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顺视点]:分享:疫情长假重读的20本书的读书摘录与碎思系列之①
一一《像冠军一样教学》《教无不胜》
开篇的话:此系列旨在为我实验校读书会教师同读这本书起导读作用,同时对无暇读整本书教师把核心要点提炼出来,作为快餐阅读资料。
一、导读部分
这二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道格.莱莫夫,《像冠军一样教学》本书副标题是"引领学生走向卓越的62个教学诀窍",《教无不胜》这本书副标题是"卓越教师的49个秘诀",两本书关系自我感觉是前者是后者升级版,建议是只读第一本即可,本书最大特点是从技术、技艺层面而不是从策略、理念方面指导教学,非常接地气,看后立即能在课堂中运用,最适合刚入职教师、青年教师系统阅读。书中某些经验,也会让中年教师、骨干教师大加赞赏。
二次重读后,对我影响最大、急欲推荐的如下诀窍:杜绝退出、对就是对、不断拓展、形式重要、不要为学生找借口、积极检查、冷不防提问、分解问题、课程结构、改变课堂节奏、SLANT、预备错误、挖掘错误、错误正常化、积极架构、百分之百、强大声音、要做什么、不要警告、心平气和等。
本书中字里行间渗透的容错文化、高期望文化、责任文化、成长文化及构建课堂文化五原则值得仿效。
本书中最值得模仿、应用的是名师课堂环节得体语言模板。
本书中倡导的"把自己教学优点最大化,不必过于刻意自己教学短板"这个理念值得重视。
“工匠精神永不过时,用勤勉和谦逊打磨教学技艺","结束(读完)即开始(行动)",这两个建议非常中肯。
本书可以系统读,也可以选择感兴趣章节阅读,更适合团队"拆读"(每个成员承担提前阅读一部分)、分享、个读。
检验阅读效果,不在于教师读了多少、记住了多少,而在于课堂上灵活运用了多少,课堂改变了多少,取得成效如何。
二、摘录、批注及反思
1、讨论时,在积极倾听后对同学展示(发言)回应的句子模板:
1)“我认同,因为……”/“我不认同,因为……"
2)我明白你为什么这样说,但是……"
3)“是的,我有类似的想法……"
4)“我还能举出另一个例子……"
5)“你忽略了一点……"
6)"还有一个证据是……"
7)“有一个反证是……"
8)“我理解,我想补充的是……"
9)“这很有道理,因为……"
10)“关于xxx的观点,我还可以举出一个例子……"
11)“你也可以用另一种解读方式,就是……"
12)我认为事情比你讲的复杂,观点+理由
2、建立容错文化课堂用语模板
期待错误
1)“我很高兴你犯了那个错误。帮助你也是在帮助我自己。"
2)“错误答案真的有价值,因为我们可以在犯错中学习。"
3)“你们觉得哪个选项是我最喜欢的错误答案?"
4)(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后)“哦,你们都发现了我所犯的最好的错误!非常棒"
5)“我觉得各位有些不同意见。”
6)环顾教室,检查学生的答案后兴奋地说:“在这道题上出现了很多分歧。”
隐瞒答案
1)“关于这道题的四个选项,我不想一开始就问大家哪个是正确答案,我关注的是各位作何解释。”
2)“我看到几位学生选择X,有几位选了Y。你们如何为自己的选择辩解呢?"
3)“我听到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下面开始讨论。请准备为自己的答案辩解。"
表扬冒险
1)“这道题虽然不简单,但是还是很多人勇敢地举起手,我很欣赏。”
2)“这个问题人们已经争论了几百年。谁又知道是否有正确答案呢?重要的是大家真正在解决这一难题。”
3)“这道题不容易。如果你们觉得吃力,那是好事。谁有勇气给我们开个头"
4)“罗麦尔很勇敢,分享了自己的答案,让大家修改,因为他犯了一个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我们起给他鼓掌。一、二、三!”
3、打造理想课堂学习场(课堂文化)的五把全钥匙(原则)
钥匙1:训练(教导)
它指教学生以正确和有效方式做事的过程或状态。即对规则、要求进行强化训练,达到自动化、习惯地步。
"如果学生没有按你的要求做事,最说得通的解释是你没有教他们该怎样做。"可见,学习是需要学习的,合作学习要先从学习合作开始。
内化成潜意识习惯属于前端性投资,成效巨大。它需要系统规划和标准,需要示范、练习、强化。
钥匙2:管理
管理是通过实施奖惩以强化行为的一个过程。
过度依赖管理会造成恶性循环,副作用比较大,比如:不择手段、麻木、得不断加大剂量,对某些学生没作用。
教学生如何把事情做正确,而不仅仅是让他们知道做错事的后果。
钥匙3:控制
控制是一种让某人按你要求的去做他份内的事。即以使别人更愿意的方式(能答应的方式)要求他们去做某事。
控制不等同于强制,我们提倡的是温和的、有见识的、启发式的控制。
教师责任性控制越多,教师课堂上给予学生的自由就越大。
对学生提要求既要坚定、自信,又要不失礼貌和善意;有有效指令取代模糊指令。
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才能达到有效的控制;有效的控制能减少、避免一些课堂上的惩罚。
钥匙4:影响
控制是让学生做你建议的事情;影响则是让学生内化你建议的事情。影响是植入相信的过程。
教学生“应该怎么做"还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变"叫我做"为"我要做"。可见没有内化的影响,没有内驱动,控制是不能持久的。
钥匙5:参与
教师讲解不能枯燥乏味,一定要吸引学生;一定要让学生忙碌的参与到重要、有趣、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中去。
这样积极的环境能从外到内影响学生、改变学生。
务必要注意这五项要协同配合效益才能最大化。比如,在惩罚学生做错事之前,你必须把做事的正确方法教给学生。要想真正获得成功
你必须具备掌控学生的能力一就是说,让他们不计后果地做事并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同时,你也必须同活动外不参与奖惩的学生建立关系,这说明你有意愿了解作为个体的每一个学生。
4、怎样做一个不怒自威,让学生又怕又爱,能震住学生老师?
学生在教室大声喧哗,教师一到门口,学生立马安静下来;课堂上学生言听计从,教师收放自如、张弛有度。这就是俗称能震住学生老师。
这类老师有如下特点:教师身份与学生距离把握比较好;从不轻易发火;轻易不动用严厉处罚;教学技能过硬,管控课堂有把刷子,"后脑勺也长有眼",一些尽在掌握之中;在一届届学生当中威信口碑相传。
单从把控课堂视角看,这类教师说话有六大技巧:
技巧1:惜字如今
从来不喋喋不休或者啰里啰嗦,不说多余的话,命令清晰干脆。
技巧2:不做讨论(不要说服)
牢牢掌控发言权,等到班内没有说话声和嘈杂声,全体学生都关注时再开始讲话,讲课当中若某个学生稍有违规行为,立马停止,当教室静下来时再继续;也可以先说一句话,突然停止,等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再继续。
技巧3:不参与其中
当你和学生讨论行为的时候,不让学生牵着鼻子走,在由你发起的话题圆满结束之前,不允许学生改变话题,若学生提出其它话题,暂不参与学生提出新话题。学生需要先行动,然后才能解释,这里没有商量余地。至于谁打扰谁的问题可以等到非教学时间解决。对于未经允许插嘴或喊出答案时也不要理。这样课堂才会形成问责专注基调,教师才能树立威言。
技巧4:发出重要指令时,请停下来正在做的事情。
如果你一边分发试卷,一边给学生指令,你所表现出的是你的指令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你停下不动,这表明没有什么比你刚才发出的指令更重。如果你希望学生听从指令,就不要同时进行其它任务。
技巧5:显示安静的力量
当你紧张或者感到渐渐失去掌控时,你的第一反应通常是加快语速、大声说话。如果你说话又快又大声,你就会显得紧张、露怯以及失控。你暴露了你的焦虑,并且释放出一个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让你焦虑、不开心来控制你和你的情绪。如果抬高音量讲话,你的教室会更加吵闹,这样一来反而方便学生小声说话。即便这与你的直觉背道而,当你希望获得掌控的时候也需要慢一点、安静一点。降低音量,让学生绷紧神经听你讲话,这才会显示出安静的力量,流露出自信和平静。
技巧6:多用正式的姿势、话语处理违纪行为。
处理教学讨论时可以用随意非正式姿势、话语;处理违纪学生行为时要用正式姿势、话语,课堂上一般不用或尽量少用紧急时姿势与话语,否则会显示你的懦弱和缺乏控制力。
处理学生违纪行为时,若教师摆正姿势(身体保持平衡,直立站着),直视说话对象,下巴轻轻扬起,倒背着手,站立不动,吐字清晰,掷地有声,学生定会把你的话当回事。
5、教师潜意识心理举动能暴露出或让学生感知到答案正误和对该答案重视程度。
比如教师每每遇到学生答案不正确时,教师潜意识口头禅若总是"还有别的答案吗?"学生就会感知答案是错误的,类似情况还有,每当学生选择错时,总是说:"你敢肯定吗";当学生答案错误时,教师眉头紧蹙、撇嘴,若出现正确答案时,眉头舒展、微笑、点头。
又比如对学生答案,若不正确,不板书,若有学生说出想要答案,立马板书在黑板上。
这些无心的暗示可能会揭示答案的正误,或者揭示教师是否重视学生观点,神情传递信息之多,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它影响我们隐满答案能力。我们厌恶错误的情绪若常常无意之中就流露出来,不利于容错文化生态形成。
这些举动教师是潜意识、无意的,若一次次重复,原本要传递给学生的真实意图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因为学生会揣摩、感知这些行为,所以教师对这些举动一定要加以控制。
6、积极架构(干预):用建设性的反馈激励学生
使用积极架构技巧意味着以积极且建设性的方式来实施干预,以纠正学生的行为。这种积极干预能让学生以积极乐观自信的方式行事,发挥鼓励和启发的作用。
规则1:活在当下一一强调当下应该怎么做,规避错误行为。
例如:"汤姆,我要你的眼睛向前看,而不是,汤姆,不要回头看迈克。"在公开场合,即当着全班或在课堂过程中,避免反复提到学生已经无法修政的事,重点要指出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或必须做什么,可以坚定及强迫性他做现在做什么。
规则2:往好处想
不要把由走神、缺乏练习、误解所导致结果归因于自私、不恭敬、懒惰等恶意行为,一切往好处想。
方法1:使用"忘记"一词,比如,"等一等,有两位同学好像忘记了xxx,我们再试一次"。
方法2:使用"困惑"一词,比如,"等一等,似乎有人对指令感到困惑,那我再说一次"。
方法3:把错误归到自身。比如,刚才是我未把要求说清楚,我再说一遍"。
方法4:先肯定努力后委婉指出改进地方。
方法5:先感谢,再发出行动指令。比如,“请入座,谢谢。3一2一1,开始"。
方法6:批评一个具体行为但不针对人。比如,“那样不诚实,我知道你不是那种人"。这里表达的是"那样不诚实",而不是"你不诚实"。
规则3:允评合理匿名
比如,"自己检查看看是否完全照我的要求做了";"等一下,各位,我听到有人大声说话,我希望你们安静地做作业";"有人没站好,我们再喊一次起立吧"。
规则4:发现、陈述并肯定、表扬看到积极因素并形成正向激励,有意回避陈述情景中负面东西。
规则5、鼓励挑战(竞争)
挑战或竞争方式:对抗班上的其他小组;与班外的团体对抗(另一个年级教室的学生;树立客观事物假想敌(时钟;测验一一证明自己的水平超越了它;对抗抽象标准(“我想看看各位是否具备了这些必要条件”。
规则6:谈论高期望、志向抱负。
7、区分肯定(感谢)与表扬
当学生达到你的期望时,但是在你的预期内,要感谢或肯定;当学生超出你的期望,达到杰出时才表扬。
若在预期内表扬就会是标准平庸,表扬廉价。
8、不能后面有一个人答对了,就认为这个问题就解决了,立马开始下一个问题学习。
比如在课堂上提间时,有时会先听到几个错误的回答,最后才得到正确答案。比如张老师可能会问:“这个故事的主角害怕的是什么?”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回答不会切中要点,所以他会说:“嗯,不太对。”下一个回答可能接近一些,但还是不准确。接下来,一个学生可能会部分地重复前一个回答的内容,没有补充多少新答案。最后,他点到的第四个学生可能会给出高质量的答。“好,”他心想,“终于答对了。
切记,并非所有人都知道答案。从上面信息反馈看,有四分之三孩子没有理解或掌握,这时有必要重复、强化、反馈。
9、课堂上逐一检查还可这样做一一错峰检查
教师同时出示三道同类题,一部分学生做完第一题,就接受检查,当看到检查人多时,可继续做第二题,做完后再接受检查,若人还较多,还可继续做完第3题,再让检查,这种错峰检查避免了无所事事干等待,避免白白浪费时间。
10、设计、使用动态题组
依据学生课堂真实学情,启动动态题组,题量、题型要充足,若学生出现错误,就启动备用题训练甚至二次强化;若掌握较好,就可跳过去,启动新的题型。选什么题,同类题做几道,讲题进度完全有学情决定。
11、当学生不会回答或回答问题卡壳时如何提示?
首先要明确要提示但不能暗示。
提示方式有六种:
方法1:提示答案的位置,比如"谁能告诉他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
方法2:下一步该做什么?比如谁能告诉他接下来该做什么?
方法3:教他所缺旧知识、方法,搭桥或分解问题。
方法4:某一术语的另一个名字或意思。
方法5:识别错误,比如谁能告诉他错在哪里。
方法6:让学生自己说出不清楚不明白地方。
12、对学生回答正确时,如何继续追问?
对正确答案的奖励是更困难问题。
追问形式常见有六种:问怎么样或为什么;问另一种解法;问更精确表述;问证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要求学生在新环境中创新运用。
13、课堂上对中等生答案,教师慎用"对、正确"来回应!
错误回应例举:
1)学生答案不完整或遗漏重要限制条件时
比如:什么叫平行线?什么叫二次函数?学生回答漏说在同一平面内、a≠0这些重要条件?又比如什么叫名词?学生只回答了“表示人、事、物、地点名称的词,少回答“抽象概念的名称;再比如课文写了哪些花?学生答案漏掉某种花等,即答案不完整。
对学生答案,教师随意说出"对"、"正确",接着把完整答案或想让学生说的答案说出来,造成中等生没有感知到教师叙述答案与自己答案不同,自认为自己回答对了,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考试时是不得分或要扣分的。
2)学生答案意思对,但没有专业述语表述时
政治、历史学科最为明显,学生用"大白话"说出来。
对学生答案,有些教师经常说,"不错,就是这个意思”,接着教师用专业述语向全体学生再翻译成标准答案,这样,真正考试时,中等生答案仍然不规范,因不会、不熟练使用专业述语,一定会失分的。
3)答案句子有语法错误或步骤不完整、表述逻辑混乱时
教师视而不见,仍以肯定为主,造成中等生大考时不能有理有据表达或规范按程序作答。
4)让“概括"学生答案是“举例子",或反之;"让回答下一步骤",学生答的是"整个步骤";让回答怎么"改正",学生指出的是"错误"时
教师内心接纳学生明白、理解了,而没有指出答非所问,长期这样会造成中等生不会审题或忽视审题,这在考试中是非常忌讳的。
5)学生回答时断时续或咔壳时,或刚回答完时
前者有些教师应对是,“不错,已回答一部分",“可能有点紧张,一时想不起来";对于后者,有些教师不留等待时间、不后续追问,立马评价反馈。
试想,中等生断断续续回答问题,这表明中等生正在思考,学习在真实发生;当学生咔壳时,若予以提示、引导,学生思维才能打开,学生思维才能突破、生长;当学生回答结束时留3到5秒等待时间,促其补充、完善答案,同时对该问题可进行相关追问,这样,中等生才能从就题论题的表层学习走向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
总之,对中等生回答问题的应对是有讲究的,中等生与优等生思维差距,中等生试卷中暴露出问题与教师课堂上不恰当应对有一定关联。因此,教师对中等生课堂上回答问题答案一定要秉持"对就是百分之百正确、对就是满分"的高标要求,切莫为照顾情绪,评价时含糊其辞或表扬过度,造成学生把瑕疵答案误认为完全正确的错觉。
14、备“分解教案"一一错误答案预设与应对。
平常教师备课多关注有效问题设计,而本书作者更细化、深层推进了一步,建议个人或团队研究或思考,学生对设计的问题回答、解决可能出现哪些错误及相应应对多级提示、多次引导策略,还要备这个问题多元追问、拓展策略。
过去是顺着教师思路走,现在是预设学生可能思路,顺着学生思路找到问题症结,把错误答案变成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