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现今西学东渐的同时,“国学”也逐渐受人重视,不少人著书言国学,然大多是陈词滥调,又有所谓女德班之流弊存在;欲深入国学,望见晦涩的文言又望而却步,可见能找到一本平易近人的国学入门书实属不易。当下,我分享一本本人认为对普通人较为友好的书——曹伯韩的《国学常识》。
●
简述国学名词之演变
而今“国学”流行于世,而“国学”一词并非中国固有的名词,大概出现在清末,有人说认为来自章太炎在日本组织的“国学研习会”,又有人持不同意见,如今已经很难追溯到真正的源头。
“国学”名词的产生是为了区分中西学术,大体指的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知识。与“国学”相似的名词还有“国粹”、“国故”,但后来人们觉得不太合适改用“国故学”,最后又唤作“国学”。
●
语文之训诂、反切、文字与语言分离
“训诂原属于小学,即文字学中专讲字义的一部分,后来因为有人专门研究训诂,薰陶发展,于是独立成一部门。”训诂的工作分三部分:一、以今语解释古语;二、以雅言解释方言;三、以俗语解释文言。
《尔雅》是周代的字书,为训诂学的权威著作。其中的《释诂》是以今语解释古语,《释言》是以通用语解释文言。后世仿照《尔雅》创造出《小尔雅》、《广雅》等书籍。
“汉儒训诂工作,表现于群经诸子的注解”,唐人表现为义疏,即在汉人的基础上再作解释,宋人训诂不根据古说,朱熹训诂望文生义,又掺以佛学。“训诂学以清代为最精,最重要的著作是王引之《经传释词》及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
书中把中国古今音韵的变迁,分为三个时代:古音时代,为周秦汉数朝,近年学者称为古韵之学;今音时代,或用中古音韵时代更恰当,是指魏晋以至唐宋诸朝,这个时代的研究又被叫为广韵之学;三是元明以来的,这时候的口语以北方为标准,因为为当代不用考古。
书中,作者认为,“汉字读音,固然跟着语言变迁,但有些知音,语言里面并没有变,而文字变了……”
书中,作者又举例口语的“的”、“吧”原为“之”、“夫”,只是语言发生变化,字也另外两个字去代替。作者引用钱大昕氏之见,古时没有知澄非敷奉微等纽(zh ch sh f等声母),轻唇音读如重唇音,舌叶音读如舌尖音,中古时语言发生改变,“有一部分重唇音如舌尖音的字,在口语上变了轻唇音与舌叶音,另有一部分还没有变,如‘之’、‘夫’之类。”
在古音没有大变时,人们发明出反切,用两个字标出一个字的读音。前一个字为双声,第二个字为叠韵,例如“都,东姑反”。如此这般,“假如后来反切第一字的读音变了,所注的字音即使在口语上没有变,在文字上也会跟着变,因为士大夫对于书本上的注音是非常尊重的,这样就造成了语音和字音的歧异。久而久之,文字的读音和读音隔离……”如此弊端,直到国语注音的产生,卒之得到改变。
●
经学
本章仔细分析各经真伪,今古本区别,篇幅过长,不多叙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完备的五经博士。经生不自创学说,只是从事经书的传习和注解,所以经学的发展一直是停滞不前。
西汉官学是今文经学支配领导地位,西汉末年,古文经传被发现,诞生出古文学派。
今文经学的领袖人物是董仲舒,他融入阴阳家学说,以阴阳五行谶纬之说解释经书,使得儒学宗教化。今古经学尊孔子推为素王,到纬谶书又成为了神,而古文经学正是反对这股势力。
刘歆继承父业,整理古文经传,给古文学带来发展。当时古文经学虽不为官学,仅流行于问跟,但由于几位大师的努力,势力渐盛。古文经师兼通群经,郑玄作书便是遍采今古经说,集了经学的大成,使今文派消沉下去。
汉后经学一度消沉,宋明更是专谈义理,明末清初文人欲纠正错误,提倡朴学。
●
子学之道儒墨、王充、玄学、玄学之没落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有道儒墨等。
道家以老子为首,著作有《道德经》,由战国环渊编撰。老子以为宇宙的本体是道,是自然的物质。政治方面老子主“无为”,人应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可谓“无为而无不为”。因老子主张柔弱、不争,形成消极的人生观。
继承老子哲学有关尹、列御寇、杨朱、庄周等。关尹即前文的环渊;“关尹的学说只从《庄子・天下》篇可以知道一点,他是认定人类的认识,必须如水画镜一样,采取纯客观主义的态度。”列子与杨朱目前仅能从尽人伪造的《列子》中找到列子。列子贵虚,指出天地之初之实体——“太一”。太一是机械性运动,有必然性。杨朱主张“全性保真”,孟子抨击杨朱的“为我”主义。
庄子继承老子学说,然思想有所不同。庄子将现象与本体区分开来,指出现象中的大小、贵贱等等差别,都是相对的。章太炎以佛解《庄子》,认为庄子之根本主张是平等;《逍遥游》是说自由,自由要“无待”,超脱世俗比较观念。晋人郭象所解的《庄子》可作为晋人哲学看待。
儒家的开派大师是孔子,孔子的思想可从《论语》得知。孔子主讲人事,不涉及本体论,不信鬼神;抛弃天道思想,主张人治;以伦理思想为中心;主张改革,改革是折衷主义的。孔子的伦理道德学说,在逻辑上形成演绎法和归纳法。
发扬孔子的学说有两派:一是子思、孟子;二是荀子。子思继承孔子的观念论,发展孔子的演绎逻辑,以主观范畴的“诚”为本体,构成天一合一的体系。子思又赞颂孔子为至圣,可以配天,颇有宗教气味,是受墨家影响。孟子继承子思思想,提倡性善说,认为“人皆可以成尧舜”。“他表面上不讲功利,而标榜仁义,其实是以仁义为功利……”孟子政治主张是王道,强调“民贵君轻”说,提倡恢复井田制,以“野人”养“君子”。
荀子不同于子思和孟子,发展的是孔子的经验论。荀子提倡性恶论,要用人为方法教育,人方才为善,故荀子注重礼乐。自宋儒尊孟黜荀子,儒家更狭隘。荀子的无神思想比孔子更进一步,主张利用自然、征服自然,颇有科学精神。荀子以实(存在)为名(概念)的主导。
王充实属道家一派,但书中特列出一章专门叙说。王充的《论衡》以道家自然主义的观点批评一般人的迷信,驳斥阴阳家的天人感应。王充反对贵古贱今,认为今优于古。王充的方法论颇符合科学,立论必根据事实、证据,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王充的人性认为人有善有恶,因环境而变,故重教育。王充大胆质疑,自孔子成为偶像的几千年后,无人敢驳,独王充和明朝李卓吾。李卓吾的书受人焚烧,王充的书幸获保存。王充自身拥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与严格的科学精神,在中国古代实属难得,只是可惜受到那个时代的局限,王充还是步入了宿命论。
三国六朝时代,经学衰落,拘牵文字,玄学兴。时人把《老子》、《庄子》、《周易》为三玄。《周易》虽为博士之书,但经老庄派学者解经,也道家化。当时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书中认为王、何继承庄子而不是老子,以虚无、超脱为主。受到此种思想影响,诞生出阮籍、嵇康等清谈派。当时清淡派攻击名教,表面上表现出乐观,实际上是消极的态度。清淡派往下发展,形成葛洪道教一派。当时著作以郭象的《庄子注》最有价值。郭象主“独化”,继承何晏的“圣人无情说”,同时郭象学说又笼罩着神秘主义色彩,认为圣人忘彼我,统小大,齐死生。
诸子篇书籍的立场是认为中国学术之精华尽在周秦诸子。当时经济发展鼎盛,各地群豪掠地,广揽人才。各国之间思想有所不同,互相辩驳,促进思想增进,使得诸子学说彼此互有创新处,不限一学。后又有齐国的稷下学宫给予当时的人才很多机会。秦汉一统后,思想陷入狭隘,魏晋玄学更是使道家走向庸俗化。自此诸子学成绝响,直至清朝才有研究,但终究只是在于训诂等工具,不注意义理的发挥。
●
理学
宋明理学产生的根由,一是以前中国文人、道人、僧人早已尝试过以《道德经》、佛经等去解释经书,二是当时的文人已经开始不满日渐繁冗的注疏,他们开始谋求哲学的出路。理学从宋朝开始到明朝灭亡,经历三个朝代。理学的特点是当时的人们一方面辟佛,认为不符合圣道,另一方面又遍览道释,使三教合一阐明圣道。
理学最重要的代表是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程朱主理气二元说,陆王主心即理,故唤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在讲述两个学派的之前,要先说下二程,因往后不论陆王抑或程朱都是二程的延续。
二程是指程颢(明道)、程颐(伊川),两人是兄弟,但彼此的学说却不尽相同。程明道是一元论,即是陆王心学的开端;程伊川主二元论,即是程朱理学的开端。
程明道学说有三大重点:一、万物受乾元一气而生,有生就有性,性即气即元气,“不过性是从元气静的方面看,仁是从元气动的方面看”;二、确定“理”在道学的地位;这个“理”是万物的普遍法则,由主动推导出来,又属于客观范畴;三、分离道心和人心;“道心是指深的本城,道就是天理,为人欲蒙蔽时,就忘了天理。又以为道心就是元气,修养目的只在去道心的邪恶,故仍是道心一元论。”
程伊川的思想特点是:一、理气二元论,气是形而下,理是形而上;二、“动静、阴阳、善恶等相反又相需的观念但这个观念不完全是科学,他有时又说“形”由“心”生,“理”系实体”;三、格物致知说,是主知主义的认识论,又并非完全科学的主知主义,因为其认识存在先验的认识,“又轻视‘闻见之知’,说‘德性之知,不假见闻’。”四、知行合一说,以知为主,与王阳明以行为主不同。“阳明是直觉主义,伊川是主知主义。”五、性即理。理性无有不善,但气有浑浊,所以要格物致知。六、“居敬说。伊川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敬是‘主一无适’的意思,即心思专一。伊川的修养方法,居敬与致和并重,与明道的专存诚敬不同。”
朱熹是理学的重要人物,他集合以往理学家的思想,阐发出自己的独特思想。他的思想有:一、理气二元论,理是形而上的,是无形的;气是形而下的,即是现象世界所能看到的一切事物;二、理在气先,未有气,先有理;人未发明车之前已有舟车之理,不过是发现后才依照创造;三、理全气偏说,理是完全的,但具体事物所受之气,各有所偏,所以要做到“去人欲,存天理”,方能成为圣人;四、格物致知说。格物致知就是穷理,要穷究天下万物事,才能做到“万物皆备于我”;除此以外,修行的另一个方式就是居敬,要收敛身心不放纵,又教人静坐。与朱熹同期的还有陆王学派的陆象山,但当时尚未形成体系,未能与程朱学派抗衡,以至宋末至明朝程朱理学都处于绝对的优势。
王阳明早期学习朱熹格物致知说不成,后来才慢慢转为心学。王阳明的学说有三点:一、心即理;二、知行合一;三、致良知。王阳明的良知是直觉,知与行是一体。“至于心即理,也就是以良知为本体的新,包含了万物的理”,含有浓厚的唯心主义气息。
王阳明之后,陆王心学分成左右两派:右派王畿,主无念无知,公然引用禅宗思想,认为儒释道皆可以互通;左派王心斋,“他将所谓‘淮南格物说’,以己心为使天下国家方正的格式,心正则天下国家亦正。”晚期的心学接近禅宗,所以明末文人多对心学有所批评。
●
王船山
王船山的学说在书中的《清初各大师对于理学的批判》可见。王船山推崇张横渠、朱熹,反对王阳明。王船山从本体论及方法论批判所谓的“恍惚空明之见”;认为先有“器”后有“道”;“又反对佛氏‘以见闻觉知所不能即为无有”等其他学说。
这些见解,在作者看来要比宋明各理学家来得透彻,也克服了佛家思想。同时,书中又引用李石岑的观点:“船山在中国哲学上的地位,我看比朱晦庵、王阳明还要高,也比颜席斋、戴东原诸人来得重要。”
●
诗词赋
中国古代对文学的定义与现代人对文学的定义有所不同,就比如儒家的四科(德行、言语、政治、文学)中的文学包含有礼乐,但只有诗才更加符合现代人对文学的定义。
《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文学书,受它影响出现《楚辞》,再到汉代的赋。赋是汉朝文学的代表形式。赋的种类有四种:屈赋、陆赋、荀赋、杂赋;屈赋是汉代贾谊、六安的赋,特点偏于抒情,书中认为唯有屈赋才能算作文学。汉赋大多宫廷文学,内容较《楚辞》低劣,善于用典,堆砌辞藻,偏于形式,因为章太炎认为“自屈宋至鲍谢,赋道已极,庾信之作,去古愈远……赋之亡盖先于诗。”
汉诗多是五字一句,建安时期诞生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文学造诣以曹植为高。六朝文学诗词偏向华丽,喜欢用典,唯有东晋末年陶渊明与那个时代的诗风不太一样。唐代分四个时期,早期以王勃、养炯、卢照邻、骆宾王为代表,继承前朝绮艳,盛唐及中堂时期,诞生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了不起诗人,晚唐温飞卿、李商隐都是艳诗,唯有杜牧艳中有豪气。
李太白的《菩萨蛮》与《忆秦娥》据说是最早的词。初时都是断词,叫作“小令”,至宋开始出现“中词”、“长调”。宋后纵有佳句,但依然比不过宋词,“而那种字数、平仄、韵脚的限制,突然给文学创作以重重束缚罢了。”
●
科学与迷信
中国古代的阴阳家,最初“是对于自然现象之可学解释,后来又流为迷信”,利用星象变化去占卜或告诫世人等等。近代的中医也带有巫术的成分。文中提到《验方新编》载有驱蚊术,在端午日黎明时分,“由一人持扇在室内向外毁扇,一人低声问:‘扇什么?’,一人答:‘扇蚊子’,如是反复三次,不让别人知道,可保一年无蚊。”
●
总结
此书篇幅不长,语句言简意赅,虽说书籍定位是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但我觉得也适合非文科生的大众们,因为它能很快让你对一个事物有了初步且相对准确的认识。甚至我认为这本书可以作为翻阅的国学字典。如果临时想不起什么内容,拿起来翻翻,就能明了。
民国文人的著作往往大胆疑古,能把当时第一手的资料带给大家,但同时也因为受到时代所限,有些地方存在错误,这在书中的脚注都有备注补充。
整部书下来有民国文人朴实做学问的一面,也不会说些虚话,也不搞些反人类的“女德班”的东西。让你在碎片化的阅读中,能经由民国文人的带领下,走入中国古代这座古老的殿堂。