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4.5】——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羿:音yì,传说是夏朝末年东夷族有穷氏的部落首领,故称夷羿,以善射著称。夏太康时期,夷羿利用夏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动乱,乘机攻入夏都,赶走太康,篡夺夏政,自立为王,故又称后羿,这里的“后”是夏朝“王”的称号。后羿尽管身怀绝技、孔武有力,依靠武力篡夺夏政,但是他不修民事、用人失察, 后被其臣寒浞所杀。

奡:音ào,传说中寒浞的儿子,擅长荡舟水战,在与斟寻氏的水战中,他身先士卒、左冲右突、来回跳荡、大获全胜。 屈原《天问》也说:“覆舟斟寻,何道灭之?”可见这场水战的规模不小、影响也很大。奡依仗武力征服了斟灌氏和斟寻氏等部落后,实施暴政,不德于民,逐渐失去民心,最终被少康所灭而不得善终。

禹稷: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稷,传说是周朝的祖先,又为谷神,教民种植庄稼。

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教民种植庄稼,而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感悟】

钱穆《论语新解》:“可见力不足恃而惟德为可贵。其义已尽,语又浅露,无须复答。且南宫适言下,殆以禹、稷比孔子,故孔子不之答。然南宫适所言则是,故俟其出而称叹之。或曰:适之所见为知命,孔子所教乃立命,惟知命乃可以语立命,故孔子赞之。”

南宫适把羿奡和禹稷两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尚武者“俱不得其死然”,而施行德政者则“有天下”。他以此求教于孔子,孔子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孔子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开创新知,“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并不是说禹稷只是力耕,而是注重农业生产的推广。在禹稷时代,吃饭是百姓最大的事,百姓没有食物,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饭,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相互问候了。禹稷关心着百姓的生存大事,所以得民心、得天下。南宫适能明白这个为官之道,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4.5】——恃德者昌,恃力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