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读懂真正的古代中国,推荐《显微镜下的大明》

明万历年间,徽州府爆发一场民间骚乱。这场骚乱规模不算大,动静却不小,前后持续时间将近十年,将当地百姓、乡绅乡宦、一府六县官员、应天巡按、应天巡抚乃至户部尚书与当朝首辅都裹挟了进去。有意思的是,这一次骚乱的起因,既不是天灾,也不是匪患,追根溯源,竟是一位学霸做数学题闹出来的。

马伯庸著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就是讲述这样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是一本生动的基层政治手册。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 这六个事件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记录的是最底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当遭遇税收不公时,他们如何愤起抗争;当家族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如何兴起诉讼;当政治利益与商业利益发生矛盾,他们如何与官府周旋博弈;当朝廷要求整顿户籍,他们如何从中造假牟利;当遇到县衙吏胥职位空缺时,他们又是如何暗箱操控、鱼肉百姓。 

《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万历年间,一项不公正的税收政策在徽州府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乱民、县官、州府、户部、首辅、皇帝等诸多利益集团的博弈之局。从中可以窥视大明王朝税收制度的一角,某县某年夏麦欠收,竟要在往后的200多年里,每年补缴欠收的粮税!在这样庞大的官僚系统里,政策一旦形成惯性,即使周围情况发生变化,官员依旧会机械地继续执行,不会主动求变,甚至畏惧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祖宗成法”。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婺源县一场持续了六十四年的经济争端,反映了一个县级官员,是如何在重大议题上平衡一县之利害的。 

《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歙县一桩民间庙产争夺案。诉讼双方在这场绵延八年的官司中各展所长,用尽心思,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嘉靖法律大戏。 

《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一个坐落于后湖(玄武湖)中的冷门机构——大明黄册库从建立到衰败的全过程。了解明代的基层统治,是如何一步步垮掉的。 

《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官司,却引来了无数贪婪蚊虫的叮咬。胥吏之恶,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四个无辜的清白老百姓,是如何裹挟入朝廷斗争的。

 近年关于明朝的历史书籍大热,《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南明史》等,这些书籍多是着眼于明朝的大人物、大事件、大转折,从中勾勒明朝的政治生态、历史走向等。而马伯庸著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却从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入手,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挖掘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作者力图以冷静克制的叙述,替那些生于尘埃、死于无闻的蝼蚁之辈作传,转述他们湮没于宏大历史中的声音。

 在徽州丝绢案中,学霸帅嘉谟越级举报,他认为徽州府歙县每年缴纳的“人丁丝绢”税目,本应由徽州府下辖的六县均摊,税目数额巨大,歙县“背锅”200多年!从此引发了歙县与其余五县将近10年的大纷争!此前也有人发现其中的猫腻,但都不了了之。但此时,江南正在推行一条鞭法,这次税赋争议被拔高到响应国家政策的高度,小人物亦能搅乱一方大势,普通百姓始终被历史大势裹挟着前进。此次大纷争中,各县乡绅乡宦粉墨登场,在台前幕后推波助澜,这些乡绅乡宦才是地方县衙真正的统治者。中国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政府机构必须靠这些“乡贤”的配合,才能真正对底层实行有效统治。自汉武帝以来,朝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华帝国幅员辽阔,在皇权达不到的地方,需要靠儒家思想来巩固皇权地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慎独、忠孝仁义等,这些思想帮助乡绅乡宦巩固地位,减少管理成本。 

大明第一档案库曾经静静地伫立在玄武湖畔,“天下黄册,该载户籍、事产,实国家重务,亿万载无疆之根本也”。这处机构存放着洪武十四年至弘光元年的户籍档案资料,一共存在了264年,历代累计黄册1797000余册,记录一个王朝的田土盈缩、民生消长。运行这样一个庞大的纸质资料档案库,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最后成长为王朝的一棵毒瘤,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没有人能解决黄册的问题。清顺治君臣清点黄册时发现,天启、崇祯两朝黄册形同废纸,毫无参考价值,再往前的资料,更是腐烂不堪。

 朱元璋得天下后,想要治理天下,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户籍制度和配套法律,后湖黄册库由此应运而生。在明朝以前,皇权和相权互相牵制,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但朱元璋始终摆脱不了根深蒂固的农民思想,他不信任任何一个近臣,怕他们来争夺他费尽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江山,由此废除丞相制度,任由皇权不断坐大。到清朝,有人自称奴才,别人嘲笑他不配。明清以来,老百姓地位越来越低微,朱元璋希望老百姓最好像庄稼一样长在地里,终生不离开自己的生长范围。他把老百姓分成匠户、军户、农户、商户等,代代继承,祖孙不可更改。这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大大降低了社会的流动性,宋朝商品经济大繁荣不复存在。

 想要读懂大明,想要读懂中国古代政治,不可只注目于朝堂,亦要听到最底层的呐喊。在一个个普通人的遭遇中,才蕴藏着最真实的规律。我相信,只有见到这些最基层的政治生态,才能明白庙堂之上的种种抉择,才能明白历史大势传递到每一个神经末梢时的嬗变。

 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会产生连锁效应。不管在任何时代,社会环境都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如果我们没有力量改变它,那就只能适应它。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规则,或明或暗,你想游刃其中,必须搞懂这些规则。明的就是各种规章制度,暗的就是人心人性。如果你两样都懂,无论你身处何种纷争,最后得到的结果不会太差。如果什么都不懂,那下场基本可以想象。 

本书作者马伯庸将六件基层政治事件写得极其生动,采用设置悬念、抽丝剥茧、臆想对话等方式引人入胜,读来令人拍案叫绝。如果你也对大明底层人民的社会生活感到好奇,千万不要错过这本《显微镜下的大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于细微处读懂真正的古代中国,推荐《显微镜下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