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

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_第1张图片
来自一间真实存在的岛上书店的书单

纪录片《生命梦想》,用电影画面串联起了一位传奇女性的人生,《只是孩子》则用文字回忆她充满争议的一生。

这位传奇女性,便是被誉为“朋克教母”的帕蒂·史密斯。


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_第2张图片

《只是孩子》是她从“朋克教母”重回“诗人”时,用笔记录下自己非凡人生的回忆录。

“我一心要想成为艺术家、诗人,对艺术的追求,让我找到了心跳的感觉,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这是帕蒂·史密斯对艺术发出最豪情壮志的宣言。


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_第3张图片

摇滚女诗人、画家、艺术家,是社会给予帕蒂·史密斯的标签。

但在她的心里,她像个孩子一般,依然用最初的心、最单纯的想法、最极致的态度、最诚挚的热情去实现艺术的价值,在生命的道路上绽放最绚丽的色彩。

在小城新泽西长大的帕蒂·史密斯,在读高中时接触到了亚瑟·里姆博德(Arthur Rimbaud)描写救世的诗歌、Beats的作品以及诸如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滚石(the Rolling Stones)、the Doors和鲍勃·迪伦等音乐人及乐队的音乐,从此便燃起了音乐梦想——去纽约实现艺术之梦。


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_第4张图片
1966年的鲍勃·迪伦
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_第5张图片
美国知名摇滚乐队——滚石乐队

当时的纽约是前卫艺术的大本营,为了能够前往这个梦想之城,她千方百计打工攒钱筹齐去纽约的路费。

在纽约,她奋力生存,在一家书店工作。因为没有住的地方,她蜷缩在书店里的浴室;没有钱,就喝水度日。

生活如此困苦,却阻挡不了她对艺术的渴望。

对“美”的执念追求,让她小小的身躯能够顶住都市里物欲的侵蚀。

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_第6张图片

终于,在汤普金斯公园的拐角处,她遇到了精神上的亲密伴侣,那个现实潦倒却又坚强不屈的罗伯特·梅普尔索普。

然而罗伯特·梅普尔索普是一名同性恋,但帕蒂·史密斯还是与他坠入了爱河。

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_第7张图片

在当代,为人熟知的罗伯特·梅普尔索普是个饱受争议的摄影师。

在他的镜头下刻画的不是美好的未来画像,而是那些因病痛极度扭曲的肢体,他将“丑”赤裸裸的展现在诗人面前,丑陋却深刻。

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_第8张图片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拍摄的人像作品
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_第9张图片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拍摄的人物肖像作品

在一个意识格外敏锐的时代,诗歌、摇滚、美术和性政治的世界,相互碰撞、爆发。

在这样的环境里,两个孩子般的青年立下了相濡以沫的约定。他们的生活混乱而浪漫,他们献身创作,被共同的梦想所推动,在那段如饥似渴的年月里彼此激励、相互扶持。

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_第10张图片

曾经的他们打零工赚来的钱只够买一张参观美术馆的票,两人中只会有一个进去看展览回来后讲给另一个听。

这样的他们却发誓:“我们有一天会一起进去,而且是去看我们自己的展览。”

最终,他们真的做到了!

帕蒂·史密斯成了一位继鲍勃·迪伦全盛时期以来,最激动人心的摇滚与诗歌完美融合的女歌手,而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则在纽约惠特尼美术馆举办了大型回顾展。

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_第11张图片

《只是孩子》像爱情故事一样开始,如挽歌一般结束。用文字记录下了两个青年艺术家共同奋斗的写照,一段成名前的序曲。从这本书,可以窥视帕蒂·史密斯永怀赤子之心,献身艺术的精彩人生。

在书中,帕蒂·史密斯写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像穿越雷区的孩子一样单纯而危险。在艺术与梦里,你应该狂放不羁地继续前行;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


帕蒂•史密斯 Patti Smith

摇滚女诗人、画家、艺术家。

帕蒂·史密斯是1970年代美国朋克音乐的先锋人物之一,更是继詹尼斯•乔普林之后又一位撼动摇滚乐史的伟大白人女性。她的创作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和魏尔兰,以及艾伦•金斯堡等垮掉派文人的影响,具有浓浓的迷幻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