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脑”(ID:QingNao_),作者 周岭。
胡适的英语老师、民国时期自学成才的出版家王云五先生在年轻的时候是这样自学英语写作的:

找到一篇英文的名家佳作,熟读几次以后,把它翻译成中文,等过了一星期之后,再依据中文反过来翻译成英文,这个期间绝不查阅英语原文。翻译后再与原文比对,找出自己翻译的错误、失误和不够精良之处。

如此反复练习,王云五先生练就了扎实的英文功底,为日后的英语教学和出版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那个科技、信息远不如今天发达的年代,有限的学习条件迫使人们静下心来转向这种深度学习。

时间拨到百年之后,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变,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信息丰富时代,新奇有趣、轻简浓缩的知识随处可见,人们担忧的不再是无知识可学,而是学不完的知识。

时至今日,恐怕很少有人能向王云五先生这样主动静下心来深度学习了,甚至很多人认为,现今时代的学习已经不必如此“费劲艰辛”,人们有太多的方式可以让自己轻松地获取知识,比如每天听一本书、参加牛人的线上课、订阅名家专栏或参加某某学习群……轻松高效,干货满满,只要自已持之以恒,就定能有所成就。

可惜的是,这种认知注定是一个错觉,因为科技和信息虽然在我们这一代发生了巨变,但人类的学习机能并未随之快速变化,我们的大脑运作模式几乎和百年前一模一样。

更坏的消息是,“丰富的信息和多元的方式”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深深地损耗着人们“深度学习”的能力,并且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

三个月前,罗振宇在2017跨年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个事实:

用钞票和用微信/支付宝支付,有什么区别?

表面是更快更方便;实质上,用钞票支付,是在理性决策;用手机支付,是在冲动消费。


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_第1张图片
image.png

购物,越来越不是理性的决策行为,用户用本能花钱,追求的是快感。

种种迹象表明,快速、简便、轻松的方式使得人们低层次的“原始脑”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高层次的“现代脑”功能则进一步弱化,而深度学习能力几乎全部依赖高层次的“现代脑”(大脑皮层)。

商家已经看清了这一点,于是想方设法推出各种代读、领读、听读的产品,让人们瞬间体验到轻松获取知识的快感,并且产生勤奋的感觉。

而现实的情况是:人们越学越焦虑、越学越浮躁,懂得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现在(别说是一生了)!

我隐隐约约看到这个世界正朝着两极发展:一小部分知识精英依旧直面核心困难,努力地深度钻研,生产内容;绝大部分信息受众享受轻度学习,消费内容。

就像社会阶层逐渐固化一样,知识阶层也在逐渐固化。如果长期陷于错误的认知或习惯于轻度学习,一旦丧失深度学习能力,将很难打破知识阶层的限制,永远被困在认知低层。

深度学习的能力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缺,如果我们真得希望在时代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那就应该尽早抛弃轻松学习的幻想,锤炼深度学习能力,逆流而上,成为稀缺,否则人生之路会势必会越来越窄。

何为深度学习?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之后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也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发布了“学习金字塔”报告。


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_第2张图片
image.png

报告称: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

  • 被动学习:如听讲、阅读、试听、演示,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为5%、10%、20%、30%。

  • 主动学习:如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能将原来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从5%,提升到50%、75%和90%。

这个模型很好地展示了不同学习深度和层次之间的对比。

反观自身的学习,我们同样可以清晰地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以阅读为例,从浅到深依次为:

  • 听书

  • 自己读书

  • 自己读书+摘抄金句

  • 自己读书+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 自己读书+践行操练

  • 自己读书+践行操练+输出教授


    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_第3张图片
    image.png

    当前有很多听书产品,读书达人用十几分钟解读一本书,一天听一本,一年下来就三百多本,这种便捷新颖、浓缩干货的学习看似轻松高效,实则处于被动学习的最浅层。

好一点的情况是自己读原书,但读完之后却不回顾或少有提炼总结,只满足于输入的过程,这类学习的知识留存率很低。卿不见几天之后就想不起来自己读了什么了吗?更糟的是,这种努力会导致盲目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让人产生勤奋的感觉,实际上这是低水平的勤奋,投入越多,损失越大。

初级阅读者不可避免会踩入这两个坑,而另一类浅层次学习的人数也不少,这类人能够自己阅读,也做读书笔记或思维导图,但遗憾的是,读书笔记的内容往往是把书中的内容梳理罗列了一番,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纲。

很多人醉心于此,似乎自己对全书的知识了若于胸,殊不知自己只是“农夫山泉”而已——“我们不生产知识,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虽然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属于主动学习,但它仅仅是简单“知识陈述”,与高级别的“知识转换”有很大的不同。

更深一层的是,读书之后能去实践书中的道理,哪怕有那么一两点让生活发生改变,也是很了不起的,因为从这一刻开始,知识得到了转化。

从知道到做到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然而自己知道或做到是一回事,让别人知道或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信试着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向别人清晰地讲出来,你会发现这并不容易,心里想得挺明白,讲的时候就开始语无伦次了,如果再让你把知道的东西写下来呢?你可能根本无从下笔。

请注意,这种困难才是真正深度学习的开始!

因为这必须动用原先所有的已有知识去解释新知识,当你能够把新学的知识解释清楚时,就意味着把它纳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达到了教授他人的水平,并可能创造出新的知识!

罗振宇在60秒语音中曾提到他是这样学习的:

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个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缝合”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而大多数人只完成了“获取知识”,却忽略了“缝合知识”这一步,学习过程是不完整的。另,一些人有了一定的缝合,但缝合得不够深入,没有高质量的产出,也使得学习深度大打折扣。

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从想法到语言再到文字,即网状的思维变成树状的结构再变成线性的文字,相当于把思想从气态变成液态再变成固态——那些固态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

毕竟任何知识都不可避免地会损耗,并且这种损耗一直存在,如果不想办法让自己学到的东西固化下来,时间一长就会烟消云散,留不下多少痕迹。

有了自己的东西,便一定要“教授”出去,“教授”和“缝合”会相互形成巩固和循环。

《暗时间》的作者刘未鹏说:“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当然,“教”的最高境界是能用最简洁的话让一个外行人也能明白你讲的东西。

可见,逼迫自己通过“获取高质量知识”+“深度缝合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去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

这是我目前能够觉知到最高层次的深度学习了,也许还有更高级的,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能做到并做好这一点已经足够了。

如何深度学习?

如上,深度学习有三个要素:

  • 获取高质量知识;

  • 深度缝合新知识;

  • 输出成果去教授。

这样的学习必然要放弃“快学”、“多学”的安全感,同时要耗费更多的时间,面临更难的处境,甚至还会“备受煎熬”。

但请一定相信:正确的行动往往是反直觉的,一开始舒服和容易的事往往得不到好结果,而一开始难受和困难的事才能让人真正产生收获。

所以,我们需要逐步改进。

一是,尽可能地获取并亲自啃读一手知识。

从读书角度讲,就是读经典、读原著,甚至是学术论文。经典的一手知识已经经过时间的沉淀,价值深度已被证明,值得精耕细读。

把精力集中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一手知识上,放弃那些“几分钟读完……”“每天一本……”“十堂……课”的干货幻念,虽然那些也能带来一些启示,但终究是支离破碎、被人咀嚼过的。

亲自啃读虽然更艰辛,但唯有亲历过才能感受到深度理解或认知产生的真正快感,比吸收二手知识不知道要爽多少倍。

读书这事最好不要请人代替,从长远看,终归是要自己获得挖矿的能力的,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二是,尽可量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知识写出来。

每读一本有价值的好书,就用写作的方式把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重构出来,尽力结合自身的经历、学识、角度去解释、延伸,而不是简单地把书本的要点进行罗列。

简单的“知识陈述”无法达到深度缝合的效果,只有做到“知识转换”才能用旧知识体系对新知识进行深度缝合,所以在重构时只取最需要的观点就好了,其它无关的观点可以放弃,即使它们很有道。

真正深度的好文往往与原书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原书触发了思考,引用了案例,最后看来,读书笔记往往是一篇全新的文章,甚至创造了新的知识。

这个过程是渐近的,虽然刚开始说的好像都是别人的观点,但逐渐地就会衍生出自己的观点,虽然起初会有些吃力,但只要持续练习,能关联的经历、观点、案例就会越来越多,对一个主题的思考也会越来越深入。

所以无需求快、求多。如有必要,可以花足够长的时间去打磨一个主题或观点。当一个趋近你当前最好水平的作品打动了别人,所产生的影响力和收获远比每天写但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强得多。

我鼓励大家写作,是因为一旦能写清楚了,就必定能讲清楚,而且文章具有复利效应,可以随时被他人读到,这样也间接地达到了讨论交流和教授他人的目的。

三是,反思生活。

学习不止读书,生活经历同样可以被深度学习。

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如水流一样经过我们,不会停留,如不留心,很难留下痕迹,就像最浅层的被动学习,留存率很低,缺少反思的生活难以产生深度。

《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就非常注重反思,他每天早上大约要花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复盘反思,而且要求自己的员工也这样做。

他在书中花了大量笔墨阐述了反思的方法和好处,他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受这个理念的影响,我从去年2月份开始,持续每天反思总结,有时几句话,有时上千字。

通过反思,我发现很多没想明白的事情在反思的时候想清楚了,很多模糊的概念在反思的时候变清晰了,很多看似并不关联的事情居然找到了底层的联通……

持续反思让我对生活细节的感知能力变得越来越强,生活给我留下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或许这篇文章的立意与构思有很多要素也来自平日的反思。

如果让我推荐一个不可或缺的习惯,我必推反思。

深度学习的好处

深度学习除了能让我们放弃浮躁,磨练理智,还能带来诸多好处,比如跨界能力。

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中说到,人的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才干”三个层次:

  • 知识是最没有迁移能力的,你读到医科博士,也照样不会做麻婆豆腐;

  • 技能通常由70%的通用技能和30%的专业技能组成,迁移性要好一些;

  • 而到了才干层面,职业之间的界限就完全被打破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牛人能够轻易地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跨界,因为他们已经通过深度学习达到了某一领域的才干层面,****而这些才干在其它领域同样适用,所以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熟悉知识与技能就能玩得转。

但反过来,如果你在一个领域从未达到过才干层面,当换到其它行业时,只能从底层的知识和技能重新开始,这就非常吃力了。

深度学习能够帮助人们跨界,这毋庸置疑,同时它还能帮人产生灵感。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在去专利局上班的路上,看到伯尼尔钟楼时,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假设:“如果公交车以光速移动,那么从车上看钟楼的指针会不会是静止的呢?”这个假设使得20世界最伟大的发现——狭义相对论从此走入人们的视野。而另一个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是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做了个白日梦,梦到一条首尾相咬的蛇,这条蛇成了他发现了苯分子结构的线索。

人们都惊叹科学家们的直觉和灵感,但假设爱因斯坦是一名理发师,凯库勒是一名管道工,他们就不会获得这些直觉和灵感,因为只有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探索得足够深入时,灵感才可能在潜意识的帮助下显现出来,这些原理在现代脑科学研究中都得到了应证。

虽然我们不是科学家,但深度学习依然能让人更大概率地收获意外的惊喜。

与此同时,深度学习能让我们在高处俯视,看到一般事物的更多关联,产生洞见,并且积累得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比如当我深度解读《超越感觉》,知晓正确思考的核心是让自己的主观认知尽量与客观世界保持一致后,我突然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八个字就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我党一直就是这样做的——再看看祖国近年的发展,如此大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真理是极其正确并重要的——而换作之前的我,肯定是看不到这个关联的。

不仅如此,如果自己在一些领域的认知深度积累得足够多,那么即便是面对影视节目、娱乐八卦、新闻热点这些“腐蚀”人们注意力的事物时,也同样能调动高级认知,把它们与有益的思考关联起来,产生比众人更深刻更独特的见解。

比如前两天我带女儿去看电影《西游记之女儿国》,剧中女儿国国王与唐僧经历生死之后对他说:“我做了一个梦,多年以后,你蓄满长发,和我一起慢慢变老,但是,你并不开心!”

我立即感慨到,这就是“未来视角”啊,国王用未来视角俯视现在,然后做出了理智的决定,克制了自己的感情放唐僧西行。因为一周前,我正好写了一篇关于未来视角的文章《用什么来拯救你的行动?》

换作以前,我肯定是对此无感的,而在女儿眼里,能看到的只是国王好漂亮,猴子好搞笑……

据我所知,很多严肃的成长者同样喜欢娱乐消遣,比如李笑来喜欢看电影,师北宸喜欢看综艺……我敢说,他们身处娱乐时,依旧是“现代脑”在主导,不断地再关联认知,而非单纯地满足“原始脑”的直接需求。

再延伸了说,热点娱乐并非没有价值,浮浅知识也同样具有意义,但前提是:你需要先有足够的认知深度——深度之下的广度才是有效的。

为浅学习正名

说了这么多深度学习,那像罗辑思维推出的那些专栏、精品课、听书等产品应该如何对待呢?彻底拒绝或远离吗?

我觉得并不需要,因为深度学习与浅学习其实并不冲突,浅学习也有其价值。

重要的是不要搞反权重关系,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了解新信息的入口,但不能把成长的过程全部寄托于此。

更合理的态度是:专注深度学习,同时对浅学习保持开放。

选择一些值得关注的人,通过这些平台和他们保持连接。他们释放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会引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但无论如何,最终要自己去读、自己去想、自己去做。

就像这篇文章,如果触动了你,也仅仅是为你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最终能否获取深度学习能力只能靠你自己去行动,没有人能够替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