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别让孩子无以为家

热映电影《何以为家》里,小男孩赞恩四处工作,照顾妹妹,努力地活着。最后妹妹被亲生父母卖掉换取好处,这彻底让他崩溃,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别让孩子无以为家_第1张图片

剧中有一段控诉,更是引人深思。赞恩祈求法官,让“生而不养”“生而不爱”的人不要生下孩子,因为这只会让孩子终生活在悲剧里。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别让孩子无以为家_第2张图片


无独有偶,《都挺好》里的苏明玉,饱受重男轻女的痛,为家人忙前奔后,却被弃如敝屣。

追根溯源,苏母赵美兰为什么那么恨自己的女儿?不正是因为,自己被重男轻女的母亲强迫嫁给了苏大强,只为换弟弟一个前程吗?

内在的创伤如果不去治愈,只会一代又一代地不停伤害。

正如菲利普·拉金的一首诗,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别让孩子无以为家_第3张图片



找到来自童年的痛,治愈自己内在的小孩,才不至于继续将创伤带给孩子以及爱人。

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一书中,心理学家施琪嘉,基于创伤心理20多年的研究,从分析原生家庭入手,阐释了内在的小孩的六大需要,分析了五种负面情绪的成因和对策,提出了需要建设的五种价值理念,帮助我们自我疗愈和接纳,整合资源,迎接更好的自己。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别让孩子无以为家_第4张图片


作者施琪嘉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他曾经提到:“早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创伤,即使现在看起来相安无事,但迟早会发作,突然某天表现出攻击性,要么伤害他人,要么伤害自己。”

或许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与市面上同类书不同,《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虽然也从原生家庭出发,但将目光放在了成年人的自我疗愈。书分成了三十小节,每节前都有导读和概括,读起来很轻松。

--------------------------------------------------------------------------------------------------------------------------------

你的内在小孩还好吗?

内在小孩是活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自我。“内在”是因为我们通常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

内在小孩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上帝”的意象。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它对世界没有识别能力,将自己视为“上帝”,把所有看到的都当作让自己存活下去的工具。英国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就此发明了一个名词--被无情使用的工具。

父母会被孩子当作工具使用,如果父母很愿意,并回馈以爱,孩子会同样学会爱,对父母充满感激。

如果父母反过来把孩子当作工具使用,把孩子物化,经常提出“你如果考第一名,我就给你买”,这会让孩子对物质产生强烈情感,而对父母十分冷漠。

另一种类型是“恶魔”的意象。这样的孩子会经常哭闹、纠缠,既要父母的拥抱、照顾,又可能踢打照顾他的人,搞得父母晕头转向

内在小孩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在两种之间不停切换,培养出怎样的内在小孩要看父母的养育过程。

孩子如果在童年时受到伤害,并不会自动愈合,而是产生消极的自我,称为“有创伤的内在小孩”。

有创伤的内在小孩,会以各种形象出现,或是自卑的、或是无安全感的、或是嫉妒的、或是悲观绝望的等,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亲密关系。

内在小孩为什么会受伤?

早期,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满足孩子需求,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这样的孩子会有一个健康的内在小孩,既有好的品质,又能够经受挫折。

在健康的内在小孩形成过程中,如果没有给予适当、持续、稳定的环境和养育方式,不能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它就可能向创伤的内在小孩进行转化。

一般来说,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包括爱、陪伴、夸奖、玩耍、道歉、共情六种。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别让孩子无以为家_第5张图片


缺乏爱

内在小孩因为缺乏爱,会选择用占有物质的方式填满内心。2009年底,上海一群未成年少女主动援交买奢侈品;2011年,安徽17岁青年卖肾得2.2万元,只为买下苹果三件套。心理医生沈东郁在微博上解释说,“iPhone、iPad都是过渡客体,在他们眼中是爱的象征,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

缺乏陪伴

早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会导致内在小孩缺乏安全感,难以信任一段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有的人一直黏着对方,时刻确认对方的存在,譬如时刻“查岗”的妻子,这是黏滞型依恋;有的人渴望爱,但认为自己一定会面临分离,于是在爱靠近时“先下手为强”,在对方抛弃自己之前先抛弃对方,这是害怕型依恋。

缺乏夸奖

孩子是在父母的夸奖中学会肯定自己的。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一夸就上天,用贬低的方式激励孩子,把“你看看人家XXX,你怎么这么没用”挂在嘴边。长期下去,内在小孩内心无法肯定自己,十分自卑。同时,没得到过夸奖的内在小孩也不会肯定别人,甚至会贬低别人,给人“情商低”的印象。

缺乏玩耍

直男之所以直,是因为无法理解他人的言下之意和复杂的情感。女孩说“别跟着我”,直男就真的听话地走了,听不到女孩内心那句“快安慰我”。这正是缺乏玩耍的内在小孩的表现。在玩耍中,孩子与他人互动,会产生复杂交织的情感,也能越来越精准地理解对方的情感信号。

缺乏道歉

缺乏道歉有可能会形成委屈的内在小孩,郁气无处可发,生理上可能导致身体的疼痛。也有可能形成诉讼型人格障碍,一点小事就十分愤怒,纠缠不休。有时候,父母错了,只需要一句简单真诚的对不起,孩子内心的委屈就会烟消云散。但很多父母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往往也不愿承认,孩子同样会学会死不认错这招。

缺乏共情

孩子的共情能力来源于父母最初与他的共情。婴幼儿时期,孩子不会说话,只能用叫声和动作表达自己,父母如果可以准确地理解它的需求,孩子也会形成共情能力。内在小孩如果缺乏共情,既不能理解他人,也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得到别人的理解,自己会感觉憋屈,别人也难以与他交往。

不同需求的缺乏都将导致内在小孩向不同负面方向转化,产生恐惧感、羞耻感、被抛弃感、空虚感、哀伤感等负面情绪。

如何治愈内在小孩?

针对常出现的创伤,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需要建立五种价值理念。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别让孩子无以为家_第6张图片


告别“我不行”

“我不行”的自卑心态源于童年时父母的贬低,或来自于父母自卑的投射。回忆追溯童年时来自原生家庭的羞辱,找到原因,停止自我的否定,也停止以同样的方式伤害自己的孩子。

告别“我不配”

父母的轻视、打压常造成“我不配”的心态,尤其容易出现在重男轻女或偏心某个孩子的家庭里。童年时不被期待,因此长大后也认为自己不配拥有爱。能治疗关系的只有关系本身,最好的办法是用好的关系覆盖旧的关系,一直得到期待、爱和关怀的灌溉,让“我不配”慢慢变成“我值得”。

告别“我不好”

“我不好”同样产生于不被鼓励、包容的家庭环境,父母一直认为孩子不够好。内在小孩接受并认同了这种观点,认为发生的不幸都是因为“我不够好”。为了扭转这种情况,需要营造一个温和的环境,再寻找认可鼓励自己的关系来滋养自己,由心感到“我很好”。当心接纳到越来越多的积极评价,在“我很好”的心态下,也更易踏入成功的亲密关系。

不再压抑自己

经常压抑自己的人,最终会找不到自我。他知道很多自己需要尽的责任和义务,却不清楚自己的心到底在想什么。释放自己,尝试寻找内心真正的兴奋、期待和兴趣。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中,很容易产生成就感;这种放松的状态下,也能在人际关系中给对方一种舒服的感觉

不再怀疑自己

不再怀疑自己的过程,也是自我认同逐渐加深的过程。生理上,我们会对性别产生认同;心理上,我们从父母的对待中获得认同;社会上,我们在社会文化背景中寻找认同;自然中,我们在思考与自省中与自我和世界建立认同。

值得一提的是,书的最后一部分,对各种常见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对策。话题基本覆盖了从年幼到年迈,从职场到生活,从夫妻到育儿时,内在小孩的特点和应对方式。遇到问题时,再拿起来翻到对应章节,也是不错的。

-------------------------------------------------------------------------------------------------------------------------------

哈佛大学曾做了一项长达76年的研究,选择了267个人的一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话题是: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幸福?

调查的结果出乎意料:关键因素不是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也不是个人的智商、学历、性格、社交能力,而是童年时所拥有的爱、温暖和亲密关系。

所以想给孩子幸福,且先疗愈自己!

即使是“不婚主义””,亲密关系仍是我们逃脱不了的渴望和追求,疗愈好自己,再轻松地踏上爱之旅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别让孩子无以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