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胜利》| 回响工作室解读

《城市的胜利》| 回响工作室解读

城市的发展

人类聚集极化 大迁徙

产业 过得更好

好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关于作者

爱德华·格莱泽,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城市期刊》特约编辑,侧重于从经济学角度去研究城市、犯罪、创新等课题。

关于本书

《城市的胜利》是一部研究城市问题的作品,作者以最近十几年内城市经济学的论文和各种经典理论为基础,带领我们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中穿梭,打破对城市的种种偏见。他用事实告诉我们,想要过上更高质量的、更低碳的、更环保的生活,城市才是不二的选择。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宣言: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核心内容

爱德华·格莱泽打破了许多人对城市,尤其是超大规模城市的固有偏见,认为城市化带来的好处,其实远远大过它造成的问题。首先,作者纠正了一些对城市的偏见;接着说了居住在城市里都有哪些好处;最后,通过回顾历史,我们看到,城市得以成功或复兴的核心,不是光鲜亮丽的建筑,而是人,城市复兴政策,是要为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条件。


《城市的胜利》| 回响工作室解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做《城市的胜利》,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城市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加富有、智慧、绿色、健康和幸福。而这也就是本书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作者纠正了许多人对城市的固有偏见,认为我们应该正视城市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说起我们今天所生活的城市,你会想到什么?可能是大量涌进城市的人口,让城市变得更加拥挤,房价高涨、交通拥堵;或许是无处不在的污染,爆表的雾霾,传染病的流行;它也许还会滋生犯罪,产生贫民窟。有人批评城市不够绿色、不够健康、不够安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不幸福,于是便有了《瓦尔登湖》这种崇尚大自然的思潮,也有了中国式逃离北上广的现象。所以,城市的发展史,也往往伴随着反城市化,在全球很多城市的历史里,都曾频繁出现限制城市扩张的政策。

但与此同时,在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 GDP、知识生产、发明创新都是在城市中产生的。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全球1.5%的土地面积聚集了一半的经济活动,而这些地区全都是城市区域。2012年,中国的前十大城市群占了15%的国土面积,但聚集了4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72%的 GDP。城市不仅集中了各类经济生产活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还意味着一个更为文明的社会,人们向城市涌入,向大城市涌入,他们用行动证明城市比乡村好,大城市比小城市更有希望。

这本《城市的胜利》就是一部研究城市问题的作品,作者爱德华·格莱泽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也是国际公认的城市经济学权威。在这本书中,他以最近十几年内城市经济学的论文为基础,同时也吸收了各种经典理论,带领我们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中穿梭,打破对城市的种种偏见。他用事实告诉我们,城市中的贫民窟并不贫穷,并且正在消灭贫穷。柏油路比原始森林更加环保,文学作品中的田园牧歌看起来让人心动,但想要过上更高质量的、更低碳的、更环保的生活,城市才是不二的选择。由此,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宣言,他认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看看作者是怎么给城市“正名”的。

首先,我们先纠正一些对城市的偏见;接着再来说说,人们为什么要居住在城市里,居住在城市里都有哪些好处;最后,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些城市衰落了,什么样的城市才能成功。

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传统观念对城市的认识。只有破除这些认识的偏见,才能理解为什么城市才是人们更好的选择。

很多人认为城市规模应当控制,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城市太大就会有“城市病”。我们要说的第一个关于城市的偏见就是所谓“城市病”的典型代表:贫民窟。像香港早期的九龙寨城、印度的孟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尼日利亚的首都拉各斯,都有很多规模很大的贫民窟。这些地方拥挤、脏乱,到处都是违章建筑,只有凌乱破旧的棚屋,没有电力供应和下水道。看起来,在这些地方生活的人是很艰难的,人生看不到希望。

所以,很多人觉得,城市里到处都是不平等,一面是豪华的大楼、社区,一面是贫民窟,城市里的人好像更容易贫困;相反,美国的郊区都是舒适宜人的,看起来更平等。数据统计也有类似的结果,美国城市的贫困率是17.7%,而郊区只有9.8%。

但是我们要想一想,从其他地方来到城市的人,不是傻瓜,他们到城市里,自然是因为城市比他们原来居住的地方有更多的好处。我们在对比贫困的时候,不应该把贫民窟的人和城市的原住民放在一起比较,而应该把贫民窟的人和他们出身的农村比较。1996年的时候,里约热内卢的居民中,有90%的人月收入在85美元以上,但巴西东北部农村地区只有30%的人口有这么多收入。尼日利亚的首都也是这样,虽然它的极端贫困率很高,但只有尼日利亚农村的一半。

所以,城市里有贫困,不是城市导致了贫困,而是城市吸引了贫困。城市里有贫困,恰恰说明城市是有优势的,不然贫困人口不会来到城市。刚刚进入城市的人口,他的贫困率当然会比原来的常住人口高一些。

不仅如此,贫民窟里的人,不会一直贫穷,这个地方往往是穷人向中产阶层的跳板。人们从农村进入贫民窟,他们的下一代在城市里接受教育,挤进中产阶层的圈子。他们如果一直待在农村,可能比城市的贫民窟里要安全一些,压力也会小一些,但他们会世世代代受穷。这种状态对国家来说,并不是好事。把这些移民赶回农村和小城镇,会让全国降低贫困率的难度大大增加。而对于城市来说,大量移民涌入,会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压力,所以有人反对把城市规模扩张得太大,但移民能为城市带来多样性和活力,拒绝移民的同时,也拒绝了一座城市未来的可能性。

大家对城市的另一个担忧是环境污染,以及由此导致的健康问题。早期的城市公共卫生不好,环境脏乱,很容易让传染病流行;现在的城市空气污染,雾霾重,生活压力大,也会降低人们的健康。比如,在孟买,经常有人在路上小便,得肺结核的人也多,孟买的人均寿命比印度的其他地区要低7岁。怎么办呢?有人就提出来,应该让人们留在农村的棚屋里。

但这真的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吗?二十世纪早期的纽约,市民的健康情况也不太好,预期寿命也比全国其他地方要低7岁,这是因为有传染病。后来,纽约大力改善街道的环境,使用了沥青,让城市清洁起来,城市里的人也健康起来。纽约只用了十年时间就让纽约男性的预期寿命提高了4.7岁。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公共供水、清洁的环境和公共卫生防疫可以有效地促进市民的健康。因为城市的人口更密集,提供这些服务也更容易,成本更低,所以城市居民的寿命很容易超过农村。所以,城市是可以健康的,但健康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城市有所作为。

很多人对城市犯罪多的认识,也有不少错误。很多人认为贫穷的地方犯罪率也更高,但事实上,贫穷和犯罪往往没有直接的联系。孟买的贫民窟很多,但它的总犯罪率大大低于印度城市的平均水平。城市的犯罪往往和青年人多、陌生社会的互不关心、单亲子女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有意无意的政策,都大幅降低了城市里的犯罪率,像堕胎合法化、大幅降低失业率和社区增加互动。

除了上述对贫穷、污染和犯罪等“城市病”的误解之外,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人因为一些新的原因讨厌城市,实际上,这些原因同样出于对城市的偏见。比如,不少人认为,城市都是钢铁水泥,不够绿色自然,不利于生态环境。梭罗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写了一本《瓦尔登湖》,描写自己的隐居生活,他那富有感染力的文字,让很多人羡慕或者效仿这种离群索居的生活,到深山老林、田野乡村去洗涤心灵、触发灵感。不过梭罗没告诉你全部的故事,瓦尔登湖其实离城市很近,所以他可以定期去城市的家里获取生活用品;他没有告诉你他在城市里获得了很多同事的帮助,和很多睿智的人交流过,所以他才能写出吸引人的文字;他没有告诉你他在森林里粗心大意,点燃了一把火,把300英亩的林地烧成了灰。

事实上,城市本身是非常绿色的,居住在城市的大楼里,冬天保温,夏天防热,使用的电费远远小于田野乡村里孤零零的一栋房子。在乡村里,为了到城里买生活物资,需要开车,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成本更高,因为人居住的分散,通水、通电、通网络的成本都远远高于城市,享受大自然不仅仅不绿色、不环保,而且非常奢侈。所以,环保主义都是在人类富裕起来以后,才开始流行的。美国的郊区看起来是很绿色的,独栋的 house,绿树、草坪环绕,但独栋房子耗费的能源远高于城市的公寓,他们还需要开车到城里工作、购买食物,浪费汽油、造成拥堵,他们的碳排放要比一个城市居民高的多。如果你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你关注气候变化的危害,那其实你更应该待在城市里,生活在更加密集、更加城市化的地区,这样会产生更少的碳排放。

另一种反对现代化城市的理由是,现在的城市不断地拆除历史建筑,黑心的房地产商和无能的政府没能保护好地标建筑,在它们被拆除的地方,建了一些毫无美感的摩天大楼,影响了采光和天际线,也让城市的历史韵味全无。在一些人眼里,只有少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才值得赞赏。这样的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得比较好,人们便能透过建筑感受一座城市的历史。

但是,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保护历史建筑、限制建筑的高度、限制容积率都会有代价。例如巴黎确实保护了历史建筑,使城市富于魅力,但巴黎保护历史的同时,新建住宅供应严重不足,宾馆每晚的住宿超过500美元,普通的中产阶级不可能生活在巴黎城区。巴黎政府不允许拆除旧建筑,意味着不能盖新的房子,实际上就是告诉大家,普通人不允许住在中心城市。那些努力阻止城市建筑更新的人,他们确实保卫了城市的历史建筑,却把城市变成了精品店,变成少数富人的玩具。这让房价不断上升,将普通人和穷人排除在城市生活之外。曾经的巴黎流传着许多落魄画家的故事,现在这些落魄的画家在巴黎肯定是待不了了。

所以,看似不那么美观的摩天大楼,其实是在有限的地段内向天空要建筑面积。增加的面积,可以抑制房价,让中心城区不再是少数富人的玩物。它让更多的人居住在城市里,人多了,自然就会有多样性,不同的人碰撞出火花,而这正是一座城市保持活力的基础。

当然,这并不代表,城市的历史建筑不需要保护,只是应该适度,我们始终要记住的是,保护旧建筑的权利,可能会剥夺潜在移民的权利,后者可能是城市保持繁荣的关键,我们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好权衡。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内容,我们应当正确的看待所谓的城市病,包括城市中的贫民窟、污染和犯罪问题,不必将这些问题妖魔化,不仅如此,城市也比一般人想象的更加绿色和环保,合理的建设也有利于维持一座城市的活力。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城市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人们要居住在城市里。

在讨论城市的好处之前,我们先回忆一本书。托马斯·弗里德曼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叫《世界是平的》,他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不同地区间的差距缩小,世界正在被抹平。这个看法并不新鲜,交通方式的进步,电话和网络的发明,都曾让人觉得技术可以克服一切距离。那么距离是不是就真的不重要了呢?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城市的胜利》告诉我们,世界并不是平的。从人口密度来看,大部分地方是乡村,是平坦的,少部分地方是城市,是高耸的,城市和乡村的基本差异之一就在于人口密度。这些高耸的城市区域,虽然地方小,但聚集了大多数的人口,绝大多数的经济活动,以及几乎全部的知识和创新。人口密度高不仅是城市的重要特征,也是城市让人类的生活变的更美好、更富裕的关键。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本书告诉我们,高人口密度通过三种机制对城市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三种机制分别是:共享、匹配和交流。

我们都知道,大型建筑是城市的标志物之一,其中就包括很多公共建筑,比如歌剧院、博物馆等。它们的建设、运营成本都很高,这就需要吸引大量人流,才可能分摊成本,达到盈亏平衡。举办大型活动同样如此,比如办一场明星的演唱会,它的成本也非常高,需要召集很多观众才能弥补成本。所以,只有在城市里,甚至只有在常住人口非常多的大城市里,才有可能建造这些设施、举办这些大型活动。

不仅如此,共享对个人的专业发展也大有好处。城市里,因为人特别多,每个人可以专注于特别窄的职业,并获得很高的收入。一名专业的眼科医生,要接受多年的专业培训,才能开始从医,成本很高。假设他在人口密度很小的乡村,能诊治的病人有限,遇到的疑难杂症也不会太多,不仅个人赚不到多少钱,也浪费了人才。因此,眼科医生的专业要到大城市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样,职业的厨师和职业的调酒师都只能在城市里出现,城市把这些原本属于少数私人才能享受的技艺变成了大众都能享受到的服务,而拥有这些技能的个人,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专业得到了精进。

除了共享,城市的好处也来源于它的匹配机制。举个例子,单身青年经常会到城市里的酒吧喝酒,喝酒只是酒吧生活的一小部分,提供浪漫邂逅的机会才是酒吧的主营业务。对单身人士来说,城市有吸引力,部分原因是城市的人口密度高,增加了他们找到心灵伴侣的机会。换句话说,城市里的单身人士多了,总体而言,找到对象的机会就会增加,找的对象的质量也可能更高。

在城市里我们不仅更容易找到另一半,我们也能接触到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有一些人有奇怪的、罕见的兴趣,比方说,只有千分之一的人会喜欢 cosplay,在一个有1000万人的城市里,会有1万人有同样的兴趣,他们可以支撑起一个产业。但如果城市只有1万人,那么就只有10个人有同样的兴趣,他们就什么都做不了,喜欢 cosplay 的人,甚至会隐瞒自己的喜好,不敢说出来。

最后一种机制是学习。城市为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和知识更新提供了有效的场所。比如,在纽约华尔街,两个写字楼可以容纳上百家公司,不同公司的员工在楼下咖啡馆碰个头喝杯咖啡,就可以交换看法,碰撞出新的火花,这种交流是网络、电话无法替代的。其原因在于,一次充分的观点交流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结合神态、举止来洞察对方的心理,从而理解和感受他真实的所思所想,建立信任,减少隔空传播导致的误会,这些都是远程交流难以实现的。因此,在跨文化、跨种族、跨学科等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思维惯性的人群之间,面对面的沟通极为重要。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信息技术的进步没有替代面对面的沟通,相反,技术越发达,这个世界的信息就越密集,传播越复杂,面对面的沟通就显得愈加重要。这是个人获得讯息和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社会的观念及知识不断更新的基础。充分的交流更有助于产生有价值的思想和观念,也有助于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而城市为不同人群间的面对面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以上就是第二部分,我们知道了城市以“共享”的方式,让我们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也让专业人士找到适合他们的工作;高密度的人口,让我们更容易找到挚友和真爱;城市也让我们通过面对面的碰撞和学习实现了创新和进步。

第三部分

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三点,为什么有些城市衰落了,如何让一个衰退的城市复兴?在当前的时代,什么样的城市会成功?

前面我们说过,城市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近代以前,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很高,要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就需要将交易中心建在交通便利的地区。要么靠近海边的港口,要么在河边,因为铁路、航运的成本远远低于普通的陆运,所以在交通要道上的城市就成为贸易的中心。围绕这个城市再发展制造业,建造工厂,接着把产品沿着交通要道运输到其它地方。

比如,全球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纽约,就是以港口起家的,最初主要向南方转运小麦面粉。依托港口,纽约的制糖、纺织、服装和出版业也逐渐发展起来,这让纽约成为东海岸的骄傲。另一座美国城市底特律也是港口城市,它是美国三大汽车企业的所在地。19世纪末,底特律的汽车企业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比如福特、道奇、别克等都来自底特律。

但随着铁路的兴起,陆地的交通成本下降,渐渐地,港口城市的地位变得没那么重要了,企业可以把工厂建在内陆地区。它们离开了,带走了就业岗位,这些港口城市也就衰落了。当时的纽约和底特律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逐渐衰退的。

20世纪上半叶开始,纽约的失业率高、犯罪率也高,甚至一度濒临破产。底特律的情况也很糟糕。它的就业市场严重依赖三大汽车企业,劳动力的平均教育水平低,人口来源单一,缺乏多样性,学习能力的严重不足导致其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在底特律的衰退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底特律采取的政策是向富人征税,用于资助穷人,结果它间接导致了富裕的市民和企业离开了底特律,使底特律进一步衰退。此外,底特律衰落初期,城市管理者把政策的目光聚焦在城市的建筑上,依靠联邦政府提供的城市改造资金拆除贫民窟,并建造高楼大厦。这使城市看起来光彩照人,却忽视了它真正的问题:人才资源的缺失。因此,政府的种种举措实际上没有真正解决城市衰退的问题。

那么,城市应当如何应对危机,走出衰退,走向复兴?在刚才的例子中,纽约最后成功地走出了衰退,重新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复兴了。相对于底特律,纽约人口密度更高,而且更加多元,差不多四成的常住人口不在美国出生。他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举个例子,20世纪80年代以后,纽约拥有大量的金融业人士,他们在彼此高密度的交流、碰撞和学习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金融创新,像垃圾债券、杠杆并购。这些创新并不是从书本上或者培训机构那里学来的,而是在一线的工作及同行的交流中逐渐摸索出来的。

另一个例子是纽约曼哈顿的时尚行业。在《六人行》《欲望都市》这些美剧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时尚而多元的城市。时尚行业正是多元人群间相互碰撞、借鉴和融合产生的衍生品,它也是纽约复兴的产物。基于人口的优势,纽约最终走出了衰退。

我们再来看另一座城市,美国城市波士顿是如何成功地从衰退中走出来的。波士顿早期也是凭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拉动了贸易、航运和制造业的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波士顿的产业出现了空心化,房地产市场崩溃,房产价格比建筑成本要低很多。但波士顿有世界上最知名的几所大学,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波士顿学院等等。这些名校毕业的工程师,先后创办了计算机公司、软件公司、咨询公司、生物医药公司,像王安电脑,富达投资基金,波士顿咨询集团,贝恩管理咨询等等。教育和人才上的优势让波士顿成功地找到新的定位。

而芝加哥走出衰退的历史,则提供了城市复兴的另一条经验。它推出的举措是通过大兴土木降低生活和商务成本。芝加哥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很多历史建筑,还有美丽的密歇根湖畔,但芝加哥和巴黎、纽约不一样,他没有过度严格地去保护历史建筑,而是允许建造高度密集的建筑,也允许在密歇根湖畔建造大量的住宅。

芝加哥的城市规模和加州的圣何塞差不多,但芝加哥签发的建房许可数是圣何塞的3倍。芝加哥允许人们建房,于是它的房屋比波士顿和纽约要新,价格却便宜很多。芝加哥较低的生活及商务成本也吸引了新的人才。这就是芝加哥能从衰退中复兴的原因。

几座城市的复兴和底特律的失败提醒我们,城市复兴的核心,不是光鲜亮丽的建筑,而是人。城市复兴政策,是要为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条件,让他们的生活成本更低、教育水平更高,让城市能够吸引多元化的人群,使他们之间发生交流和碰撞,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一座城市最根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总结

以上就是《城市的胜利》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最后再来简单回顾一下。

首先,我们纠正了一些对城市的偏见,包括城市中的贫民窟、健康问题、犯罪和城市拥堵现象。我们应当更加积极地去看待这些城市病,不必将问题妖魔化,而应在行动上有所作为,解决这些城市问题。不仅如此,城市也比一般人想象的更加绿色和环保,合理的建设也有利于维持一座城市的活力。

然后我们说了,人们为什么要居住在城市里,居住在城市里都有哪些好处。城市以“共享”的方式,让我们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也让专业人士找到适合他们的工作,得到相应的回报;高密度的人口,让我们更容易找到挚友和真爱;城市也让我们通过面对面的碰撞和学习实现创新和进步。

最后,通过回顾历史,我们看到,城市得以成功或复兴的核心,不是光鲜亮丽的建筑,而是人。

卢梭有一句名言:“城市是人类的深渊。”但《城市的胜利》告诉我们,城市不该背这个锅。人类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而城市提供了最大限度合作的可能。我们周围的人越多,我们可以学到的东西就越多,新信息的交流就越密集。通过密切的合作,城市放大了每个人的力量,在不断的学习和创造过程中,城市让我们不断进化,同时也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福祉。

但是,我们也得客观看待作者对城市赞美。在摩天大楼的问题上,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就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她反对高楼大厦和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因为这会破坏了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她认为拥有低矮房屋、连续街道的社区才更有活力,同时也因为“街道眼”,也就是邻居目光监督的存在而更安全。而在关于贫民窟的问题上,加拿大著名专栏作家桑德斯在《落脚城市》一书中提出,贫民窟或城中村连接了乡村与城市,让农民可以低成本地向城市迁移,但这需要良好的治理,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沦为犯罪地带,造成城市中族群的对立和冲突,而在贫民窟中实现现代化的城市治理往往又是最为困难的。

现实中的城市,其实远比书籍和论文中描述的更为复杂,唯有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才能对鲜活的现实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可能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好。

撰稿:回响工作室 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脑图:刘艳

转述:顾一菲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市的胜利》| 回响工作室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