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出生在一个不太正常的家庭,从出生开始,就反政府,没有合法的身份登记,不上学,没有同龄朋友。17岁之后开始自学,最终成为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听上去像个励志故事,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这个小女孩就是本书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
01关于作者
塔拉•韦斯特弗,美国历史学家、作家。1986年生于爱达荷州的山区,通过自学考入杨百翰大学,随后进入剑桥大学读硕士,后赴哈佛大学访学,最后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关于本书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它的英文原版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霸榜80周,在其他各大畅销书榜都曾经排名第一。作者塔拉被评为《时代周刊》2019年的“年度影响力人物”。
03整体来看
整体来说,这本书可以算是塔拉的个人自传,我把它分两条线,明线和暗线,明线是塔拉的成长历程,暗线则是塔拉的心理审视,也就是说,作者表面上在写自己的成长轨迹,实际上是通过长大后的眼光去暗中审视成长中的问题和心理变化。
04我们先来看明线
塔拉是家里第七个孩子,上面有五个哥哥一个姐姐。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的家庭,不正常来自塔拉的父亲对于整个家庭的控制,具体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扭曲的宗教信仰,二对教育和就医看病的仇视,三是对是非黑白的颠倒。
一是先来看宗教信仰的部分,这个地区的人都信奉摩门教,摩门教是诞生于美国本土的极端基督教,极端到其他基督教派认为它们是异端。早期教义鼓励甚至要求一个丈夫娶四个老婆,女人不能穿暴露的衣服。塔拉父亲的很多想法都比一般的摩门教教徒更极端、更偏执。他把政府想象为敌人,认为政府要收走家里的孩子,认为世界末日要来临,带领一家人不断的囤积弹药,囤积粮草,准备着战争。
宗教对父亲最大的影响,是对人生命的漠视和不负责任,父亲认为人的生命都是上帝的,好人会被天使护佑,不需要他负责,出事了说明上帝在责罚,与他无关。跟他干活的人经常受伤,儿子肖恩从6米高空坠落头着地脑袋开花,而父亲只是让他休息一会继续干活。另一个儿子卢克烧伤了整整一条腿,而父亲却让他自己开车下山寻求帮助。在父亲眼里,信念在安全之前,因为他只相信自己是正确的。
二是对教育和医疗的丑化。父亲不让孩子上学,认为教育是有毒思想,上学追求知识是无耻的。所以家里大点的孩子半路辍学,而塔拉更是没上过一天学。他还认为医院医生都是邪恶的,药片是有毒的。塔拉一家人伤痕累累,车祸、起火、烧伤,父亲遭遇爆炸起火,嘴唇都被烧没了,都没有去过医院。
三是对是非黑白的颠倒。塔拉的父母好像非常善于歪曲事实,父亲总是会把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重写,再灌输给家人。所以,在塔拉的世界里,父亲的话都是真理。塔拉自小被哥哥肖恩家暴,父母对此视而不见,只承认哥哥肖恩是虔诚的教徒,而塔拉是被魔鬼引诱了来污蔑哥哥,导致塔拉一度精神崩溃,真的以为自己记忆错乱。
这里面母亲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从书里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母亲在早期是被父亲家暴的,这也让母亲养成了顺从父亲的生活态度,这种顺从可以颠倒黑白,可以丧失自我立场,同时,母亲还有墙头草的自我保护属性。母亲能够准确地审时度势,看清塔拉是在外求学的,指望不上,家里长年累月生活在一起的,还是这些怪物们,而把怪物们看成正确和正常,要比反抗怪物容易的多。为此,她宁肯让自己死心塌地接受怪物,而放弃自己正常而遥远的孩子们。
至此,我们回顾一下家庭带给塔拉的问题,一是宗教信仰的极端和偏执,让塔拉在价值观上矛盾重重,家人对生命的漠视则让塔拉一度陷入生命危险,二是扭曲的教育观,让塔拉求学之路分外艰难,对医院医生的仇视让塔拉无法从容就医,三是家人对是非黑白的颠倒,让塔拉差点精神错乱。
05接下来我们聊聊暗线
塔拉这种挣扎外人看上去可能会觉得是非对错已经很明显了,还有什么好纠结的,直接买票飞走断绝关系不香吗?在我们想象中,离开需要的只是一张车票。但是当我们真的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根本没那么简单,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家庭不只是外部环境,也是构成内在自我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书中的第二条线,暗线,就是塔拉重塑自我的这条线。
这条线我们按照五个转折点去分解。第一个转折点是哥哥带来的文化启蒙。第二个转折点是塔拉离开家去上学。第三个转折点是经济独立给塔拉的力量。第四个转折点是重装认知系统,第五个转折点塔拉的觉醒和放手。
第一个转折点:文化启蒙。塔拉从小就在山沟里,废料场里长大的,生活里都是长T恤破牛仔裤,废铜烂铁,汽车的油污。塔拉有个三哥与众不同,一直在自学,10岁那年,三哥泰勒给塔拉听了一次音乐CD后,塔拉的整个世界变了,她第一次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那以后她常常去哥哥那里听音乐,她会因此而提醒自己有教养,感受到了一些粗俗生活之外的东西。
后来泰勒离开家去上大学,这给小塔拉种下一颗好奇的种子,他去了哪儿?离开家的泰勒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家以外的世界什么样子?
第二个转折点:上学。前面介绍了父亲对安全的不负责任,塔拉在干活时经常受伤,有一次塔拉被父亲连同废品倾倒进挂车里,导致钢筋扎入小腿,差点被张牙舞爪的钢筋丛里扎死。这件事让塔拉无法继续忍受,而二哥肖恩对塔拉的家暴,更加速了塔拉的离家,塔拉疯狂自学,考上了杨百翰大学,她第一次感受到了靠自己反抗生活的力量。
第三个转折点:经济独立。塔拉的求学之路看上去很励志,但实际上极为困难,塔拉家经济条件不错,但塔拉没有在经济上得到过家里的支援,塔拉一度穷困潦倒几乎要辍学,她宁肯去卖血,也不愿意申请奖学金,原因只是因为父亲说过接受政府捐助就意味着背叛,塔拉突破不了这个观念。塔拉在日记里写道:“全世界都是错的;只有爸爸是对的。”爸爸是对的,但爸爸不为塔拉的人生负责。为了继续求学,塔拉最终申领了奖学金,这个时候她意识到,自己真正开始了离开家庭这个行为,放弃了家庭给予的信念,塔拉也第一次对家庭之外的能力产生了自信。
第四个转折点:重装认知系统。塔拉考上大学,终于离开原生家庭,可以开始全新的生活了。但实际上,上大学一开始带给她的只是颠覆和痛苦。在刚上大学这短短的一两年里,普通人在十几年的成长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现代社会常识,集中涌入塔拉的大脑。塔拉就像一个失去平衡的人,是非、善恶、美丑,这些基本的价值判断全乱了。这就像是在重装系统,而最终让塔拉完成这次重装的,是鲁比山事件的真相。父亲一直告诉家里的故事是政府因为一家人不肯送孩子上学而将这家人杀害,所以塔拉一家惶惶不可终日,一直在做战争准备,而塔拉终于发现这件事被父亲歪曲事实,那实际是一起涉嫌参与种族主义组织的枪击事件 ,塔拉发现,父亲是有躁郁症的有被害妄想,塔拉对多年来的被骗感到愤怒,父亲一直在和想象出来的怪物作战,而家人才是活在恐惧中付出代价的人。从那以后,塔拉下定决心独立地面对这个世界,她去剑桥访学,她接触到了更高的学问,以写论文的方式研究人的信念系统,并且获得了认可,塔拉内心的力量得到了鼓舞,依靠这股力量,塔拉在求学的路上越走越坚定。
第五个转折点:觉醒和放手。塔拉发现哥哥肖恩结婚后仍在施暴,有相同遭遇的姐姐和塔拉商量要向父亲揭发这件事,母亲也表示愿意一起做。塔拉相信了母亲,但是当塔拉回家跟父亲对峙时发现,母亲和姐姐背叛了她,家人一边倒地站在肖恩一边。肖恩用刀威胁她,塔拉恍惚中否认了事实,家人对她进行了训诫,塔拉向家人道歉,这一连串的否定,让塔拉崩溃,陷入了强烈的自我怀疑。
塔拉有了一次到哈佛访学的机会,父母来哈佛探望,目的却是让塔拉接受赐福。赐福意味着回归信仰,放下自我回归父母的认知体系,塔拉残存的理智拒绝了父亲。他们正式断绝关系。被亲人抛弃让塔拉彻底崩溃,她时常梦游陷入精神错乱,后来塔拉发现父母在家乡散布谣言,说塔拉是恶魔是背叛者是骗子,塔拉彻底死心离开了家。三哥泰勒得知后,站到了塔拉的一边,让正患恐慌症的塔拉开始寻找出路,找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并逐渐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塔拉开始反思,当家庭、道德、社会科学冲突时,该如何取舍?她研究并撰写深刻的论文,考取了博士学位。
至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塔拉家的两大阵营,一派是未受过教育的,精神和物质上都高度依附于父亲,受过教育的则相反,自食其力。故事的结尾,塔拉虽然精神恢复了正常,但是最终也没能跟家人和解。
这才是最真实的决裂,电视剧《都挺好》为了迎合大众期待,硬是把原著里面苏明玉没有跟家人和解,改成了和解的结尾,让本来超现实主义路线的作品最后失真。其实小说里苏明玉最后对家人很淡然了,塔拉也是以探寻教育的意义结尾,坦然接受家人和自己之间的决裂。
回顾一下塔拉主要的一些转折点,第一次听到音乐接触到了美好的文化,哥哥泰勒离家上学给塔拉点燃了对外界好奇的火苗,家人的愚昧和粗暴迫使塔拉走出家门,经济独立让塔拉开始有力量,新的知识让塔拉丢掉愚昧重装认知系统,踏入剑桥让塔拉重拾重塑自我的勇气,家暴的反转让塔拉看清家人的真实面目,父母的专制和无情汤塔拉彻底决裂,真正重塑了自我。
这本书还让我们体会到了两点:01自由和尊重的力量;我们也看到塔拉脱离家庭进入一种全新的环境,其实真正给到她帮助的是外面的老师同学帮助她的主教,都给了她爱、自由、尊重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呆的越久,塔拉就越融入,也才能最终完成自我救赎。02记忆是不可靠的。塔拉写了很多件他们家发生的大事,塔拉发现,很多记忆其实都是不准确的。那么,自己因为这些记忆而恐惧和怨恨肖恩和父亲,还是对的吗?比如鲁比山事件,她的兄弟姐妹也和塔拉一起听父亲讲过这件事,但是没有人像塔拉那么恐惧,长大之后,也没有人像塔拉那么颠覆。到底是父亲放大了恐惧和焦虑,还是塔拉放大了恐惧和焦虑呢?
这几年,有一个很热的词叫作“原生家庭”,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所有问题都可以归咎于原生家庭,“一切都是童年的错,一切都是妈妈的错”。比如,父母工作忙把我们交给祖父母抚养,比如父母批评多,老拿我们对比别人家的孩子等。你可以发现大多数人对原生家庭的回忆,大多是集中在一些不好的方面。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回忆是准确的吗?即便是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本书可以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塔拉就摆脱了困境,更重要的是,一般人的家庭肯定没有塔拉的家庭那么病态,这让人自然能从她的故事里看到希望,获得力量。
06结尾
封面:一支铅笔勾勒出大山的轮廓,一个女孩站在一座山头,眺望远方,一群飞鸟向着远方的山林飞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出自《圣经·诗篇》,这句话本身有双重解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作者正是逃离了故乡的山峰,像飞鸟一样去寻求教育,找到自己真正信仰的山林。
塔拉从大山到大学,这是外在的逃离;但是对塔拉来说,更重要的转变是内在的重塑。就像《生命的重建》那本书里,露易丝海不断用自我暗示法重建自我,对塔拉来说,教育就是最好的方法,能让她像鸟一样从更高视角来看待自我,让她能够理解和接纳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摆脱旧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在她看来,这才是教育应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