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雪国》的悲剧审美意识

川端康成《雪国》的悲剧审美意识_第1张图片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它是作者在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时被评奖委员会提到的三部小说之一,另外两部分别的《古都》和《千纸鹤》。《雪国》由两个部分组成,1935年写的《晚景的镜面》和1937年写的《雪中晨镜》,1947年又写了《续雪国》,前后一共经历了十二年才完成完整的《雪国》,1937年川端康成因《雪国》前两个部分获得了日本“文学恳话会奖”。

在《雪国》中,川端康成的虚无思想深深地渗透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是“东方式”的虚无。他的作品中总透漏出一种特属于东方的虚无和颓废。本文从和川端康成自身在文学中的磨砺以及《雪国》的故事情节发展两个方面来阐述《雪国》中所蕴含的悲剧审美意识。

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篇。他的创作,就思想倾向而言是相当复杂的,并且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的孤儿生活,抒发他的孤独感情,描写他的失恋过程,抒发他痛苦情感。

由于他所写的是本人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往往具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也因为如此,他的作品里自始至终充满低沉、哀伤的气息,所以思想高度和社会意义受到一定局限性。

川端的作品同其笔下的人物主要是年轻妇女,具有很强的魅力,这又同他的唯美主义倾向和执着地追求所谓“日本的美”有着很大的联系。本来,一个作家,既然生活在现实社会,即便是唯美主义的美的追求,也不可能是世外的梦呓。

这就是说,有时他们也会在现实社会发现比较接近真正的美的东西,如川端笔下的“伊豆舞女”同高中学生之间的纯洁的感情;然而,很多时候,由于世界观和思想感情的变化,他们又会以丑为美。



《雪国》摆脱那个万马齐喑的黑暗时代的现实,美化封建主义遗留下来的卖淫制度,驹子和岛村之间所发生的事情,驹子是一个五等艺妓,而岛村只是一个嫖客,他们之间所发生的事情其实只是一种性交易,然而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在雪国这个地方,一切都是干净纯白的,驹子是干净的,她虽然是个艺妓,但是她在心灵方面是纯净没有受到过一丝污染的。

在川端康成的笔下,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一切又是那么的虚无,就是这样,也就奠定了《雪国》这篇小说的悲剧。

他小说最主要的特色是清寂幽玄,日本传统文化经由镰仓时代禅宗世俗化演绎出空寂幽玄,即强调从“无”的境界中发现完全的、纯粹的世界。

平安时代,闲寂与以幽玄为基调表现苦恼的更具情绪性的空寂相分离,表现出以风雅为基调,表现寂寥之情更具情调性的特征。川端康成自己也说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已发现的美,创造有所发现的美。



《雪国》中驹子真心爱上岛村,不能自持,岛村清楚地知道驹子迷恋上他,但他认为驹子的爱情追求甚至她的生存本身就是徒劳的,可悲的,岛村认为驹子为生活而生活,为爱情而爱情这一女性悲哀的苦海是漂荡着的,而他的内心为也苦涩所浸泡。他倾心叶子,叶子可望而不可及,这种虚无感与物哀是相通的。

物哀的第二层是对世相的感动。《雪国》整部作品都是在偏僻乡村发生的,似乎与现实联系不大。但联系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可以发现,在川端康成创作《雪国》时,日本军国主义正进行疯狂的侵略战争,川端康成没有正面反映这场战争,而是通过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正如日本评论家岛崎秀树说川端康成对军国主义是消极抵抗,《雪国》就是例子。川端康成把现实抽象化,把虚无世界把对世相的感动贯穿在人情世相中,暗示人生徒劳。物哀的第三层观照性,它是对自然物的感动。



自古以来,日本文学家以自然为友,很了解自然的心,即自然的灵性。他们在自然中发现美的存在,进而创造文学的美。雪国在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山上还有白花、杉树。

在雪国,月色也是别有特色,“山头上罩满了月色,这是原野尽头惟一的景色,月色虽以淡淡消去,但余韵无穷,不禁使人产生冬夜寥峭的感觉。”“盈盈皓月,深深地射了进来,照亮得连驹子的耳朵的凹凸线条都清晰地浮现出来。” 

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浸透着岛村的主观情绪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这与物哀是相通的,物哀不是直观而是靠情绪,想象力去感受自然,在欣赏自然景物时潜藏着一种爱情的哀愁情绪留有诗韵,包含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



《雪国》篇幅不是很长,是一部中篇小说,故事情节也很简单,讲的是中年男人岛村三次来到多雪的上越温泉旅馆,结识了在那里出卖声色的的驹子,驹子年轻貌美,不但能弹一手好的三弦琴,而且还注重内心修养,养成了努力记日记的好习惯,她们之间虽是买卖关系,但驹子对岛村表现出了比较真挚的感情;但岛村认为二人无非是无关紧要的露水姻缘,人生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徒劳,驹子对岛村表示理解。

这一切都是按照艺妓制度计时收费的,但岛村追求驹子的美貌,驹子则赏识岛村的大度和学识,两人之间也流露出了爱慕之情,最后岛村因为时间的关系而离开了《雪国》,离开时驹子邀请岛村再来,岛村没有正面回应。

第二次岛村来雪国时,在火车上看到一位年轻漂亮吸引岛村的姑娘,在照料一位身患重病的男青年,姑娘的名字叫叶子,青年叫行男。黄昏的车窗外正夜幕降临,叶子的头像在岛村的眼前的车窗玻璃上时隐时现,乌黑的头发,闪亮的眸子不时让岛村心驰神往,后来岛村通过盲按摩女知道了叶子原来是驹子三弦师傅家的人,行男是三弦师傅的儿子,三弦师傅活着的时候是有意让驹子和行男订婚的,驹子也是为了行男而出来当的艺妓,但是驹子表示否认,事实上她对行男也是毫无感情,甚至在岛村第二次离开雪国时,驹子在车站送岛村,叶子跑来报告行男快咽气哀求驹子能够去看行男,驹子都不予理睬,。

岛村虽然欣赏叶子年轻美貌,但是在第二次来雪国的几次接触中,都没有对叶子有爱的表示,直到他在第三次离开雪国之前,剧院失火,发现叶子从二楼掉下来摔死,对于追求精神化人情化爱情的岛村如同是美的幻灭,在漆黑的夜晚,通过这种形式的死亡,如烟花一样的绚烂,同时也非常的哀伤。

从小说的叙事结构来看,岛村居于重要的地位,他是统摄全篇的视点人物,小说中的人物、场面、景物都是由他的眼睛呈现出来的。

他并不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者或深沉的内省式人物,他的一切好像与这个世界无关,他来到雪国只是出于一种随即偶然的选择一样,他的一切对于读者来说都不是那么的清楚,但是却好像是一位很老的朋友,不需要什么都知道了解,但是却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他在文章中一种似有似无的感觉,通过他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东西,但又好像是我们自己身临其境的感觉,岛村在作品中几乎近似一个苍白的影子,作品中的生活画面因他的存在而变得模糊朦胧,人物的悲哀际遇因他的存在而失去发展为悲剧的可能,而衍化为超越喜与悲的镜中的美,这是《雪国》也是川端康成文学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



生活中我们经常不能感觉到悲剧的发生,只因为我们没有那种美学家或者文学家所拥有的睿智的眼光,或者是不能够运用文字来表现我们心中的所感所想,很多时候都是在言谈中轻而易举的一带而过,这就是我们在街头巷尾常常谈论的事情,就像拉家常一样就说过去了。

然而我们的文学家却能够通过他们锐利的眼睛把她们所见所闻通过笔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一种心灵上面的洗涤。

他们把我们常常不怎么留意的事情,不经过大脑思考的东西经过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过滤带给我们一种对于爱恨情仇全新的体验,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笔者认为这句话说得很贴切,它让人感觉到一种对美好事物被毁掉的叹惋之情。



在《雪国》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雪国是美的,雪国一年四季的风景也是美的,驹子是美的,叶子也是美的,就算是当艺妓的姑娘们也是美的,在那里,世界就算一种纯白色的,没有受过一点杂质污染的干净世界,我们常常把这种地方称作净土,然而雪国就在这样一个地方,我们处处能够感到一种自然平和的气氛,能感到那里的人们生活得很舒服惬意,每年都有游客来度假,那川端康成笔下是怎样一步一步的写出虚无的悲剧美的呢?

文章中一开篇就有一种很深沉压抑的氛围,“县界的隧道尽头就是雪国了,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一看到这里我就有一种冰凉冰凉的感觉,一种干冷寒风直面而来的冷峭,雪国的夜晚的冰凉同时也通过叶子与站长的对话体现了出来。

岛村坐在去往雪国的火车上,想着将要见到的女人——驹子,通过镜子认识了美丽冰冷的叶子,这里有一段描写镜子很经典的段落“黄昏的景色在镜后移动着。

也就是说,镜面映现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在晃动,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出场的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的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像,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世界。

尤其是当山野里的灯火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不禁怦然心动。”“只有身影映在窗玻璃上的部分,遮住了窗外的暮景,然而,景色却在姑娘的轮廓周围不断的移动,使人感到姑娘的脸也像是透明的。


是不是真的透明的呢?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从姑娘面影后面不停地掠过的暮景,仿佛是从她的脸前流过。定睛细看,反光没有了。这使岛村看的入了神,他只觉得姑娘好像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渐渐地忘记了镜子的存在。” 

这两段话生动的描写出了一幅镜中的美景,也写出了一种虚幻透明的世界,笔者认为这使作者在写岛村内心世界的同时也写出了一种作者自己的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一种比较消极的态度。

因为作者自己心中有一种这样的心态,他写出来的文章自然而然的就带有了一种虚无消极的格调,文章的主人公岛村就是一位这样的人物,他觉得人生就是一场徒劳,他觉得驹子努力的记日记是一种徒劳,他在听到按摩女讲述驹子与行男的婚事之后心想要是见到驹子,就劈头给她一句‘徒劳’”,然而他又感觉到驹子的存在非常的真实。

其实岛村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丰富敏感的,只是因为经历人世的沧桑与变换之后不再表现出来才会让人觉得他苍白,他在第一次来雪国时只是抱着一种无聊的心态来游玩,他是一个在东京有家室的人,他有文人的伤感和懦弱。

在小说中,岛村始终都是一个过客,他就像一个旁观者,冷眼的看着在雪国发生的一切,小说中,驹子作为一个艺妓,她爱慕岛村,但是从来不奢望能够和岛村在一起,她为了行男出来当艺妓,她并不喜欢行男,她的生活就是赴宴和陪客,但是她对岛村的感情是真挚的。她的内心世界非常的丰富和复杂,从她每次晚上赴宴回来的精神状态就可以看出来。


虽然小说最后都没有写岛村和驹子的结局,但是我们可以从文章中看出来,岛村终究还是会回到他自己的世界里去,而驹子在当完她的艺妓之后,会结婚生子,好好的相夫教子,。在小说中,还有一个人,她像一个幽灵一样,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出现,让岛村神魂颠倒又心惊胆寒,她就是叶子。

叶子出现的并不多,但是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川端康成表达他虚无悲剧 第一个重要角色,她是一个冷艳的美人,她的声音在岛村看来都近乎悲凄,她的内心世界因她在小说中出现不多而没有表现出来,其实她也是非常痛苦的,行男死了,对驹子来说她并不受欢迎,驹子说她疯了,叶子和驹子的关系并不好,她来这里只是为了照顾行男,行男死后,她甚至想和岛村一起去东京,她的出现在岛村看来总是如梦一般。

叶子的悲剧是深深埋藏在她的性格之中的,直到最后她在大火中绚烂的死亡,直到这里,小说完结,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不断叹惋。


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悲剧美是和他的内心世界分不开的,他把他自己对美的对悲剧的那种深刻感悟溶于作品之中,让作品散发出一种深沉的美感,是一般作者做不到的,他是用生命在写作,用灵魂在讴歌。

你可能感兴趣的:(川端康成《雪国》的悲剧审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