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大学-何小鹏:互联网的融合之路-课后练习

混沌大学-何小鹏:互联网的融合之路-课后练习_第1张图片

未听过此课程的人可先参考下述连结

课程笔记 | 小鹏汽车何小鹏:互联网人干制造业,没有这样的思维一定被淘汰

题目:

本次课程中,何小鹏老师分享了三种不同的融合。并着重分析了由于所处业态不同,导致的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制造业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不同思维方式在融合中的碰撞。

您目前从事或曾经从事过相关行业吗?小鹏老师分享的思维方式是否让您产生共鸣?您是否有相关的跨行业思维碰撞的趣事。欢迎你与我们一起分享。

解析:

1、互联网思维 vs. 互联网+制造业思维:体验和极致 vs. 平衡的艺术。

由于互联网产品的实现,跳过了传统制造业所必须的供应链制造环节,因此从idea→demo→release,是产品体验越来越好的过程。传统制造业则受制于供应链和客观现实,成品实现相对于设计往往会打折扣。

2、互联网思维 vs. 互联网+制造业思维:快速迭代 vs. 硬件稳定迭代&设计软件迭代平台。

由于互联网行业跳过了传统制造业所必须的供应链制造环节,因此可以做到快速迭代。而传统制造业受制于供应链,在硬件方面需要稳定迭代。同时,小鹏老师也建议找到属于自己的快速迭代方式,如建立模拟平台、3D打印等。

3、互联网思维 vs. 互联网+制造业思维:颠覆 vs. 尊重。

小鹏老师认为,互联网的出现与兴起,本身就是个颠覆的产物并具备颠覆的属性。而当处于传统制造业时,则必须要尊重这个产业本身的逻辑和客观现实。

4、制造业思维 vs. 互联网+制造业思维:模块化管理 vs. 超级产品经理。

小鹏老师认为互联网产业的优势角色——产品经理一职可以嫁接应用到传统制造业,在一条龙生产线的首末端以统筹全局的超级产品经理作为闭环,将原本的模块化管理高效的结合和平衡在一起。

5、制造业思维 vs. 互联网+制造业思维:效率 vs. 有差异的效率。

小鹏老师认为,互联网行业因为在达到规模化后可以一方面实现边际成本递减;另一方面做到品牌和收入增强,因此并不十分控制成本。而制造业在每一个环节的成本都是显性的且不会因为规模化而大幅降低,所以需要控制成本、追求效率。

6、制造业思维 vs. 互联网+制造业思维:销售导向 vs. 销售+运营。

小鹏老师认为,互联网行业的收入方式,是典型的“羊毛出在猪身上”,因此并未对产品本身做出极强的销售要求。相比之下,传统制造业,则需要极强的销售导向和驱动。


我曾经待过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创业公司跟显卡散热器制造业, 都是To B的企业;我认为何小鹏老师认为制造业比互联网难100倍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他之前没经历过制造业, 也不懂制造业的流程跟管控, 且他又是投资方到后来变成董事长, 他是有时间的压力且没有人可以教他怎么决策; 我刚到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的时候, 我也是觉得希望能快速进入状况能帮助到公司, 但其实在还没理解整个行业之前, 都会觉得这个行业是很困难的。

1.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创业公司偏软,显卡散热器制造业偏硬

2. 我是商务跟销售出身, 我自己觉得其实我待过这两个产业都还是很像, 就是如何把客户需求实现, 只是中间的过程不同, 例如可能有标准化的产品, 也有需要订制化的产品; 如果标准化产品不能满足, 就是看订制化能否达成客户的需求, 并且时效性跟价格也能满足客户目标

3. 这中间很像的部分就是
AI公司会评估图像识别模型制作的时间跟服务器的资源,训练数据的收集以及专案配置多少人力; 制造业就是评估模具开发时间, 硬件成本, 每个工序的时间,需要多少作业员; 

AI公司会告知客户需求的可行性或能达到的程度,
制造业也是会告知客户的需求需要哪些工艺才能达成;

AI公司客户的需求一变更就导致前端跟后台都要去做修改
制造业也是客户需求一变更, 可能很多零部件都要做变动, 必须去协调而取得平衡;

4.可能较不同的部分是
当时AI公司外包的部分较少, 所以每个需求都能内部团队就处理完毕;
制造业的话可能模具或是某些零部件都是外部供应商生产, 一但变动协调的成本就比较大, 且要注意设变后造成的库存必须先消化掉, 否则就会变为呆滞

AI公司出第一版后可以迅速修正, 快速迭代
制造业试制前就已经是产品的最终形态, 后面修正都只是微调而已, 除非出现重大异常

5. 我说一下我感受比较明显的例子是以前在制造业沟通都是用电话跟邮件, 大概从14年开始就都用微信, 而且每个专案都能设立独立的群组, 到后来又有企业微信, 真的是大大提升了沟通的效率

目前我正在寻找利用AI技术来改善制造业的效率, 就像小鹏老师说的用少量的钱、用很高的效率能够形成很高的产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混沌大学-何小鹏:互联网的融合之路-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