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光”文学名著精彩片段分享(4-6)

文学名著精彩片段分享(4)

分享人:方海敏

“文字之光”文学名著精彩片段分享(4-6)_第1张图片


《小妇人》片段分享

屋里洋溢着一股宁静、温馨的居家气氛。

玛格丽特,小名美格,十六岁,是四姐妹最大的一个。她长的十分秀丽,体态丰满,肌肤白皙;天生一对大眼睛,褐色的头发又密又软,讨人喜欢的小嘴,洁白的双手,这一切都令她颇为自得。

乔,大名叫约瑟芬,十五岁,长得又高又瘦,肌肤偏黑,不由得让人想起小公马,修长的双臂很碍事,似乎永远都无所适从。她嘴巴刚毅,鼻子有点滑稽,灰色的眼睛炯炯有神,好像洞察一切眼神,时而凶巴巴的,时而滑稽可笑,时而若有所思。浓密的长发是她的一个亮点,但为了利落通常用发网竖起来,乔肩膀厚实,大手宽脚,穿的衣服显得很宽松。她正在快速长个成年,但姑娘不自在的表情透出几分无奈。

伊丽莎白——大家都叫她小名贝丝,十三岁,皮肤红润,秀发光润,双目明亮举止腼腆声音羞怯面带安详不露不露声色,父亲称谓“小静”。

艾美,年龄最小,却是家中要员——至少在她看来是如此。她端庄秀丽,白肌肤,蓝眼睛,黄头发卷曲着披披到肩头,脸色泛白,身材苗条。她举止讲究颇具年轻淑女风度。

阅读感悟:今晚与大家分享名著《小妇人》片段,主要针对人物描写。这段文字描写了马奇太太的四位姑娘——美丽的美格大姐,可爱的乔二姐,腼腆的贝思三姐和小淑女艾美。

作者着墨不多,但从她们的外表、行动、肤色写出四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和家庭教养。也从侧面铺垫了四位姐妹的生活经历,透射出马奇太太对四个女儿的用心培养,从而让读者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学名著精彩片段分享(5)

分享人:待花解语

“文字之光”文学名著精彩片段分享(4-6)_第2张图片


分享片段:

农历六月初十,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盛夏热闹纷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来;连一些最爱叫唤的虫子也都悄没声响了,似乎处在一种急躁不安的等待中。地上没一丝风尘;河里的青蛙纷纷跳上岸,没命地向两岸的庄稼地和公路上蹦蹿着。天闷热得像一口大蒸笼,黑沉沉的乌云正从西边的老牛山那边铺过来。地平线上,已经有一些零碎而短促的闪电,但还没有打雷。只听见那低沉的、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从远方的天空传来,带给人一种恐怖的信息——一场大雷雨就要到来了。

——选自路遥《人生》

【文字之光管理团队】宣

    2020年 8 月25日

分享者感言:个人特别喜欢这段关于夏天大雨来临前景象的描写。从小在农村生活长大的我可以体会到这种“景象”,也亲眼见过这种景象。欢迎大家仔细品味



文学名著精彩片段分享(6)

分享人:王大珊

“文字之光”文学名著精彩片段分享(4-6)_第3张图片


分享文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文字之光管理团队】

      2020年  8 月 26 日

分享者感言:

我今天分享的不是片段,而是苏轼一篇简短的日记式散文。前些天,我写过两篇文章,批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所带来的负面导向,当然主要是批评阅卷组组长而不是考生。现在见到仍然有不少的人,为这篇作文的晦涩文风辩护,我便想起了苏轼的这篇文章。就像鲁迅和叶圣陶主张的那样,写文章不能陷入到“歧路”上去,所以有感而发,特分享给大家。

1. 谁用一句话就能描绘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苏东坡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洒落庭院的清辉,如同积水空潭一般,清澄的水中交错着水草的婀娜身姿,原来是修竹翠柏的靓影,此时此景,扑朔迷离,宛若仙境。这里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妙哉!

2. 这篇古文,除了一个植物名“荇”,再无生僻字,时隔近千年,今人无需逐字逐句翻译,也能轻易读懂。苏东坡没有掉书袋,没有刻意雕琢,他即兴写就,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

我最佩服的人,就是用最常见的普通汉字就能表现深远意境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种大家风范,在苏东坡笔下展现得真是酣畅淋漓。

3.说说我对文章中的“闲人”二字的理解。

很多人说,这两个字体现了苏东坡被贬后仕途失意的悲凉心境,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我认为这样理解应该是大错特错了。

苏东坡写此文,这时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使已经是第四年了,天性乐观豁达的他,早已经看淡荣辱,超脱于功名利禄,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甚至可以说此时大概是他此生最快乐的时候吧。

为什么这么说,可以看他这个时期写的文章与诗歌,可以看他做的事,因篇幅关系,这里不展开论述了。

中国士人、君子,有一种人生法则,那就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我一身抱负和本事,希望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我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给我机会,我就灿烂,功成身退,或急流勇退之后,回归诗酒田园,暮春三月,踏青下河洗个澡,春风拂面唱首歌。没有机会实施我的主张,我不贪慕权位,不跟你们同流合污,我自己回家,还是暮春三月,还是踏青下河洗个澡,还是春风拂面唱首歌,仍不失我志,不亦乐乎。

所以,《论语》中,孔子对曾皙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喟然叹曰:“吾与点(曾皙)也!”

综上所述,我认为,苏东坡的“闲人”,体现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我们学习他的生命哲学,可得“清欢”;学习他的生活哲学,可得“趣味”;学习他的艺术哲学,可得“境界”。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学苏东坡。

这里,不在于我评价苏东坡人生哲学的观点是否正确,我更要说的是,人生哲理不是空洞的“鸡汤”,写文章也不是看你拉多少名人大腕的名言为你“站台”,而是要让自己的修养体悟自然流淌,水到渠成。就像苏东坡的“闲人”一样,背后的意味深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字之光”文学名著精彩片段分享(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