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次必然的“因缘际会”
想要研读《了不起的我》这本书的计划“蓄谋已久”,也是因为觉得自己前三十年的路走得实在跌跌撞撞,所以最近几年的学习领域主要集中在个人成长、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学这块。
而本书作者陈海贤老师(原浙大心理学教授)在【得到】上开这个专栏的时候就订阅了,书的内容也主要是整合专栏内容。
听了一遍专栏语音课之后,发现真是好啊!一在于主题选定在基于心理学的自我发展,跟传统的心理学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所关注的点都有些不一样,或者说是二者的结合点;
二是内容结构层层嵌套,从点到体,能让我们比较容易就明白关于自我发展这么抽象的话题;三是有非常强的经验对照性,可以触动我们的反思,屡屡感叹可惜没有“早知道”。
自觉听一遍吸收不够,本就打算春节期间把【得到】上的文字稿当教材再学习一遍,放假前发现平台出书了,就毫不犹豫拿下了。
2、这本书讲了什么呢?
我没办法完整重述,就拿着大纲做一个学习回顾吧。
第一章谈了“改变”的原理与特性。之所以从这里开始讲起,相信是因为改变是起点,人人想改变,但改变发生很难很慢。改变的前提,是看到自己其实“有选择”,包括觉得自己没有选择等于选择了“维持原状”;
只是理性(就是骑象人,很多应该知道这个心理学比喻)给自己定一个改变的方向和目标也很难发生实质上的改变,因为说服不了我们情绪情感层面的那头“大象”,而“大象”会认新经验和新体验。
那么我们的“旧经验”就会束手就擒、让出舞台吗?也不会,因为它构成了已有的或者说现阶段的“自我”,它再不好毕竟我们习惯了,是我们的“心里舒适区”,就像为什么即便住豪华酒店也会晕床,因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让人舒服。
往新的方向做出改变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对现有自我的“否定”与“抛弃”,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就是这种状态的提示,如此说来,成功学里也会讲到的“我们不能成功是因为害怕成功”也是很有道理的。
而破除既有自我的防御,需要使用“信念检验”这种哲学武器,用思辨的态度审视自己下意识地各种“应该思维”、单一假设、过度想象。
经过上面的过程,改变的障碍会清除许多,但也不能一开始就大步前进。所以“小步子”的行动很重要,因为上面说过宏大目标会吓到“大象”,产生拖延,然后放弃,所以一开始定的目标最好都是“几乎不会失败的”,让“大象”尝到足够的甜头。
最后,陈海贤老师也提示我们,我们想要做的改变也需要被审视,会不会是另一种“应该思维”,比如因为别人怎么怎么样,我也要变得怎么怎么样?也会不会是在满足别人的期待,而不是发自本心?与改变同步的是,接纳现在的自己也很重要,甚至是改变的必要前提。
那么,说到最后,也考验着我们的终极智慧,就像那句名言所说的:“愿上帝赐予我力量,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 我进一步想,或许是等到我们确定了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才能分辨二者吧。
第二章谈到“思维进化”。如果说第一章谈的是动力与动机问题,那么这一章谈的就是“方法论”。这里面首先提到了很多人可能也知道的“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其根本在于是认定能力是可变的还是不可变的,对这个世界的参与是在检验我们还是在锻炼我们,这决定着我们是积极进取、勇于尝试还是固步自封、瞻前顾后。
然后对“应该思维”“绝对化思维”进行了分析,这两种思维是认知的简化,直接来自局限性的经验,如果自己过去的经验是负面的,就会继续在未来延续,所以需要破除。
破除的办法就是开启创造性思维,把现实看成创造的限制——实际上很多创造发明都来自对限制的突破,
同时也需要我们自己要定义出目标,目标是持续改变和行动的张力和拉力。只是从目标到行动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因为存在一种情况,尤其出现在乐观的人身上,想象着目标实现的画面,会提前给我们的大脑分泌多巴胺奖赏,缓解了焦虑,欺骗我们的大脑似乎目标已经实现(这是大脑无法区分现实和想象的缺陷),然后反而降低了行动欲望。
针对这个情况,陈海贤老师让我们用“远的思维”和“近的思维”控制两分法来区分能控制的事情和不能控制的事情。
目标和理想是远的思维,实际上能不能最终实现是没有绝对保证的,以及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些要素也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如果执着于此,就无法动弹了,而眼前可以行动的部分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更重要的是,把自己能做的部分做好了之后,条件也发生了改变,会扩大我们的控制部分,所以目标实现不是纯机械思维,更像是演化。
近的思维,就是让我们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情,找到行动焦点,而不是停留在头脑中不下地。近的思维如何养成?
第一是注意自己的语言习惯,多用描述性语言(近),少用评价性语言(远);第二,向别人和自己的提问尽量具体,少抽象;第三,把过程做好,对结果看淡。
最后,讲到了思维的进化规律。一个人的思维如果想要不断迭代,一方面需要对新东西、新情况保持好奇心;另一方面,对已有的、已知的保持一定的不确定性,可以容纳改变甚至否定。
第三章讲到了“关系”模块。在我们很多人的想象中,自我和关系可能只是有关联,而陈海贤老师觉得关系是自我的扩大与扩展,从两人和家庭的亲密关系到职业关系、社会关系,是自我的进一步发展。
想来也是,当我们组织家庭,“我”一分为二、分为三甚至更多;而职业的进步也来自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人,处于越来越复杂的协作网络之中。那么像马云这样的人,他的“自我”实际上就是延伸到整个商业角落,也是发展极其壮大的了。这么说来,当一个人习惯于说“我不擅长跟人打交道”其实是封锁了自我的进一步扩展,而学会这个则是人生避无可避的课题。
人有各种关系,在关系之前是角色,一个角色对应一种关系,一种角色就是自我的一个面向;当我们多了一些角色和关系的时候,就是自我的丰富和深化,同时关系中的对方(多方)对自己是一种互补和支撑。
与此同时,自我和关系中的对方会相互扰动,也扰动着自我的坚定性和发展性,课题分离是成熟关系的双方需要懂得的。这个板块的内容很学术化,也很多,不做过多复述,有兴趣的朋友看原文。
第四章里讲到了人生的“瓶颈期”。大多数时候也意味着是转折,转折期是旧有角色以及相关的关系无法满足自我发的需要产生的突击性变化,往往让我们有各种动荡和特别的体验,结束、迷茫和重生在更替。
这里面的动因一部分来自自己的觉醒——因为在此之前的角色和生活或许收到了外来力量的过多干扰,其实我们是借壳成长,当成长到一定程度,我们就要突破这个壳。
为什么说三十而立,以及很多人在30岁前后都会做出主动或者被动的转型呢?因为立的是“自我”,在这个时候,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有机会、有资源、有力量去进行自我的扩展和重塑,寻找新轨道。
从直接观感来看,不是所有的转折和转型都是向上的或者现实收益在变多的,或者让我们当事人也觉得是失误的选择,这里面就孕育着来自自我认知的危险,就是如果我们对过去或者当下进行消极的故事描述,因为故事先于未来发生,会直接让我们的未来也不好。
概括来看,我们存在着“拯救式故事”和“污染式故事”一个积极、一个消极的版本,说白了,两个故事说不上哪个真哪个假,但我们相信哪个,会决定着导演出的现实也会是“英雄之旅”或者“狗熊之旅”两种差别,我们需要在自己的信念和思维层面,把自己的故事改造成“英雄之旅”,才会让积极的改变发生。
为什么要这样呢?英雄之旅会有各种开头,也会有过程的曲折,但结果总归是好的,无论我们之前的人生经历了什么,如果它是我们必将成为“英雄”的情况下,接下来的剧情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当然如何进行改造也是一个“技术活”,觉悟高自己可以学习完成,不然就是咨询师来帮忙。
第五章讲“绘制人生地图”。这部分倒是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注点接上了,职业生涯领域的切入角度是从战略角度往下切入,而心理学是从内向外,它们在这里交汇了。
陈海贤老师带领我们从时间线角度展开,配合着自我的逐步扩展,宏观层面看到了自我发展的规律性。
青春期,确立身份认同;成年早期:建立亲密关系和角色认同;中年期,如何应对中年危机;老年期,如何整合自己的人生。里面尤其提到,最终“发展”也会发展成“回归”,人生的终点跟起点近似。
虽然不提示我们,大多数人也会这么过,以及被大多数人裹挟着过,长辈们的催婚就是在无意识服从这个普遍规律。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确切地说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延后一些进展,抗拒跟上“潮流”,所以冲突就产生了,而且这个冲突是内外都有的。
陈海贤老师也提到说这个规律和时间线是针对绝大多数人的,作为个体我们依然可以做出选择,走出自己另外的路。只是,无论我们走常规,还是特立独行,都各自有各自要面临的挑战;走常规就避免不了攀比、嫉妒、焦虑;特立独行就要忍受孤独以及异样眼光。
3、我的体会与反思。
我曾经也是因为“僵固型思维”,因为没有进入理想大学,觉得反正这辈子没什么指望了,整个大学都蹉得过且过了,而没有给自己做参与社会工作的准备;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选择,早期做职业选择的时候有很长时间都在没有意义的“熬”,而不去做出主动改变;
也因为一些“应该思维”,假想别人应该怎么做、怎么样想,被人说固执,在人际关系上也出现过问题;也曾经特别想给自己“改头换面”,花了很多钱请私教做了宏大的健身计划没有很好执行......说起来“满满都是泪”啊。
同时,也因为在几年前,终于不得不绝地反击做职业转型,最近几年又保持“成长型思维”做了很多方面的尝试和努力,似乎又打开了一些局面;也因为对自己进行了改变,得到了很多其他人的正面反馈;同时因为有了新的条件,下一个阶段自己应该怎么走,又必须被“提上日程”。
在这个期间,自己也生发过不少“回望过去”的懊恼和“着急赶路”的焦躁情绪,而之所以从2019年开始也介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这个专业领域,也是由情结而转向情怀:以助人的事情来拯救自己由于之前职业生涯乱象遗留下来的感伤之心。
说起来,所有的助人也都是为了助己,陈海贤老师说人在接近中年的时间里,会有很强的“繁衍动机”,这既包括生儿育女,也包括“繁衍”自己的智识、思想和经验——职业中的管理、培训、咨询、做产品等都很明显有这一层意义。
如果用“英雄之旅”的故事脚本来构建我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之前的那些无光的经历,是为了让我去体会没有遵守自我发展和职业发展的规律,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和体验;而之后转过头重新走入正轨,是获得一些正向经历和体验;再有几年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许再让我来从事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就“水到渠成”了,而且会做得更好。这是我应该持有和去实践的故事脚本。
4、适合推荐给谁看
成长与发展这个话题实则是广泛关注的,在企业等组织里,人才选用和人才发展需要了解人的成长规律,这本书可以回答为什么有的人长得快,有的人长的慢?如何识别一个人有“成长型”思维?为什么有的管理方式和培训学习不起作用?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这本书可以回答为什么我们既想要变得更好又行动迟缓?为什么年初定目标年底总是完成的很少?所追求的东西是外界“示范”的还是发自内心的?
非常好的书,也推荐给有以上疑问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