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10《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

陈春花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企业最希望看到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组织中充分发挥作用;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解决自身的问题;而每一个管理者都可以让下属拥有绩效,并获得成长;更重要的是,因为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行为,本不能胜任的工作得以胜任,同样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

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和人,交给不同的管理者进行管理,结果却相去甚远?

为什么许多人,陷入无效甚至毫无意义的工作中?

影响人们有效工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组织并没有让他们发挥作用?

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核心因素就是:没有很好地理解管理。无论是对于管理相关概念的理解,还是对于管理相关理论及其规律的认识,都产生了偏差,甚至在很多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存在错误。这些认知上的偏差,导致了管理行为的偏差,也就影响了人们的绩效。换个角度说,因为管理者自身对于管理认识的偏差,导致人们无效地工作。

事实上,在大部分效率低下、内部无法协同的组织中,由于对管理常识的误解所导致的因素占了绝大多数。很多时候,不是员工的素质不行,更不是企业文化不行,遇到管理不畅、员工能力弱的情况,首先需要检讨的是管理者自身,管理的认知和行为是否正确,只要管理者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所有人的绩效就一定会展示出来。

什么是管理

管理实际上是人、物、事三者的辩证关系,不同的组合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管理,就是确保人与物结合后能够做出最有效的事来。同样的人,同样的资源,交由不同的管理者来运作,结果会相差很远。所以,如果想提升管理绩效,就需要对于人、物、事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管理的理解

从日常的经验来说,管理通常被人们定义为“管人理事”。管理的主要工作就变成了对于人的工作,管理最大的困难也就变成了琢磨人的困难。这并不对。

第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第二,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第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第四,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

第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管理其实很简单,它只是需要做好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分配,等分成为一个等边三角形。

只有分配责任,人才才会真正地被培养起来。没有责任,人是无法真正激发出能力和热情,也无法真正发挥他的作用。唯有把责任分配下去,让每一个成员承担起他们的责任,管理才会发挥实际的功能,再加上给予和责任相适应的资源和分享,管理的效能就会发挥出来。

管理是服务,最直接的意义就是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假若你所处的组织不是以绩效评价的,比如我们的职能部门或者政府部门,那么管理始终为目标服务。因此管理是服务是有着非常明确的含义,管理不是为任何人服务,它是为经营(目标)服务的。

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

无论从实践的角度还是理论的角度,管理所要面对的就是效率,也可以说管理就是为了提高效率。这个道理所有的人都懂,但是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忽略了管理的这个本来的目的,究其原因就是,大家没有很好地理解管理和效率是什么样的关系。管理解决的效率到底指的是什么?了解管理和效率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可以从管理理论演变的过程来理解这个问题。

管理解决的第一个效率: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手段是分工

获得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四条原理。

·科学划分工作元素

·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

·与员工经常沟通

·管理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

这四条原理,明确地让我们了解,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说,最好的手段就是分工。如果以上推理正确,那么工人和管理者双方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个人的技能,以便每个人都能尽其天赋之所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事适合他的等级最高的工作。

管理解决的第二个效率:使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的结合

权力是组织而非个人。组织管理的核心就是让权力从个人的身上回归到职位上,也就是组织本身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效率才会得到。

职位只是一个分工而已,当权力是职位的含义的时候,就要求权力表现出专业能力,简单地说也就是权力需要承担职责,没有职责的权力是不存在的。

因此,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与等级制度的结合。

管理解决的第三个效率:使个人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个人创造组织环境,满足需求,挖掘潜力

激励要以团队精神为导向。当个人成功需要团队来支撑的时候,原有对于激励的理解和运用就明显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今天是一个需要借用团队智慧和能力来竞争的环境,运用以团队精神为导向的激励才会发挥效用。

能够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的激励就是有效的激励。

管理实现效率就是实现劳动效率、组织效率、个人效率。

先有劳动效率的获得,再寻求组织效率,之后再发挥个人效率,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因为只有具有劳动效率之后,才具有支付能力,有了支付能力才能够真正为组织效率和个人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而不是让人们努力付出后才能考虑有所得。

如何能管理有效

管理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工作,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就承担了这个最重要的使命:提升整体的力量,延续个体的价值。

传统管理者与有效管理者的区别是什么?

传统的管理者的三个问题:1)专注于烦琐的事务,所有的时间都在处理别人的事情上;2)处在什么岗位上,就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所以导致部门之间的不合作,导致很多管理者“屁股指挥脑袋”,不知道整个系统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3)只专注于事务,忽略了对人的培养,总是认为没有人能够成长起来,下属总是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

那么有效的管理者的三个特征:1)有效的管理其实是时间管理,他们能够确定重要的事情,确定优先顺序,确定重要的事情一定会有合适的时间进行安排,确定每一件事情都有时间的设定,都能够合理地解决。在有效管理者那里,不存在“忙”这个概念,所有的事情都会有序和合理,进而也就有效。2)系统思考。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如何在组织里发挥作用,如何寻找到合适的位置,取决于如何思考,如果不能够认识到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不能够认识到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无论这个人能力多强,也无法发挥作用。只有认识到整体最大,局部和个人服从于整体的时候,借助于整体的力量,局部和个人才会发挥最大的效能。3)培养人。对于人的培养是管理者最根本的职责所在,如果可以让每一个成员成长起来,管理的绩效就会得以发挥,如果可以让每一个成员胜任职责,组织的效率就会提升,因而培养人是有效管理者的特征。

管理者就是贡献价值。但管理者本身的工作绩效依赖于许多人,而他必须对这些人的工作绩效负责。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同事(包括上司与下属)发挥长处并避免用到他们的短处。如果管理者能够贡献自己的作用,让下属和上司发挥绩效,管理者自身的绩效也就表现出来;如果管理者自己发挥绩效并替代所有的下属或者上司,那么这个管理者就不能够被称为管理者。

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

企业的管理内容包括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

计划管理就是要目标与资源的关系处在匹配的状态,这是一个最为基础的管理内容。因此,计划管理由三个关键元素构成:目标、资源和两者匹配的关系。

流程管理是解决人与事是否匹配的问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解决企业效率的问题,流程是关键。

组织管理是让权力与责任匹配,处于平衡状态。

战略管理是解决企业核心能力的问题。

文化管理是解决企业持续经营的问题,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的核心灵魂也是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基于企业家推崇和执行的管理方式下产生的团队绩效的。从管理方式的角度(定量),管理方式对企业文化的推动有这样的发展过程:人事制度→人的管理→企业管理方式→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 

第2章 什么是组织

组织的理解

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目标,组织管理的存在是为了提升效率。

组织的属性决定了组织自身有着自己的特点,作为一个需要对目标和效率做承诺的人的集合体,我们需要还原组织自己的特性,因此对于组织的正确理解是:

1 公司不是一个家

2 组织必须保证一件事是同一组人在承担

3 在组织中人与人公平而非平等

4 分工是个人和组织联结的根本方法

组织因目标而存在

组织既有人的因素也有资源的因素,但是能够把人们联结在一个系统中的关键因素却是目标。有些人认为人们之所以集合在一起是因为利益,也有些人认为人们集合在一起是因为共同的理念,也许这两个因素都成立,但这不是真正集合人群的因素,只有共同的目标追求,才会把人们联结在一起。不同的目标设计就会导致不同的人群聚集在一起,也决定了人们不同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因此目标决定组织存在的意义。

正因为此,在组织的理解中,对于目标的正确认识就非常重要了。组织的目标应该明确而且单纯,特别要强调的是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只有单纯的组织目标才能够有效地被实现。

对于企业组织而言,它的目标非常简单:持续的获利能力。如果你的公司不是从这个目标出发而是直接奔向这个目标,那么,公司很快就会被引到摧毁战略的歧路上。让我们来看看,如果公司的目标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获得盈利之外的任何东西,譬如这个目标只是将公司做大,或者是成为技术领导者,那都会使公司陷入麻烦之中。

当企业追求大、追求技术领先、追求快速成长的时候,必须记得这些不是组织的目标,这些只是过程中的一个个环节,是一个个结果,但不是目标。

组织内的关系是奉献关系

一个人若不懂得在团队中主动贡献,总是让团队为了他而特别费心协调,就算他能力再强,也会变成团队进步的阻力。我们需要明确:组织内人与人之间是奉献关系,不是管理和被管理关系,甚至也不是“合作”关系。

很多人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把很优秀、能力非常强的人组织起来的时候,并不一定会得到最好的绩效。如果让能力相当的两个人在一起工作,得到的结果可能是:要么一个人不表现他的能力,要么这两个人对着干。

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你能够胜任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同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就是对于组织而言你是否愿意热情地付出,如果你不肯付出,总是让组织迁就你的习惯,那么即便你具备非常强的能力,对于组织而言都是“可有可无”的。

如果你要理解组织内的关系,就要理解为奉献关系,没有奉献作为基础,组织关系是不成立的。组织内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付出的关系,部门与部门是相互付出的关系,上级与下级之间是相互付出的关系,在这样的相互奉献关系中,组织才会真正地存在并发挥作用。

奉献关系所产生的基本现象是:每个处于流程上的人更关心他能够为下一个工序做什么样的贡献;每个部门都关心自己如何调整才能够与其他部门有和谐的接口;下级会关注自己怎样配合才能够为上级提供支持,而上级会要求自己为下级解决问题并提供帮助。也许你会觉得我的描述太过理想化,但如果不是这样做,组织就只是一个存在的结构而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如何让组织关系变成奉献的关系:

第一,工作评价来源于工作的相关者。如果想要获得奉献的关系,需要改变评价的主体以及评价根本对象。不仅仅评价你的工作结果,还要评价你的工作贡献。

第二,“绝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第三,激励和宣扬组织的成功而不是个人的成功。其实在形成每个人的奉献行为的时候,需要一种氛围,那就是注重团队或者组织的荣誉而非个人的荣誉,注重个人在团队或者组织中的角色或者所发挥的作用。

一个人可以聪明绝顶、能力过人,但若不懂得积极热心、愿意付出,不论多成功都得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

不肯付出的人在组织中只会做好被吩咐的工作,愿意付出的人就算能力有限,却能带动团体,集结众人的力量,使工作加倍顺利进行。

一个好的组织里的每一个成员的第一要件是:主动关心别人的需求。

组织处在不确定的商业世界中

今天的商业世界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混乱,这是每个人面对的事实。以今天的竞争环境来说,降低成本和高速增长必须并存,维持品质和毁灭性创造并存,提高执行力和不按常规做事并存,这些看似矛盾的并存现象却是企业必须面对的情况。以往超稳定的结构已经无法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从前运作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已经不再能够那么有效地运行了,企业组织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一方面需要系统自身的稳定,一方面需要把自己放在竞争环境中不断变化;一方面需要留住优秀的人才,一方面又需要不断地引进新的人才以打破固有的平衡;一方面需要保持竞争优势,一方面又要超越自己,放弃固有的东西。所以每一家企业组织都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现实,这个现实的特征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第一,组织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第二,组织的经营环境已经不再是稳定的状态;第三,组织中不再存在明确的杠杆。

如果我们承认这些观点,那么组织管理所要解决的就是在混沌状态下如何运行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关注以下几个层面的思考。

1.管理者需要学会混沌的思维方式

混沌的思维方式是相对于稳定均衡的思维方式而言的。它不是不关心计划与结果的吻合,而是更关心目标实现过程中,如何寻找到能够带来超乎寻常的结果。在混沌思维方式下,不是关注是否出现偏离均衡状态的行动而是关注不断寻找改进的机会。

2.组织需要构建自己的弹性能力

所谓弹性能力就是指不借助任何外力,能够自己加压、自我超越的能力。当企业进入一个混沌状态的环境的时候,所面对的问题是全新的问题,没有经验和先例来借鉴,更可能的情况是以前的优势变成了劣势,所以组织需要自我超越,自己加压不断改变才是正确的选择。

3.在组织内部打破均衡状态

在混沌状态的思维方式里,所有的发展都是时断时续的。组织需要打破自己的平衡来获得市场的机会,管理者此时需要关注的是如何保证组织能够迅速地上升到新的变化空间,在时断时续的发展中,能够到持续的阶段而避开停顿的阶段。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管理上的每一个举动或者疏忽所造成的后果很可能是错过了持续发展的阶段,所以,组织内部需要不断地打破平衡,不能默认没有能力的人在岗位上,不能默认老朽的管理者在关键岗位上消磨时间直至退休,不能对市场上的技术采取观望的态度,不能放任服务水平下降而寻找借口,绝不能追求“一团和气”。

4.实现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最根本的是要解决组织存在问题的本身,而不是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后果做出反应。

第3章 什么是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就是让权力和责任的关系匹配。

组织结构有着自己的特性,一方面结构的作用是保持稳定,只有稳定的结构才可能产生效率,但是发展又需要结构变化,只有变化的结构才会带来发展。

组织结构的管理,或者组织管理,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讲,它实际上围绕着责任展开。

组织结构是自我约定的关系

不需要关心企业有10个总裁多还是少,重要的是关心这家企业有没有10个责任,如果有,就可以有10个副总裁,如果没有,一个副总裁也可能是多余的。组织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内部的约定来设定结构,关键就是看责任是由谁承担,而不是去揣摩有什么规范标准来决定。

组织结构的功效

经理们非常喜欢把人们放在组织结构框图里。他们把这些框子搬来搬去,重新整理和排列,并且每一次搬动都把它称为“组织再造”或者“组织变革”。甚至经理们希望人们能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框子里。更多的经理人把组织结构当做地盘来划分,形成了各自默认的利益关系。这些现象使得组织结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管理的桎梏和内部利益分割的工具,这是百害无益的事情,必须纠正过来。

组织结构所要解决的是权力与责任关系是否匹配的问题

组织结构必须保证权力和责任是匹配的,这样组织管理才会有效发挥作用,所以组织结构需要清晰地设计出沟通线、控制线、责任线和权力线,其中权力线和责任线是组织结构的纵向安排,沟通线和控制线是组织结构的横向安排。换个角度说就是组织结构的纵向设计是界定权力指令的,同时也就界定了责任和权限;组织结构的横向设计界定了如何沟通,界定了如何控制公司资源。这里最关键的是权限的设定需要与责任匹配。

组织结构的纵向安排,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设计多少个层级,一个是公司主业务线是什么。对于第一个问题,设计的原则是以考核点为准,在公司的考核设计中,只要是你需要考核的点,就需要设计一个层级。对于第二个问题,设计的原则是以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标准,比如说这家公司是销售公司,那么主业务线就是总经理对着销售系统,其他的都是辅助线;如果这家公司是制造公司,那么总经理对着的是制造系统,这个时候销售系统变成了辅助系统。最关键的是组织结构的纵向安排是责任和权力线的安排。

组织结构的横向安排,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需要多少个职能部门完成资源的专业安排。因此设计的原则是以主业务对于职能的需求来决定,其中最关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细分,突出关键职能就可以了,部门越少越好。需要说明的是,职能部门不能够拥有权力,只能够给予专业的指导意见和专业的服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一家企业的组织结构中,职能部门不能够拥有权力,原因很明显,因为职能部门并没有承担经营责任,所以我们需要明确在组织中权力和责任需要匹配,不能够出现拥有权力的人却不需要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人却没有权力。

组织结构更要依据责任而不是权力来设定

组织结构设计要服从于企业的战略。战略所起的作用反映在组织结构上应该可以用“责任”来描述,战略得以实现的要求就是组织结构能够存在的原因,因此负担起实现战略的责任是组织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这样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企业在组织结构设计上常常犯的错误。

第一种:“面朝董事长,屁股对着顾客的结构”。这种结构非常流行。

第二种:条块结构。这种结构是各个部门各自为政,每一个部门或者系统都只是关心自己的问题,并且尽可能把责任推给其他部门或者系统,从来不为其他部门和系统提供服务和帮助,在这种结构里人们习惯相互埋怨、推诿,常常出现的情况是没有人肯负责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些错误的结构之所以存在,究其根源都是从权力出发来进行设计的,而忘记了责任。如果从责任出发来设计结构,我们就可以避免出现以上的错误。

组织结构可以重新建立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描述为未成文的契约,也就是员工与组织之间内隐的相互之间期望的总和。在寻求新竞争优势的过程中,组织也发现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很多时候,组织不能履行所有它们承诺给员工的责任,从而导致了违背心理契约现象的发生。

因此企业在组织结构设计中,有必要关注员工心理契约的违背,并对其进行重新构建。实施新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可以重新建立和每个人的心理契约。在组织结构设计过程中,组织创造了又一个提高双方良性互动的机会。

首先,建立开诚布公的沟通体系。清楚地让员工知道自己在结构中的位置,直到他们感觉到确实的责任和权力,他们才可能专心地工作。通过充分的沟通可以有效地缓解结构调整对员工所带来的压力。其次,确保确定结构的准则是公平的。组织程序的公平性将会消减契约违背时的员工负面反应,即使发生心理契约违背,如果组织在程序上是公平的,那么员工会认为自己仍然是组织里具有价值的重要成员之一。因此在进行组织结构和人员调整的时候,会让很多员工产生极大的心理波动。但只要整个调整过程是遵循一定的公平原则,就可能使整个整合过程变成一个互谅互让的过程。最后,恪守承诺。心理契约的构建基础是信任,为了稳定现有员工的心理预期而轻易做出的承诺,可能成为未来组织食言的证据。很多组织在设计结构的时候,总是对员工宣称:我们调整现有的结构和人员的目的是让大家得到一个更大的平台,是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机会。一旦实际操作开始后,裁员、结构调整随之发生,员工因感觉被出卖而愤怒不已。切记的一点是,不要在设计结构过程中做出轻易的承诺。当你确实需要做出一项承诺时,一定要做到言而有信。如果做得好,重新设计组织结构的过程可以让公司重新振奋,重新调整自己的重点,让组织与个人建立起新的心理契约。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组织结构的设计需要遵循古典设计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指挥统一。就是指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直接上司。

第二个原则是控制幅度。从理论上来讲,一般的管理跨度比较合适的是五六个人,越到基层,管理的跨度就越大,越到高层,管理的跨度越要变小。

第三个原则是分工。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是分工,分工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纵向分工是企业的经营分工,在这条线上决定绩效的分配、权力的分配,所以常常又称之为职权线。在纵向的分工安排上可以看到企业承担绩效的层级、管理的层级以及考核的对象。因此在这条线上,必须保证承担绩效的人权力最大,而不是职位高的人权力最大。纵向分工就是确保承担绩效的人权力最大,与总经理的距离最近。横向的分工是资源线,也就是说公司所有的资源都在这条线上进行专业分配,保障业务部门能够获得支持,所以横向分工是职能线。横向分工最重要的是专业化分工以及专业化水平,同时为了能够确保资源的有效使用,横向分工一定要尽可能简单,尽可能精简,能够减少就不增加,能够合并就合并。大家有个误区,以为职能部门要细分,其实职能部门是要专业而不是细分。

第四个原则是部门化。必须把做同一件事的人放在一个部门里交由一个经理来协调,这就是部门化的原则。如果没有把做同一件事的人放在一个部门里协调,资源就会被分解掉,也就会浪费掉。部门化就是把分工所产生的专业技术员工集中一个部门,由一个经理人来领导,以减少浪费。

组织结构的核心是分责、分权,所以我们还需要确定一件事情,就是纵向分工所形成的职位,最好大过横向分工所形成的职位,这样,让职能部门为一线部门服务才不会成为口号。

组织结构需要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组织结构设计的第二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让结构适应环境变化。其实影响组织结构改变的因素非常多,包括管理路线及作风、企业规模、员工性质、组织目标、策略、组织环境的稳定性、部门之间的差异、所担负的任务、文化等。于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组织更换一个领导者,组织结构就会变换;员工的能力改变,组织结构有可能也会调整;所承担的任务不同,部门之间的矛盾加剧,有可能也导致组织调整结构。也许这样调整组织结构是错的,因为领导风格或者员工性质,或者任务和部门之间的差异是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但不是调整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

影响组织结构调整的四个因素分别是策略、规模、环境和技术。这四个因素改变的时候,组织结构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结构会禁锢企业的发展。如果这四个影响因素没有改变的话,组织结构也可以不改变。

我们可以概括性地把企业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这些阶段所要承担的战略目标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对技术的要求不同、企业发展的规模也不同,导致了对于组织的要求也不同。我们简单归纳如下。

第一阶段,创业阶段(直线型组织架构的特点)。在创业阶段的企业,战略上更需要关注产品、品质以及销售数量的完成。因此企业处在开创和寻找生存机会的时候,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控制成本,如果确保质量,相应地就要求企业组织呈现出直线型组织架构的特点,企业很集权,企业家本人直接对成本、质量、产品负责,没有授权和分权,决策集中,效率最高,成本可控,从而使得企业具有竞争能力。

第二阶段,成长阶段(职能型的特点)。企业经过了初创阶段,开始步入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关注的是销售网络建设、规模的扩张以及品牌的累积,因此企业最重要的是发挥企业资源的有效性,让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到尽可能大的绩效结果。在组织管理上是由专业人士负责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财务是专业的财务、营销是专业的营销、研发是专业的研发、制造是专业的制造,甚至人力资源也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所有的职能都是专业的职能在发挥作用。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事业部制的特点)。当企业步入发展阶段的时候,企业开始需要关注高层经理人团队的建设、企业快速成长的安排、企业系统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企业调动经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企业在市场中的领导者地位,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回应市场的要求,并能够引领行业和市场。

第四阶段,持续发展阶段(董事会制的特点)。当企业进入持续发展阶段,在战略上,企业所要面对的是文化价值认同和理念认同的问题,这个时期的企业最重要的是领导团队的打造,而非一人领导。这是因为当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任何一个人都已经没有能力去承担那么大的责任,最为关键的是保证决策是谨慎的决策。

组织结构特殊效能

组织结构正是可以让满足感和工作绩效同时获得的管理方式,处理好这七个层面,员工就会因为组织结构本身的安排获得满足感和工作绩效。

第一个层面是职权阶层。所谓职权阶层就是指管理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职权,他们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资讯和决策的机会,他们可以掌握和运用资源。其实管理的手段中最常用的就是开会和发文件,而职权阶层因为拥有不同的职级,参加不同的会议,获得不同的文件阅读,也就获得了不同的信息,而这些不对称的信息可以让下属更加确信你的判断和能力,也就强化了服从和管理的效率,从而获得满足感和工作绩效。

第二个层面是直线和幕僚的区分。由于管理强调责权利对等,人们又陷入另外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责权利都在管理的职级上,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如果要得到肯定,获得绩效,就要在管理职级上获得晋升,否则就不是成功,因此大家都追求管理岗位,都期望成为管理者。但是管理岗位始终是有限的,而且更多的岗位也同样具有重要的责任,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只是因为在组织结构设计上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导致人们并不关心功能和责任,而是追求管理岗位和权力,如果不能在管理岗位上获得晋升,就没有满足感。

如果我们不做多条晋升路线的设计,就会导致所有优秀的人都朝管理岗位上去挤,而这些优秀的人,也许能够是优秀的管理者,但是更多的人应该在专业上发挥更合适,况且管理岗位有限,这些优秀的人不断竞争,对于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浪费。

第三个层面是部门的划分。其实部门的划分可以彰显专业化,也可以确定每一个部门成员的自我认知,尤其是在公司地位和作用的认知。部门的划分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按照目的划分和按照程序划分,但是不管使用哪一种划分方式,最终都在体现一个思想,在明确划分的部门里面,成员最具有这个部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

第四个层面是授权和分权。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区分就是分权和授权的区分,在领导职能里你所得到的权力是授权,而在组织职能里你所得到的权力是分权。授权的权力依然在领导者的手上,而分权已经在你自己的手上了,所以组织更能让人成长和有绩效感。

第五个层面是形式化的程度。形式化程度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工作服装上的差异,会让一些人有满足感;工作场所的大小形式化也会让一部分人有满足感,我会建议给管理人员办公的场所稍微大一点,他就会珍惜并希望保有。所以给他一个房间,其实就会付出更多一点,这也是形式化导致的结果。

职能部门的头衔一定要小,绩效部门的头衔一定要大。要通过形式化程度把氛围营造出来。

第六个层面是控制幅度。一个人可以控制的幅度往往可以让这个人有着明确的感受,所以控制幅度的设计会直接产生满足感以及绩效。控制幅度需要做一定的限制。但是当一个管理者获得肯定后,扩充他所管理的幅度是一个很好的绩效肯定,也是他可以很容易获得满足感的原因。

第七个层面是专业化。在中国的企业中不尊重专业化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所有的部门都需要全称界定,比如财务副总裁、营销副总裁、成本主管、质量主管等,只有这样设计,才会让专业人士发挥作用,同时确定专业能力受到尊重。

常用组织结构优劣势分析

目前流行的不同组织结构都有它的优点、缺点,以及使用的条件,当需要运用这些结构的时候,对于结构本身存在的确定,必须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否则结构存在的确定就会影响组织管理的绩效。

职能型结构

职能型结构就是通过将同类的专家组合在一起,从劳动分工中取得效益。优点是: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减少人员和设备重复。缺点是:常常因为追求职能目标而看不到全局的利益。职能型结构最大的缺点就是部门之间可能会不合作,每一个部门都追求自己部门的发展,而忽略了整体的配合,这是结构自身的确定,因此需要借助于其他的方面来解决。解决方案就是让每一个部门的经理人的考核与绩效奖励和公司整体目标挂钩。

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结构可以创造出自我包容的自治单位,这些单位通常按机械式组织,优点是:强调结果,总部人员能专心致志于长远的战略规划,事业部制是培养高级管理人员的有力手段。缺点是:活动和资源出现重复配置。

对于多产品、跨区域以及多种产业经营的企业而言,事业部制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事业部制除了适合以上的情况之外,还有一个时期也必须运用这个结构,这个时期就是企业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已经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具有了构建品牌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企业的专业化人员也具有很好的基础,给职业经理人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而关于事业部制结构所存在的重复和浪费现象,可以用两个方面的管理来补充,一个是计划管理,也就是说公司对于各个事业部不能用绩效管理的方法,而是要用计划管理。用严格的计划管理、控制预算的方式让资源最有效地配置,而配给的资源也同样因为计划管理得到有效管理。同时用品牌管理的方式,让各个事业部在集团公司框架下保持一致。

扁平化结构

扁平化是一种简单结构,这个结构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低复杂、低正规以及职权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是一种“扁平”式组织。扁平化结构的优点是反应快、灵活、运营成本低,责任明确。缺点是只适宜小型组织,所有事情取决于老板,风险极大。

扁平化结构的运用需要在两个前提条件下:第一企业文化要好,企业的内部要有信任、正向以及彼此合作的氛围,每一个成员都是健康、积极的;第二信息系统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平台可以分享所有信息,在充分分享信息的基础上,可以了解到所有的状态,此时就可以运用扁平化的结构了。

矩阵式结构

矩阵式结构可以使用职能部门化来获得专业化经济性,在这些部门之上,配置一些对组织中的具体项目负责的具体产品、项目和规划负责的管理人员。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一方面需要规模增长,另一方面需要专业化能力以及解决有限资源的限制,矩阵式结构是一个适合的结构。这个结构的优点是:能促进一系列复杂而独立的项目取得协调,同时保留将职能专家组合在一起所具有的经济性。缺点是:造成混乱,并隐藏着权力斗争的倾向。

矩阵式结构本身的这个缺点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公司在资源有限,又需要规模化发展的时候,就需要选择矩阵式结构。为了解决矩阵式结构本身的缺点,就需要公司从两个方面做出安排,第一,明确的计划管理,预算清晰并严格控制;第二,双向考核,每一个专业成员需要一方面接受专业部门的考核,另一方面接受业务部门考核。

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是一种只有很小的中心组织,依靠其他组织以合同为基础进行制造、分销、营销或其他关键业务的结构。优点是:使管理当局对新技术、新时尚或者来自外部的竞争,能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缺点是:不适应所有企业,缺乏对组织所进行的活动的控制力,供应品的控制力,供应品的质量也难以预料,技术创新很容易被窃取或扩散。

网络结构非常符合现在的变化环境,尤其是资源稀缺、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的时候。网络结构的优点就是能够变化,能够适应整个环境带来的竞争,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业务上,而让其他人做他们擅长的业务,最后组合在一起。

因此,网络结构可以让公司确定和认知自己在价值链上的能力,同时也让公司的每一部分能够独立地生存,这也是网络结构最有价值的原因。可以先从企业内部市场化开始,等公司内部市场化完成后,就可以作公司外部市场化安排,可以外包的就外包,可以战略联盟的就安排战略联盟,公司自身集中资源做价值链上最能体现公司价值的部分。

公司内部市场化,就是用市场价格体系和评价标准来安排公司内部部门之间的关系,比如研发部门所创造出来的研发产品,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自己公司内部的人愿意购买,公司外部的同行也愿意购买,否则公司内部的其他部门可以不采用研发部门研发的产品。制造和销售部门也是同样的道理,简单地说就是所有的部门之间都是市场价格关系,内部做一个财务安排,在这样的结构里面,每一个部门离开公司的其他部门还是可以存活,因为这个部门是市场上最具有竞争力的,而不是被公司保护的部门,这样公司的每一个部门都可以独立活着,这样企业就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网络结构的缺点可以借助于两个安排来解决,第一品牌管理,正是强大的品牌把价值链上所有的环节联结在一起,而品牌的核心就是顾客价值的创造,其中最重要的是品质的承诺;第二核心经理人团队,一定要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经理人团队,运用团队的能力和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对接,能够指导和管理价值链。具有这样两个管理能力,网络结构就会发挥效用。虽然在目前的情况下,并不是每一个行业和每一家企业都可以采用网络结构,但是我还是建议朝这个结构发展,先从公司内部市场化开始。

第4章 什么是领导

领导是指影响别人,以达到群体目标的过程。

“领导”这个词是大家极其熟悉的,但是基于日常称呼的习惯,人们习惯性地认为“领导”是领导者的专称,但是这个理解是错的。领导其实是一个管理职能而非领导者,领导者也需要发挥领导职能,同样,管理者也需要发挥领导职能。因此领导是管理职能而非领导者,这是需要特别说明的。

领导的理解

领导是指影响别人,以达到群体目标的过程。领导者就是负有指导、协调群体活动的责任的人。现实中并非所有的经理人都是领导者,反之亦然,但优秀的经理人多半也是能干的领导者。并非所有居于领导职位的人都能领导,反之,不在领导岗位上的人也能起一定程度的领导作用,因为领导职能本身有着自己的特性,这个特性就是:作为管理职能,领导借助于影响力发挥作用而非职位。我们甚至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发挥领导职能,只要他具有影响力。

影响力由两部分构成:第一是权力,第二是个人魅力。权力和魅力有很多人进行过描述,我想从实践的角度来说明,给大家操作上的启示。

权力

权力本身就具有影响力,在权力的面前很多人直接臣服,很多人依附于权力。但是我们依然需要界定在同样的权限范围下,一些人让权力的影响力极其巨大,一些人却没有办法让权力产生影响,为什么?其实是运用权力的能力不同。权力产生影响力可以从五个角度来体现:法定权、专家权、奖赏权、惩罚权、统治权。

第一是法定权。就是说在法律的层面上,在制度的层面上,权力自身就会发生影响,因此由结构和制度安排的明确的权力是非常重要的,明确确定的权力所具有的正式威力会产生有效的影响力,所以在管理中需要在制度或者结构上把权力明确下来,这样才可能发挥职能。

第二是专家权。所谓的专家权是指专家的权威可以产生影响力。但是这个权力的角度并不是要求领导者成为专家,而是领导者可以借助于专家的影响力来获得自己的影响力,而且借助于专家所产生的影响力是非常有效的。专家权不是指领导者要成为专家,而是领导者有权评定谁是专家,然后发挥这个专家的影响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可以这样表达,其实专家并没有专家权,专家权在领导者那里,专家只有通过领导者的专家权才会产生影响,专家如果没有通过领导者的专家权是不会产生影响力的。

第三个是奖赏权。人性的基本需要就是获得肯定和赞赏,因而奖赏是具备影响力的,尤其是来自于高层管理者的肯定和赞赏对于员工而言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职位越高的人,动用奖赏权力的机会越多,所产生的影响力效果就越大。但是人们往往发现职位越高的人,奖励的习惯越少,批评的习惯越多,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样会形成权威。但是需要知道的是,位置高的人评判和批评的机会很多,但是并不是因为批评和评判产生影响力,让下属惧怕并不意味着就会产生服从和认同的效果,而多一点奖赏就会产生影响力并获得良好的认同。

第四个是惩罚权。

第五个是统治权。惩罚权和统治权都需要一个前提,即一旦运用这个权力,就需要考虑运用的效果,也就是说必须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否则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不是产生影响力而是影响力下降。因此惩罚权和统治权的严格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而言,法定权、专家权和奖赏权应该多使用,而统治权和惩罚权尽量少用,但是一旦使用就要严格有效。

魅力

一些人具有权力却无法发挥影响力,另外一些人没有权力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原因就在于两者的魅力不同。其实魅力是一个人自身的修炼,也可以说是个人的性格外化。魅力的五大构成要素:外貌、类似性、好感回报、知识、能力。

第一个是外貌。外貌吸引人的人总是会很容易获得支持和帮助,不过有一个现象是,外貌对女性要求高,对男性要求低。需要关注公众的评价,只要是面对公众,不管你自己如何想,都需要非常认真,整理自己的仪表,给人一个认真、整齐的评价,否则就会导致个人魅力的丧失。

第二个是类似性。所谓类似性,就是指和人群保持认同而不是与众不同。作为领导者需要能够融合在群体当中,和群体保持一致,让人们觉得你和他们没有什么分别,是他们当中的一员,有着相类似的背景和境遇,有着相互可以理解的认识以及对于环境相近的认识。只有认同才会具有影响力,真正的领导者都是融入群体获得认同的。不要追求在任何场合下,都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是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帮助周围的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当大家一起正确的时候,影响力自然产生,而这个管理者也会得到赞赏和爱戴。如果你在任何场合下都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虽然事实上也许真的就是你都对别人都错,但是结果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你被划成另类,与群体不是一类的人,而你也就无法得到认同,人们就不会先接受你,也就无从获得影响力。

第三个是好感回报。好感回报是指管理者需要先付出,之后人们会回报给你,追随你,使你获得领导力。其实在人与人的交往里面这是一个被普遍认同的规则,也叫黄金定律:你想别人对你如何,首先看你对别人如何。

第四个是知识。知识的影响力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具有知识一定可以具有魅力,科学家和专业人士所具有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不过在魅力构成中知识有着自己的特点:要求既有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生活知识,简单地讲就是专业知识能够成为生活的知识,如果你具有这样转换的能力,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增加你的魅力。所以要真正施加影响的话,专业知识就要变成生活知识。

第五个是能力。在能力上是需要和群体认同,构成有效的人际关系,并能够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重要,如果不能够解决问题,就不可能产生魅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做能做之事”。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很多人喜欢办很多事,但是不能保证每件事都能办成,这是极其错误的。当你做了十件事情,八件事情办成,两件没办成,那么没有办成的两件事情会被人们记住,而成功的八件事情会被人们淡忘。真正成熟的管理者是知道怎么样把问题交给更合适的人来解决而不是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要急着自己去做,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去做事,别人又可以做到成功,而自己又有精力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管理者的魅力得到确认。

找到途径满足需求目标就会达成

对有能力的员工需要尊重和授权

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方式

如果从领导理论的角度来看,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方式就是两个,一个是例外管理,一个是根据业绩给予合理的报酬。职业经理人为什么管不好?就是预算做得不够好,其实大部分情况是出在预算上,所以如果要聘用职业经理人就要做好预算,预算做不好的话,就会常常不放心,就会干扰他,这样就无法获得好的管理效果。

核心人才的管理方式

核心人才对于每一家公司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如何发挥核心人才的作用,是领导者必须承担的责任。对于核心人才的管理来说,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发挥领袖的影响力。核心人才需要施加的是影响力而非管理,面对核心人才,作为领导者需要做的是和核心人才达成价值观和使命的认同,而不是上下级关系的认同。这就要求领导者能够沟通使命和价值观,而不是沟通工作内容。如果领导者仅仅是和核心人才沟通他的工作的话,领导者取得的效果反而是不好的,为什么?因为他是核心人才,在专业能力或者管理能力上他比你强,而且他天天在做事情,你的意见或者建议不见得对他有帮助。为什么他又接受你的影响呢?就是因为你能在价值和使命上和他形成认同,对于核心人才来说,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第二,真正的个人关心。对于核心人才需要关注到他们的个人需求和成长,必须是以独立的、个体的认知来处理与核心人才的关系。如果没有个人的真切的关心,很难达成核心人才和组织目标的一致,处理不好,会使得这些人才偏离组织的目标,带来更困难的管理问题。

因此,领导者需要特别关注到每一个核心人才自身的需求,而不是人们的共性需求。同时,实践告诉我们,如果被称之为核心人才,这些员工会具有自我实现目标的能力,也具有多种需求而不是单一的需求,这就更加需要领导者理解其个性而非共性需求。

第三,心智的激励。人的心智决定行为的选择,决定了人们在做决策前的逻辑判断习惯,心智的不同,直接导致行为结果不同,因此对于核心人才而言,进行心智激励是必需的选择。

心智激励在目前的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加重要,一方面是人们本身在竞争中就感受到压力和心态上的冲击,加上资源和环境的残酷,更会导致人们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如果不能在心智激励上做出努力,就有可能让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无法获得团队的支持,甚至被孤立起来。欣赏身边的人,真正向先进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智是极其重要的。

如何让授权有效

授权的关键是目标设定不做授权。也就是说,在授权中,资源的运用、方法的选择以及实现手段的安排都可以授权,只有一个东西是不能授权的,这就是目标设定的权力。授权是否有效,就取决于目标的设定,如果把目标的设定权也授予出去了,就会导致目标无法实现,自然就失控。

为了保证授权的有效性,我们还需要注意这样五种情况:第一,机构越大越要授权;第二,任务和决策越重要,越不能授权;第三,任务越复杂越授权;第四,部属之间互相不信任,不能授权,也就是企业文化不够好,大家都不信任,彼此拆台,投机分子很多的地方不能授权;第五,部属的责任心不够,不能授权。

利用环境

领导者要有能力营造有利于你自己的环境,也就是要能够利用环境。对于管理成效而言,利用环境可以达成,改造环境需要付出额外的毅力和代价,同时改造所带来的不稳定成本是极其高的。

向上管理

大部分人对于管理的思维定式是:向下管理,向上负责。这个思维定式的结果,导致管理者的社会义务和管理者的责任之间出现冲突,结果无法协调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更不知道什么样的反应才是正确的反应以及管理者应该对谁负责。

向上管理:管理自己的老板

一个人的管理对象其实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你的直接上司。因为管理需要资源,而资源的分配权力在你的上司手上,当你从事管理工作的时候,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获得资源,这样你就需要对你的上司进行管理。向上管理的核心就是有意识地配合上司取得工作成效。

建立并培养良好的工作关系

向上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并培养良好的工作关系,好的工作关系是由五个方面组成的,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

·和谐的工作方式。

·相互期盼。

·信息流动。

·诚实与可靠。

·合理利用时间与资源。

向上管理,简单地说,就是迎合上司的长处,尽量避免上司的短处,要不断自问:“我/我的下属怎样做才能使上司的工作更顺利?”

向上管理:技巧和注意的问题

1.利用上司的资源和时间

2.保持正式的沟通

3.发挥上司的长处

4. 欣赏与信任

第5章 什么是激励

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只会降低不满。

激励就是让人们自己做出选择并愿意付出。

激励有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激励一定要想办法让工作变成游戏;第二个角度是激励要永远站在对方的角度来做,不要站在自己的方向。

很多人认为涨工资一定会带来满足感,从而获得更高的工作绩效,但是赫茨伯格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工资、工作岗位、福利、奖金、晋升、尊重等所发挥的作用并不一样,在赫茨伯格之前所有人都认为,提供这些工作条件给大家,人们就会好好地工作。后来赫茨伯格发现一部分工作条件起作用,他把这些称为激励因素;一部分工作条件不起作用,他把这些称为保健因素。

所谓保健因素,就是一个人展开工作所必需的条件,如工资、岗位、培训、福利工作设备等;所谓激励因素,就是一个人做好工作所需要的条件,如晋升、奖金、价值的肯定、额外的工作条件等。

有了满足感就一定会产生高绩效吗?

没有满足感一定不会有高绩效,但是有了满足感并不一定具有高绩效。甚至,高满足感的员工,也许会没有高绩效。

因为满足感是个人需求获得满足而引发出来的,但是个人需求的满足和工作绩效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很多时候人们个人需求是非常个人化的,和工作没有任何的联系。

能够让工作绩效和满足感直接关联的时候,满足感和绩效会相互作用,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更喜欢工作,总是用创新的方法把工作做好,这个时候人们会享受工作,而且工作带来的绩效又增强了他们的满足感。

激励的设计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大多数的管理者会认为,激励措施最重要的是满足员工的需求,理论上好像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事实上如果以满足员工需求来安排激励措施的话,就会发现非常困难,一方面是每一个员工的需求不一样,另外一方面也很难了解到员工的真实需求。因此最好的方式,从重要性、可见度去设计激励措施,在激励应用当中,我们应该记住激励措施是否有效,只取决于重要性、可见度和公平感,而不是每个人的需求满足程度。如果依据需求来做判断,激励是很难有效的,一定要用激励措施的特征来判断。

成本最低而且最有效的四种激励措施

激励需要成本,这个肯定是的。无论是晋升、特别的奖励还是福利等,都需要花费成本,这就要求在运用激励措施的时候,需要关注到成本,寻求成本低效果好的措施。

1.鼓掌

2.赞美

3.鲜花

4.隆重的仪式

激励还需要个性化和制度化的配合,如果激励完全是制度化的,那么激励很容易变成保健因素,更糟糕的是制度化会减弱激励的效果。在激励中需要个性化和制度化的结合,充分发挥管理者自己的想象力,给员工一些惊喜,就会得到很好的激励效果。

第6章 决策如何有效

集体决策,个人负责,而非个人决策,集体负责。

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执行

重大决策必须是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怎么做?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训练自己掌握理性决策的步骤,一旦这些步骤成为你的思维习惯,你也就具有了理性决策的能力。

步骤1:识别问题

步骤2:确定标准

步骤3:分配权重

步骤4:拟订方案

步骤5:分析方案

步骤6:选择方案

步骤7:执行方案

步骤8:评价方案

集体决策 个人负责

多年的管理观察使我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管理中,最多看到的现象是个人决策,集体负责。很多时候,决策是一个人确定,但是要集体来讨论,来承担,而且常常借助于集体的力量来体现个人的意志,这是特别需要纠正的错误。

集体决策

选择集体决策,是因为集体决策是一个风险相对小的决策,因为这是集合群体的智慧,相互碰撞和选择迁就的结果,因此集体决策就有它的局限性:集体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同时集体决策是一个折中的选择;但是正因如此,集体决策有着最重要的特性,即它是一个风险比较小的决策。

个人负责

责任的问题一直是管理的基本问题,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意识,就无法让管理变得有效,如果没有个人责任意识,就无法承担经营的后果,最严重的是,没有个人责任意识,就不会有风险控制。

第7章 什么是计划

计划就是为实现目标而寻找资源的一系列行动。

计划是管理中最基础的职能,但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其管理价值的一个职能。对于很多管理者而言,计划只是一个纸面的文本,是年初上交的提案、年底总结的参照,而在管理过程中用计划管理职能工作的人并不多。

实际上,计划管理是所有管理的基础。所谓计划管理其实就是解决目标与资源是否匹配的问题,计划管理也因此成为所有管理活动的基础。没有计划管理,组织管理、流程管理等都会成为空话。

计划管理可以解决企业健康成长的问题。企业跟人一样是有机体,所以在它成长的过程中,也有着无法克服的三对矛盾:长期与短期、变化与稳定,效率与效益。这三对永远克服不了的矛盾,推动着企业的生命力,使得企业可以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如何协调好这三对矛盾,就是管理者所要面对的挑战:如何兼顾长期和短期,如果既要变化又要稳定,如何解决效率和效益之间的平衡。只有计划管理这个职能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目标是不合理的

目标是对未来的预测。计划的起点是目标,同样,目标也是计划的重点。因此目标对于计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希望目标合理,但是目标一定是不合理的,因为目标是对未来的预测,预测无法合理。为什么目标要基于对未来的预测呢?因为目标是解决未来问题的,而不是现在的问题。设定目标的时候,并不是看企业自身具有什么资源,具有什么能力,这些企业是要考量,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判断发展的趋势以及所面对的竞争。如果不能够基于这些来设定目标,而是基于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来设定,也许目标合理,能够实现,但是当目标实现的时候,也许你的企业已经被同行和市场淘汰。所以,在今后的管理中,请不要去探讨目标的合理性,因为它一定是不合理的。对于目标而言,不是探讨合理性,而是探讨必要性,这是计划的第一个特性。

计划的另一个主要的特性是行动,而且必须保证行动是合理的。计划最真实的含义是什么?就是确保行动合理,能够找到资源,以实现不合理的目标。计划从本质上讲是寻找资源的计划,不断地寻找资源以实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不要和上司探讨目标的合理性问题,另一个是要与上司探讨资源的问题。好的管理者,一定是承接目标,但是寻求资源,只有主动承担目标而又不断地寻找资源的人,才能够体现出经理人的本色。

结束语 员工的绩效由管理者决定

管理者要学会向下负责。

让管理产生绩效,最终体现在下属的成长中。相对于管理中的所有资源来说,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对人的激励也是最重要的。对于这个方面的认识,管理者都不会缺少,而缺少的是对于下属成长的安排和支持。我一直认为,下属的绩效是由管理者决定的,也是管理者设计的。只要管理者了解到下属的长处,并能够按照其长处设计下属的工作和职能,绩效会自然得到。用一句话说就是,下属的成长和绩效是管理者设计出来的。

向下负责包含了,第一,提供平台给下属;第二,对下属的工作结果负有责任;第三,对下属的成长负有责任。

向下负责的核心是发展下属。发展下属是由四个方面组成的:

·提供工作团队清楚的方向感与努力的目标。

·鼓舞下属追求更高的绩效。

·支持下属的成长以及成功。

·建立合作的关系。

向下负责,简单地说,就是发挥下属的长处,尽量避免下属的短处,不断自问:“我怎样做才能使下属成长并能够顺利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210《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