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平 ||温柔的坚持—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


研究表明,做喜欢的事情的机会也可以像食物、饮料或其他初级强化物一样,有效地强化行为。这种以喜欢的活动(如玩耍嬉闹)作为强化物,来强化不太喜欢的行为(如安静学习)被称普雷马克原理。

王延平 ||温柔的坚持—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_第1张图片
沐浴新阳光,学习爱的艺术

李老师在文章“幽默与撒娇(2)”(见下方链接)中写到:

“温柔地坚持”就是一种韧,有了这样的韧度,随便采用哪种心理治疗技术,比如“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理论上都是可以实现不良行为改变目标的。

下面借助《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提供的一个小案例和提供的处理方法,来看一下如何通过“温柔的坚持”,并应用行为主义治疗技术来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案例如下:小女孩马迪,经常乱发脾气,有时甚至在公共场所中闹脾气。

这一案例太具普遍性,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经常能看到小孩子为了达到目的,在公共场合哭闹不止。面对种情况,通常会看到如下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可能感觉到在公众场合口哭闹影响不好,所以最终家长妥协,满足了孩子的要求,以终止孩子的哭闹。但这种妥协等于是强化了孩子乱发脾气的行为,让孩子认为这招好用,以后还会故伎重演。

第二种是像我一样偏严厉的家长,看到对孩子妥协的家长,会感觉看不下去,会认为家长太没有原则,太惯着孩子,对孩子乱发脾气的行为,严厉的家长会采取训斥、打骂等处罚方式。现在才知道,惩罚并不是好的方式。首先它太过冷硬,会损害亲子关系。再者惩罚可能导致孩子的攻击或逃避行为,因为经常受到惩罚,孩子或有攻击倾向、或有胆小逃避倾向,惩罚并没有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自己需求的方式,导致以后也不会或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

显然依从和惩罚都无益于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来看一下行为主义给出的几种心理治疗技术。

王延平 ||温柔的坚持—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_第2张图片

消退是一种解决方案。

消退是指当某一行为不再被强化时,会逐渐减少直到最终消退。

上述案例的处理方法,可尝试采用消退的方法:不对孩子的乱发脾气让步,不把她想要的东西给她,只是让他发够了脾气自己停下来。如果在孩子乱发脾气时,父母的着急上火、满足他的需要,都是在对孩子的哭闹行为进行强化的表现。

对孩子而言,父母的注意和表扬都是非常有用的强化物,因此,一些有经验的家长是这样做的:当孩子安静时或自己玩得很好的时候,更要对他们加以注意和及时表扬。而在他们闹的时候,则尽量不去理会他们,因为有时孩子闹只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此时应该教孩子学会正确表达需求的方法。

消退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使用,否则会前功尽弃。面对孩子的一次哭闹,都需要我们具有极大的耐心,何况要多次面对,可见,“温柔的坚持”之重要性。

正强化始终是个好选择。

正强化是指对某一行为进行鼓励,使这一行为得以再次发生。

研究表明,如果在一个正确反应之后立即给予强化,将是非常有效的。如果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就要在看到了他们好的表现时,立即给予赞赏。

如何使用正强化来矫正不良行为呢?方法是:对照不良行为,另找一种可取的行为,通过正强化鼓励这种可取的行为,使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可取的行为上。

就上述案例中经常乱发脾气的孩子,可以跟孩子约定,如果能在20分钟内乖乖的、不乱发脾气,可以让她做自己喜欢的事。在她达到目标并获得奖励后,逐渐延长时间。一开始使用连续强化,然后缩减成间歇强化,逐渐使她不发脾气。

研究表明,做喜欢的事情的机会也可以像食物、饮料或其他初级强化物一样,有效地强化行为。这种以喜欢的活动(如玩耍嬉闹)作为强化物,来强化不太喜欢的行为(如安静学习)被称普雷马克原理。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142页)

正强化的起效也需要一个过程,无论是给孩子一步步地设定进步的台阶,还是看到孩子有好的表现,立即给予赞赏,都离不开父母的耐心和智慧,离不开温柔的坚持。

负强化也是有帮助的。

负强化是指通过消除令人不快的或厌恶的刺激,来达到强化作用。

如:上例中,如果孩子每天必做的家务活动之一是倒垃圾,可以跟孩子约定:如果她能好好玩一个下午,不发脾气,她可以不用倒垃圾。从这里可以看出,给孩子安排一定家务活动的又一必要性。

与消退和正强化一样,负强化这一技术也离不开温柔地坚持。

正如李老师所言,如果我们能做到“温柔的坚持”,再配以正强化、负强化、消退等心理治疗技术,理论上可以实现任何不良行为的改变。

之所以要说是“理论”上,是因为我们要么做不到“温柔”,要么做不到“坚持”,可见,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修炼好自己,使自己能做到“温柔的坚持”。





李克富 || 幽默与撒娇(2)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延平 ||温柔的坚持—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