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数学教学学习笔记之十二

吴正宪数学教学学习笔记之十二_第1张图片


吴正宪数学教学学习笔记之十二(1113)

创设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听过吴老师的课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学生总是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不断思考,而这一系列问题往往来源于教师精心创设的有思想的数学情境。先看一个教学案例:

“‘喝’出的体积单位”与“能安全过河吗”

在学习“体积单位”这节课时,吴老师将同样多的牛奶倒入两个相同的杯子中,结果却出现了一杯多、一杯少的怪现象。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吴老师见时机已经成熟,让学生们将牛奶一饮而尽,秘密终于藏不住了:原来,其中一个杯中有一块冰糖“这块冰糖挤占了杯子中一定的地方。

好一个喝牛奶!不但“喝”出了体积的初步概念,更“喝”出了体积大小的空间感知。学生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就这样从喝牛奶开始了

在讲授平均数时,吴老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明身高155厘米,他要过一条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河,会有危险吗?

这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全班同学立刻分成两大阵营,一组认为没有危险,一组认为有危险。吴老师没有急于肯定,更没有否定,而是请各组派出代表阐述理由。一场精彩的辩论开始了。甲方:“我们认为小明不会有危险,因为小明身高155厘米,而平均水深只有110厘米,小明站在河里时水不会没过他的头。

乙方:“请问甲方,什么叫平均水深110厘米?”

甲方同学挠挠头说:“平均水深110厘米,就是深水和浅水匀乎匀乎中间的那个数。”

乙方紧追不舍:“如果小明站在了深水的地方呢?”

甲方同学支支吾吾,很不好意思地站在了乙方。

多么有价值的争论!在争论中大家对于平均数的概念有了本质的理解,这才是创设情境的真正目的。

情境要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学生能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情境富有挑战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从情境中寻找数学问题,再利用情境解决问题,实现数学理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境要有数学的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吴正宪数学教学学习笔记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