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声中浸着泪水的文字:读鲁迅作品有感 - 草稿

这几天,把鲁迅的《呐喊》这本书反复阅读几遍。

鲁迅的作品中,杂文看不下去,觉得他的小说引人入胜,如《孔乙已》、《阿Q正传》、《社戏》、《祥林嫂》、《故乡》等名篇。

鲁迅的作品,在上中学的时候,觉得深奥难懂,文字枯涩不流畅。近来发现鲁迅的作品越来越耐读。

鲁迅的笔触远离才子佳人、英雄美女、帝王将相,而是触及社会最底层,记录他们生活的艰辛、心酸和痛苦。读完他的作品,让人感觉沉重。

在《孔乙己》一文中,鲁迅塑造了一个落魄、贫困潦倒却又自命清高的文人孔乙已,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他人的戏弄和嘲笑,让人觉得可怜可恨又可悲。

鲁迅是个天才。他没有阿Q的生活体验,却把一个受他人侮辱、以精神胜利法自慰、最终被送上刑场的小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含着热泪读完全文。在这篇小说中,阿Q以强凌弱的小市民劣根性、看客的麻木不仁、阿Q被赵白眼、赵太爷肆意欺凌得以淋漓尽致地刻画,给我们展现一幅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江浙乡下农村的风俗画。

阿Q,一个普通的农民,以打零工为生,没有老婆,寄住在土谷祠里。因为对雇主家佣人吴妈的一句”我要和你困觉”,饱受痛打不说,衣服、毡帽等衣物用作抵押。在此遭遇之下,阿Q几乎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贫农。

阿Q决定到城里碰碰运气。

当听到城里革命后,阿Q神采飞扬,以为可以扬眉吐气、翻身的日子到了。

不过,生活波澜不惊,一切依旧,阿Q渐渐有些失望。

最后,阿Q被怀疑偷了城里举人家里的东西,被抓获游街示众后,被送上刑场枪毙。

相比郭沫若的放旷,鲁迅的作品沉郁,揭露社会的黑暗面人性的弱点,给人以警醒。

读完《故乡》一文,农村乡下的萧瑟、荒凉、了无生机,浸入骨髓。

没有生活阅历的初中生读鲁迅的作品,很难读得下去。只有经历过坎坷、挫折和不幸,他的文字就如陈年醇酒,愈品愈香。

近代大作家中,郭沫若相当于唐朝的李白。他的《屈原》一文,汪洋恣肆,大开大合,读起来痛快淋漓,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名篇的神韵风采。

鲁迅相当于唐朝的杜甫。杜甫的名作《潼关吏》、《新安吏》,描摹底层民众的艰辛生活,哀民生之多艰。

正因为《孔已已》、《阿Q正传》这样揭露社会黑暗面、深刻剖析人性的名作,鲁迅得以跻身中国近代一流作家的行列。正因为其作品的深度和厚重感,鲁迅得以和列夫 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契克夫、雨果等世界一流作家并列。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千年盛世,要使社会更稳健有序地发展,我们不仅需要歌功颂德、歌颂社会正义和进步的作品和作家,也需要鲁迅这样指出社会痼疾以便更好治愈的大家。这是鲁迅作品的意义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笑声中浸着泪水的文字:读鲁迅作品有感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