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3《杰出帝王大智慧》笔记5

3.在敌人内部把文章做足

坚固的堡垒容易从内部攻破,想要战胜对手,就应当了解对手,然后再逐渐把计策渗透到对手内部去。  杨坚夺取帝位后,突厥的威胁一直是他的心头大患,而如何解除突厥威胁也没有一个成熟的办法,这时大臣长孙晟上书,详细讲述了制胜突厥的妙计,解决了杨坚一大难题。  长孙晟上书说:“玷厥和沙钵略的力量不相上下,但前者的地位不及后者,他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只要稍稍鼓动一下达头可汗,他俩就会打起来。”沙钵略可汗的弟弟处罗侯(后称叶护可汗),由于自己的势力小,所以在当时就没有当上可汗,这样一来就与沙钵略面和心不和。从另一方面来看,阿波可汗也不是真心拥护沙钵路可汗,只是唯势力而为罢了。

一次外出打猎,天上有两只大雕,随行卫士争着用箭射雕,但是大雕飞得又快又高,难以射中。沙钵略可汗请长孙晟射雕,长孙晟持弓箭在手,策马飞奔,弯弓搭箭,“一发而双贯焉”,在场众人无不惊讶。  长孙晟是个有心人,他利用与突厥子弟外出狩猎的机会,仔细观察突厥的山川河流情况,默记于心。同时,在与突厥子弟交往的过程中,他又详细了解了突厥各部落的强弱情况,以及各部落之间的矛盾。所以他上书给杨坚陈述应对突厥之策。

4.穷寇勿追,见好就收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至于穷寇勿追,还是穷寇必追,要依情况而定。出兵作战,要的并不仅仅是胜利,还应有更长远的多方面的考虑。有时候把对手置于死地并不是一件好事。  杨坚上台后,就有统一江南的意向。但当时隋朝的政权刚刚建立,还没有稳固下来,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北方的突厥威胁严重,他要集中力量来应付,因此对南方陈朝暂取不攻打的策略。  杨坚虽然对陈朝采取了守势,但他并没有放松对陈朝的渗透。他每次抓获陈朝派来的奸细,皆给以衣服马匹,以礼遣回。

李世民 耍尽“阴谋”的千古明君  历史的经验教训是:干大事不是大成就是大败。胜者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败者曝尸荒野,死无葬身之地,然后还被扣上种种“大逆不道”的罪名。  从历史经验来看,耍阴谋诡计是封建帝王们惯用的伎俩,用鲁迅的话说:“这是他们的老谱。”李世民就是一位“耍阴谋诡计”的高手,正是一场“阴谋”造就了一代明君。

1、小事办好,大事才有章法  办好小事是在为办大事打基础,很多成功者都是在做大事前,先把各种小事做得非常好,最后顺理成章地成就了大的事业。李世民在这方面堪称高手,他总是以小事为契机,在小事上做足文章,为后面的大事统筹规划。

刘文静见李世民毫无保留地向自己说明来意,图谋共举大事,心中也就没了顾虑,便胸有成竹地谈出了自己对形势的分析,提出了起兵反隋的方略。  李世民听完刘文静的一通见解后,笑着说:“君言正合吾意。”然而,李世民对于父亲的深谋远虑和行动部署,尚不十分清楚。在这种未明朗的形势下,李世民与刘文静为促成李渊不失时机地及早起兵,决定利用裴寂同李渊的亲密关系进行说服。

2.遇事冷静,该出手时就出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其结果显然是谋划不足,勇气过盛。做大事仅有勇敢的个性还不够,还要有冷静的心态,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把事考虑周全了再去做,才不至于出现失误。  李世民出生在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帮助父亲李渊推翻隋朝,建立了唐朝。  李世民从小就聪明敏捷,胆识过人。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隋朝的大将,被封为唐公。作为显赫家族之后,李世民从小就受到了家庭文武习俗的熏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此,青年时代的李世民不仅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还练就了一身武艺。李世民对《孙子兵法》颇有研究,经常用孙子之言与父亲李渊讨论用兵布阵的策略,由此深得其父的喜爱。

由于李渊称帝后不便再出征作战,皇太子建成也需要留在京城协助李渊处理国家政务。鉴于李世民的作战经验,这个时候,指挥和领导统一战争的重任就顺利地落在了秦王李世民的身上。  唐初,强大的军阀势力和农民军势力有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他们割据一方,手握重兵,因此统一的任务非常艰巨。

太子李建成也不是等闲之辈,李世民显赫的军事地位和威望,引起了他的嫉妒,使他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皇位继承权,他也大力收罗人马,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势力。与此同时,李建成把弟弟齐王李元吉拉入自己的东宫集团,合谋对付李世民。随着形势的发展,李世民与太子建成的争权活动也逐渐由暗斗转向明争,越来越激烈,最后只能以流血来解决一切。  有一次,李建成请李世民去饮酒。李世民的部下劝他不要去,以免不测,但李世民坚持要去。李世民喝下酒后,回去后吐了好多血,幸好没死。后来李元吉在唐高祖面前奏了李世民一本,想借父亲的手杀了他。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手下的几个亲信,都劝李世民抢先动手,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避免受制于人。

形势已迫在眉睫,当时双方已经形成了水火不容的局势,谁先动手就有可能取得胜机。这时,李世民冷静地思考了李建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并分析了自己所处的形势,如果再隐忍不发、不做决断,部下就有可能产生离心的倾向,于是他痛下决心,准备抢先动手。

3.不重门楣,从基层选拔人才

唐太宗以宽阔的胸怀、气魄和胆识,选择、提拔和破格任用了各种人才为自己服务,使得朝廷人才济济。这些人才造就了盛唐的锦天绣地。  唐太宗非常注重人才的选拔,只要是人才,可以不问出身、学历,都可以为我所用。其中较著名的就是他破格任用马周一例。

唐太宗很快就收到了常何的奏章。他知道常何写不出什么来,但为表示负责,还是要打开看一看。出人意料的是,奏章里所陈的二十多件事,件件合乎自己的意思。而且,文章写得极有条理,批评和建议都很中肯、很有价值。唐太宗很兴奋,又很奇怪:常何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学问?马上传旨宣常何上殿。常何也不知道是福是祸,随传旨官进殿面君。  太宗问:“这奏章写得很好!是你写的吗?”  常何松了一口气,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哪有这个能耐!是我的门客马周替我写的。”

唐太宗一听,非常高兴,连忙召马周进宫,等了一会儿不见来,非常心急,又一连派出使者催促。马周进宫后,与太宗进行了一番交谈,太宗感到马周的确是个人才,简直心花怒放,立即让他在门下省任职。  马周见事敏速,能言善辩,深识事端,处事平允,又敢于直言进谏,以至于太宗说:“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后来,马周步步高升,一直做到中书侍郎、中书令的要职,名彪史册。  常何也因此而得福,唐太宗没亏待他,因为他实事求是,让太宗得到了马周这样的人才,给他得到了300匹绢帛赏赐。

正如古谚云:“数步之内,必有芳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用则满目俊才,弃则遍地糟糠。”就看你如何发现和选拔人才了。

4.谋定而后动  从李世民和李建成二人争夺皇位的行事作风上可以看到,李世民善谋,李建成善斗。李世民的“谋”更深,他着眼于未来时局,谋定而后动。尤其是“借突厥人以自重”之策,既能邀功,又可避险,能进能退。  从唐武德六年以后,李世民集团与李建成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双方都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但双方斗争的方式有所不同,与李建成的心狠手辣相比,李世民在行事的深谋远虑上则更胜一筹,突出地表现在李世民“借突厥人以自重”这一策略上。

后来事情败露,李建成被下狱。但是杨文干依然起兵反叛,李渊当时并不想处死李建成,他对李世民许愿说,准备立李世民为太子,实际上是想以此换取李世民亲自出马平叛。  在皇太子之位的诱惑下,李世民率军出征,杨文干的叛乱很快被平定了。  但是就在李世民离开仁智宫后不久,李元吉与一些平日得到李建成好处的妃嫔轮番向李渊求情,要求赦免李建成。而且封德彝也出面为李建成斡旋,在这种内外合力的推动下,李渊又改变了主意,很快就赦免了李建成,命他仍旧留守京师,对他没惩罚。  在李世民率军平定杨文干叛乱的当月,事情又有了新的变化,突厥连续向原州(今宁夏固原)、陇州(今陕西陵县)、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等地发起进攻,唐高祖十分着急,他一面派遣军队分路抵御,一面急速返回京师,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在如何对待突厥的问题上,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有人主张迁都以避突厥之锋芒,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赞成这个意见,而李世民则极力反对迁都之议。  最后,唐高祖接受了李世民的主张,决定不迁都。事实上,是否迁都只是表面的问题,实际上隐藏着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后李建成与宫中妃嫔对唐高祖说:“突厥虽屡为边患,得到好处即退。秦王外托御寇之名,内欲总揽兵权,成其篡夺之谋呀!”

李世民自己只率少数骑兵出击。到了敌阵前,李世民大声呼:“国家与可汗和亲,何为负约深入我地?我是秦王,可汗能斗,就独自与我斗,若以众来,我只能用这一百多名骑兵。”颉利可汗不应。这时他又派骑兵转告突利说:“从前你与我结盟,有急相救,今日又引兵相攻,香火之情何在?”颉利可汗听到“香火之情”这些暧昧的话,怀疑突利与李世民有隐情,所以就率兵向后退去。同时李世民又派人向突利说以利害,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颉利虽然想要出战,但突利不同意。于是突厥向唐朝请和,李世民与其结盟,这样突厥就退军了。

李渊听了这些话,想到了李世民的过去,也感觉有夺取皇位的野心,并且深感忧虑,担心三个儿子会自相残害。为了遏止出现意外的情况,他亲自召来李世民训责:“天子自有天命,非智力可求,汝求之何急耶!”  从李渊的训斥中,可以推测出当时李世民的确是“功高震主”,已经引起了李渊的猜忌和戒备,同时也表明了他与太子、齐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所有发生的一切,无论是否正确,李世民都在忍耐、克制自己,谋划着自己心中的大事。

  5.以德报怨,以慈待众 

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严,不容侵犯,但是开明的君主并不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如果自己高高在上,妄自尊大,就会脱离臣民,把自己孤立起来,其结果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事变后,秦王府将领中有些人主张乘胜杀尽李建成、李元吉的党羽,并“籍没其家”,与此同时,许多人还不断地搜寻宫府集团的成员和兵勇,争相捕杀邀功,在这种肃杀的形势下,宫府集团的人惶惶不能自安,内心无比恐惧。  这个时候,性格大度的李世民决定放弃追杀的策略。采用明智的安抚政策,他一方面禁止秦府人员滥捕追杀,同时又以高祖的名义诏告天下,安抚宫府中的人。对于那些不敢出面的一些宫府集团的成员,李世民用一片诚意,不再追究他们的责任,并当众释放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顾虑。

但是,原秦王府的旧属,对李世民这种以德报怨、化敌为友的做法并不理解,还在伺机打击对方。  一次,李世民在宴请近臣的时候,有的大臣提出:“魏征等人以前是李建成的亲信,现在我们看到他们就像仇人,实在不愿意与他们在一起谋事。”

李世民不但善于用兵,而且还颇有文采,擅长书法。有一次,他与群臣饮酒,酒至半酣,看着在座的文臣武将,庞大昌盛的帝国,不禁感慨万千。于是,他书兴大发,命人笔墨伺候,很快一幅书法作品笔端立就。太宗童心大发,将书法作品高高举起道:“此幅书法作品谁能得到,就赐予谁。”此言一出,群臣争先恐后,其中有一位官员手疾眼快,登上皇帝的座椅,一把把书法作品抢到手。这下坏了,毕竟有清醒的大臣,一看抢书者没有人臣之礼,竟敢蹬踏皇帝的座椅,实是大逆不道。马上跪倒启奏,请治其不敬之罪。所有人顿时都吓醒了酒,抢书者马上叩头请罪,可唐太宗却哈哈大笑:“今日没有君臣之礼,不要破坏了饮酒的气氛。”可见唐太宗的慈,还包含着朋友间的友情。  由于李世民以德报怨,以慈待众,放下了皇帝高高在上的架子,用他博大的胸襟对待他的子民、臣民,使整个朝堂气氛活跃积极并富有生机,从而使国家的实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

6.清明廉俭,慎用刑法 

由于封建帝王的特殊身份,他们拥有全天下的财富,所以大多数帝王都挥金如土,如此一来势必上行下效。唐太宗即位之后,在提倡节俭方面为群臣做出了表率,这大大抑制了官吏们的攀比之风和虚荣心理,有效地防止了贪污腐败行为。  唐太宗即位后,提倡戒奢崇简,并以身作则。他住的宫殿还是隋朝建造的,大部分都已破旧。在历史上,新王朝的君主都要大兴土木,另建新的宫殿,但唐太宗却不允许那样做。

为了从法律上管理国家,唐太宗主持制定了《贞观律》,使赏罚制度更加明确,加强了法制建设,由长孙无忌等人为其做注,这就是后来的《唐律疏议》,成为封建社会成就最高的法典,并且一直保存下来。除律外,还制定了令、格、式,组成了完整的法制体系。  在封建社会,法律贯彻得好坏,取决于皇帝的态度。贞观时期,唐太宗不但能够以身作则,遵守法律的约束,而且对自己的亲属要求也非常严格,一旦有人触犯刑法,必严格依法处理,从不徇私枉法。

唐太宗发展经济的措施包括: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颁行租佣调法,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不夺农时;兴修水利设施,疏浚河渠等。在贞观初期,关中、河南等地原有的渠道都相继修复,并新修了大量的排水和引水工程。水利工程的修建,有利于防旱排涝,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  贞观初年,由于连年的战争,全国劳动力普遍缺乏,为了增加人口,唐太宗下令:民间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可以结婚,还将人口增长与否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一个重要标准。到贞观二十三年,全国户数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比唐高祖时代增加了一百八十万户。

武则天 传统社会的第一女皇  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是男权社会,女人很难冲破这一束缚。但是武则天却以女性的身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给了封建社会的传统制度一记响亮的耳光。  1.凡事用心皆可成  武则天不光有美貌,还有过人的智慧,不然她无法在尔虞我诈的封建宫廷中站稳脚跟,她的最大智慧就是:处处用心,时时留意。  唐高祖武德七年,武则天生在长安城的一个官宦之家,武则天的身世并不显要。大业十三年,武则天的父亲靠做木材生意致富,后结识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后,李渊命他为行军府参军,一直为唐军提供军需,直到唐军进入长安,被李渊尊为“太原元从功臣”。以功拜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跻身于14名开国功臣之列。武则天父亲的原配夫人去世后,唐高祖做媒为他续弦,迎娶了隋朝宗室宰相杨达之女,杨氏生下三女,武则天排行第二。

少女时代的武则天,是跟随父亲在利州(今四川广元)度过的。贞观九年,她的父亲死在荆州都督任上,而她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武元庆、武元爽和他们的堂兄弟武惟良、武怀运等待杨氏并不友好,杨氏母女生活很困难。  贞观十年,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去世。第二年,太宗听说武则天貌美色丽,操行方正,就把她召入宫中,立为才人,并赐名为“武媚”。  当时武则天年仅十四岁,对宫廷生活充满着神秘的向往。武则天不像其他女孩那样,不愿离开自己的父母,她把这看成是一个进身的机会,同时可以摆脱兄长们的管束和压抑,因此,她很高兴被招入宫廷。

2.用忍耐的心性对待暂时的困境  曾国藩认为:用忍耐对付暂时的困境是最好的办法。做大事的人,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种种艰难险阻,这就需要心性的成熟和忍耐,这种忍耐并不是屈服,而是在为重新崛起制造时机。  一代英主唐太宗带着遗憾和失落而去,在他临死前下了一道圣旨,后宫除徐充容以外,凡没有留下龙种的嫔妃全都出家为尼,武则天就在其中之列。  武则天面对的是一种极不情愿的生活,一种毫无生气的生活,但是她个人是无法改变的。

精明的武则天大受皇上的感动,但她并没有忘乎所以,她明白时机还没有成熟,事情并不是非常简单的。所以她没有乞求皇上传召,她在隐忍中等待。  对于召还武则天的事,李治回宫后经过认真思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尽管武则天对他情深意长,但毕竟是先帝的妃子,而且现在又已削发为尼,一旦将她召还,朝中的议论怎样处理。另外,皇后仁厚温顺,后宫平静谐和,如果武则天进宫则有可能顿生波澜。基于各方面的考虑,高宗举棋难定,经常陷入难以解脱的矛盾之中。  王皇后觉察到皇上情绪的变化,她向高宗探问因何事不快,高宗怕王皇后嫉妒,就没有告诉她原因。一连多日,高宗都郁郁寡欢,王皇后感觉事情不对,所以她用委婉的语言、关切的口吻向皇上进言。

3.干大事要舍得花本钱

  封建宫廷的权力之争就像赌博,孤注一掷,或有一线生机,要么死路一条。比较起来还不如搏一把。武则天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又是一个高明的赌徒,为了自己的前程,她狠狠地下了一注。  武则天从感业寺回到宫中后,为高宗李治生了一个儿子,过了一年,她又生了个女儿。由于是早产,孩子又小又弱,并且整日啼哭,武则天不喜欢她。不久,武则天就把她交给了乳母,也不大去照看她,仿佛那不是她的孩子似的,而对于她的儿子却关怀备至。  当小公主长到百天后,乳母向武则天报告,孩子已经有了很大的长进。那时,武则天正在按自己的预谋进行着一场权力争斗。她听到乳母的报告后,心中好像突然有了主意。她一反常态,对小公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她不厌其烦地询问了一番小公主的哺育情况,接着便来到了她很少光顾的育婴室。

4.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封建王朝中的斗争惊心动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身败名裂。就看哪一方先出手,先出手必然占据主动,后出手必然被动。如果自己没有充分的守势,最好还是先发制人。  武则天做皇帝,不仅使李氏子孙极其愤慨,即便是一些外姓朝臣也是口服心不服。因而爆发了徐敬业在扬州的叛乱,朝廷内外,被搞得人心不安。但从整体上来说,当时的政局还在武则天的掌控之中,所以在这种事关社稷安危的问题上,大臣们多主张“兴兵诛逆”。但是,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这个人就是宰相裴炎。  裴炎向武则天进言:“徐敬业兴兵作乱是打着匡复庐陵王的旗号。现在皇帝年纪不小了,却不得亲政,所以他们才有了起兵的借口。如果太后能够政归庐陵王,让他执政,徐敬业便会失去理由,自然平息。”

通过这次议事,武则天对朝臣中哪些人忠于自己心中有数了。于是她心中就有了计划,对于或明或暗地反对她的人,要逐步地予以清除。不久,她就找了个借口,下令将刘景先、胡元范收捕入狱,而将凤阁舍人李景谌提升为凤阁鸾台平章事,事情一步一步地按照她的计划在走,尽可能地把所有威胁因素都扼杀在萌芽状态。

赵匡胤 和平过渡权力的高手  有多少人为了权力而赴汤蹈火,费尽心思。尤其是封建宫廷,皇权之争充满了血腥,要有多少人头落地。但是,有一个人却是例外,即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的确是权力过渡的高手,发动陈桥兵变,自己当上了皇帝,又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手下大将的兵权,稳固了自己的皇位。总之,赵匡胤的夺权过程,没有血腥和杀戮,反倒充满着和风细雨,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

  1.给自己树立威信  有了威信才能服众,才能驾驭群臣、统领百官。那么如何才能服众,却大有学问。这就要因人而异、见机行事了。但有一点要牢记:抓住一切可以为自己树立威信的机会。  赵匡胤即宋太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传说他出生时有红光绕室闪烁,有异香盈室,经久不散。

战斗开始不久,北汉军队就明显占据了上风,而这时的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徵不但没有想办法御敌,反而临阵逃脱,一时间后周军队阵脚大乱,情形十分危急。面对危急时刻,赵匡胤很冷静,他立即建议周世宗将身边的禁军分为二部,一部由张永德指挥,抢占制高点,居高临下,用箭矢压住敌人的进攻;另一支由赵匡胤率领,从左翼冲杀敌阵。这一策略非常有效,北汉军队锐气被压了下去,同时也受不住突如其来的袭击,纷纷败退,后周军队终于转败为胜,击溃了北汉的军队。

在整顿禁军的过程中,赵匡胤也开始在军队中扶植自己的势力。他利用主持整顿禁军的机会,将自己的生死之交罗彦环、郭廷斌、田重进、潘美、石守信、张琼、王彦升等安排在殿前司诸军中任领军,便于控制整个禁军。同时,又以自己高级将领的身份,与其他的中高级将领密切来往,并同其中的石守信、王审琦、韩重斌、李继勋、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杨光义等结拜为兄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赵匡胤为核心的势力圈子,军中从上到下,无人敢与之争雄,为以后的称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条件不成熟绝不出手

  有经验的猎手在碰到强壮、凶狠的猎物时,会考虑如何使猎物中计,然后如何下手,如果一枪不能使猎物倒地,一旦把它激怒,自己反会有性命之虞。  殿前都虞候这一职务在后周,并非是禁军的最高统帅,还远远地排在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以及四五位正副都指挥使之后。但是,赵匡胤控制、结交了禁军中的一大批中级以下的少壮派将领,使得他在禁军中有很大的活动能量,特别是在指挥禁军作战方面,远比他的上司们得心应手。显德二年,周世宗派兵攻打后蜀,先是派大将王景、向训率领罗彦环、潘美等部前往,但受到后蜀军队的顽强抵抗,一直拖了很久,军队及装备都消耗很大,也没有一丁点儿胜利的迹象。赵匡胤见此,心里非常着急,按捺不住,积极向世宗请战。开始时,周世宗考虑到他官职低微,怕派他去不能服众,后来见局势越来越危急,于是就改派他前往观察战局,相机行事。赵匡胤来到前线后,经过对敌我双方情况的分析,及时调整了禁军的布署,有针对性地向敌军发起了猛攻,结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一举夺得了后蜀的秦、风、成、阶(在今甘肃成县、武都等地)四个州的大片领土,赢得了周世宗以及朝廷上下的一片赞扬。

大军扎营之后,士卒们东一伙、西一堆地窃窃私语着。有人说:“皇上年幼,我们冒死为国抵御外敌,又有谁知道?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又有人说:“军队出发时,京城里的不少人都在谈论要改朝换代,点检就要做天子了,这是上天的安排,我们不如迎合天意、民意,就立他做天子吧。”士卒的这些话,也把一些将领们的情绪煽动了起来,纷纷要求拥立赵匡胤。一直在幕后观望的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见此情景,心中大喜,便走到将士们中间,激将说:“改朝换代,虽说是上天有命,实则还在人心,这才是成败的关键。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共保富贵。”于是,大家更是群情激昂,颇有些迫不及待。

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候王审琦,让他们在京城做好准备,以便策应。  此时的赵匡胤心情非常激动,他对外面所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尊严,而流连于帐中,思考着如何应付即将发生的事情。

3.恩威并重,拉打结合

  “胡萝卜加大棒”是封建帝王惯用的伎俩,而且还屡试不爽。“恩”、“拉”就是给好处,以实惠和利益加以引诱,其好处无外乎高官厚禄;“威”、“打”就是示威、以武力相逼迫,使其服从。这两种办法如何使用,还具体看针对什么人,也就是说因人而异。  处理好了与后周旧臣、与拥戴过自己的功臣宿将之间的关系后,宋太祖的帝位更加巩固。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扩大自己的江山,实现统一。

一天夜里,大雪纷飞,宋太祖来到了最信任的幕僚赵普的府邸。同时还有他的皇弟、开封府尹赵光义。三人一改朝中的君臣礼仪,坐在堂中,围着红红的炭火,边吃着烤肉边饮酒,十分亲热。赵普的妻子和氏亲自把盏斟酒,太祖也一如称帝之前,称和氏为嫂子,仿佛又回到以前领兵打仗的闲暇之余,兄弟几个在一起小聚的岁月。赵普知道,皇上雪夜来访,绝不只是为了喝酒吃肉的,必有要事相商。酒过数巡,赵普已是颊红耳热,遂问道:“夜深雪急,陛下为何至此?”宋太祖说:“我睡不着。一榻之外,皆是他人的土地,怎么能令我安睡呢?”并用试探的口气说:“我打算先收复太原,然后再逐渐平定各地。”赵普听完,赶紧放下酒杯,严肃地说道:“太原位于我们的西、北两边,且北部又与辽国接壤。如果我们一举将太原消灭了,就为辽的南下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到时全由我们来阻挡了。倒不如暂且留下它们,等我们平定了南方诸国以后,再夺取它们也不迟。太原不过弹丸之地,对我们构不成威胁,到那时,自然也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大祖听完笑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我的本意也是如此,先前的话,只不过是试试你的高见如何。”

4.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一个人最容易从自己身上看到别人,赵匡胤夺走了后周孤儿寡母的江山,现在他最怕的就是他手下的将领效法自己,夺取江山。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如何稳固自己的江山,于是,历史便上演了“杯酒释兵权”的一幕。

但是,由于五代时期是一个军阀混战、势力角逐的年代,怀有帝王野心的本来就大有人在,而周世宗去世后所出现的那种“主少国疑”的局面,无疑又刺激了这种野心。特别是手握军权的人,在陈桥兵变之前,也想像赵匡胤那样,积蓄力量,发动军事政变实现自己的帝王梦。赵匡胤捷足先登,使有这样野心的人失去了一次机会,但却没有打消他们的野心,仍在等待观望,希冀再起。  面对这种局势,宋太祖和赵普等人认为,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稳定京城局势,因而必须暂时笼络住后周旧臣,使他们保持稳定,然后再寻找解决的方法。为此,宋太祖对后周旧臣实行了官位依旧、全部录用的政策。并在重大决策上征询他们的意见,使他们基本上消除了戒备、不安的心理,很快就成为了新王朝积极的拥护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后周旧臣都能被笼络、被“感化”。特别是那些自己也抱着帝王野心而又握有一定兵权、拥有一定地盘的大藩镇,宋太祖的这种优待笼络的政策就较难奏效。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四月,昭义节度使李筠举兵反宋。李筠是周朝宿将,自称与周世宗情同兄弟,以昭义节度使驻守潞州八年,领有泽、潞、邢、洛、卫等州,跨有河东、河北两个富庶的地区,是当时势力最为强大的一个地方藩镇。

宋太祖长叹一声说道:“人生就像是白驹过隙,转眼即逝。那些追求大富大贵的人,不过是想多积些金钱,除了供自己吃喝玩乐外,也使子孙们过上好日子。我想你们也不会不这样想吧?既然这样,你们何不放弃兵权,回去当个地方官,买些好田地,给子孙们创立个永远的基业,自己还可以多置些歌儿舞女,饮酒作乐,快快活活地过完一辈子呢?我再与你们结成儿女亲家。这样,我们君臣之间上下相安,两无猜忌,不是更好吗?”

为了进一步“安抚”被释去兵权的石守信等人,宋太祖不但向他们赏赐了大量的钱财,而且表示要和他们结为亲戚。不久,赵匡胤把他的妹妹嫁给了高怀德,女儿延庆公主、昭庆公主则分别下嫁石守信之子和王审琦之子。赵匡胤的这些措施不仅使石守信等人在失得中获得了心理平衡,而且也避免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悲剧的重演,同时,赵匡胤与功臣宿将之间的矛盾终于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决,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这就是历史上被传为趣谈的“杯酒释兵权”。

如在任命慕容延钊为节度使时,就乘机撤除了殿前都点检一职;在解除石守信等军职时,又撤销了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一职。逐步形成了禁军由官职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统领的“三衙分立”制度,它们之间互相牵制,均直接听命于皇帝。这样一来,就限制了权力的过分集中,使那些武将们难以在禁军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势力。

朱元璋 用“威”字管住手下人 

以权压人只能使人口服而不能使人心服,使人信服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心服口服,让人心服口服的最好办法是用好“威”和“势”。朱元璋从一介布衣成为一代开国君主,靠的就是“威”和“势”。

  1.借风使船,借力成事  太极功夫的最高境界是借力打力,最主要突出了一个“借”字。干大事如果单打独斗,恐怕很难成事,这时不妨动动脑子,在“借”字上下功夫。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通过这个事件,朱元璋对时局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他们五人(包括郭子兴在内),都不是能成大事的人。为了自己的地位、排名,他们互不服气,互不支持,内耗太多。长此下去,不是自己把自己打败,就是被元军消灭掉。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还得靠自己。但目前自己手下无兵,如何能树立起自己的威望呢?于是,朱元璋就说服了郭子兴,让他批准自己回家乡招兵。1353年春天,朱元璋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十几天的功夫,就拉起了一支七百多人的队伍。郭子兴喜出望外,当即升任朱元璋为镇抚,并把这七百多人的精壮部队交给他率领。这是朱元璋独自带领的第一支队伍。

朱元璋手握兵权,再也不愿待在多事的濠州,他决心独自打下一片天地。经郭子兴的允许,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正月初一,朱元璋带领着精心挑选出来的24名士兵,离开濠州向南奔向定远。这些精兵强将是他从700名士兵中挑选出来的,其余的全部留给了郭子兴。这24人是:徐达、汤和、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张赫、张铨、周德兴。他们都曾经是受尽苦难的穷苦庄稼汉,此次南行,使他们成了朱元璋打江山的骨干。后来,他们3人封公、21人封侯(其中,耿再成和花云在开国前战死,公与侯为追封),全都成了有明一代名垂青史的开国功臣。

这时候,冯国用、冯国胜兄弟邀请朱元璋共商大计。冯氏兄弟,是两个20岁上下的青年。他们靠着祖上留下的一些产业,专好习弄刀箭,攻读兵书,钻研攻防计略,结交天下豪杰,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武全才。元末,群雄并起,他们也拉起了队伍。他们知道朱元璋智取驴牌寨,义说秦把头,夜袭缨大亨,很是佩服,便有投靠之意。朱元璋见冯家兄弟举止得体,温文尔雅,知道是读书之人,心里非常高兴,便向他们请教取天下的大计。国用回答:“书生有六字相告。”元璋急忙请教,国用说:“‘有德昌,有势强。’建康(今南京)虎踞龙蟠,帝王之都,拔而取之以为根本,成有势之强。然后命将出师,倡仁义,收人心,不贪子女玉帛,则为有德之昌。而后天下可定。”听到这番议论,朱元璋顿开茅塞。自打从军以来,朱元璋接触的都是些莽汉,还没有听见过这样清晰明白、高瞻远瞩的谈话,第一次感到了读书人的高明。于是,就将冯氏兄弟留在了身边,作为他的幕中参谋,为他出谋划策。

2.借助贵人成大事

所谓贵人就是对你事业有帮助的人,而且这种帮助能决定你事业的成败,可以说得一人得天下,失一人失天下。“汉初三杰”是刘邦的贵人,诸葛亮是刘备的贵人。朱元璋也同样碰到了贵人,因而他能成就帝业。  李善长,原名元之,祖籍安徽歙县,生于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比朱元璋大14岁。少时曾在家闭门苦读。他喜欢文案书牍、兵家法家著作,善于推测人们的心理活动,预见某些事物的发展与结局。

满腹才学的刘基也走了科举入仕的路子,他于1333年考中了进士,其后被授为江西高安县丞。官没做几年,刘基就辞官回家了。刘基虽然身在元朝吏籍之中,但他已经看透了元朝的腐败,他不愿像那些贪官污吏一样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因为他有一颗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良心。所以,刘基于1340年回到青田老家,做起隐士来。这时候的元朝已是风雨飘摇了。元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为了反抗残酷的统治,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或是心怀观望,寻找时机以图起事,或是干脆投入起义军中,再没人愿为元朝的统治者卖命了。  在刘基40多岁时,明主终于来了,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

3.好钢用在刃上,人才用在劲上  让人才发挥出他的真正作用,才是合格的领导。人们常说“好钢用在刃上”,就是这个道理。  当初朱元璋听冯国用、冯国胜兄弟和李善长论述的平定天下之道,颇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他初步看到了一条通向未来的光明大道,也深深地认识到了读书人的重大作用,此后,便特别注意网罗人才,向他们垂询问计,请他们出谋划策。

网罗到的人才越来越多,朱元璋很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他曾形象地比喻说:“锋利的宝剑可以刺穿犀牛和大象,但用它砍斫石头必会缺损;骐骥可以奔跑千里,但让它拉犁耕田必将趴倒。”  朱元璋特别强调随才使用。刘基、宋濂、朱升等是博治经史、长于谋略的人,留在幕府,让他们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胡深等是精通兵法、骁勇善战的人,任为将官,让他们统兵征战四方;汪广洋、叶琛、章滏等是饶有智计、善于办事的人,则派往各地担任行政职务。  随才所用,可以使大家都能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干,朱元璋的事业自然也就蒸蒸日上了。

4.大事之前要精密策划 

高明的人善于用头脑指挥手脚,愚蠢的人善于用手脚指挥头脑。用头脑指挥手脚的人,做事之前,就已筹划好了,用手脚指挥头脑的人做事之前没有充分的准备,而是遇见问题再想办法。二者比较,孰高孰低立见分晓。  与朱元璋同时起兵反元的陈友谅也是一位英雄,出身渔家,沔阳玉沙县(今湖北沔阳西南沔城)人,原姓谢,因祖父入赘陈家,改姓陈。自幼武艺高强,力大如牛。  他小时候曾读过几年书,懂得一些文史,在衙门中曾做过一段帖书,后来聚众起义,迫于官兵的追剿,投奔了徐寿辉,因功升为领兵元帅。

应天保卫战,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朱元璋能寻找机会,抓住机遇,变被动为主动,精心设计并导演了这次战斗,充分显示了他驾驭战争的能力。这次战斗进行的每一步都在朱元璋的预料之中,显示了他的军事天赋。朱元璋抓住陈友谅骄傲轻敌的弱点,诱敌上钩;又借助应天地理形势复杂的有利条件,将陈友谅巨舰引入狭窄的河道;巧妙准确地掌握江水涨潮退潮的时机,使之搁浅,逼敌军弃舟登岸。避开敌军擅水战之长,发挥了自己擅陆战的优势,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使应天转危为安。

降将张志雄所奏,安庆守将此次倾巢而出,大部已降,安庆空虚。朱元璋根据这一信息,立即派徐达元帅率军攻占安庆,不久,胡大海夺占了信州。袁州守将对陈友谅杀害徐寿辉深感不满,便献城投降了朱元璋,其他徐寿辉的部下,也因不满陈友谅的行为,而与之断绝关系,陈友谅自食恶果,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  陈友谅对此次失利很不服气,七月,他命张定边又夺回了安庆,派重兵把守,朱元璋一时难以拿下,刘基向朱元璋建议,他说:陈友谅以重兵守安庆,后方必然空虚,可先取陈友谅老巢江州。朱元璋接受了刘基的建议,率师直捣江州,守长江天险小孤山的将军傅友德、丁普郎率众投降。陈友谅仓皇逃往武昌,江州被攻克,朱元璋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南康(今江西星子)、东流、蕲州、黄州、广济、兴圉、抚州相继被攻克。

5.以威立法,不徇私情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于封建王朝而言,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说的话是口谕,写的字是圣训。因此,他们享有法律之上的特权,在如此大环境下,能够做到不徇私情者寥寥无几。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怎样巩固政权就成了他的当务之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他意识到必须严厉限制宦官的活动,因为汉、唐两朝的祸乱都是宦官所为,对此,朱元璋非常重视。

6.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  在封建社会,权力和地位是一体的,权力就是一切。作为一个统治者,第一要做的就是集权,因为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才能发号施令。朱元璋重威重法,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决不允许大权旁落,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公元1368年正月,40岁的朱元璋在文武百官的欢呼声中正式登上皇位,国号大明,年号为洪武,以应天为南京,汴梁为北京。同时,册封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太子;任命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至此,一个出身农家、横笛牛背的牧童,经过奋斗,终于成了中国历史上继刘邦之后的又一位出身布衣的开国君主。

朱元璋一向遇事冷静,越是打了胜仗,越是办事顺利,他的头脑就越清醒,就越是能从中捕捉到可能发生的隐忧隐患。现在当了皇上,实现了多年的愿望,他自然处在极度的兴奋当中,不过他很快就从激动的情绪中平静下来。即位第二天,他就告诉身边侍臣,说:“你们知道,创业之初是怎样的困难,而不知道守成会更加困难。”第三天,在奉天殿内外大宴群臣时,他又专门讲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说:“处天下者,当以天下为忧;处一国者,当以一国为忧;处一家者,当以一家为忧。身担天下国家之重,不可顷刻忘却警畏。”朱元璋登基以后,每天天不亮就开始批阅奏章,接见大臣,一直忙到深夜。他兢兢业业,一心想着如何巩固统治,使大明的江山、朱家王朝得以万世长存。

经过一番改革和经营,朱元璋把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中央,最后统归皇帝一人掌握。他认为这套严密的统治制度,是确保朱家王朝“万世一统”的最好制度,特地编订一部《皇明祖训》,要求他的子孙后代必须世代遵守,不可妄加改变。

皇太极 深谋远虑才能把事干好

干大事要有高深的谋略,既能把握自己,又能谋划别人,把胜算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皇太极在问鼎权力颠峰和征服天下的时候,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智谋略,为清军入主中原创造了充足的客观条件,奠定了大清国的基础。

1.慎思顽强,冷静机敏 

成大事的人,不一定都经历过困难,但艰难困苦的确能锻炼一些有潜质的人,使他们非同寻常。挫折是人生中的不幸,然而,挫折于懦弱者会磨损意志,于坚强者会愈挫愈勇。  特殊的家庭环境造就了皇太极顽强的性格,每当遇事时他总能冷静思考,并且做事具有全局的观念,仅此就深得父亲的信赖。

少年时代的皇太极得到了父亲的喜爱,过着十分优越的生活。皇太极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在努尔哈赤的妻妾中很受努尔哈赤的恩宠。因此,她所生的儿子皇太极也得到了努尔哈赤的疼爱。由于家境条件好,皇太极从小便受到了一定的文化教育。他天资聪慧,善于独立思考,很多知识一学便通。这个时候的学习,为他以后的成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他长大从戎的时候,努尔哈赤军中众多的战将几乎没有几个人识字,只有皇太极够得上一个比较懂文墨的人。

2.从实际出发,长于心计  成就大业的人,不仅有雄才大略,而且更有从实际出发的魄力和勇气,做一切事情都从长计议,并不操之过急。  皇太极登基汗王位后,就以一个政治家的胆略,对国家的制度规章、政策法令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建、调整和改革。在集权的过程中,他采取了隐忍等待机会的策略,最终削弱了其他贝勒的权力。

尽管如此,努尔哈赤依然没有停止对汉人的奴役和屠杀,继续执行高压政策。结果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大量人口逃亡,丁壮锐减,田园荒芜,饿死的人不断,寇盗横行。  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形势,皇太极没有继续实施高压政策,即位后总结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大胆地冲破祖宗法度和传统习惯的约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中实行全面改革和调整。

为了更快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皇太极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法令。禁止滥杀牛、马、骡、驴,禁止牲畜践踏农田,牲畜闯入农田损坏了庄稼,必须追究牲畜主人的责任,而且由牲畜主人赔偿损坏的庄稼。  上行下效,皇太极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为了加强护农法令的贯彻,他以身作则,亲为表率。在行军出猎的时候,他从不践踏农田。  在皇太极的积极努力下,满汉的民族矛盾得到了极大缓和,后金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粮食逐渐充足。  皇太极采取务实的民族和经济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后金逐渐摆脱了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的安定,国力稳步增强,为其对外扩张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了建功以赎罪,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战争中,阿敏英勇作战,冲锋陷阵,获得了努尔哈赤的谅解。在后金立国的时候,努尔哈赤任命阿敏为四大贝勒中之二贝勒,其权势非同一般。  但阿敏内心深处始终无法抹去对皇太极父子的积怨,这一不满情绪在皇太极即位以后,充分地流露了出来。当皇太极即位的时候,阿敏就曾以“出居外藩”作为拥立条件,但皇太极拒绝了,阿敏内心不悦。

天聪四年三月,阿敏接替济尔哈朗守永平,并且以大贝勒的身份,统辖京东四镇的后金兵马。但是在短短的时间里,四镇尽失,阿敏不但大肆杀降,而且在撤退时,又将永平、迁安的官民屠尽,造成了严重后果。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妄自尊大的阿敏也不得不服罪了。  但是,皇太极只革去了阿敏大贝勒和旗主贝勒之称,将其终身幽禁,并没有处死他。为了笼络其弟济尔哈朗,皇太极把阿敏的财产都划归了济尔哈朗,并使他继为镶蓝旗主。济尔哈朗感恩戴德,对皇太极的忠诚至死不渝。这样,皇太极就牢牢地控制了镶蓝旗,其汗权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莽古尔泰也是个英勇善战的人,他为统一女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为人凶暴、蛮横又不免粗鄙,在诸兄弟之中并无很高威望,与诸兄弟的关系也不融洽。做了大贝勒后,他更加肆无忌惮,暴躁粗鲁,经常对皇太极口出狂言。  在围攻大凌河的战场上,为了各旗兵马差遣调动的问题,莽古尔泰与皇太极发生了激烈的口角。当时失去理智的莽古尔泰,突然把佩刀从身后转到前面,手按刀柄怒视皇太极,后在周围人的推拖下才被迫离开。

3.精于谋略,以柔克刚 

方向比行动更重要,如果方向走错了,再好的行动也将是南辕北辙,做大事者更是如此。皇太极在征服对手的时候,深谋远虑,制定了完全正确的战略方向,在具体的实施中又采取了灵活多变的策略,刚柔并用,最终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奠定了大清事业的根基。  皇太极继承汗位的时候,后金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当时的形势是:东邻朝鲜,北接蒙古,西面则是明朝。由于后金多年的扩张活动,使得明朝、蒙古和朝鲜都对后金有很深的敌意。  当后金逐渐壮大后,为摆脱险恶的处境,皇太极首先确立了在分化破敌中扩张的策略。经过反复权衡与思考,皇太极认为他的主要敌人是明朝,对它应该采取议和的策略,先争取时间,再图大举;先解决蒙古和朝鲜的威胁。

皇太极看强攻不行,就智取。为了除掉袁崇焕,皇太极在激战中巧施反间计。他给一个被俘的太监假露风声说,袁崇焕与皇太极订有密约,准备共成大事,然后又故意放跑了这个太监。太监回去后如实禀告,多疑的崇祯帝得到报告,心中顿生猜忌。崇祯帝以议军饷为名,命袁崇焕到紫禁城。当时,北京城戒严,袁崇焕坐在筐里,被吊到城上。当袁崇焕到了紫禁城平台时,崇祯帝立即下令将他逮捕。袁崇焕被下狱问罪,第二年被凌迟处死。  当时京城上下都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很少有人同情他,都误认为袁崇焕“通敌”。一直到清朝修《明史》,在满文档案中才看到当时的真相。事过一百多年后,袁崇焕的冤案才由乾隆帝给予平反。  皇太极智借崇祯帝之手除掉了一个劲敌后,即率军击溃满桂等人率领的明朝各路兵马,连克永平、遵化、迁安等城。面对胜利的形势,随征的将领们纷纷要求皇太极一举攻下北京城,但皇太极却有他的谋略,他说,北京城虽然可以集中力量攻下,但明朝国力尚未倾颓,灭亡明朝不能做一朝一夕的打算。这个时候不如加紧整顿军队,等待时机。于是,他安排了永平、迁安等城的防守后,返回了沈阳。

皇太极反复进兵征伐,震撼了明王朝的统治,达到了极力削弱明王朝的目的,但是也给内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皇太极对明朝边打边谈,使后金的实力慢慢地强健起来。随着形势的变化,皇太极因势利导,最终抛弃了对明朝议和的幌子转为彻底的武力征讨。  皇太极在给崇祯皇帝的信中开始采取强硬的口吻:宣称天道的变化循环往复,帝王应当是轮流做的。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松锦大战在1639年爆发了。  锦州是关外明军防御体系中的坚强堡垒,明朝在那里驻有大批兵力。在锦州的周围,分布着松山、杳山、塔山等城,是锦州的附翼。1639年,下定决心的皇太极发动了攻打锦州的战役,首先对松山发动了强攻。清军围困锦州,明守将祖大寿告急。崇祯帝派洪承畴为总督,率8位总兵、13万步骑前去解锦州之围。洪承畴采取“步步为营,且战且守,待敌自困,一战解围”的战略,两军初战,经过反复争夺,清军一度失利。消息传到盛京,关键时刻,皇太极带病急援,亲临战场指挥。皇太极部署了伏兵,截敌退路,断敌粮道,阻敌援兵,经激战,终于化险为夷,扭转了战局。

4.解决难题从根本处入手

  解决问题就好像在捋顺一团乱糟糟的麻,找不到头,会越弄越麻烦,要找到头,就好办了。尤其是关系到自己成败的大事,一定考虑好,想出万全之策,不然先别动手解决。  皇太极登基汗王位后,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关系到自己的统治是否稳固。他经过深思熟虑,找到了问题的根本,然后制定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皇太极登极后,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皇太极多次训诫惯于征战掠夺、轻视务农的满族贵族,让他们认清耕织生产的重要性。

为了保护农业生产,皇太极制定了一系列法令。第一,对大牲畜实行保护政策,禁止滥杀牛、马、骡、驴。第二,禁止牲畜践踏农田,一旦牲畜闯入农田损坏了庄稼,牲畜主人要赔偿损坏的庄稼,同时追罚牲畜主人的银两。为了使护农法令有效的贯彻执行,皇太极以身作则,每当他行军出猎的时候,总是吩咐把自己的营帐扎在野外,即便是隆冬也不例外,唯恐惊扰了百姓或毁坏庄稼。  皇太极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较快地摆脱了不景气局面,粮食逐渐达到了可以自给的程度。到1639年时,清国一年在酿酒方面的用粮就达数十万石之多。

经过皇太极10多年的励精图治,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为进一步扩张和统一天下建立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  对外扩张作战不仅需要坚实的经济后盾,更主要的是离不开强大的军事实力。皇太极积极扩编八旗,就是要保持雄厚的军事力量,确保对外战争的胜利。  努尔哈赤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利器是一支英勇善战的八旗劲旅,但满族人口有限,并且在战争中满族八旗不断减员,这就造成了兵员匮乏,皇太极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把蒙古人和汉人也收编在内,在满族八旗之外,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为了在汉人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每次出征之前,皇太极总要详细申明军纪,坚决杜绝八旗军以往烧杀抢掠的行径。他宣布不得杀害降民,不能离散降民父子、夫妇,不允许奸淫妇女,不准践踏禾苗等等。如果士兵违犯了军纪,不仅本人受罚,领兵的将官也要受罚。战事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举报各种违纪行为,对违犯者一律严肃处理。

为了在汉人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每次出征之前,皇太极总要详细申明军纪,坚决杜绝八旗军以往烧杀抢掠的行径。他宣布不得杀害降民,不能离散降民父子、夫妇,不允许奸淫妇女,不准践踏禾苗等等。如果士兵违犯了军纪,不仅本人受罚,领兵的将官也要受罚。战事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举报各种违纪行为,对违犯者一律严肃处理。  皇太极即汗位不久,就开设了文馆。文馆的职能有二:其一,翻译汉文典籍,进行文化交融;其二,记录本朝政事,协助皇太极处理往来书信及奏章,还可以参政议政。这是皇太极的重大创举。文馆表面上是办事机构,实际上是国家内阁的雏形。在文馆里当职的大臣有很多是汉官:范文程、宁完我、鲍承先、高鸿中等。

随着后金的不断发展强大,国家机构也随着扩大。由于形势的需要,文馆改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设大学士和学士等官,由皇太极直接主政。为了便于管理和监督,设都察院和理藩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机构。但是,皇太极的改革调整还是有限的,他没有从根本上除旧立新,这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造成的。  努尔哈赤死后,后金出现了“八王共治”的局面。军政大事由各旗旗主贝勒商议定夺,汗王不能独自决定。皇太极虽然是汗王,但一直实行着四大贝勒并坐同受朝贺的局面。皇太极即位后,遇到了一个重大阻碍,即手中缺乏足够的权力。这是一个不能不解决的问题。雄心勃勃的皇太极不能长期容忍这种局面,从即位开始,就积极筹划如何加强君主集权。

天聪三年(1629年),他以政事繁杂,不应使兄长过于劳累为理由,免去三大贝勒按月分掌国事的旧例。兄弟并坐南面受朝贺的形式,竟维持了差不多6年!这对皇太极来说,实在是一种痛苦的磨砺、意志的考验。这还不是皇太极的最终目的,他还在等待时机。  机会来了,天聪四年(1630年),二大贝勒阿敏撞到了枪口上。  阿敏是皇太极的堂兄,舒尔哈齐之子。在统一女真的战争中,阿敏英勇作战,在后金立国时,努尔哈赤封阿敏为四大贝勒之一,获得很大权势。

玄烨 一切以大局为重  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切雄才大略者的共性。康熙的确有政治家的稳健,一个“稳”字贯穿康熙政治生涯的始终。忍耐、应变、治吏、外交都集中体现了康熙的稳健。而且稳健中带有远见卓识的政治眼光,不为一时而意气盲动,无论是擒鳌拜、平三藩还是出击沙俄,他都遵循章法,进退自如,把胜利稳稳地握在自己的手里。

  1.稳操胜券方出手  武林高手过招,都不急于使出绝招,而是先稳住阵脚,试探对方的实力。在康熙与鳌拜的对决中,康熙自知势不及人,一直采取隐忍的策略,稳住鳌拜,为自己争取时间和培养实力,争取做到不出手则已,出手必中。

尽管康熙帝还小,但颇有心计,时刻关注朝政,并认真学习处理朝政的方法。对于鳌拜的为所欲为,他时时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同时也对鳌拜的错误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抵制和反驳。  康熙帝从亲政开始,就有意识地逐步摆脱鳌拜的控制,每当他亲临乾清门听政理事,总是直接召见满汉大臣商讨,如此一来便使鳌拜的权势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康熙帝认为,长期任鳌拜胡作非为下去,将难以控制,于是他开始考虑如何除掉鳌拜集团了。  康熙帝想除掉鳌拜,但鳌拜势力非常大,没有十足的把握,不敢贸然行事,否则,将会激变成乱,危及自己的统治。  为了稳操胜券,康熙首先迷惑鳌拜。他下令封赏辅臣,把鳌拜授为一等公,鳌拜的二等公爵位,由他的儿子那摩佛承袭。后来康熙又加封鳌拜为太师,他的儿子那摩佛加封太子少师。

康熙帝命和硕康亲王杰书等审查鳌拜及其党羽所犯罪行,列出了大罪三十条,其中包括欺君擅权,引用奸党,结党议政,杀苏克萨哈,擅杀苏纳海,更换旗地等,按法判处其死刑,没收其家产,其子纳穆福也被处死。  这时的鳌拜乞请再见皇上一面,康熙帝赐恩准见,鳌拜脱下衣服,露出为清朝多年血战留下的无数伤痕,恳求从轻发落。康熙帝动了恻隐之心,考虑到他为国家建树的功勋,不忍加诛,改死刑为拘禁,其子免死,同鳌拜一起监禁。  遏必隆被列罪十二条,议政大臣会议提出应拟革职立绞,妻子为奴。但康熙做了宽大处理,仅仅革去了遏必隆的爵位。  为了稳定大局,康熙帝对鳌拜的党羽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做了不同处理,对班布尔善等人及鳌拜弟、侄数人均处死,对于那些谄附而无大恶的多数党羽,如尔马、阿南达等人,都予以从轻处置。与此同时,给苏克萨哈平反昭雪,恢复原官职及世爵。  在这次权力顶峰的博弈中,康熙施展了非凡的政治谋略,他所采取的方针、策略是稳妥而明智的,因而取得了完全的成功。纵观这次行动,有惊无险,可为后人借鉴者有以下几点:其一,在制订擒鳌拜的策略时必须保密,不能走漏一点风声,一旦走漏风声后果不堪设想。其二,整个擒拿过程不能出现一点疏漏,一旦打虎不成必被虎伤。其三,在处理鳌拜同党的过程中不能过激,也不能过纵,该杀的必杀,该放的就放,以稳定政局。整个行动过程,都在康熙的掌握之中,真正做到了事无胜算不出手。

  2.处乱不惊,从容应变  处乱不惊、从容应变也是稳健的表现,这种“稳”体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胜任任何工作。年仅20岁的康熙,面对来势汹汹的三藩之乱,非常沉着冷静,制定了相应的策略,表现了政治家的从容和气魄。

康熙帝首先杀死在京的吴三桂的儿子,以坚定削藩抗吴的决心,同时增派八旗精锐前往咽喉要地荆州固守,并通知广州与福州,两藩停撤,以孤立吴三桂,另一方面,将散布各地的原属吴三桂的官员一律赦免,以利大局稳定。  吴三桂挥军北进时,清政府在军事上还没有充分的准备,所以吴军进展很快,福建耿精忠举兵攻略江西、浙江等地时,吴三桂的前锋已抵长江南岸,与清军形成了隔江对峙的局面。仅一年的时间,吴三桂就占据了江南。与此同时,四川、山西、陕西、甘肃诸省也发生了叛乱。  面对复杂的形势,康熙帝处乱不惊,运筹帷幄,指授方略,决心赢得战争的完全胜利。

抑制挟私报复之风 

自古以来,官吏因一己之私诬陷诽谤之事层出不穷,以致小人得志、忠良遇害之事常有。康熙对此严加明查,除恶扬善,故能开一朝正直之风。  康熙末年,江南总督噶礼贪婪而骄横,尤其喜欢诬陷别人。当时,苏州知府陈鹏年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常与噶礼意见相左。噶礼由此怀恨在心,千方百计欲置陈鹏年于死地而后快,屡屡未能得逞。康熙觉得陈很有才学,便将陈鹏年调到京城编修图书。噶礼仍不肯罢休,又密奏康熙,说陈鹏年写过一首“游虎兵”的诗,诗中有对康熙怨恨不满的情绪,宜从重整治,并将原诗密封附上。  康熙仔细阅读了陈鹏年的诗,并没有发现陈鹏年诗中有任何对自己怨恨悖谬之心,再细读噶礼的密奏,看出噶礼完全是深文周纳,挟嫌诬陷。

4.原则问题决不让步

  凡事有个尺度,不论是谁都要遵循这个“度”,才有一定的秩序,这个“度”就是原则问题。康熙帝在面对沙俄的侵略时,放眼长远,立足大局,坚持原则,有理有度地与沙俄斗争。最终既打击了沙俄的侵略,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把解决东北边患问题提上了日程。为了掌握实际情况,康熙不畏艰辛,于二十一年二月,亲自从北京出发东巡,经盛京,出柳条边,到吉林的乌拉,登舟巡行松花江。在吉林期间,他还接见了宁古塔将军巴海、副都统萨布素等高级将领,听取他们对防务的看法和沙俄入侵的最新情况。通过这次巡视,康熙帝下决心对沙俄发动强有力的反击。  康熙帝返回北京后,曾同廷臣讨论征剿沙俄的事。当时许多大臣对反击沙俄持消极态度。康熙帝列举了沙俄的种种罪恶,他力排众议,当即做出反击沙俄的战略决策。他派遣副都统郎坦等人,深入到雅克萨地区侦察沙俄入侵军的情况。

由于中方坚持斗争,军事上又做了充分准备,并且做出了让步,俄方权衡利害,终于决定撤出雅克萨。经反复磋商,康熙二十八年九月七日,双方正式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清政府反击沙俄的侵略,是一场民族自卫的战争。从开始至结束都是在康熙帝筹划和指挥下进行的。康熙帝从全局着眼,坚持原则,又能有利有节地开展斗争,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主权的完整。

5.把学习当成头等大事

  开国帝王大多起自草莽,或是前朝的贵族。只有学习才能进步,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对于普通人来说,找点时间学习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对做了皇帝的人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而玄烨却能做到一直学习,并且博览群书,可见作为领导者更应重视学习。

6.稳扎稳打,以不变应万变

做事不能死打硬拼,要讲究方法,学会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这是稳中求胜的策略。  收复台湾一直是康熙的一块心病,除鳌拜、平三藩的斗争使康熙一直没有腾出手来解决台湾的事情。既然鳌拜已除,三藩已平,那么,收复台湾的问题就提上日程了。  机会终于来了,1681年春,郑经猝死,岛内政局一片混乱。郑氏重臣冯锡范杀死了郑经的长子,把郑经的次子(他的女婿)郑克塽推上了王位。康熙抓住这一机会,剿抚并用,做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准备,同时,令福建总督姚启圣派人赴台谈判,可郑氏集团没有谈判的诚意,企图分裂祖国:“照朝鲜等外国例,称臣纳贡。”康熙闻听龙颜震怒,准备武力收复台湾。命郑军降将、有丰富海上作战经验的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谋划进取台湾事宜”。福建总督姚启圣与施琅和衷共济,保证了施琅出征的粮食和物资供应。

在人类历史上,除了极少数君主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外,大多数明智的统治者在军事问题上,基本上秉承的是以战去战的态度,也即目的在于平息战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非战的,但他们又是彻底的战争论者、国家军事论者。  其实,军事、战争虽为国家、民族的大事,但实际亦一般人情。大而言之,古人说的兵者乃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所谓自古知兵非好战;小而言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就不得不犯人。所以康熙的军事及战争思想也大抵如此。  说及战争,康熙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若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到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此言说明了战争的必要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223《杰出帝王大智慧》笔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