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之竹枝词五|乡野拾遗

过往,未知竹枝词。不想,越看越有意思。朗朗上口,又暗藏民风。颇有先秦《诗经·国风》的意思。诗道,风道,人道……


九股苗一首

  牛尾枪开夜有声,佣中佼佼铁铮铮。

  当年铸就六州错,丞相原来是老兵。

苗之剽悍,莫过於九股,在凯里司。武乡侯南征,戮之殆尽,仅存九人,遂为九股,散处蔓延。

头戴铁帽,后无遮肩,前有护面铁两片,即铸於帽身。披铁铠,如半臂,自腰以下用铁炼周围,形如环,垂及於足,坐则缩而立则伸。下以铁片缠其股,若韤,琤琮有声。健者结束,尚能左牌右杆,衔利刃,逾岭若飞猱。两足无冬夏皆赤,生时即漆其脚底也。

其子母炮名“牛尾枪”,尤极猛恶。前明杨应龙之叛,九股实羽佐之,应龙伏诛,而不敢问罪九股。至本朝雍正九年,经略张广泗合楚粤黔三省官兵剿抚,然后搜缴兵甲,建城安汛焉。

姜赧胡侃:贵州凯里,某人也是采过风的。九股苗,倒是之前没有听过,亦未留意。舒位记载,武乡侯南征,也就是诸葛亮南征(不得不提一句,刘备给诸葛亮封侯也是极为吝啬,乡侯而已)。将苗族此部杀的只剩下九人,繁衍至今。

舒位一语:“苗之剽悍,莫过於九股”。换句话说,就是苗族诸部之中,论彪悍,没有比得过九股苗的。想想也对,此九人能够在诸葛亮的绞杀中活过来,必定非同常人。

有意思的是,九股苗的铠甲,自头到腿,皆有铁片护着,与其先祖蚩尤的铜头铁臂一般无二。“赤脚”一说,却是常见,苗人穿裙赤脚,穿梭于崇山峻岭,怕是千百年来迁徙万里留下的生存技能。

“牛尾枪”是子母炮,据说湘黔苗寨常备,与苗刀相辅,为苗人随身利器。杨应龙为大明朝廷分封的苗族大土司,官至骠骑将军。后造反兵败,自杀了事。可跟着杨应龙反叛的九股苗,大明朝廷却不敢问罪。直到雍正朝,才将九股苗剿安并用,为朝廷所控。


六额子一首

  空山埋后才三尺,冷水浇来又一回。

  不信膏肓容二竖,招魂入骨锦囊开。

六额子,有黑白二种,皆在大定府,风俗相同。人死葬亦用棺,至年余,则发冢开棺,取枯骨刷洗之,至白为度,以布裹骨复埋。一两岁,仍取刷洗,如是七次乃止。凡家人有疾,则谓祖先之骨不洁也。

姜赧胡侃:六额子亦是苗族分支,其丧葬风俗却是与众不同。人死之后,用棺木埋葬一年有余,再挖开墓穴,把人骨洗刷干净,以骨头变白为止,用布料裹起来,继续埋起来。又一两年,仍旧将骨头挖出来洗刷。这种做法,要连续七次,费时十年以上。

倘若家人有,六额子苗人便会认为是埋在地下的祖先之骨头不干净造成的。此处聊个一个知识点,古人之言,“疾”与“病”,并不一样。“”为身体上的小毛病,“”才是身体上的大毛病。

《扁鹊见齐桓公》谈到,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显然,才见时齐桓公是小毛病,问题在皮毛之处;十日后,齐桓公的毛病由“疾”变“病”,问题到了肌肤之中……

某人不知,苗家人说的“疾”,是否与此说的为一个意思。


白苗一首

  折得芦笙和竹枝,深山酣唱妹相思。

  蜡花染袖春寒薄,坐到怀中月堕时。

白苗之习略同花苗,其服先用蜡绘花於布,而后染之,既染,去蜡则花见焉。

芦笙者,编芦管为笙,有簧,男女相会,吹以倚歌。歌曲有所谓妹相思、妹同庚者,率淫奔私昵之词。贵定龙里皆有,衣尚白,故曰“白苗”。

姜赧胡侃:白苗,衣服尚白,故有此称。白苗也是做蜡染,将花描绘在布上,独有一番特色,蜡染的衣服,某人尤为喜欢。其男女相会,吹芦笙,有歌舞,却是不错。

PS:“蜡花染袖春寒薄,坐到怀中月堕时”,多有意境,多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苗族之竹枝词五|乡野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