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到事物是以什么样方式存在的(内在逻辑)

西方哲学史第一人泰勒斯,米利都学派代表人物。和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并称米利都三杰。泰勒斯在日常观察中发现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所以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本原是存在问题,水可以变为其他事物,其他事物也可以变为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定形是事物的本原。万物产生于无定形,最终复归无定。而这种变化是由于冷热交替带来的。在阿那克西曼德那出现了对立和规律的思想。而到了阿那克西美尼指出泰勒斯的观点水变万物是如何产生?泰勒斯没有讲,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是气,气是事物的本原。阿那克西美尼用气的凝聚和疏散来解释万物的产生。米利都学派的影响:第一,米利都学派标志着西方哲学的产生,开始实现了从神话向哲学的转变。第二,认为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万物是相互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整体,他们探求万物的根源,寻求多中之一,提出了关于世界的统一性的问题。他们提出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范畴--本原的问题。第三,从可感的物质元素中寻求万物的本原。从泰勒斯的直观具体感性到后两人的抽象,推动了人类认识向前发展。第四,肯定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的原因,泰勒斯认为是万物本身都有灵魂,这是事物运动的内在力量,不是神的作用。阿那克西美尼,用气的稀散和凝聚来说明各种事物的产生和消灭。他实际上开始提出了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问题,后来质量变关系的最早的思想萌芽。第五,哲学家一开始就接触到对立的问题。阿那克西曼德看到了对立面既是同时存在的,又是相互排斥的,并提出了一种超乎对立的本原--无定,认为一切对立都可以从它分离或分解出来。阿那克西美尼则提出稀散和凝聚这一对立的力量,作为产生一切对立事物的原因。第六,最初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主要是要解释自然界从宇宙天体到地上的事物是如何存在和产生的。(概括起来探讨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原料是什么?另外一个问题是:基本原料是如何变成事物的?)

赫拉克里特和巴门尼德属于第二代希腊哲学。第一代希腊哲学家关注的是世界的本原。他们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或者说是假设。对于这个前提和假设是不需熬质疑的。而到了第二代哲学家,看到了第一代哲学家的问题之所在。除了关注世界的本原的同时,更多的去关注事物是如何变化的。着在逻辑上推动了希腊哲学进一步发展。赫拉克里特提出万物皆流的观点,认为客观事物是不断的运动变化的,而这种运动变化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也就是逻各斯。逻各斯主要是一种尺度、大小、分寸,即数量上的比例关系。而这种比例关系在不断的冲突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针对爱菲斯学派一切皆流的观点,爱利亚学派则坚持认为从理性上分析,事物是静止不动的。巴门尼德认为感觉的东西是变化多端的,是不可靠的,而在理性上变化是不可能的。巴门尼德提出“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研究路径。真理之路讲“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真理之路就是研究存在的。意见之路讲 “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意见之路研究的是非存在,也就是研究的是变化多端的自然万物。存在是唯一的、连续的、不可分的;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存在是不动的,完满的;存在是思想的对象,靠感觉是无能为力的。由此巴门尼德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哲学命题: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也就是说,在感性认识中不可能确立知识和对象的同一性,唯有理性认识才能达到这一点。这一点不仅是对概念性认识的本质的第一次规定,而且后来被简化为“思维于存在的统一性”,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哲学的经典公式。(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于存在的关系问题,具体分两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根据这一点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思维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一点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巴门尼德的存在,是对事物的最普遍的属性的概括和抽象,在普遍性、抽象性和稳固性等方面乃是前人所说的水、气、火、数、神等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成为西方哲学(古典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巴门尼德哲学是希腊哲学的转折点。首先,他关于两条道路或两个世界(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划分,确定了后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其次,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也就是后来的显学形而上学。再次,开始运用逻辑论证的方法,使哲学向理论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最后,他关于“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使一回事情”的命题确定了理论思维或思辨思维的基本形式。(以上也是爱利亚学派做出的贡献)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到事物是以什么样方式存在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