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2》延伸出的花边热度不减,其中最具话题性的是“S”卡。郭导把代表着Super的S卡发给了“以不变应万变”演完魏无羡的何昶希,受到质疑后强势解读了S的新含义:S不仅仅是super,更有Student、Seed、Special的含义。吃瓜的我在屏幕前当场叹为观止,太有内涵了!
最近看完了暖乎乎的《画出你的答案》这本书,在反复的咀嚼中,突然灵光一闪,和郭导产生了神奇的电波,发现了思维导图的一直被我误解的内涵。
在我所有的学习工具中,思维导图配得上一张S卡。每每提起它,对面的人眼中会露出感兴趣的神采-尤其是孩儿妈们。这是我们聊阅读,聊沟通,聊情绪管理,聊其他跟学习相关的事物时,难以达到的效果。
但大部分的伙伴并没有真正的将它纳为己用。一般有几种情况:
1、买了书没读完,觉得理论挺复杂,各家标准又太不同,不知从何下手。
2、摸索着用了,但大部分浮于表面,通常会做成貌似导图形式的大段文字摘抄。
3、觉得画图太难,下不了笔,成不了图。
4、以上全占。比如我,买了很多书,摸索着使用了很多年,又特意师从博赞亲传弟子一对一的学了正宗画法,然而在自己的朋友圈仍然没有展示过一张手绘图。
为啥呢?因为思想包袱啊,我们很多人把思维导图看成“S-Special”,觉得导图需要特别美,特别精准,特别完整,逻辑特别高操,把它当作一幅作品,非足够精美,是不好意思秀上一秀的。
而《画出你的答案》里面的作品看起来极其简单,给初学者极大的自信,没有精妙的图像,没有冷暖搭配的色彩丰富的线条,甚至不符合国际大赛裁判标准。但作者在真实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凭借这简单的导图,解决很多问题,获得很多的成长,实现很多突破,改变了和改变着她的人生。书中的23个使用场景,都是她真实的使用经历。
而看完这本书,我发现思维导图可以是一张餐巾纸,一个笨拙的小图形,甚至只是一个草稿。它真正的目的和意义,也可以解释成三个S:
是通过思考,把问题解决S-Solve;
是通过内化,把知识学为己用S-Study;
顺便展示创意,给自己加分S-Show。
作者在导图的使用中,以结果为导向,以提问引导思考,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去实现三个S的目的。
下面用三个书中的实践案例分别解读。
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Solve
目标:公司委派组织一场不擅长领域的活动,如何用思维导图帮助自己快速整理思路,掌控全局,落到实处。
工具:普通水性笔、几只彩笔、一张纸
思考过程:
绘制结果:
是不是很简单?这个案例给我的启发是:
1、要明确自己要产出什么结果。这篇导图要产出的目标是:知道接下来要如何做。最好能细化到项目优先级、任务责任人、完成时间节点、可衡量的标准。
2、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的发散想象,由一个工作自然推进到另外一个,慢慢就可以把没有思考到的事情补充进来。然后环视导图,进一步查缺补漏,
3、思维导图是一个思考过程,未必一定要求结果的呈现在此图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个过程的思考,总结出一个单独的待办清单或任务甘特图,或另一张呈现答案的思维导图。当然如果图上还有空白,也可以单独用一个分支,将任务清单(成果)列出来。
按照这个思考路径,我也用导图解决了一个活动安排问题。
我们公司建立了助学金,资助当地的几所学校。一所学校的教师团队安排参观访问,在公司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并以一个小型揭牌仪式,拉开系列活动序幕。作为对接人,我要负责协调方方面面,这让怕操心的我拖延了很久很久,直到不能再拖,我拿出一张纸,按照拆分问题的方式,引导自己很快的画了一张思维草图。
待一张草图画完,我大体已经知道需要对接什么人员,准备哪些物料,留意哪些细节,最终整理出一个待办清单,用单独一个分支(红色支)呈现。拿着清单,找到关键人一一落实,发现其实任务其实远比想象中简单。
用思维导图学习知识
目标:读了一本书,听了一节课,如何用思维导图把这些知识吸收内化,学为己用?
思考过程:
绘制结果:
这幅导图更加简单,但呈现方式仍然能够给到一些启发:
1、画思维导图目的不是复制知识,而是要整合知识。
如作者所说:“用线性笔记法写读书笔记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对原著的内容进行筛选和整理。而用思维导图画读书笔记则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对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回忆和整理” “ 是一个内化和再创作的过程。”
“我们的思维与讲者的发言所‘碰撞’出的思考和启发,才是自己得到的‘真金白银’。”
所以在绘制的过程中,引导自己的问题绝不应该是:书上讲了什么?而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我最迫切需要掌握的是哪些?
2、画出来的知识还不是自己的,转化为下一步的行动,才能成为自己的。
与案例一时所画的导图的思路相同,除了呈现学习过程,更要做行动规划,才能真正学为己用。写到这里,一定要提提拆书法和导图的联系了。在下面我们单独来说。
按照这种读书和听课的思维导图绘制思路,我也马上做了一个应用。
上周拆书帮官网的一篇文章,是彭小六老师在拆书帮年会上的分享《我是如何成为彭小六的》,他分享的成长重要节点,以及三个行动建议都给我很大的触动。不贪心,先画了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做了个简单的导图:
第一步:阅后,首先把印象深刻的所有点列在一张纸上,结合旧有知识,以及吸收到的其他信息,从这些点中寻找联系。经过一番思考和整合,总结出目前对自己来说最有收获的两个点:
1、借力。他借对阅读力的专业和积累,找到最新的感兴趣的领域-游戏力课程,然后去学习,成为一名游戏高手中最会阅读的人,和阅读的人中最会玩游戏的人。新的个人品牌和影响力即将建立。
2、分享。他建议大家用100天的时间,确定一个话题,然后寻找系列相关书籍,先来30天的复制粘贴,再来30天的个人观点,继续来30天的解决工具。
第二步:分析这两个新知,思考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如何可以参考它们做出更好的改变。
首先,思考自己相对专业和感兴趣的领域有哪些,哪些可以结合。
确定目前可以优先尝试的组合:拆书+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的工具,拆书法的思维方式,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这是我拿到三级拆书家证书,开始选择下一步方向时,和师父聊了很久也没有做出决定的事情。原地纠结打转不如向前走,路上新的空气,新的阳光雨露,新的同伴都会给予新的灵感。
其次,思考在“分享”这一点上,我的差距。如何分享来达到“通过输出倒逼输入”,并扩大影响力。
之前Special的思想包袱太重了,零分享。既然了解S卡的三个真正含义,改变也不那么难了。神奇的是,当我们认可了一个新观点,会发现四面八方而来的信息都在有意无意的传达相关信息,它们都在喊着:分享吧!鉴于目前对拆书和导图都有了很长时间的应用,决定直接跨过第一阶段"复制粘贴",将第二阶段“说观点”和第三阶段“给工具”结合,根据不同导图性质来灵活分享。
第三步:做出行动计划。12月11日知乎直播,拆解《画出你的答案》;写一篇拆书稿,阐述拆书与思维导图如何相互结合,即此篇文章;从12月11日开始,先进行为期30天的分享,目的是3S,解决遇到的问题,学习和内化知识,展示自己的创意。
关于拆书法和思维导图的碰撞,也有了一点新体会。
在做RIA训练营教练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带着思维导图爱好者标签远道而来,想要寻找导图和拆书法之间情投意合的蛛丝马迹。从前我也没有答案,鼓励大家去摸索尝试。近来读了这本书,研究了作者的解题思路后,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简单说来,他们的共同点在于:
1、拆书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思维导图也应如此,带着目标去画图,画出答案。
2、它们都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得到了工具只是掌握了一张武功秘籍,用秘籍去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才有可能练成神功。
3、拆书法强调内化和转变,行为改变才是的学有所用。思维导图也应如此,无论是就一个难题展开思考,还是读一本书学一门课,在发散思考过后,都可加上一步:下一步如何行动,并量化结果。
4、拆书时用思维导图的视觉化和逻辑线条辅助思考,画思维导图时以拆书法的思维方式去拆为己用,两者互为补充。
比如,分舵小伙伴2-4晋级时,拆解《精进》这本书的一个片段,其中的A3是大家小组讨论,如何开一家有流量的餐厅。老K舵主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收集大家意见,分散思考,共创出一个非常棒的餐厅计划书。比如微行动中,也有拆书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出一套清晰的方案。用思维导图做“小抄”,也是脱离生硬背诵,轻松过级的有效法宝。
再比如,看完一本书想画思维导图时,不再想要按书的目录章节全部复制一张图,不再舍不得遗漏作者每一句话,也不会因工程量浩大最后望而却步。而是找到心动片段,以I 、A1、A2意向为主干,以3W1H、故事与反思、目标与行动之意向为分支,把一个个新知拆为己用。或是在工作生活中看到某人身上值得学习的沟通技巧,在电影中看到男主角令人神往的撩人本领,都可以用拆书法的RIA思维,以导图作为工具,随手拿眼前一张餐巾纸,简单的把想法勾画出来,并走出改变方案。
拆更多的书,得到更多的方法技巧,搭建更庞大的知识体系,会能够帮助我们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懂得如何提问,如何思考,激发更多灵感,更完美的解决问题。
用思维导图展示自己
S卡的最后一个含义:展示。
做好前两件事,展示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书上列出很多顺便展示的方法:
会议记录时的导图发给参会者,一目了然;
活动策划的导图贴在办公区,视觉化全景图;
线上线下活动分享的时候把导图抛到群里,增加链接机会;
写文章用相关思维导图配图,图文更契合;
面试时导图介绍做封面、述职报告用导图呈现工作成果,留下深刻印象;
给重要的人做一个导图画像,表达你对他的欣赏和懂得;
听课时将导图笔记送给讲者作为知识的答谢;
教孩子做一份炫酷的知识点导图,成为班上最靓的仔……
总结
以上,是通过三个方面 - 解决问题、学习知识、展示自我 - 的案例,解读出的思维导图这张S卡的三个新内涵。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使用它。
当然,思维导图有更高阶的应用,它有自己的一套更精细的绘制标准,比如中心图的色彩、大小、线条冷暖的搭配、关键字图像的精准等等,今天讨论的是,摆脱完美包袱,让自己先用起来,去思考,去解决,从完成到完美,再去追求Special,甚至是super。
思维导图这张S卡,就在你的手中,用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