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31晨读感悟

我曾经有过好长一段时间,无法控制自己刷文章看到深夜甚至凌晨。那段时间,必须强迫自己把每个公号每天的更新都查看一遍,现在想来很可怕,那已经是我取消关注了很多公号后的状况,依然是很晚都看不完。自然影响了生活,白天起床都困难,也就更做不了有价值的事情。

痛定思痛后,我决定断网,离线。

首先我给自己换了头像和签名,头像是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标到照片上,而昵称后缀加上:未登陆请致电188⋯。

然后,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从今日起,不定时登陆,有事请致电我。然而,我发现,真的没有什么大事件在等着我处理(此处羞愧尴尬脸)。

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的无效社交减少了,没什么正经事,不会与朋友聚到一起瞎扒拉,之后又内心发虚。一个人深居简出的日子,把更多的时间用来习筝,读书,还课时在老师面前也不至于心虚到颤抖了。

我还发现自己抵抗诱惑的能力增强了,每当自己更长时间的不用手机。心里总会增加一点信心,更相信自己的能力了,注意力强的时候,坐下看书会忘了吃饭。原来这一切并不是难事。

以前手机的电量不能看到低于80%,那样的话心里发虚。而离线期间,特意让手机电量不足,然后在看书或做事前,把手机放到其他房间去充电。这之后,慢慢习惯没有握着手机时,也可以坦然不恐慌。

今天的晨读中,有关科学规划时间这一点是对于我自身而言,践行不成功的。文中分享了四个方法。

001,每天的规划细致到每一分钟。将时间部分细化到半小时为单位,填充工作。将工作时长分类记录,按工作时长与细分的时间段结合应用。

002,高效时间段,实现深度工作,只做最重要的事。

003,分析工作的深度,并为每项工作计分。以工作带来的价值回报,成长,及时间复利为标准。

004,做计分板,直观反映出专注工作的时间与产出记录。看得到的反馈,使自己更多,更愿意的投入到深度工作。在大脑中形成生物记忆,内化为日常习惯,使自己不受浮浅小事的影响而无阻力过渡到深度工作状态。

我们没见识过或是没亲身体验过某事时,通常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按照这眼界的打开方式,以上的规划时间的方法,我是觉得"不可能"的。

然而,今天的晨读让我想到了入行动营时,看到的一位小伙伴在每日话题中,介绍了自己将每日时间精确安排的事,而且已经内化形成习惯。我当时除了感叹也就没下文了。此时此刻才感到,我对自己缺少了一个"信任"。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0731晨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