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哥哥是六零后,婆家哥哥是七零后,仅比老公大两岁。
娘家哥勤劳致富,在父母出钱出力的支持下,把家族生意发展壮大了,在老家算得上有钱有房有车有生意之族。
婆家哥从小养尊处优,没吃过苦,初中毕业就被父母所在的单位招工了,取了富家女的嫂子(比婆家有点钱),压力有点大,向往有钱人的生活,想在老婆面前扬眉吐气,嫌工厂里上班辛苦又拿钱少,走了捷径,拿着公公老宅的拆迁费,投资民间借贷,被骗走了家底。婆家哥是一个爱慕虚荣,又想父母和弟弟养好他全家的啃老族,啃弟族。
父母年轻身体好时,只给儿子家看孩子,是根据风俗习惯来做的,尽了他们看孙的本分,后来,父母老了,本着养儿防老的思想,自已的住房拆迁费,无偿地全给了唯一的儿子。
公婆年轻身体好时,只给大儿子家看孩子,而且是带着自已的工资看大孙女,给大儿子看孩子尽心尽力又出钱。后来,公婆本着让大儿子家好好过日子的思想,把自己现住的住房拆迁费全给了大儿子,当首付买了一套四的大房子,房产证上写上大儿媳妇的名字,理由是大儿子信用不良,不能贷款。当公公这样做时,没有给小儿子商量一下的意识,跟大儿子住一起,是公公当年当时养老的初衷。
2010年,公婆与大儿子家三代人,搬进新房以后,婆婆的身体每况愈下。她给小儿媳妇诉过苦:大儿子俩口子因为没钱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她心里很不痛快。
2005年底,小儿媳妇在孩子两岁半时上班了,公婆来青岛看孩子。
2008年7月份,小儿媳妇辞职做全职妈妈,自己带小孩,公婆回老家生活。
公婆在青岛看孩子,生活了这不到三年的时间,小儿子全权负责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及回老家探亲的费用。婆婆一回老家,就沾沾自喜地告诉街坊邻居,在青岛看孩子,自个一分钱不用花。
在青岛生活期间,于2007年小儿子独资给婆婆自费看病,安装心脏起博器,改善婆婆的生活质量。
2008年7月份,公婆身体健康地回老家生活。自从2010年和大儿子一家同住以后,婆婆原本稳定的身体状态,又开始不平衡了,经常犯病,住院期间都是公公一个人伺候,小儿子出钱。
2018年,婆婆走了,和大儿媳妇同一个屋檐下的这幺多年,有六年时间,大儿媳妇不让大儿子进门,过年都不让回家。大儿媳妇对婆婆,及来看望婆婆的婆婆的娘家人,都是爱搭不理的,买菜,做饭,看大儿子的小儿子,伺候婆婆,水电气物业费暖气费都是公公一个人的事,小儿子出婆婆的医疗费。公婆都有退休金,可是公婆的医疗费,每一年的过节费,小儿子一分没少给过他们。
大儿媳妇搭理来看望婆婆的小儿子一家,但从不给小儿子的孩子压岁钱,小儿媳妇年年给大儿子家的小儿子压岁钱,小儿子年年给大儿子家的大闺女压岁钱,给到25岁。
让人欣慰的事,在婆婆走了以后,大儿子的大闺女对她的爷爷,有了好言好语,有了笑脸,启动了关心老人的行为。
小儿子和小儿媳妇在各自的原生家庭,都是最小的孩子,上面都有哥哥。
娘家哥哥在领走了父母的拆迁费以后,说了句大包大揽的话:“咱父母,我全管。”
后来母亲不能自理了,哥哥感觉二老不好伺候,让三个女儿和他一起轮流伺候,而且扬言:“有闺女有儿子,别指望人家儿媳妇伺候”。娘家哥哥的话,娘家嫂子执行的很到位,对不能自理的婆婆一把手不搭。在母亲生活能自理之前,娘家嫂子不给大侄子看孩子,在母亲需要人伺候之后,带着成年的小女儿去外地的小侄儿家,给小侄儿看孩子去了。娘家嫂子不仅仅不伺候婆婆,连自己的男人的日常生活也不陪伴了。
有句老话:天下的爹娘向小儿女。
在小儿子和小儿媳妇身上,双方父母的向从来没有体现过。
目前,婆婆走了,双方父母中,还有三位老人健在,每人都眼巴巴地指望着这俩人多付出。
娘家哥哥和婆家哥哥都是被各自父母偏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