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郑爽隐婚、代孕、弃养事件被前夫张恒曝光后一直处于持续发酵中。
当事人郑爽先是被自媒、官媒、党媒,集体下场,人日、央妈、新华社、甚至连长安剑都直接点名道姓怒斥郑爽触犯中国法律红线。
紧接着遭到娱乐圈集体封杀,其代言产品、影视剧作品全部凉凉。
更有吃瓜群众感慨因为郑爽才充分领略包括维基和百度百科迅捷的办事效率。因为自前夫张恒的爆料日始,关于郑爽词条内容搜索显示已同步更新。
目前郑爽“退圈”声明的视频不断刷屏。视频中当事人崩溃大哭,不断喊着说“我一直都只是一个最普通的人”。
不少人嗤鼻于这句话。
认为她一边享受明星的非凡待遇,过着常人无法企及的奢华生活;一边又在大肆宣扬自己原本普罗大众,不应该在过错面前被凝聚焦点然后无限放大。
本来也对,自古以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一手想要粉丝及大众的关注和爱护,一手又想要他们的无底线接受和纵容。怎么可能呢?愚弄大家都是傻子呀?
更有人认为她这又是在使用一贯的洗白手段—“示弱”与“卖惨”。
其实小编倒觉得未必。
如果对郑爽的成长经历稍作了解,也许你会认为那句话可能是她最真实的心声和最大的期望。
你眼里的郑爽是个少年得志的美女“明星”,但那不是她自己想要的,只是她母亲所追求的。
郑爽真正想要的不过是“当一个首饰店的员工”、“做一个嫁给自己深爱的人的平凡家庭主妇”。
可是她无法选择自己的选择。因为她的人生一直都是由母亲刘艳选择和规划好的。
就像一个傀儡或木偶,她被母亲操控着,一步步去实现着母亲年少时的梦想,圆着母亲的梦,却唯独没有活成她自己。
每当郑爽身体内那个真实的自我出来“作祟”时,人们往往就会惊呼她又在“放飞自我”,并用各种异样的眼神和毒辣的语言刺激评价。
“ 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
握手,一声惨叫
我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当我和那些有形的人
握手,一声惨叫
他们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我不敢再和别人握手
总是把手藏在背后
可当我祈祷
上苍,双手台十
一声惨叫
在我的内心深处
留下了烙印 ”
小编觉得北岛这首名为《触电》的诗也许最能表达郑爽此刻的感受和心情。
她带着童年记忆中的伤害回避并防备着,一个人在自己的世界挣扎、试探,企图和自己、父母、世界达成最终的和解。
却不料找不到那个情感的链接点,因为迷失和无助而遭受更大的伤害。
或许,郑爽只是一个被自恋型父母制造出来的一个悲剧性产物。
不得不承认郑爽落到如此地步,她父母,特别是母亲的教育理念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为缺爱,是人的一种灾难。
01 郑爽与“自恋型”母亲刘艳
郑爽的母亲刘艳应该算是一位典型的“自恋型”人物。
她可以在泰国观看人妖节目候场时跳上舞台用粤语演唱歌曲而无丝毫犹豫和顾虑;
她最不喜欢的词是“知足常乐”,也不屑与说这些话的人做朋友。
她觉得人生应该先苦后甜,并且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先后参加考证、开汽车修理厂、开美容品直销公司,遗憾都因为没有成功而先后放弃。
她热爱唱歌和表演艺术,甚至在郑爽刚出生时到夜场唱歌,渴望成为人尽皆知的大明星,但毕生未能“入围城”圆梦。
自郑爽出生后她将梦想移至到女儿身上。可以说是自女儿降生那一刻她就做了一系列的规划与培养。
如同华生那样企图在女儿这张洁白无瑕的纸上肆意描绘打造出想象的蓝图。
牙牙学语时利用与女儿之间的日常对话“大壳,长大以后干什么”“考北影当明星”不断强化意识;
5岁始进行舞蹈、声乐、乐器、绘画等等艺术方面的严格专业培训;
12岁始将郑爽送至远离家乡沈阳的成都寄宿上学;
16岁否定郑爽的选择强行要求她考北影;
22岁郑爽提出和相爱的人结婚时坚决反对,指责成为普通“家庭主妇”是庸俗的;
26岁时当郑爽试问母亲是不是因为幼小时被送至异乡缺乏她们的爱而应该补上一个道歉,母亲刘艳生气着拒绝;
母亲刘艳在郑爽整个成长记忆中是固执和强势的。
她没有想到去过多关心女儿内心的成长和需求,而是选择忽视或直接无视。
更没有给予女儿童年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柔软的爱与拥抱,而仅仅只是索要最后的结果。
她总是喜欢对说,我对你的要求,都是为了你好。
可是对于子女来说,这些要求,都让他们与真实的自己拉开了距离,无法成为一个活在当下的人。
02 钢丝妈妈和布料妈妈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曾在恒河猴身上做了一项实验。
他残忍地让小猴子从出生的第一天就与母亲分离,并给它们提供了两个母亲,一个是身上挂着奶瓶的钢丝妈妈,一个是身上没有食物,但很柔软的布料妈妈。
根据众人的“有奶就是娘”的猜想,小猴子应该会更喜欢身上挂着奶瓶的钢丝妈妈,而不是没有食物的布料妈妈。
可是实验的结果正好相反,小猴子除了吃饭的时间和钢丝妈妈待在一起,其它时间,它都紧紧地“跟随”着布料妈妈,长时间的依偎在她身上。
而在另一项研究中,哈洛直接剥夺了小猴子的布料妈妈,实验环境里,只有提供食物的钢丝妈妈。
很不幸的,这些小猴子长大后重新回归猴群里时,都表现出了抑郁症的症状,而那些在童年时期,拥有布料妈妈的小猴子,则表现的相对正常。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揭示了,在教育中,除了奖赏与惩罚的强化机制之外,爱,也是养成一个健康宝宝的重要因素。
而爱的感觉,最原始的来源,就是养育者的拥抱里柔软的触感。
所以爱与拥抱这种非常柔软的体验在孩子童年记忆中非常重要,也影响正常成长。
03 童年经历和人生成长
临床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认为,童年时期的童年时期的情感忽视(CEN)会对一个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在自恋型的父母的教育下,孩子往往就会经受严重的情感忽视。
一名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家,华生的例子就是实证。
他的那句名言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过。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教授、甚至乞丐或强盗。
而遗憾与讽刺的是,他的3名子女,并没有如他声称般,成为了世人眼里的“成功人士”,相反,他们都饱受抑郁症的折磨。
大儿子30岁就因抑郁症自杀,生前虽然也是一名心理学研究者,可他叛逃了父亲的行为主义,由于抑郁症的困扰,他选择成为了一名精神分析师。
二女儿和最小的儿子也饱受抑郁症的折磨,女儿多次自杀未果,小儿子也由于情商过低,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需要依靠华生的救济过日。
华生的教育理念,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行为主义的理论,源自于机械唯物主义以及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机械唯物主义将人性,也归结为一种机械运动,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将人的心脏比作一个钟表上的发条,意味着,人,实际上可以等同于一种机器。
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则提供了一种人类行为模式形成的理论依据。
华生的理论结合了这两者的特点,他认为一个小孩就是一张白纸,而养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期望,在这张纸上写上自己期望上的内容。
用机械化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屏除亲子间的情感因素,能够快速地塑造孩子的行为模式,可以培养TA成为一个能够符合教育者期望的“大人”。
华生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无疑成为了他自恋的一种来源。
自恋型的父母往往会认为世界都是围绕着自己转的,正如华生所认为的,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期望,培养出任何孩子。
他不断地要求自己的孩子成为自己期望中的样子,但却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爱。
他正如哈洛实验里的那只钢丝妈妈,只能提供食物,却无法提供柔软的爱。
04 治愈与被治愈人生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童年的生长环境,塑造了人的性格;其经历,固化了人的思维模式和无意识的惯性。
很多人在其后续的社会环境的所为,都能在其童年经历中找到影子。
幸福的童年生活,能给人带来更多的积极思维,哪怕后面经历了挫折,也能很快走出来。
不幸的童年经历,会带给人很多沉重的枷锁和心理负担。有些人,终其一生,都走不出童年的阴影囚笼。
大部分人,都多多少少,会受童年的影响;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跳出童年的经历牢笼,获得新生。
对于童年时期遭受到情感忽视的人来说,需要重新找到与内在自我的连接,对自己的童年经历进行探索,正视自己的需求,重新找到存在感。
缺爱的人,缺的是早年跟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连接。
由于早年依赖和自由的需求没得到满足,跟养育者之间没能形成良性链接,所以他们的内心会缺乏一个安全基地,或是不敢闯,或是不敢脆弱,或是二者皆有的状态在郑爽身上都得以体现。
自2009年一举成名后,郑爽的一举一动就被无数人时刻关注着。
她身上那种经常被曝光的“与众不同”的行为举止就是自恋型母亲“造就”后遗症。
因为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面对男友张翰,而选择整容,后来又单方面的宣告分手;
因为为了有市场竞争力而疯狂减肥,最后患上厌食症和抑郁症;
在片场和录制节目现场当众无故号啕大哭,并掌掴自己耳光;
遗憾的是,她的父母从未意识到她们对郑爽教育上的缺失,反而仍然用自己的意愿左右女儿的人生。
最后造就郑爽的悲剧人生。
结束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每一位孩子身上的性格缺陷都反映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现在许多家庭教育中,还存在华生提倡的“行为主义”理论模式,无数个“虎爸虎妈”仍然丝毫不顾忌自然规律,不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而只是一味把无辜的孩子当做试验品,去达成他们未了的心愿。
我们关注并担心郑爽在余下的人生如何去实现和自己的和解,还有和母亲的和解。
同时真诚不希望再有第二个郑爽式的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