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被《国家宝藏》震撼到了,尽管今年已经是第三季,而我还老掉牙的在第一季盘桓,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对它犹如滔滔江水般的仰慕之心。
当我对国宝类节目的认知还停留在一本正经、生硬说教的讲文物,以及王刚挥舞着小铁锤一通乱砸之时,《国家宝藏》联合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以当下大众喜欢的明星为国宝守护人,用舞台剧、讲故事的形式,以及炫酷屌炸的舞美,将原本厚重晦涩的历史演绎的现代感十足。
让人在舒心舒适、赏心悦目中畅享博大精深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
《千里江山图》是由北宋徽宗年间,十八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所作,它是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全卷长11、91米,比著名的清明上河图还要长。这副画作气象磅礴、吞吐山河,堪称宋朝版的《航拍中国》。
相较于画卷中的壮丽山河,我更欣赏它背后“青绿之色,千年不败”的匠人精神。
“好色之徒”--中央美院的冯海涛老师,他潜心研究四年,闭关两年,从墨稿、绿色、青色到三矾九染,神还原了这副五层画的制作过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传承人--仇庆年先生,他那一箱宝物的出现,才真正让人惊叹:原来国宝是实至名归的奇珍异宝。
这些颜色全部来自于矿石,而且是最上等的矿物质,品相一般的才用作补品或者手饰。
比如石绿用的孔雀石和绿松石,石青是蓝铜矿和青金石,胶用的是牛皮、鹿皮和阿胶,白色用的千年的贝壳,每一种颜料的制作工艺更是要经历日夜不歇的反复提炼。
这样的成心之色,才能描绘出千年不变的颜色。
惊叹欣赏之余,想到了同为美术系的女儿,所以对于颜料着色格外关注一些。
感慨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与匠心独具,才得以创造出如此流传千年的传世之作。
“瓷母”又称“各种釉彩大瓶”,制作于是清朝乾隆年间,这个表面看起来花里胡哨的花瓶,却是中国官窑瓷器中体积最大、釉彩种类最多、工艺最为复杂的瓷器。
谁也不曾想到,这个一度想要气活雍正的俗不可耐的器物,多年之后却成为中国瓷器技术史上的颠峰之作。
这得感谢“迷之自信的”乾隆,更要学习他那种明知不可为却偏要为之的勇气,甚至百年之后可以骄傲的对后人说:“l can do it and l did it"。
喜欢瓷母的讲述者--“问不倒”的张甡先生,他对专业深入挖掘以及行云流水的讲解,让人感慨:优秀之所以为优秀,是专业之外同样专业,走到哪里都是最瞩目的那一个。
更喜欢瓷母的守护人--优秀的演员王凯,午睡时还梦到他伸手邀我入席,下午就看到他在《宝藏》里清风朗月、侃侃而谈,甚是欢喜。
“石鼓”因其形状似鼓而得名,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是由大篆向小篆过渡的文字,是汉字演化过程的活化石,距今已历经2300多年。
专家说“有文字的文物比没有文字的文物更重要”,石鼓既承载了中华的文字,又是中华书法艺术之祖。从文字形状,到书法,再到石刻,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石鼓的今生被影帝梁家辉演绎的很接地气。司马光父子、梁家辉父子以及梁金生祖孙三代对于守护文物的传承,让人感动。
是这些文字,是这些华夏文明,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联系在一起,更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
看石鼓想起了小时候家里的一块石碑,很大很光滑。依稀记得上面遒劲有力的字迹,想来若是留到现在应该也小有价值了吧,但老屋历经多次重建,那些老物件早已不复存在,心里不免遗憾。
看《国家宝藏》,领略每一件国宝的前世今生,感慨我们古老文明深不可测的文化底蕴。那种发自心底的民族自豪感,那种“此生幸为华夏人”的骄傲,那种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央视出手,必属精品”,这样恢宏的良心巨制,这样高颜值的巅峰之作,这么高的豆瓣评分,你还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