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1863年5月,太平天国后期的著名将领石达开率军抵达大渡河,1863年6月,石达开强渡大渡河,因山洪暴发而失败,弹尽粮绝,与清军谈和,后被唐友耕带兵过河夺俘,押解至成都受审,凌迟处死。大渡河一江怒水犹在,两岸已过百年,石达开的最后一个月究竟是怎么渡过的,以下的故事请大家参详。

一、石达开离开天京,兵临大渡河。

十年前,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号天京,石达开留京辅佐东王杨秀清处理政务。当时的石达开是东王杨秀清的心腹。1856年天京事变,杨秀清被剿灭,韦昌辉借机展开了肃清,杀人无数。石达开这时从武昌前线回到天京,他目睹天京惨状,怒不可遏,斥责韦昌辉妄杀无辜。韦昌辉又想杀石达开,石达开连夜缒城逃走。最后,天王铲除了韦昌辉,石达开才有机会回朝。

天京事变后,因石达开素来享有很高的声誉,太平天国合朝推荐石达开主持朝政,但洪秀全卻忌惮石达开的声望才能,虽迫于民意命他理朝政,却不肯授予其实权。局面稍微好转,便开始设计谋害石达开。为避免再次发生内讧,石达开被迫逃离天京,前往安庆。后石达开一路西行,并于1863年5月抵达大渡河,需渡河才能继续进军,以夺取成都。

二、攻破紫打地,数次渡河失败。

1863年5月14日,石达开大军约3万人到达紫打地,当时大渡河对岸尚无清军,石达开派小队渡河侦察后又返回。

他们到达紫打地时,是阴历四月甘七日。从本地父老口中得知,涨水季节,最早也要到阴历五月初。全军渡河,只需要几天工夫,所以还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安顺场是大渡河上一个比较重要的渡口,能够征集到一些船只。石达开到达的当天,立即派出侦察部队渡河,到北岸的上下游各地进行侦察,没有发现任何敌情,才决定停留三天,尽力征集船筏,并做好一切渡河的准备工作。

三天之后,石达开准备工作完成,正想渡河,清军唐友耕部到达北岸(唐此来足巡逻性质,偶然碰上了一个立功的机会)。石达开派遣小队伍作试探性的抢渡,敌前抢渡当然比较困难。不过石达开并没有把唐友耕放在眼里,他决心选拔精锐大举抢渡,只要能登上北岸,扫荡唐友耕一军不在话下。

5月21日,石达开选出五千精锐,集结船筏,大举抢渡,胜利在望。就在这关键时刻,大渡河提前涨水,几十年所不遇,洪峰猝至,船破筏毁,五千精锐皆葬身洪水,无一生还。次日即转而向西抢渡松林小河,但是因河水冰冷刺骨,下水后两脚麻木,根本无法渡河。大河小河都抢渡不下,石达开就致函扼守松林小讨的番族土司王应元,请以金银买路,遭到王应元的拒绝。王应元认为不如把石达开部众困死,夺得全部金银。这年6月9 日,石达开决定率领残军冒死向东突围。他们困守紫打地二十多天,大量减员,除了作战伤亡,包括数千人死于洪水之外,由再加上粮草不足,疟疾盛行,原来的三万大军,最后能参加突围的不过6000余人。

三、走投无路,于清军谈和。

次日,他们到达利济堡,仍为洪水所阻,不能前进,全军有饿死的危险。此时他们只有背水一战,想要攻破洗马姑镇,夺取粮草,从长计议。为此作殊死战,他们抛弃辎重,石达开妻妾抱幼子裹帛投河。但大战前,突有特殊情况发生,清军地方守军首领杨应刚前来劝降,表示立刻可以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军粮。谈判的结果,主要有两件事:

一是在6000名太平军立即遣散4000人,发结口粮和路票(证明文件)各回原籍。

二是留下的2000人仍然携带自己的武器,由石达开部下周宰辅率领,从洗马姑出发,暂时移驻大树堡。

清军此举大大削弱了太平军的实力,但是石达开仍然有信心卷土重来。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四、唐友耕夺俘,石达开附义。

在2000太平军作为前队陆续出发,杨应刚和石达开等人作为后队起程上路之时,原驻北岸的唐友耕突然带兵过河夺俘,从杨应刚的队伍中抢走石达开等5人。杨应刚的级别比他低,兵力比他弱,不敢反抗,眼睁睁地看着唐友耕把石达开等5人抢走,无可奈何。

石达开随后被押解到成都,在受审之时,不肯下跪,盘膝而坐,侃侃而谈,痛斥清廷无道。后被判凌迟处死,受数百刀但一言不发。石达开谈和的目的之一,4000名被遣散的部众保留了生命,但是2000名剩下的手下,被清军围攻,大部分都没杀害了。

在太平天国将领中,石达开的知名度和历史评价是最高的,他有着崇高的政治抱负,个人的道德品质也为人称赞,纵观其一生,清廉正直,有勇有谋,但最终也只是五千岁,带走的部众后期也有很多无心跟随,因为石达开除了胜利的感觉,能带给他们的东西不如天王多,所以一旦石达开遇到挫折,全线溃败也就不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