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创造力的写作

如何有创造力的写作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是武志红老师的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以及谈谈我的想法。下面开始

    今天我就先来兜售一下我的写作诀窍吧。首先真实地自谦一下,我不觉得我的写作技巧多高明,也不觉得我是那种天才级的写手,我的写作之所以带来了一些影响力,不是因为写作技巧,而是因为直接碰触了一些真相。

真相,就是存在,而最深的存在,就像是潜意识深处的水流一样。你要深入其中,就像双手碰触到这股水流,这时,你的文字才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认识,现在这个认识又进了一步:当能用双手触摸深层存在的水流时,你能写小说、散文,或其他一些感性的东西;但只有当你跳进这股水流,甚至成为它时,你才能写诗。得澄清一下,我说的是真正的诗,像鲁米的那种诗歌,像海子、李白、苏轼的诗,但打油诗都不算,太用逻辑的那种诗也不算。

我虽然混在心理咨询界,但实际上心理咨询大家们也少有人让我很佩服,例如弗洛伊德老爷子我并不那么佩服。不是因为他不厉害,他真是太厉害了,而是因为他还不够感性,还没有做到像鲁米那样直接碰触存在本身。

不说鲁米,那境界太高,实际上我挺容易佩服艺术家的,画家、舞蹈家、音乐家和诗人,他们一旦能酣畅淋漓表达而被我感受到时,我会瞬间泪如雨下。

说这些,是在表达我对那些能直接碰触存在的人的景仰,同时也可以说这是我的渴望,也是我写作时的宗旨。说了这么多,那我到底是如何写作的?我先来讲一个故事。

2013年,撒切尔夫去世后,一家杂志找到我,请我写一篇对撒切尔夫人的心理画像,稿酬据说是他们杂志社的最高标准。我后来写了一篇,他们非常非常喜欢,想一直约我写对各种人物的心理画像,被我拒绝了。

为什么拒绝呢?因为我的写作方式吓到了我自己。在主持广州日报心理专栏前,我做过几年的国际新闻编辑,而我一直读书的范围涉猎也比较广,所以算是对鼎鼎大名的“铁娘子”有所了解,但真要让我对她写一篇文章,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这样的:我得真切地感知到她的存在,并且这份感知要有一种完整感。

为了实现这种感觉,我花了三天时间,找各种关于撒切尔夫人的资料,最终直到形成了对她的一种完整感知后,才动手写了这篇三千字的稿件。杂志给我的稿酬再高,也远抵不上我讲课的收入,连我做咨询的收入都不及,所以我这种写作的方式成本太高。

同时,我已经不再是国际新闻的记者编辑,之前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可以掌握撒切尔夫人的各种资料,可以累积很多东西,而现在却需要花三天时间去形成对她的一种完整感知。

写撒切尔夫人的这篇文章时,这种写作方式还不够经典,最经典的是我主持心理专栏时,写对红极一时的一位大网红的分析。

当时,我花了两天时间搜集她的各种资料,每天都工作10小时以上,搜集了几百篇资料。之所以要这样找,是因为我一直感觉我还没有形成对这个人的完整感觉,我觉得我还不够了解她,总觉得缺点什么,而且还是很关键的那种信息。

有一天深夜,我还在投入地找资料时,突然一个声音从我心中升起:“够了!”这个声音表达的不是厌烦和疲累,而是说足够了。并且这个时候,脑海里的各种资料就像一种真实存在之物,它们本来是碎片,突然间很有秩序地形成一个整体,而且就好像是自动的。

同时,我脑海中升起一个画面:一个小女孩在爬一堵矮墙,不过一米高,但她摔了下来,这让她非常受挫;可她接下来的选择是“这堵墙有什么了不起,我接下来要去爬两米高的墙,让你看看我多厉害”;可是,她爬墙的本领没增长,却挑战了更高的墙,自然摔得更厉害;可她接下来的选择仍是“我瞧不起你,我爬一个更更高的墙给你看……”

这个声音“够了”和这个画面一出来,我就知道我把握到了本质,而结果也是那篇文章写得非常深刻入骨。这就是我的写作方式,不知道可不可以称之为写作诀窍。如果是,借助“大智若愚”这个成语,我这就是“大巧若拙”的方式。

这种方式就像是在累积水流一样,一个有真正信息的碎片会带来一定的感性的水流,而足够多的信息碎片,则会积攒很多水流,当水流足够的时候,就会成为一条流动的溪流,甚至河流,甚至大海。

最终是溪流、河流,还是大海,这源自于投入的时间。也许有天才,能一开始就直接跳入大海,但绝大多数人还是秉持着“一万小时定率”,就是你要在一个领域内持续投入,多达一万小时后,你会成为顶级专家。只不过这种投入必须是有效投入,在我看来,就是真的能碰触到水流的那种投入,浮于表面的努力,意义不大。

投入极为关键,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我深深感知到当水流积攒得非常充沛的时候,写作真的可以一气呵成,而且写完了,回头一看会觉得完美,甚至会觉得好像不是出自自己,好像有些句子根本就记不住,不是我头脑和意识想出来的。

我最喜欢的自己的一篇文章是《爱的炮灰——<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这是美籍阿富汗人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是一流水准的小说,当时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读了两遍后,内心有无比饱满的感觉,然后一气呵成,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读后感,读完后觉得不用做任何修改。文章的一开始也是我极有感觉的一段话:

对于总是在奉献的羔羊,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推动它走向这样一个结局:彻底为自己献身。否则,便只有我们为它献身,因为它此前的奉献是如此之重,我们已无法承担。

所以,在小说、电影和电视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局面——勇于献身者,最后的结局常是彻底献身。

胡赛尼后来承认,这部小说有自传性质,所以这部小说有了一个好故事必须的品质——真实的情感。

真实的东西,必然符合逻辑,而你头脑虚构的东西,假如没有深入到真实的存在中,就可能没逻辑,或出现严重的逻辑错误。我们的很多影视小说就有这个问题,情感不真实,而且不符合逻辑。

就我的写作而言,我可以保证我写作中使用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只有当事人的身份信息会有所修改,因为必须保护当事人。

如何有创造力的写作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曾经给我的写作带来极大的痛苦。因为原来我只是写作者,我采访心理咨询师和各种人,然后写文章,我不需要考虑保密的事,心理咨询师和当事人自己去把这个关。但做了心理咨询师之后,我就必须要考虑对当事人的保护,要遵守保密原则。

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冲突:写作中,我会感觉到有一个故事,放到这个位置,堪称完美;可是,这是来访者的故事,我不能轻易使用,我得换一个其他故事;但一换这个故事,就不完美了,水流就像是被切断了,这时我的写作就会停滞下来,甚至会停很久。有些文章,干脆就不写了。

这花了我相当长时间,估计有两年吧,我才终于获得一种平衡:能接受换一个不完美的故事。并且,我逐渐地感觉到和来访者的深度咨询,因为深入到了潜意识深处,因为碰触到了更深的潜意识,那股水流才是更深更根本的,而表面上的故事可以有所牺牲,并不影响这股水流的流动。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真诚至极的作者,甚至是过于真诚,但常常被人说:武志红是一个营销高手,他很善于煽动人的情绪,获取公众关注。如果认为这样是成功的关键,那么也许你就不能成为专业领域内的顶尖高手,因为在我的认识中,顶尖高手都是这样历练出来的。他们之所以顶尖,主要不是因为高智商,而是因为他们直接碰触了自己所在领域内的存在,或者用我的形容说,是碰触到了那股水流。

回到我自己的写作上,我的写作技巧很多时候显得有些不堪,但我一直是真实的,因此,我的文字中也像是有一股水流,它的影响力因此而来。

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对你的写作或其他方面有所启发。没有也没关系,当做我在真诚地讲述就好。

今日得到

真相就是存在,最深的存在就像是潜意识深处的水流。你要深入其中,双手碰触到这股水流,你的文字才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有效投入极为关键,当水流积攒得非常充沛时,写作真的可以一气呵成,而且写完后会觉得非常完美。

好的写作必须的品质是真实。真实的东西必然符合逻辑,我一直是真实的,我文字中也像是有一股水流,它的影响力也因此而来。

顶尖高手之所以顶尖,主要不是因为高智商,而是因为他们直接碰触了自己所在领域内的存在,即碰触到了那股水流。

真实的一个故事能够写出一篇好的文章。我在读陈忠实的《白鹿原》的时候,内心一直有一种沉重感。有一种让人窒息的感觉。这或许就是历史的沉重感吧。真实的故事能够带来真实的体验。要敢于放出我们心中真实的故事。去感受理解,然后诚实的用笔记录下来。这就是一个有灵魂的写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有创造力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