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情感忽视造成的婚姻问题
前两天,好朋友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她想离婚了,心里很乱,想跟我聊聊。
听到她这么说的那一刻,我特别诧异,据我所知,她们夫妻关系一直都不错,没打算要孩子,两人都是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而且是自由恋爱结婚的,感情基础也很好,怎么会突然提到离婚了呢?
见面聊过才知道,根本不是他们的感情出了问题。他们结婚多年了,我朋友迟迟不愿意要孩子,老公倒也理解,从来不说什么,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周围人和自己的父母公婆还是有点着急,怕她过了三十岁再生孩子会更难,虽然都没有对她施加很大的压力,但她自己还是有点不知所措。
她跟我说,要孩子的事,她一直都没准备好,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不想要孩子,就是觉得自己好像都没活明白,怕孩子出生她负不起责任,照顾不好反倒会让自己内疚,所以就干脆不生。
虽然她跟老公早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老公对于要不要孩子都是无所谓的态度,对她也是呵护有加,处处维护。这让她对老公又有些内疚,觉得对不住他,怕老公会在公公婆婆面前不好交待,她甚至会有意无意地跟她老公说,要不他们离婚吧,让老公找一个愿意给他生孩子的。
这次因为这个问题,老公跟她大发脾气,觉得我朋友怎么能这么轻率地说出离婚这样的话,他感觉我朋友一点都不在乎他们的感情,因此感到很受伤。而以我对好朋友的了解,这肯定不是她的真心话。
事实上,我的朋友是想通过自我牺牲来成全其他人想要孩子的心愿。看得出来,她也很痛苦,又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内心满是自责和愧疚,好像辜负了所有人,很不应该,看着也很让人心疼。
让我想起最近刚读过的一本书,叫做《被忽视的孩子》,书中提到,一个人在童年遭受的情感忽视,会长期损害我们的自尊、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而这种情感忽视多半是由那些“未发生,不记得”的事引起的,比那些能记起的童年创伤更让人无助与无力。
02 什么是情感忽视?
对于情感忽视的界定:
在重大危机时刻,或者在我们成长期间的某些非常重要的时刻,当我们寻求他人关注的时候,没有得到适时、适当的共情,特别是父母不能与我们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而忽略了我们的感受,造成了无法愈合的情感空洞。更普遍的是父母长期对我们的需求视而不见,顾左右而言他。
儿童精神病学家、研究员、作家及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也强调: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而缺失这种必要的情感连接,孩子也许还会成功,但会感觉自己内心空虚,像缺失了什么必要的东西,他们苦恼而挣扎,却没人看得到。
《被忽视的孩子》的作者乔尼丝·韦布博士,童年情感忽视领域开创者,临床心理学博士。目前在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开设私人诊所,专门治疗个人、夫妻和家庭的情感忽视问题。
乔尼丝博士在书中也指出:经受情感忽视的人通常不会认为父母有问题,他们更多地认为自己有问题。
我们大部分人也会认为父母为我们提供丰衣足食的生活,不打不骂,送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就是尽了为人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能够为孩子做到这样已经算得上是好父母了。 我朋友的爸爸妈妈就属于这一类的,而且他们的确都是很正常的父母。因此我朋友一直觉得她的原生家庭没给她什么伤痛,但她就是觉得自己有些地方不对劲,又找不到原因。
03 情感忽视的表现
为了直观地理解情感忽视带给人的影响,书中提供了一个情感忽视的调查问卷,通过22个问题判断自己是否经历过情感忽视,问题如下:
1.有时会感觉与家人和朋友格格不入。
2.对不依赖他人感到骄傲。
3.不喜欢求助于他人。
4.朋友或家人会抱怨你冷漠疏远。
5.你感到还没有发现自己生命的潜能。
6.经常希望自己独处。
7.暗暗地觉得自己可能是个骗子。
8.在社交场合中会感到不舒服。
9.经常对自己失望或是生自己的气。
10.对自己比对他人严苛。
11.拿自己与他人比较,并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12.比起人,更喜欢动物。
13.经常无缘由地觉得暴躁,不开心。
14.不清楚自己的感受。
15.分辨不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16.有时感觉自己是旁观者。
17.相信自己是那种很容易过隐士生活的人。
18.很难让自己冷静。
19.总觉得有什么拖你后腿,让你无法活在当下。
20.会感到内心空虚。
21.隐隐地觉得自己有问题。
22.很难自律。
看看你选“是”的选项。这些选项预示着在这些方面,你可能经历过情感忽视。
而情感健康的人,其父母一般都具有以下三个关键的情感技能:
(1)父母能感到与孩子有一种情感连接。
(2)父母关注自己的孩子,并视他为一个独特而独立的个体,而非自己的延伸、所有物甚至负担。
(3)基于这份情感连接和对孩子的关注,父母适当地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当然,再完美的父母都会有过让孩子失望的教育方式,而情感忽视所指的是父母长期对孩子的情感需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可能小时候就是这么长大的,成年人的生活也都不容易,日常生活的琐碎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了,不能指望他们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孩子的需求。
04 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及后果
幸运的是,书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帮助经历过情感忽视的成年人逐步掌握童年未能培养的情感技能,走出情感真空,与他人和世界重建情感连接。由内而外活出丰盈、饱满的人生状态。
书中列出了容易造成情感忽视的12种父母类型,在我看来总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父母:放任不管型;
这种不管也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父母没有能力管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和经济问题,或者是父母忙于工作,事业,把赚钱当成最重要的事情来做,结果夫妻关系,家庭环境都比较紧张,自顾不暇,没有精力,更没有心思照顾孩子的需求;这样的孩子会缺乏一定的边界和规则意识,更没有任何的安全感可言。
一种是把孩子当成小大人,孩子从小自己要懂事,提前学会照顾自己,必要时还要帮助家里人做一些超出自身年龄的事情,这种家庭情况也比较复杂,可能父母离异、有其他更需要照顾的亲人或家人,孩子需要早早参与到家庭责任中来,有时候甚至充当了父母的角色。
这类孩子一般都早熟懂事,为家里任劳任怨地付出,一心照顾他人,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其实爷爷奶奶辈的这种问题更突出,作为家里的老大一般都是这样的角色,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需求,更不可能表达自己的需求。
因此,在放任不管型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有以下几个特点:
1、空虚感;
像是空心人,被内心的情感空洞吞噬,很难让自己冷静,也闲不下来。一旦无事可做,就会抓狂,浑身难受;
2、反依赖;
不喜欢依赖他人,凡事都靠自己,争强好胜,打碎了牙也要往肚里咽,不清楚自己的感受,也不会说出自己的需求,更不会找他人帮助;
3、自我约束能力差;
没有清晰的界限感和规则秩序感,比较容易放纵自己,不知道如何控制;分辨不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二类父母:管得太多型;
这种家庭的父母都比较强势,自以为是,无法把孩子当成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经常会借着“都是为你好”的名义绑架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觉得反抗父母就是不孝,不懂事。
认为孩子必须服从家长的安排,稍有不顺就会有语言暴力,甚至是身体暴力的发生,这种父母不懂得与孩子共情,也缺乏尊重孩子的意识,比身体伤害更可怕的就是,会长期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般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交恐惧;
经常喜欢独处,更愿意与动物打交道;目的是想逃离父母的管控,与人相比,动物似乎更能理解、倾听自己。公开场合会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被人指指点点而浑身不自在。
2、缺乏自信,自我价值感低;
从小总是被父母打击,很难得到鼓励和表扬,因此对自己要求严苛,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会放大自己的缺点,忽略自己的长处。有时候也分不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3、情绪不稳定,容易自我攻击,可能会有暴力倾向。
情绪被压抑得太多,找不到出口,常常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里,生自己的气,会被自责和愧疚笼罩,觉得自己不太正常。
第三类父母,间歇性管教。
这样的父母介于前两种之间, 对孩子的管教也是比较随性,有精力,想起来的时候就会拿出父母的威严,很严厉地管一段时间;没有精力的时候,就任凭孩子自生自灭,野蛮生长。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没有章法,比较粗暴,也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摸不着头脑。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也会有这些特点:
1、没有主见,不敢承担责任;
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喜欢依赖他人为自己做决定,关注他人多过关注自己,擅长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2、极度缺乏安全感;
由于父母的喜怒无常,管教无度,让孩子们神经容易紧张,总担心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容易焦虑,紧张。很难活在当下,更别提享受生活了。
3、情感冷漠,麻木;
在亲人、朋友眼里,总是不合群,对谁都爱答不理的样子,不会关心、在意他人的感受,亲密关系很难建立,与同事,同学也比较疏离,也很难自律。
总之,以上几种类型的父母都会对孩子造成情感忽视,程度有轻有重。
再回到我好朋友的身上,她是独生女,从小到大,她都是典型的乖乖女,努力做父母眼中的好女儿,处处听从父母的安排,但很少得到父母的夸奖和表扬。其实她小时候父母都不怎么管她,只是在一些他们认为是大事上,帮她做决定,也根本不会听她解释。
她还很懂事地说,她知道爸妈是爱她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她好,她也从来没有说过父母任何的不是,我还一直挺羡慕她这样的家庭。但现在她只能自责,愧疚,觉得自己把一切都搞砸了,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05、如何弥补情感忽视的缺憾
被情感忽视过的孩子,一般都很难准确描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为此,书中也给出了很多的方法,帮助大家开始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描述,认识情绪背后曾被忽略的需求。
作为成人,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原生家庭,找父母弥补自己缺失的情感,我们要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接纳,允许自己的情绪和感觉,通过与内在的需求沟通,对话,来进行自我关怀,自我疗愈。
完整的自我关怀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关爱自己;
这是对于被情感忽视过的人来说,最难做到,但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常常听到别人告诉我们说,要爱自己,爱自己,问题是我们连爱是什么都不知道,都没有感受过爱,只是一句空洞的爱自己,根本无济于事,因此,书中给出了可以操作的改变表格,跟着这些表格记录自己的变化,慢慢就会找到感觉。
关爱自己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入手:
1、任何时候学会将自己放在首位。
这是从精神层面,也是从根源上进行关爱自己的练习的第一步,首先要学会说不,其次,开始开口寻求帮助,第三发现自己的好恶,最后优先自己的享乐。这些看起来对正常人来说很自私的行为,正是被情感忽视的人群需要刻意练习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体会过把自己放在首位是什么感觉。
2、调节饮食。
需要找出自己在原生家庭里的不良饮食习惯对现在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对饮食的一些限制性的认知,有意识地按照自己现在的喜好,以关爱自己为目的进行调节。
3、锻炼身体。
定期锻炼一方面从身体上行动起来,让头脑更清晰,活跃。另一方面也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让自己从精神上形成秩序,规律感,慢慢可以形成一种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从而提升自信。
4、放松和休息
用冥想,静坐等方式让自己的全身心得到舒展和放松是关爱自己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第二部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想要改变,就要让自己做一些不想做但是能够关爱自己的事;同时停止做不应该做的事,不利于自己的事,这一步并不容易,但只要开始第一步,就会越来越容易。
第三部分,自我安慰;
前面我们已经可以正确地面对自己的情绪了,对于自己目前能力达不到的事情,学会对自己宽容一点,照顾自己深层次的需要并给予抚慰,不要掉入自我攻击的陷阱里。
第四部分,对自己有同情心;
自我同情并不是自怜自艾,而是采用积极的方式对待自己,最基础的做法是“像希望别人对你那样对待别人。”能够觉察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并进行正向的转化,成为自我关爱的动力,坚定而勇敢地对自己表达关爱。
06 总结:看到就是改变的开始
当我开始跟好朋友分享自我关怀的方法,帮她探测内心的需求时,她的眼泪哗哗地流个不停,她说她其实真的很渴望得到父母的夸奖和认可,她努力表现出乖巧的样子,只是希望通过别人的夸奖来引起父母对她的注意,可是直到现在,父母都很少正面夸过她。
她因此一直觉得自己不重要,说出自己的需求好像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尽量照顾到身边每个人的需要却唯独忽略了自己,在自己的婚姻中也采用了同样的模式,用自我牺牲来成全所有人,却差点让自己崩溃,葬送了自己的婚姻。
至少她现在明白了,她需要首先学会将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了解自己的需求,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爱他人,爱满自溢的道理我们都懂,但对于情感被忽略的人来说,做到真的好难。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的周围,因为不懂得爱自己,而导致家庭,婚姻,亲子关系一团糟的现象比比皆是。归根结底,都与我们小时候经历的或多或少的情感忽视有关。找到问题就有希望解决问题,自我关怀,自我成长是我们需要终身学习的一堂课,这堂课是通向幸福的唯一一条路。
愿我们都能真正的体验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
18天18本书 结营作业 26分会长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