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2020-03-23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

关于阅读教学这个概念,我在看这本书之前理解的是针对课外阅读。看完书后,我才知道,这就是我们平时的课文的教学,是将所有不同类型的文章的阅读统一起来分析研究出一个总体的教学标准和指导方向。而这也确实是我最需要的。如果真的是课外阅读的指导,其实就没有多大意义,至少在现在高中生在语文上所花费的时间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再好的课外阅读指导也无用武之地。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课堂上我们做什么?就是解读课文,解读分析试卷上一篇篇文章。王荣生教授主导的国培无疑为我的语文教学成长提供了一份有力的参考依据和正确的指导方向。

看完《阅读教学教什么》之后,我深受启发。我非常认同王荣生教授他们的教学指导方向和理念。以前在课文教学解读方面总是无序的、随意的,并且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很多时候总对很多教师的设计、课文解读存在疑惑和不认同,总觉得“没有新意”、没有味道,像白开水一样,又像干草堆一般,干巴巴得呆板。可是身边的很多老师却并没有提出这样的想法,相反很多人还很赞同和欣赏,我不是很理解。我对钻研课文很有兴趣,并且认同老师自己先要去理解课文这样的备课理念,所以曾今总是自己先理解课文,并在本子上做一个初步设计,这样的本子用了好几本。可是因为缺乏持续的志同道合的交流、足够的知识与敬仰以及明确的理论指导,这样的工作我之后都只是断断续续会做,懵懵懂懂去做。最终是没有做出什么收获和成绩。如今,当我读这一系列的书籍,读得越多,越觉得似乎找到了知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阅读教学教什么》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点是我从中学到的:

一、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认识

1、阅读与理解

阅读的核心就是理解。

“学习阅读,实质是学习如何理解语篇,即如何与文本对话。”

阅读理解的过程大致可以描述为:

(1)字词辨识,句子处理,读者把握语篇的字面讯息。

(2)读者根据语篇的字面讯息,推论字里行间没有明言的隐含讯息。

(3)连贯篇章和建立语篇结构,使语篇衔接并连贯成为一个可理解的整体。

(4)读者把所理解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照与结合,扩展和丰富对世界的认识,进而对语篇进行评价。

理解包含“解码”和“解释”两层含义,什么是“解码”呢?针对一些术语,外行人就不能光看字面意思理解,所以一定是先解码,才能解释,理解。

我认为,通过对“阅读理解”过程的清晰,可以更好地指导我平时在解读课文、设定教学思路有极大的帮助。其实语文的半壁江山就是理解,学生语文学不好往往就是理解不清,理解不到位。那么我作为教师就是教会他们理解。可是单单“理解”两个字,很难说清楚,而此处指出了具体的理解过程,这实在是为教学生如何理解提供了一个切实的指导方向。

2、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可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是需要具备认识字词和理解语句这样的解码能力。二是需要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比如百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三是需要掌握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方法。”

而最终落脚的是阅读方法,只有知道如何阅读,才能知道文章的精华在哪并且去摄取。

如何阅读可以理解为两句话:

一是拿到一个作品知道应该看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文章的关键处。

二是从这些地方应该看出什么东西。

事实上,我自己很惭愧,我也不能准确判断出文章的精华在哪,也没有掌握好优秀的阅读方法。这是我需要不断精进的。只有自己学会了才能引导学生。这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当掌握了阅读方法,长期反复运用实践,就能形成较好的阅读能力,一旦形成就不会丢失了的能力,我相信每一学生都渴望自己有这个能力,不过那需要长久的坚持和不断地反思。

阅读能力包括几个层面:

第一是阅读取向。就是阅读主体抱着什么目的,怎样看待文本。王荣生教授指出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合适的阅读取向会让你的阅读投入完全白费。

他将阅读取向分为常态、异态、变态三种。从字面意思很明显可以肯定的是,常态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取向。王荣生教授指出学生就应该用常态取向的阅读。

常态阅读就是说把散文当成散文阅读,把小说当成小说阅读,把诗歌当成诗歌阅读。不要在读散文的时候采取所谓快速阅读方式,因为那是阅读公文、论文的方式方法。散文是变化的,需要慢慢体会和体验,如果采用快速阅读,明显就是一种异态的取向。

异态取向是在特殊情况下采用的阅读方法。这种方式如果是在一定得阅读任务下,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也因为在这里而出现各种问题。

最后变态的阅读方式就是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才会出现。王教授批评很多语文老师为了阅读而阅读,甚至为了考试而阅读。

“比如以抽象概括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用朗读的方法‘获取’新闻的信息,用扫读法、跳读法‘品味’散文,以论点、论据的标签法‘学习’古文“。

说实话,这在我身边的语文教学中就是常见的现象。我自己也时不时采取这种方法,尤其是近一年时间,因为我突然意识到成绩的重要性,开始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了靠拢考试的考察方向,于是课本的学习也基本设定在提高学生答题的能力上,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以前我认为人文性才是最重要的理念。当然,现在想来,人文性也不是唯一重要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都很重要,他们是统一的。我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一直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尽管多次向突破,但是因为没有指导方向,又没有坚持去寻找,所以才会导致我东一榔头西一锄头的教学成长历程。


关于阅读能力,最后再总结一下:阅读能力的高低在于阅读方法的精当。而阅读方法在于是否准确抓住了关键语句。这个准确抓住还的看自己会不会在各种体式当中都能做到,这主要是由于阅读对象是不同的问题造成的。这也决定了阅读能力是具体的。

王教授讲到这里,我才明白过来平时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现象:有的学生诗歌看不懂,但小说却能解读得清清楚楚,有的学生实用文阅读题很会做,但一到小说题就完全雾里看花。

二、如何做好阅读教学

正因为如此,王荣生教授才得出了他和其团队研究出来的目前认为切实可行的备课指导方案,即依据体式定终点——依据学情定起点——在起点和终点之间设定递进式的两到三个台阶。

之前看同系列的其他书籍时对这个指导方案早就已经很熟悉,也指导这是非常具有道理的,但是看了这里王荣生教授的讲座后,才明白王教授他们这个指导方案来源的依据。

既然知道了来龙去脉,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训练自己依据文章的体式如何去抓取文章要点,抓取关键语句从而引导学生真正获得文章的精华,达到“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的教学目标。这样,一个语文老师该做的就做好了。在这里,我要反思自己曾经在课堂上的一个行为,就是自己和学生说不喜欢《阿房宫赋》,记得好些学生都附和着。现在想来,真是不应该。这样一篇经典不能因为一句喜欢不喜欢来判定的,尤其不该和学生说。经典的文章之所以经典,在于它独特的魅力,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不喜欢这样的经典,只能说是因为自己的无知,自己没有读懂它的魅力。现在每每想来,真是汗颜。

因此,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作为一个读者平心静气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读课文。这也是我曾经自己摸索出来并一直认同的观点。

王教授指出,教师解读文本应该有三重身份,第一,先要用常态读者的角度去理解感受文本,第二,以研究者的身份去理性分析文章的体式和要点,第三,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学生哪里能读懂,哪里读不懂。

但是由于个人的学识、经验往往不够,所以单单用自己的经验去努力解读文章的精华是很困难的,而且由于每天都要备课,时间很紧张,很难真正做到并且做好王教授的要求。这时候我想到了借鉴、学习专家、学者还有很多教学能手们的成果。想想知网上有那么多对经典文章的经典解读,书中也提到了很多现当代文学学者如孙绍振、钱理群等文章体式的研究,甚至对中学语文有专门的细读指导和成果,另外,还有网站上各种特级、高级教师们的经典教学视频,还有一本本一线教师对自己经典课堂的课堂实录的整理。这些资源都是成果啊,我为什么不拿来用呢?以前我也会常常去用啊,只是那时候没有理论的指导,明确的方向,如今更应该积极投身实践中,这样才能迅速成长。而我现在也更加明白为什么“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准备一桶水”了。为了“这一桶水”,我将坚持努力。这是为了学生,更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写于2020.3.23下午两点至四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2020-03-23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