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认知升级吗?——读《阶层跃迁》

这是认知升级吗?——读《阶层跃迁》_第1张图片


背景

当今阶层突破及由此带来的中产焦虑是个热门的话题,本书以社会阶层为主题,从通论、阶层晋级路径分析、痛点解析和教育专题,以当今社会现象或人物为引子,对其进行社会学解析,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作者闫肖锋是师从费孝通的社会学学者,专栏作家,资深传媒人,趋势观察家。曾在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传媒高层管理人员。

通论

首先定义阶层。阶层是指按照一定等级标准划分的不同社会集团。同一阶层成员之间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具有相似性,不同阶层成员在这些方面存在差异性。阶层是根 据“地位三要素”来划分的,也就是3P标准:财富(property)、权力(power)、声望(prestige)。当然,还有文化资本序列,即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涵养,可以借此来评估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什么叫社会流动?什么叫社会固化呢? 社会流动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或社会阶层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社会阶层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向上流动,也可以是向下流动。

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社会里,每个人一生下来,或者到一定年龄就会被分配到某种身份或地位。这种身份或地位将永远不会改变。 而开放社会的特点是对自致性身份、地位的依赖程度大大超过封闭社会,而封闭社会更依赖先赋性身份、地位。 经过近40年急行军式的发展之后,社会阶层出现固化倾向。这既是合理的,也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是通常社会经历高速发展进入调整期后都会出现固化,不合理的是其中的“拼爹”、教育不公、机会不均等现象妨碍了社会公平。

那么,为什么近来人们对社会固化特别敏感?作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贫富的代际传递。官员子弟从政的机会比普通人的孩子高2.3倍(陆学艺,2000年);上海80后的教育程度和有房率,与其父辈的教育程度和有房率呈高度正相关(复旦大学80后调查,2017年)。 二是发财投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同一条起跑线”的优势一去不复返了,创富军到处攻城掠地、插小红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使得阶层进一步走向僵化,各群体都想着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面对外省人和农民工,一线城市的市民也想要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进而提出问题,想打破利益固化,实现社会阶层流动,我们应该如何改变? 从社会总体看,首先是让个人努力从代际世袭中胜出。古代有科举考试,现在有高考。教育改革,解决起点公平是一切社会公平的前提。 其次是加大社会二次分配的作用。收入差距不大的社会都是依靠向富人征税、劫富济贫,二次分配给贫困者。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打造一个能让“自我奋斗有好结果”的社会制度和创业氛围。

突破玻璃天花板的几种可能途径

首先,要考上一个好大学,这是你的第一块人生晋级敲门砖。 其次,要有个好的职业规划。 最后,要混一个好的朋友圈,这点太重要了 但是,人们在寻找行业风口的时候容易迷失自己,忘记锻造个人能力。所以,实现个人晋级最终还要回到个人能力的打造上来,就是作者在第一讲中强调的三种人格:学习型人格、行动型人格、合作型人格。 最后,你还可以做一件事,传承家风。

要怎么书写自己的命运方程式?

第一,要解好你的命运方程式。 第二,认识你自己。 第三,明确阶层晋级方向,找到有利于个人晋级的朋友圈或业界圈,树立榜样人物,当然不一定是李嘉诚、王石这些人。 第四,就是马上行动的能力。很多人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思前想后失去行动的能力。    

点评:晋级要有个人明确的目标,方式要务实,清楚认识自己。

全球化思维

作者引用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提出了个人现代性的12项特征:乐于接受新事物;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与变化;头脑开放,尊重不同的看法;注重未来与现在,守时惜时;注重效率、效能,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注重计划;尊重知识,追求知识;相信理性及理性支配下的社会;重视专门技术;敢于正视传统,不惟传统是从;相互了解、尊重和自重;程序比结果更重要。

作者提出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个全球化进程中自己的位置,为即将到来的全球化竞争做好充分准备。简单地讲,个人全球化有四种方式:一是出国,二是上网,三是看大片,四是就职大公司、跨国机构。 未来属于兼具东西方两种思维的人,要把自己训练成国际人又不失本土思维。最简单的目的是为了镀一下金、见见世面,这只适合富家子弟;其次是结交海外朋友圈,打造具备多元文化的能力;最后,建立更大的人生格局。而最后一条才是最关键的。

点评:现在已经是全球化的时代,且正值文明与冲突的当口,了解东西方两种思维尤为重要,全球化与本土化是一个进程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但是作者对国外的认识却很片面。将看大片也作为个人全球化的方式,然而所谓的大片有时出于艺术或噱头的需求,存在故意夸张的情节,早就有人说过好莱坞大片不足以反映国外的现实。其中唐骏的例子,作者认为其从野鸡大学出来进入微软是成功,然而唐骏那样伪造学历及工作经历在美国是会导致个人信用破产,职业生涯中止,也就是在国内才能包容他,作者口口声声要了解西方,然而却在这一问题上双标。对于出国留学,我作为曾经的留学生表示,尽是谈美国,美国不代表所有的外国,美国的经验不代表在其它国家可行,反之亦然,而且明显对于留学是道听途说,并没对国外学习工作的切实认识。

科技化与文化资本

作者引用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中提出的“未来你需要培养的六种能力”:设计感、故事感、交响(整合)能力、同理心、娱乐感、探寻意义能力。

面对机器的升级换代、人工智能的咄咄逼人,个人要想不被取代,要想在未来胜出,只有不断提高紧紧围绕人性中不可替代部分的能力,即科技素质加上《全新思维》所说的六种能力。

平克在《全新思维》中总结称,我们正从一个讲求逻辑与计算器效能的信息时代,向重视创新、同理心与整合力的感性时代转化。书中写道:“你必须具备两种感知。第一,高感知。观察趋势和机会,以创造优美或感动人心的作品,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及将看似不相干的概念转化为新事物的能力。第二,高体会。体察他人情感,熟悉人与人之间的微妙互动,懂得为自己与他人寻找喜乐,及在烦琐俗务间发掘意义与目的的能力。” 

以下是作者对于锻造右脑思维的几种方法(当然,假如你本来就是艺术家或具有艺术思维的人,应该强化你的左脑思维)。

(1)高科技时代还要高思维,你不仅要锻炼科技能力,对最新应用敏感,还要对人性需求敏感。科技要回归人性,你或你的产品要洞察人性的痛点,然后给予解决方案。

(2)要开发左脑,这一点我国的数理化教育应该足够。但是,更要开发右脑,尤其要锻炼平克提出的六种能力。

(3)假如你学艺术,应该多增加理科知识。假如你是个理科男,应该训练艺术思维。或至少,要让自己有一门艺术爱好。

(4)有机会学一学打坐或冥想,试着让思维放松,进入一种禅定状态,对身心和创想都有益。 (5)锻炼自己编讲故事的能力。试着把一个新闻故事说得连小孩子也能听得懂。

(6)要有一种整合能力,要建立T型知识结构,知道怎么跨界、怎么整合。只有拥有足够的知识源,才能左右逢源。真正的富人思维就是整合资源,是一种把不同领域的资源整合成一个创新产品的能力。

(7)要跟着科技应用迭代更新。只要有新的App(应用程序),就尝试着使用一下、体验一下。 (8)向下学习,向年轻人学习。尤其要学会他们的娱乐方式,掌握最新的娱乐语言。

(9)培养自己的“第七感”,即连接世界的感知力。就像一位厨师看到一堆食材,马上能脑补出一桌盛宴一样。

(10)你是在盖一座教堂,还是只是砌墙?有人只是砌墙,而有人则声称自己在建造人类伟大的信仰圣殿。这就有了人生的意义,有了使命感,有了动力和方向感。

对于文化资本,作者建议至少要有一两套正装。既是为了在正式场合不失礼貌,也符合身份;不可陷入商品“拜物教”,对于时尚要能进得去、出得来,不可被无穷无尽的奢望和消费嗜好吞没; 至少要有一种雅好,可以是音乐,可以是小众电影,不一定得是古玩;至少要关注主流话题,让自己成为话题达人。不一定非得滔滔不绝,要么不说话,要么一说话就让人记住你;回到古风,是时候回到古风了。到了一定年龄,只有老东西才适合你。

点评:引用了《未来简史》里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挑战。人们需要不断迭代,才能跟得上机器的节奏。这也与我以前对《未来简史》的看法接近,与其悲观担忧科技取代人类,不如反思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人的独特性究竟是什么。平克提出的六种能力是机器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做不多的,要做机器难以替代的。

在职场和正式社交场合,合适的着装有其意义。然而作者提出至少要看几本时尚杂志,一本杂志培养一个阶层培养一代人,杂志能培养一个人的淡定气质,则又是夸张,培养一个阶层一代人更需要阅读经典,他后面也说了“至少要读透几本经典以提升谈资的文化含量”,杂志可以读,但时尚杂志则非必需品。作者说到“不可陷入商品“拜物教””,不过一面又是在叫人“装”,这也有矛盾。

如何防止阶层下滑

社科院李春玲曾提出以下四个判断中产的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收入,中产阶层必须拥有较高的、稳定的收入;第二个标准是职业,中产阶层应该是从事专业性或管理性工作的人;第三个标准是教育,中产阶层应该受过中高等教育;第四个标准是消费及生活方式,中产阶层应该能够承受较高水平的消费,过着舒适的生活并有一定品位。

此外,我国的中产阶层是复数,由四个群体组成:第一是老中产阶层,即小企业主或小老板;第二是私营企业主群体,一般指的是雇员在20人以上的老板;第三是新中产阶层,即专业人士群体;第四是边缘中产阶层,即小白领们,他们是网上声音最大的准中产。 我们对中产阶层的认知之所以这么模糊,是因为中产被当成了筐,什么都往里装。比如,中产的人群构成就非常分离,四部分构成之间的利益诉求和认同感不强,老中产和新中产趣味迥异,公务员和白领价值观不同,这四个群体怎么能强拧到一起? 但是,对个人晋级来说,成为中产是一个奋斗标尺,就像中产阶层是打造现代社会的标尺一样。

作者提出

(1)解决中产困境,首先要靠政、府和企业。政、 府和企业尤其要倾听小白领们,即“准中产”们的呼声,减轻他们的技能焦虑、晋升焦虑和薪酬焦虑。应该由政、 府牵头,组织社会力量对他们进行培训和辅导。 (2)中产自己要锻炼身体,更新知识,慎做理财,切记不加杠杆。 (3)学会理财,冬天来了要备足粮草。 (4)要谨慎炒股,只要我国股市还没改变“赌市”的特征,炒股就是加杠杆。 (5)在去杠杆的同时还要补短板。补短板就是不断更新知识,就是我一直强调的要有T型知识结构、多元知识结构,一专多能。 (6)锻炼身体,天天向上。经济不景气时要投资自己,包括投资自己的健康。

作者从社会学视角来盘点一下本讲所谓的“新中产”。 (1)新中产被描述为这样一群人:部分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大部分是80后、90后,普遍受过高等教育,从事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2)“新锐创领主流”。新中产是高品位、高感性(对事物的敏感性)及高消费力的“三高”精英人士。(3)从具体生活方式上看,他们更注重事业和个人发展,倾向于晚婚,个人(或家庭)消费呈个性化趋势,注重差异化和品质。

点评:这里揭示一个现象,就是为啥对国内中产认识会比较混乱,确实现在的媒体是把利益和认同感不一样的群体过于简单的杂糅在一起。作者引用《格调》对美国中产的描述认为不一定适合国内的新中产,国内的新中产是勇敢的潮流引领者,也是变革者。实际还真符合,我国的新中产同样缺乏变革,同样受到广告影响和接受促销信息影响,势利地设法和低层次划清界限。

有效学习

作者提出T型思考者,就是有一个核心的专业知识,同时知识面又很宽、多才多艺、人生经历丰富的人。他们头脑开放,充满好奇心,博览群书,知识面广;他们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也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T型思考者有一个很广阔的世界观。

•具有开放性的头脑:能从遇到的人或事情里找到有趣的东西,为你所用。

 •探索新的想法:乐于探索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和技能,经常和朋友讨论、辩论,“三人行,必有我师”。

•养成每天获取知识的习惯:学习是随时随地的,偶一得之,终身难忘。

•扩展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地扩充专业知识,拓展专业的新疆界。

点评:相似的观点在《原则》里达利欧提出要有一颗谦虚和开放的心,《专业主义》提出的具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永无止境的进取心,这些也是促进人们开拓进取。

职场与奋斗

阶层晋级重要的一环个人的职业,作者有以下的建议:

(1)关于职业素养,建构自己的“知识树”很重要,要拥有探究“为什么”的原点思考能力。

(2)抗压能力有时也比学历更重要。在挑战取向或保守取向,抗压取向或依赖取向组成的四个象限中,你属于哪个象限决定了你适合进什么样的公司。

(3)美国国家教育与经济中心对美国400个不同行业的公司进行了一次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贸易常识、对外域文化的敏感性、通晓多种语言、岗位专业技术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以及基本的道德规范,是雇主及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能力要求。

(4)你必须一专多能。过去讲“积财千万,不如一技傍身”,万般带不走,唯有技随身。

(5)科技素质几乎是所有行业、所有职业晋级的必要装备,包括科技意识、科技知识和科技运用水平。

(6)跨界的前提条件是先把自己的本来专业或者工作做好。跨界的本质是打破思维的壁垒,实现不同思维模式之间的联结。

(7)所谓“第七感”就是通过现象看到相互连接的穿透力。

(8)未来属于左右脑都发达的人。

(9)学习有毒,实践能力更重要。

(10)很多人一开始为了梦想而忙,后来忙得忘了梦想。

进一步作者提出的自我奋斗的正确姿势

(1)认知自我,设定目标。自我奋斗的起点,其实不是奋斗,而是自我。

(2)勤奋,自律。奋斗不一定等同于吃苦,但是有一点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勤奋。勤奋的意义在于,使人能够通过一种高频的思考或行动,弥补、修正很多因为智力、资源不足等导致的缺陷,让一件事情能够更快、更有效果地达成。能够在不被监督、不被人要求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同样的状态,这就是自律了。

(3)坚持,定力。没有任何一件事不需要坚持,除非从一开始就证明这件事是错的。

(4)控制节奏,保持淡定。其实,没有一种节奏是通用的,唯一可以参考的是:欲望要慢,行动要快。

(5)谦卑感,责任感。你的奋斗一定不能太功利,或者太过于自我,因为奋斗不是一个人的事,到了一定阶段,那就是一群人的事了。

(6)死磕精神,不妥协地择善固执。想做成一件事情,最笨,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死磕!最重要的就是找准问题所在,千万不要一根筋、死较劲。我们死磕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死磕别人的看法,所以才会强调择善固执。

(7)得失心与包容心,成就他人的利他心。得失都是相对的,得学会接纳很多事,不要将自己置于高于他人的境地,否则就没办法凝聚力量。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

(8)正能量,正道。邪路有很多,但是一定不能走,因为走错一步,步步错。正能量、正道,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奋斗者必须守住内心,抵挡住诱惑。

(9)与时俱进的学习。学习的重要性不必再强调。学习应该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压力。学习最重要的是技巧,建构你的知识架构能力,但不能学习中毒,失去了行动的能力。

(10)放低自我,超越自我。这是最后一句话,也是奋斗者需要始终牢记在心的一句话:我们都是普通人,所以要警惕自己的局限性,路很长,别洋洋得意,别飘飘然。

点评:个人提升离不开奋斗。要有正确的奋斗方式,做好本分,不断学习应对挑战,同时不忘初心,坚守正道。

教育

一个人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呢?其实,一个人想要生活得更好,只要获得五种能力就行:一是自然生存能力,二是技术能力,三是知识能力,四是与社会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

(1)以升学率为核心的应试教育,目的是淘汰大部分学生,成就少部分学生。但教育的终极目的被遗忘了。有些学霸不会生活,不懂爱,不懂合作。

(2)未来,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这三样:第一是身体好,第二是心理素质好,第三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和再学习能力强。

(3)千万不要失去兴趣。上各类兴趣班其实就是为了找到孩子的兴趣。好的职业是阶层晋级的第一动力,而兴趣又是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果让人失去兴趣,那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4)高考就是选专业。可以按兴趣选择,也可以按社会功利选择,但最好是选择自己既感兴趣又有前途的专业。

(5)大学期间可以换专业,或者选择双专业。因为哪个专业符合你的兴趣或导向好职业你暂时看不清。选修课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要与专业互补或有跨界价值。

(6)第一份工作往往不一定是最理想的。人们往往要通过反复跳槽找到感觉。通常情况是,你会为了工作牺牲兴趣,或者学会让自己的大脑分裂。

(7)频繁跳槽其实并不利于积累人脉和资源。一旦确定了努力方向,你就应该在这个职业方向上深耕细作。

(8)工作是为了吃饭,但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人用一生去追寻自己感兴趣的事,但往往是,只有到了一定岁数才开启第二人生,追求自己真正的兴趣。

 (9)最好的老师是家长,最好的学校是家庭,最好的学区房是家中的书房。你要小心呵护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教会他取舍的能力。你要帮孩子找到他的阶层晋级之路。

作者认为现代型的人格教育,要由己及人,强调友善与分享,强调妥协与守约,需要向传统经典学做人,更需要在现代组织中经受历练。未来,有担当,有责任心,善于团结大家的人将成为社会的稀缺人才。

进而提出要反省应试教育,不只是因为它带来不快乐,带来亲子隔阂,带来残酷竞争并导致社会达尔文主义,而是要回到教育本源。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人才”批量面市对整个社会意味着什么?应试教育只会培养人文哲学家马尔库塞所谓的“单向度的人”,简单地讲,就是那种对社会没有批判精神,一味认同现实成功的人。或者,如钱理群所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应试教育之功劳,是快餐化地培养一批精于数理化的学生,顺便刷掉那些多余的人,所谓“10分干掉一操场”。应试教育之弊也是明显的:无论文理科,都是以整齐划一的标准来塑造人才。其结果就是,大家都是齐头齐尾的“标准件”。但人才参差多态才是常态,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我”。许多人才因此被残害。应试教育教不出爱因斯坦,也会刷掉“沈从文们”和“鲁迅们”。应试教育只求标准答案。可不幸的是,这些都是未来人工智能擅长的领域。你的孩子能跑得过机器人吗? 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便成功于一时也难以久远。纵然在个人意义上成功,但在社会范围上是荒谬的,就像社会学家韦伯所称“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

作者建议下一代要“能打”。所谓“能打”,就是让孩子在未来迎接各类挑战时能沉着应对。这是本人的一个解释,意思是让孩子在碰到挑战时不怯场、不气馁并且能够有办法应对。

(1)下一代要承受空前挑战,必然野蛮其体魄,坚强其意志,磨炼其心智。所以,生存训练是很好的意志力训练。可以是野外生存训练,也可以是都市森林中的生存训练,比如打工、独自远行。 (2)艰苦教育是人生必修课。

(3)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很重要。

(4)孩子需要学习传统文化,知道孝顺父母,不能完全听任西方那套亲子教育方式。因为养娃理念不同,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同。关于孝道,父母需要先正己身,自己做好。

(5)用爱和尊重与孩子相处,并发现、引导他们的长处。定期开家庭会议,一起阅读,一起讨论。毕竟,家长才是最好的老师。

(6)不少个体经营者和企业家的孩子会从小跟家长一起工作,长大接班就自然而然。接班是不能强求的,孩子可能暂时接不了班,甚至不一定从事父母的行当,但只要家风能传承下去就不怕。 (7)很多人觉得,所谓“穷养儿、富养女”是指对待男孩要严格、少给钱花,给女孩要买好的东西、多给钱花。但其实,穷养儿子是对男孩意志力的磨炼,富养女儿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投资。

(8)享乐时代,怕只怕寒门出“贵子”。关键还是要让小孩有更高的追求,家长责无旁贷。

(9)寒门与非寒门最大的区别,不是财富,而是思维。寒门的多数父母通常会认为:我实现不了的梦想,你要帮我实现;我输了,但你要赢。这是一种推脱责任的表现。学学《摔跤吧!爸爸》里的爸爸吧。

(10)面对未来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并传导给下一代。《反脆弱》一书的观点是:不确定性是件好事,甚至有其存在的必要,并且建议我们培养反脆弱的特质。因为未来是“黑天鹅”现象频发的时代,下一代要有强韧的抵御能力。

点评:如何教育下一代应对未来的挑战,不仅要具备知识,也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三大基本任务,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这也与作者所提的能力基本符合。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要正视这些特点,方能培养好。四月《哈佛商业评论》谈到当前的危机对社会各方面带来强烈的冲击,个人的反脆弱性对克服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危机尤为重要。

不过也存在偏见。作者认为未来独生子女最稀缺的就是团结他人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独生子女居多的80后现在已是社会中流砥柱,他们的表现没有团结合作吗?何况现在生育放宽,未来多数年轻人不是独生,这一命题不成立。作者认为应试教育的一个好处就是抗压能力的培养,就锻炼抗压能力而言,衡水模式还是有价值的。然而要比较的话,没有衡水模式的欧美国家的人们难道抗压能力就比国人差吗?还真不是。何况读过衡水毕业生对学校的揭露,这种模式对学生长远成长并不利。

小结

人生导师没那么容易当,单靠一本书突破阶层不太可能,开篇说要打破穷人思维,然而实际对此没有定义。作者是资深媒体人却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缺乏缜密可靠的论证,多处是拿据说当论据。本书属于自媒体营销号水平。从此书还是能了解到社会的问题和趋势。一步跨越阶层不实际,但奋斗的精神得有,认清自己的竞争力,培养好下一代。要清醒看待问题,去除不必要的焦虑。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是认知升级吗?——读《阶层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