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做的第一个主题阅读,阅读一些如何阅读、讲读书经验的书。
我也算是有一定的阅读经验的人,现在再来看别人分享的阅读经验,除了很多共鸣之外,还是能发现许多意外之喜。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是一本日本作家的书。
日本的书,接触了几本,比如《钝感力》《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总体感觉就是非常实用,干货多,讲述的方法非常细致,接地气。
比如,他讲如何做购书清单,直接提供出自己的模版,如何给书分类,看书的时候如何折页、如何划线,如何做标注等等。
当然,有些文化习惯或者时代的问题,未必适合每个人,但这种分享细节的方法,很值得掌握。
本书副标题《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作者的核心观点就是,用做读书笔记的目的去阅读一本书。
拿到一本书,在阅读的时候,就规划着怎么去做读书笔记或者如何写书评。
从读书笔记到书评,就是将书中的信息与我们自身结合产生出来的原创思考。
这也是我目前在用的方法,无论是看一篇公众号文章,听一节知识专栏,都尽量的给自己留有足够的时间记笔记写感受。
我们经常说,看的再多,不去做,然并卵。
所以看完之后,就赶紧去实践。
但其实中间还有一个节点,那就是思考,思考清楚了,去做的动力才会更大。
这个思考过程,就是从写读书笔记开始。
这本书从如何选书列清单、到如何买书,网络购还是书店看,到最后如何写读书笔记以及养成重读笔记的习惯。
一、如何选书购书?
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选书,购书大多都是在网上。
选书的目的,主要是找到自己真正想读,对自己有用的书。
怎么列清单是次要的,清单写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还是直接放在京东的购物车里都不重要。
关键是想清楚,为什么要买这本书?
是享受故事、玩玩文章,还是商业目的,工作需要,兴趣爱好,育儿家教……
每个人的目的不同。
很多时候,就是看到信任的名人,或者喜欢的专栏作家推荐就买了。
作者想用列清单、去书店提前翻翻的方法让我们有效规避冲动购买,分清是否适合自己。
作者提到,买书最好是去实体店,这样能够印象更加深刻,更能够促进读完这本书。
网上购书太容易了,脑子一热就能够购买下单没有压力太过于方便,买回来之后就不容易读下去。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对于我们来说,书店少,想要的书未必有。
逛书店其实是一项比较奢侈的休闲行为,偶尔去一次,随便看看,淘一些书,还是可以的。
冲动购买,买了不看,这是关键问题。
比如,618,423为了凑单,买了一些自己没有深入调查和分析的书,买回来就束之高阁了。
所以选书的时候,最好还是多看下评论和介绍,或者有讲书的提前听一听。真正感兴趣有用再买。
即便是如此,也不要奢望每次都能卖到好书。
我的原则就是,不排斥买到“坏书”,如果不读坏书,也不能保证读到好书,更何况所谓的坏书,很多时候也能带来意外之喜。
第二章,如何做读书笔记?
笔记读书法,能够大幅提升我们的阅读效率,不是阅读速度。
如果只是单纯的读书,过程会非常单调,就像完成任务一样,读完之后也很难再重读,时间一长记忆和笔记里没有任何痕迹,获得的信息非常有限。
如果是要写读书笔记的目的去读书。
那么在看书的时候就会思考,我要在笔记里写点什么呢?
在读的时候就会自由调节读书的节奏和速度,可一边确认重点一边阅读,书中内容清晰地记在记忆和笔记里,重视自己的感受,重读内容,直到理解为止。
“为做读书笔记而阅读,会让我们更加积极的跳读速读慢读,在一本书里混合使用,张弛有度,节奏全在自己的把握中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了写读书笔记,读书的重心也自然发生变化,不再是因为读了书而写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
那么如何做笔记?
好的读书笔记一定是跟自己结合,输出自己的感想或观点。
要是自己没有感想,不知道如何表达观点怎么办?
先从摘抄开始。
很多人都大大低估了摘抄的重要性。
摘抄其实是我们获得自己独特观点的第一步。
抄什么呢?要抄那些让自己心动的句子,共鸣段落,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内容。
“带着主观的心情去读书是学者和编者都没有的,只属于普通读者的特权,应该放心享受才是”。
“不要觉得摘抄很可耻,其实这时候对自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摘抄的过程当中,一方面可以促进和加深对书的印象,另一方面就是加深理解,在张超超的过程当中,你很容易发现作者经过反复思考,藏在文章里的机锋”。
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摘抄的过程也是调用自己潜意识的过程,会让你在抄的时候把抄袭的语句与自己潜意识里面已有的知识点和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相结合,你会涌现出许多自己的想法和感想。
“读书笔记一定是以自己为目的的,自己觉得非常有用的,非常重要的部分,或者是自己的感想,我们没有必要拼命的去思考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而只需要关注自己关注的内容就好。”
没有兴趣的理解不了的,阅读就行了,不用钻牛角尖也没有必要做在笔记里。
写记录感想的时候要揣测,没有必要揣测外来的思想,而写下自己的心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是读书笔记的最关键的一点。
摘抄是第1步,后面第2步就是写评论,对自己抄下的内容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写的时候要坚持自由书写。
自由书写能够更好的整理我们的想法,比如我们读完一篇个人故事之后,觉得这个人真厉害,拿起笔要写突然就会想到这个人,哪里厉害为什么厉害,下次再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会不会看不懂,于是我们就会想到补充一些内容来描述他怎么厉害,这就是在写的过程当中逐渐去展开的一个方法和思路。
自由书写的过程会让我们产生自己提前都没有料想到的想法和惊喜。
所以即便是没感觉自己没什么可写的,也要拿起笔先写写,说不定惊喜就在后面等着你。
想法感受写得多了,就会产生更加深刻的洞见。
就会产生自己的原创思考!
第三、培养重读笔记的习惯
看过的书,还会在看吗?
人脑的机制就是喜新厌旧,总想获得新的东西,觉得自己看过了,写了书评或者笔记了,就很少回顾了。
好书肯定是要多看几遍的。
同样做过的读书笔记最好要养成经常重读的习惯。
首先,不重读,时间长,还是会忘记。
读书笔记是自己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一次飞跃。
重读笔记,结合我们当下不断更新的信息和阅历,可以让我们的思想进一步升华。
语言文字会不断得到整理,甚至可以重新写一篇高品质的书评。
此外,重读自己的读书笔记,也是一件既轻松又效率高的事情,相当于用一篇文章的时间重读了一本书。
作者在最后也强调了看书评的好处,的确书评会让我们发现更多我们忽略的细节。
看之前去看一下读书笔记或者书评是了解一下书的大致内容。
看完书之后再去网站上阅读,豆瓣网上阅读一些优秀的书评,会让你从不同人的视角去分析来看这本书,也经常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感悟和灵感。
最后,书中的几个阅读小技巧,很值得推荐。
1.将家里的书分成三类摆放:未读、已读未做笔记、已做笔记。
2.三遍读书,第一遍通读时,折角;第二遍重读折角部分,再划线;第三遍重读划线部分,摘抄写感想。
3.许多书的封腰不要扔,可以剪下来,贴到书的空白页。他上面的文字宣传还是很有学习价值的。
4.一本书读不下去就换一本,这没什么可内疚的,作者也是这样,有时候三本书同时再读。
5.疲劳时看随笔,头脑清醒时看评论,需要加油打气时多读励志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