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尔·维克斯:《精神焦虑症的自救》

克莱尔·维克斯:《精神焦虑症的自救》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所谓精神焦虑症,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从精神分析学角度而言,所有人实际上都是精神疾病的潜在患者。因在某种程度上,智慧人存在的精神情感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普通生物的变态进化的结果。人的物理肌体会伴随着疾病,人的精神情感也同样会伴随着疾病。

        认为精神疾病与自己无关,是精神病人的事,是一种无知的表现。这就仿佛认为各类大小器官的疾病与自己无关,自己永不生病金刚不坏一样可笑。人有一种器官,既有一种潜在的疾病,只看这个疾病什么时候体现,是自己老化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还是受来自他人感染或者是环境的影响而触犯。同样,人有精神情感,既有精神情感的疾病,只看是受他人的影响环境压迫而触犯,还是自我封闭而形成。总之,开放有开放的触犯机会,封闭也有封闭的触发可能。

        在精神人的一生中,无论一个人的精神情感是否健全,都是无由逃避精神方面的疾病影响的。除非一个植物人,他就只须承受身体物理疾病,但不用承受精神疾病。

        粗略的看,大抵一个人一生起码要经历三次大的精神情感的危机,这三次较大的危机,就构成了一个人精神疾病期反应。小反应过渡时期会比较短,大反应过渡时期则比较长。稍有不慎,反应过大或者过长,则有可能形成生命危机,精神承受力较弱者,理性思维能力较弱者,就甚至有可能走不出危机。走不出来,就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精神崩溃成为长期的精神病患者,一种是走上了自杀的终结之路。

        第一次危机,出现于青春期,这是人精神情感的独立期危机。独立期危机的重点,是一个人试图摆脱世界,仿佛一滴墨水试图摆脱墨水瓶,成为独立的文字或者图画。第二次危机,出现于爱情期体验期,这个时期与第一个时期恰恰相反,这个时期人的精神情感仿佛溪流,两条溪流试图交融为一条河流,奔腾向前,回归大海。但前方山高路远,动辄流入歧途,堙没于群山泥沼之中。第三次危机,出现于中年时期,婚姻家庭事业的压力和不畅,容易使人怀疑世界怀疑自我,怀疑人生的价值。这个时期一个人仿佛大山之中的众绿之一,自己是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从荆棘,乃至于只能成为卑微的一从苇草,纠结着一个人的内心。失败者的颓废感,成功者的空虚感,都会使人陷入精神价值的深渊。如果不能超越生活的成功与失败的藩篱,认识到更高价值的永恒理念,人很难走出这个危机。从而沦为社会和自我生活的牺牲品。

        以上种种危机,就构成了为什么托马斯·卡莱尔说:“未曾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为什么鲁迅说说:“真正的勇士,敢于自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所以痛哭者,正是对于生命的价值与际遇的挣扎和认知也。所以惨淡者,正是对于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冲突也。无论是对于整体的世界,还是对于个体的生活,完美的理念与残缺的现实,永远在折磨着人们多苦多悲的多感心灵。而作为一个人最大的痛苦,乃在于他无法弃绝感受,无法抹杀自我的心灵,这就构成了一个人悲惨的精神现实。

        威尔斯医生在书中说:“当感到抑郁即将来临时,不要四处乱跑,来就来好了,她可以带着抑郁有条不紊地做事,这就是控制抑郁的秘密。不要试图去消除抑郁,而应该去面对,去接受。”

        这实在是一剂非常简单也非常普通的心灵药剂,但恰恰是这副药剂,对于正在遭受精神疾病困扰的心灵来说,是最有效的福音。真正高明的理论无须深刻到深沉的地步,真正高效的药剂也无须稀有到无处可求的地步。毒蛇出没之地,七步之内必有解药。

        敢于直面事实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唯有如此,唯有跨出了这第一步,才能谈得上逐步克服疾病,乃至于最终的超越疾病。物理身体的疾病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神实体的疾病同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接受和面对这个事实时,一个人从肉体到精神,才是完整的。


2017-8-24于吉林

你可能感兴趣的:(克莱尔·维克斯:《精神焦虑症的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