20今日腊八喜逢大寒//七言古风·大寒·冬景·冬意(三)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勇//1.20今日腊八喜逢大寒//七言古风·大寒·冬景·冬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