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大家相差无几,毕业几年发现个别同学的谈吐、举止已大相径庭。
思维格局的差异,带来成长轨迹的迥然不同。人以群分,于是形成各自圈层。
到处都在说“套路”,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究竟有没有获得成就的“套路”?
有!
所谓成就,是事业的成功,是家庭的美满,抑或是学业的飞越。
成就 = 正确的方向 + 合适的方法 + 持续的努力
一、正确的方向
运用“高维度思考模式”,即站位要高。从时间角度,高瞻远瞩,不限于今时今日,考虑“未来”这个重要因素;从空间角度,放眼四海,不限于本国本地,用全球眼光看待问题。
设立目标,着眼于未来是否对人类(生物)有益?是否对国家(地区)有益?是否对家庭(个人)有益?
当目标拥有足够的价值与意义,同行人将越走越多,我们将获得更多支持,而财富也会不请自来。
马云的目标,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他说,“所谓三流企业家做产品,二流企业家做服务,而一流企业家做的,是层次最高的,叫为你的服务而服务。”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这就是有格局的方向。
不妨为自己确立“宏伟”目标,其意义对自己足够重大,写(画)出来、挂起来,每日提醒。比如,将“肌肉男”照片作为电脑桌面。
二、合适的方法
(一)知识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事实性知识是基础,先于技能。学习之初便想着投机取巧,即本末倒置。
知识的积累,主要来源于理论、实践,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理论,主要通过文字阅读、音频、视频等方式获取。
理论学习跨越时间、地理,不分种族、语言、信仰等,是汲取“牛人”们思想精华的重要途径。
阅读最大的成本,不是书本的价格,而是阅读的时间成本。
花几十元就能获得牛人的思想,哪怕只有一点对自己有帮助,都是超值的。
从效率角度,阅读>音频>视频。(1)阅读进度由自己掌握,可随时停下思考或笔记;(2)文字阅读速度比朗读速度快,信息获取效率更高;(3)音频、视频更多的被动接收,容易让人变“懒”,且易分散注意力,影响效率。建议收听收看影音,选择可暂停的录播,备纸笔或其他记录设备。
2.实践,通过身边人、事、物,耳濡目染,熏陶学习。
由于人会被反向塑造,所以才有“人以群分”的说法、才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才有《增广贤文》中的“交友须胜己,似我不如无”的言论。
一个人的成就,大不过他的梦想;一个人的梦想,大不过他的所见所闻。
见识的多寡,影响一个人的知识厚度与认知高度。
事事洞明皆学问,保持学习心态。“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空话。哪怕离开学校,也不要丢掉宝贵的“好奇心”,向孩子学习,多问“为什么”。
我们如果都能走出房门,取得成就的概率定会大增。
(二)思考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看过一本精彩的书、听过一则有趣的段子,一周后当别人提起时,自己却一脸茫然,只是似曾相识。
我们常常苦于忘了曾经记住的事。
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经过思考的知识,容易转化为长期记忆。
思考是消化吸收、内化于心的过程,有助于掌握深层知识,从而使大脑中的知识节点得以更充分链接。知识节点越多、深层知识理解越深刻,链接形成的网络越强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或许今日所学看似无用,却能与未来某天的知识节点产生链接,出现意想不到的创新。
可以想像,在大脑中构筑一个由无数网格编织成的知识城市。这个城市的边界与高度随着你的知识填充不断丰富延展……
我们可以通过“输出”来帮助思考,即“写”、“说”、“做”。“输出”与思考的过程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习惯思考,会发现思维更敏捷、开拓,原本平凡无聊的世界变得生机盎然、充满乐趣,有些想法不吐不快、有些事情非做不可。
(三)行动
只有学习与思考是不够的。如若缺乏行动,就成了纸上谈兵、闭门造车。
如果说,思考是“内化于心”,那么行动就是“外化于形”。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不难看出,“知道”与“做到”之间必须连着实践的桥梁。
我们不可能等到掌握所有理论才开始行动,边学边做,边反思边提高,才是正途。
站在岸上永远不可能学会游泳。
想好了,做就是了!
(四)环境
前文提到的知识积累、思考、行动,这些知识似乎都能从书籍或影音中获取。
比如关于知识积累的义务教育课文、地理历史科学等书籍;关于思考的逻辑学、《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等;关于行动的时间管理、《刻意练习》等。
既然无数书籍能够提供知识精华,为什么不能形成固定的成功模式?
让你复制雷军的创业模式,为什么无法成功?
有一个重要变量——环境。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所以,没有一本书敢说“照此方法,必定成功。”
保持对环境的敏感性,紧盯环境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切不可刻舟求剑。
三、持续的努力
豆瓣读书9.3分的经典书籍《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提到,“智能是可以提高的”,人本身拥有智能的决定权。重要的是做了,只有永远无所作为的人才不会犯错。
《刻意练习》一书中也提到,练习必不可少。不得不说,学生时期的题海战术,对较短时间内迅速熟悉、熟练掌握一门学科的确有效。
所谓“一万小时定律”,不是简单的重复,不仅对时间的要求,更需要及时反馈(录章录像、他人建议等)、调整方法、适当增加难度、持续精进,达到心流状态。
长期练习,熟能生巧,方能入脑入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罗胖说,靠情感驱动的事,半途而废的可能性大,而靠责任驱动的,就更容易持续。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日本著名设计师山本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